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代表的“微时代”信息工具的快速发展,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宽泛,参与时事政治的热情越来越高亢,但是,在这个信息发达、交流便捷和发表自由的社会中,公众对一些特殊事件可能由于认知的偏见、来源的可靠度和传输过程的扭曲等原因,会引发政府在社会中的舆论危机,而怎样缓解或者说解决公共舆论危机,就需要开辟新的路径。
【关键词】“微时代”;公共舆论危机;途径
一、在“微时代”下形成公共舆论危机的缘由
现如今,微博、微信等的新媒体越来越普及,这些高效性的传播工作就成为公众的首选,政府面对这些往往也是心有力,而力不足,所以政府要制定一些策略来防治和应对,首先要了解形成公共舆论危机的缘由,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新途径。
(一)“微时代”下新媒体传播工具的特点
在“微时代”以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工具的兴起,特别是微博,危机的发布更为及时,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更大,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将信息发送到微博上,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1]公众可以对某一现象或事件发表畅所欲言,国家和政府对于这网络观点和评论是没有做出太多的限制的,大大的提高了公众的热情和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没有认清或辨别出新闻的真假和事件的过程,就会弄成全城皆知甚至是全国皆知,公共的舆论危机就会极易形成,而舆论危机主要起源于负面的微博情绪表达,微博悲情化的个人叙事能够瞬间引发跟随者的强烈关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刻意的渲染下凝聚成强烈的不满情绪,并形成一种较为坚固的道德共同体,这意味着公共舆论危机的生成。[2]
(二)网络舆情的波及范围较广
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主要特点为自由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时性、隐匿性外线性、情绪化非理性、丰富性多元性、个性化群力极化性。[4]在“微时代”下,截至2013年底,国内网民的数量也已经突破6亿,所以说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下,网络舆情的波及范围是极广的,首先会引起小团体之间的热议,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这个看似强大观点就会使本不属于这个团体的的其他个体产生影响,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热点问题的波及范围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说公共舆论危机的产生要实时监控这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积极引导和多加防范,尽量避免公共舆论危机的酿成。
三、在“微时代”下解决公共舆论危机的新途径
(一)建立良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沟通机制
对于危机沟通应该从更新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危机引发的相互系统的互动过程,提供一种重塑组织形象、进行社会变革与关系调整的新视角,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方向。[5]危机一旦发生,隐瞒与打压信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事情的发展,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而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才是最根本的途径,政府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产生缘由和实时进展情况,就通过网络渠道来广而告之,公众也就知道了最新的发展动态,而再通过转发和评论等功能,让政府相关部门及时的了解了公众的想法和态度,同时,公众也可以对事情的解决方法提供自己的一些建议,政府来分析其可行性,来做出最后的判断,政府不断积累应对这类公共舆论危机的事件,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危机,进行网络创新交互模式的 治理与应对,建立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敏感点发现、热 点预警、爆发点掌控等关键点环节。[6]而公共舆情的沟通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公共舆论危机能够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二)完善政府对新媒体工具的应对控制体系
公共危机应对控制是危机管理者通过监督、监察有关活动,保证危机应对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并不断纠正偏差的过程。[7]随着“微时代”下,网络技术快速的发展与革新,新媒体工作日新月异,竞争也异常的紧张与残酷,而一些新媒体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可能会爆出更私密甚至是虚假的一些信息来谋取公共的关注,公众知道了不同寻常的信息更会激起他们的兴趣,会造成更广泛的传播,接着公共舆论的危机就会因势发生,所以政府要对这些新媒体加以管理和监控,防止事态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掩盖了事情的本来情况,混淆了公众的价值判断,也容易引发公众的不满与亢奋的情绪产生与蔓延。
(三)调控网络舆情的实时动态
如果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是实时动态的,那么政府及时了解事物发展的进程,保证公众接受的公共舆论是真实可信的,同时,舆论在传播的过程中,公众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这是事实真相并且非常坚定,而当再传至下个公众那里,理所当然的认为前者是正确,再次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添上自己的观点,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播下去,事情的真相就会发生偏移或者是调转,只有实时的调控,不能让事实真相在传播的过程中偏离,那么公共舆论危机才可能有效的制止,所以说对于网络舆情的动态掌握还需要政府花费一定的物力和人力,对新媒体工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控和管理,但也还需保证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畅通性,使舆情危机能够得到及时的化解和调控。
参考文献:
[1]宋真珍.智璇.政府利用微博化解公共危机的对策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5)
[2]钱伟军.公共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微博回应与网络沟通[J].公共管理学报2013(1)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M]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 53 -54 .
