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佩衡与刻铜
胡佩衡是我的乡贤。他出生在涿州,由于祖辈经营粮食买卖,很早便到北京居住了。这个“很早”,文献中没有明确的年岁,想必是少年时期吧。胡佩衡先生 在《我怎样画山水画》一书中,曾谈到自己的学画经历:
“我自幼就喜爱绘事,十多岁就开始画山水。当时家里有一些山水画,我天天看着很有兴趣,渐渐对画临摹,十五岁时已经有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找我画条幅了。不久遇见了西陵山水画家李敬斋先生(名定安),他把自己所藏的名画一张张教我临摹,告诉我怎样看古画,古画中哪些是从写生来的,怎样分析优缺点,怎样学习古人的技法。记得当时临摹过的画很多,大都是明清人的作品。其中有几张唐寅所画的山水画是他认为最宝贵的,他说自己就是从唐六如的画里得到写生的技法而进行写生的。他又教我如何运用古人的技法进行写生和创作,并须自创一格成为自己的面貌。由于敬斋先生的教导,使我在二十岁时已经能单独进行创作,并且和当时的画家时相来往,加入他们的画会,列入画家之流了。会中年长的是文达斋先生,他介绍我和姜颖生、林琴南等名家见面,听到好多名画家的讲论。这个阶段中,主要是在这样有利的环境里进行自修,当时见到很多画家们收藏的古画,宋元的画也常常看见,使我在古人的技法上广开了眼界。”
这段文字中的“李敬斋”,是胡佩衡绘画的启蒙老师,在其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位画家是被画史湮没了的。胡佩衡是津京画派的重要画家,人们对其耳熟能详,但对其深入研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研究的相对滞后,或与其作品的市场表现长期不温不火有关。胡佩衡作品的市场价格长期以来是处在相对低位的,在收藏圈,“二萧一胡” (萧俊贤、萧逊、胡佩衡)虽是很早就被明确提出的专题,但一直未得到资金的青睐。如果说同时代的齐白石画价青云直上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值得关注的话,那么胡佩衡的市场表现也应是“现象级”的。时风总是趋炎附势、随波逐流的,学术研究也容易流俗:画不值钱,研究的人相对也少。胡佩衡不是冷僻的小名头,经耙梳发掘可以填补空白而博得“学术”虚名;其美术史地位是很早就确立了的,不下些寂寞功夫又很难出新。
胡佩衡在近代刻铜文房的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铜墨盒和铜镇尺等文具上写绘创作,再交由刻铜艺人完成刻工,这在民国初年的北京由陈师曾、姚华的倡导而蔚然成风。胡佩衡的艺术创作正逢其时。胡佩衡与陈师曾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胡佩衡出生在1892年,他成名很早,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创立画法研究会,即聘请胡佩衡为山水画导师,并邀其主编《绘学杂志》。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胡佩衡是最年轻的。同时身为导师的陈师曾生于1876年,比他大16岁。胡佩衡对陈师曾十分尊崇,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胡佩衡》一书中,颇似陈师曾画风的《山村晴霭图》(图1)一画的题跋中有“甲子孟陬摹安阳石室画稿”(图2)的字样,这便是胡佩衡在甲子(1924)正月(孟陬)临摹陈师曾(号安阳石室)的。
胡佩衡由于和陈师曾的交往,很自然成为了书画铜刻创作的一员主将。近百年后的今天,胡佩衡亲笔写绘铜刻文房我们偶有寓目,其作品的刻铜拓片见得稍微多一些(图3)。从这些拓片来看,胡佩衡参与刻铜文房创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很高的,刻铜作品也基本上反映了胡佩衡的画风,其精彩之处同样令人激赏。
胡佩衡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陈师曾。如在《冷庵画诣》(胡佩衡号冷庵)中说:
