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已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班级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环境,班级建设对学生人文品格的塑造、智能的发展和德育水平的发展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班级建设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基于此,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班级建设中运用的有效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班级建设;运用策略
班级建设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班级建设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体现了班级群体中所有学生之间共同的信念以及发展态度,因此班级的建设程度决定着班级发展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的日常管理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与每一名学生息息相关,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师“专治”的管理思想,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人本、法治”等教育思想应用于班级日常管理中。首先班级日常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尊重同学。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关心每一个学生,多采用民主、讨论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体验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其次以法家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引领班级管理文化,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面对《班规》人人平等,无论是教师还是班级干部和普通学生,只要触犯了大家共同制定的《班规》,都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教师和学生共同针对班级迟到的问题制定了惩罚措施,无论是谁出于什么原因上课迟到,都要接受放学打扫班级卫生的惩罚,一次教师由于堵车迟到了两分钟,也自觉的遵守班级规定,接受惩罚,体现了师生平等,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由此可见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便于教师提高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
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班级建设活动
班级建设中除了班级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保障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之外,还应当组和开展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而中华传统文化是开展班级建设活动的主要主题来源之一。教师可以借助我国的传统节日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知识以及我国优秀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作用[2]。如,中秋节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受到我国人民的高度重视,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团聚到一起,赏月、吃月饼。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中秋节及其由来,可以组织班级学生以中秋节为载体开展中秋节联欢会,联欢会中,学生通过扮演嫦娥、玉兔、后裔等,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以节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学生和教师还共同准备了中秋节的水果,以及做月饼用的材料,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月饼,并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使学生度过了难忘的中秋节,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开展班级文化活动
小学的班级建设需要丰富的文化活动进行支撑,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小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十分有益。现在的小学生,几乎每个人都会学习一项才艺,如,绘画、小主持人、书法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班级文化活动。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绘画角、图书角、板报区等固定区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相应的区域进行活动,对于有绘画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绘画角进行自由发挥创作,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学生可以在图书角分享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定期对书籍进行更换,同时还为学生准备了我国的四大名著等经典文学作品,供学生翻阅。学生在板报区可以以班级的每周活动主题进行自己设计创作,图文并茂,展示班级的风采或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作用。
结束语:
班级建设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小学班主任应当认清班级建设工作对小学生学习、德育、人格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作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班级建设工作相融合,使小学生能够继承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良好风范、传统美德和顽强意志,为小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莫结结. 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班级建设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3):67-67.
[2] 王威. 浅谈用传统文化引领班级建设的方法途径[J]. 语文课内外,2019,000(011):315.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班级建设;运用策略
班级建设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班级建设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体现了班级群体中所有学生之间共同的信念以及发展态度,因此班级的建设程度决定着班级发展的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的日常管理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与每一名学生息息相关,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师“专治”的管理思想,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人本、法治”等教育思想应用于班级日常管理中。首先班级日常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尊重同学。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关心每一个学生,多采用民主、讨论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体验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其次以法家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引领班级管理文化,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面对《班规》人人平等,无论是教师还是班级干部和普通学生,只要触犯了大家共同制定的《班规》,都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教师和学生共同针对班级迟到的问题制定了惩罚措施,无论是谁出于什么原因上课迟到,都要接受放学打扫班级卫生的惩罚,一次教师由于堵车迟到了两分钟,也自觉的遵守班级规定,接受惩罚,体现了师生平等,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由此可见借助中华传统文化,便于教师提高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
二、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班级建设活动
班级建设中除了班级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保障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之外,还应当组和开展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通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而中华传统文化是开展班级建设活动的主要主题来源之一。教师可以借助我国的传统节日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知识以及我国优秀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作用[2]。如,中秋节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受到我国人民的高度重视,这一天全家人都要团聚到一起,赏月、吃月饼。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中秋节及其由来,可以组织班级学生以中秋节为载体开展中秋节联欢会,联欢会中,学生通过扮演嫦娥、玉兔、后裔等,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以节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增加趣味性的同时,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学生和教师还共同准备了中秋节的水果,以及做月饼用的材料,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月饼,并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使学生度过了难忘的中秋节,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开展班级文化活动
小学的班级建设需要丰富的文化活动进行支撑,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小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十分有益。现在的小学生,几乎每个人都会学习一项才艺,如,绘画、小主持人、书法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班级文化活动。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绘画角、图书角、板报区等固定区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相应的区域进行活动,对于有绘画兴趣的学生,可以在绘画角进行自由发挥创作,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学生可以在图书角分享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定期对书籍进行更换,同时还为学生准备了我国的四大名著等经典文学作品,供学生翻阅。学生在板报区可以以班级的每周活动主题进行自己设计创作,图文并茂,展示班级的风采或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浸染作用。
结束语:
班级建设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小学班主任应当认清班级建设工作对小学生学习、德育、人格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作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班级建设工作相融合,使小学生能够继承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良好风范、传统美德和顽强意志,为小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莫结结. 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班级建设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3):67-67.
[2] 王威. 浅谈用传统文化引领班级建设的方法途径[J]. 语文课内外,2019,000(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