“陈师曾是近日画界之明星,不期去秋遽归道山。其三十五岁之前,所作均细笔画。至四十岁始放笔法雪个清湘,苍莽中而古韵不减。点皴染诸法,无不从宋元名画家得来,所以能使人百读不厌也。去岁夏,画扇多仿南田,笔墨丘壑以及题识之书法,无不相似,然后知其功力之深也。然则学画者,其知所本乎?其始也临摹一家,举凡树法石法,点缀法、渲染法以及丘壑之位置,均宜求其相似。盖古人见笔处、用意处及极用意而若不经意处,非由临摹,无由得之于腕下。而了解其神妙,至纯熟后,再遍仿各家,取各家之所长,悉挹诸笔端,举措自无不如意。则古也我也渐入化境矣。”
《冷庵画诣》写于师曾去世的后一年,即1924年。除了字里行间看出亦师亦友的师曾对其影响外,还能感受到作为美术教育家的胡佩衡对中国画画法的条分缕析和循循善诱。的确,胡佩衡不仅是大画家,还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编辑和出版家。柱宇在《中国画名家胡佩衡访问记》中说:“胡佩衡在中国画界,以课徒见长,此一般所公认。”钱葆昂《胡佩衡课徒画稿序》曰:“先生之为人也如春风,冬日即之也温。其教人也懃懃不倦,探骊得珠。其言尤能深入浅出,古人千百言所不能说明者,先生不十余言,即能使深奥之精义昭然若揭。前人立言,惟恐其不玄,先生则一以科学之方法治之,所以受教育者莫不事半功倍。”齐白石在北漂时,陈师曾发现了他,而对齐白石做了基础的推广宣传实务的却是胡佩衡。1928年胡佩衡出资出版了《齐白石画册第一集》,这是最早出版的齐白石作品;1959 年他又与其子胡橐合著出版了《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作为编辑,胡佩衡先后主编了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绘学杂志》、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所的《造型美术》和湖社的《湖社月刊》。特别是《湖社月刊》,从1927年创刊到1937年10年共100期,是20世纪前半叶出版时间最长的美术刊物之一,始终由胡佩衡主编。该刊介绍了许多古今画家,发表了大量古今绘画作品和画论著作,还旁及书法、篆刻、古董收藏、诗词、青铜研究等,并对刻铜、刻竹等工艺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也是刻铜研究与收藏的重要参考文献。
胡佩衡是我的乡贤。他出生在涿州,由于祖辈经营粮食买卖,很早便到北京居住了。这个“很早”,文献中没有明确的年岁,想必是少年时期吧。胡佩衡先生 在《我怎样画山水画》一书中,曾谈到自己的学画经历:
“我自幼就喜爱绘事,十多岁就开始画山水。当时家里有一些山水画,我天天看着很有兴趣,渐渐对画临摹,十五岁时已经有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找我画条幅了。不久遇见了西陵山水画家李敬斋先生(名定安),他把自己所藏的名画一张张教我临摹,告诉我怎样看古画,古画中哪些是从写生来的,怎样分析优缺点,怎样学习古人的技法。记得当时临摹过的画很多,大都是明清人的作品。其中有几张唐寅所画的山水画是他认为最宝贵的,他说自己就是从唐六如的画里得到写生的技法而进行写生的。他又教我如何运用古人的技法进行写生和创作,并须自创一格成为自己的面貌。由于敬斋先生的教导,使我在二十岁时已经能单独进行创作,并且和当时的画家时相来往,加入他们的画会,列入画家之流了。会中年长的是文达斋先生,他介绍我和姜颖生、林琴南等名家见面,听到好多名画家的讲论。这个阶段中,主要是在这样有利的环境里进行自修,当时见到很多画家们收藏的古画,宋元的画也常常看见,使我在古人的技法上广开了眼界。”
这段文字中的“李敬斋”,是胡佩衡绘画的启蒙老师,在其艺术生涯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位画家是被画史湮没了的。胡佩衡是津京画派的重要画家,人们对其耳熟能详,但对其深入研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研究的相对滞后,或与其作品的市场表现长期不温不火有关。胡佩衡作品的市场价格长期以来是处在相对低位的,在收藏圈,“二萧一胡” (萧俊贤、萧逊、胡佩衡)虽是很早就被明确提出的专题,但一直未得到资金的青睐。如果说同时代的齐白石画价青云直上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值得关注的话,那么胡佩衡的市场表现也应是“现象级”的。时风总是趋炎附势、随波逐流的,学术研究也容易流俗:画不值钱,研究的人相对也少。胡佩衡不是冷僻的小名头,经耙梳发掘可以填补空白而博得“学术”虚名;其美术史地位是很早就确立了的,不下些寂寞功夫又很难出新。
胡佩衡在近代刻铜文房的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铜墨盒和铜镇尺等文具上写绘创作,再交由刻铜艺人完成刻工,这在民国初年的北京由陈师曾、姚华的倡导而蔚然成风。胡佩衡的艺术创作正逢其时。胡佩衡与陈师曾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胡佩衡出生在1892年,他成名很早,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创立画法研究会,即聘请胡佩衡为山水画导师,并邀其主编《绘学杂志》。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胡佩衡是最年轻的。同时身为导师的陈师曾生于1876年,比他大16岁。胡佩衡对陈师曾十分尊崇,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胡佩衡》一书中,颇似陈师曾画风的《山村晴霭图》(图1)一画的题跋中有“甲子孟陬摹安阳石室画稿”(图2)的字样,这便是胡佩衡在甲子(1924)正月(孟陬)临摹陈师曾(号安阳石室)的。
胡佩衡由于和陈师曾的交往,很自然成为了书画铜刻创作的一员主将。近百年后的今天,胡佩衡亲笔写绘铜刻文房我们偶有寓目,其作品的刻铜拓片见得稍微多一些(图3)。从这些拓片来看,胡佩衡参与刻铜文房创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很高的,刻铜作品也基本上反映了胡佩衡的画风,其精彩之处同样令人激赏。
胡佩衡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陈师曾。如在《冷庵画诣》(胡佩衡号冷庵)中说:
“陈师曾是近日画界之明星,不期去秋遽归道山。其三十五岁之前,所作均细笔画。至四十岁始放笔法雪个清湘,苍莽中而古韵不减。点皴染诸法,无不从宋元名画家得来,所以能使人百读不厌也。去岁夏,画扇多仿南田,笔墨丘壑以及题识之书法,无不相似,然后知其功力之深也。然则学画者,其知所本乎?其始也临摹一家,举凡树法石法,点缀法、渲染法以及丘壑之位置,均宜求其相似。盖古人见笔处、用意处及极用意而若不经意处,非由临摹,无由得之于腕下。而了解其神妙,至纯熟后,再遍仿各家,取各家之所长,悉挹诸笔端,举措自无不如意。则古也我也渐入化境矣。”
《冷庵画诣》写于师曾去世的后一年,即1924年。除了字里行间看出亦师亦友的师曾对其影响外,还能感受到作为美术教育家的胡佩衡对中国画画法的条分缕析和循循善诱。的确,胡佩衡不仅是大画家,还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编辑和出版家。柱宇在《中国画名家胡佩衡访问记》中说:“胡佩衡在中国画界,以课徒见长,此一般所公认。”钱葆昂《胡佩衡课徒画稿序》曰:“先生之为人也如春风,冬日即之也温。其教人也懃懃不倦,探骊得珠。其言尤能深入浅出,古人千百言所不能说明者,先生不十余言,即能使深奥之精义昭然若揭。前人立言,惟恐其不玄,先生则一以科学之方法治之,所以受教育者莫不事半功倍。”齐白石在北漂时,陈师曾发现了他,而对齐白石做了基础的推广宣传实务的却是胡佩衡。1928年胡佩衡出资出版了《齐白石画册第一集》,这是最早出版的齐白石作品;1959 年他又与其子胡橐合著出版了《齐白石画法与欣赏》。
作为编辑,胡佩衡先后主编了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绘学杂志》、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所的《造型美术》和湖社的《湖社月刊》。特别是《湖社月刊》,从1927年创刊到1937年10年共100期,是20世纪前半叶出版时间最长的美术刊物之一,始终由胡佩衡主编。该刊介绍了许多古今画家,发表了大量古今绘画作品和画论著作,还旁及书法、篆刻、古董收藏、诗词、青铜研究等,并对刻铜、刻竹等工艺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也是刻铜研究与收藏的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