[4]刘毅.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J] .天津大学学报, 200 6 ( 7) : 308 -310 .
[5]陈世瑞.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5
[6]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120
[7]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7
【关键词】“微时代”;公共舆论危机;途径
一、在“微时代”下形成公共舆论危机的缘由
现如今,微博、微信等的新媒体越来越普及,这些高效性的传播工作就成为公众的首选,政府面对这些往往也是心有力,而力不足,所以政府要制定一些策略来防治和应对,首先要了解形成公共舆论危机的缘由,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新途径。
(一)“微时代”下新媒体传播工具的特点
在“微时代”以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工具的兴起,特别是微博,危机的发布更为及时,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更大,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将信息发送到微博上,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1]公众可以对某一现象或事件发表畅所欲言,国家和政府对于这网络观点和评论是没有做出太多的限制的,大大的提高了公众的热情和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没有认清或辨别出新闻的真假和事件的过程,就会弄成全城皆知甚至是全国皆知,公共的舆论危机就会极易形成,而舆论危机主要起源于负面的微博情绪表达,微博悲情化的个人叙事能够瞬间引发跟随者的强烈关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刻意的渲染下凝聚成强烈的不满情绪,并形成一种较为坚固的道德共同体,这意味着公共舆论危机的生成。[2]
(二)网络舆情的波及范围较广
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主要特点为自由性可控性、交互性即时性、隐匿性外线性、情绪化非理性、丰富性多元性、个性化群力极化性。[4]在“微时代”下,截至2013年底,国内网民的数量也已经突破6亿,所以说在这个庞大的数字下,网络舆情的波及范围是极广的,首先会引起小团体之间的热议,形成一个一致的观点,这个看似强大观点就会使本不属于这个团体的的其他个体产生影响,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热点问题的波及范围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说公共舆论危机的产生要实时监控这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积极引导和多加防范,尽量避免公共舆论危机的酿成。
三、在“微时代”下解决公共舆论危机的新途径
(一)建立良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沟通机制
对于危机沟通应该从更新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危机引发的相互系统的互动过程,提供一种重塑组织形象、进行社会变革与关系调整的新视角,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方向。[5]危机一旦发生,隐瞒与打压信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事情的发展,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而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才是最根本的途径,政府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产生缘由和实时进展情况,就通过网络渠道来广而告之,公众也就知道了最新的发展动态,而再通过转发和评论等功能,让政府相关部门及时的了解了公众的想法和态度,同时,公众也可以对事情的解决方法提供自己的一些建议,政府来分析其可行性,来做出最后的判断,政府不断积累应对这类公共舆论危机的事件,特别是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危机,进行网络创新交互模式的 治理与应对,建立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敏感点发现、热 点预警、爆发点掌控等关键点环节。[6]而公共舆情的沟通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公共舆论危机能够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二)完善政府对新媒体工具的应对控制体系
公共危机应对控制是危机管理者通过监督、监察有关活动,保证危机应对活动按照危机应对计划进行,并不断纠正偏差的过程。[7]随着“微时代”下,网络技术快速的发展与革新,新媒体工作日新月异,竞争也异常的紧张与残酷,而一些新媒体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可能会爆出更私密甚至是虚假的一些信息来谋取公共的关注,公众知道了不同寻常的信息更会激起他们的兴趣,会造成更广泛的传播,接着公共舆论的危机就会因势发生,所以政府要对这些新媒体加以管理和监控,防止事态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掩盖了事情的本来情况,混淆了公众的价值判断,也容易引发公众的不满与亢奋的情绪产生与蔓延。
(三)调控网络舆情的实时动态
如果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是实时动态的,那么政府及时了解事物发展的进程,保证公众接受的公共舆论是真实可信的,同时,舆论在传播的过程中,公众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这是事实真相并且非常坚定,而当再传至下个公众那里,理所当然的认为前者是正确,再次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添上自己的观点,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播下去,事情的真相就会发生偏移或者是调转,只有实时的调控,不能让事实真相在传播的过程中偏离,那么公共舆论危机才可能有效的制止,所以说对于网络舆情的动态掌握还需要政府花费一定的物力和人力,对新媒体工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监控和管理,但也还需保证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畅通性,使舆情危机能够得到及时的化解和调控。
参考文献:
[1]宋真珍.智璇.政府利用微博化解公共危机的对策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5)
[2]钱伟军.公共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微博回应与网络沟通[J].公共管理学报2013(1)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 [M]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 53 -54 .
[4]刘毅.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J] .天津大学学报, 200 6 ( 7) : 308 -310 .
[5]陈世瑞.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5
[6]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120
[7]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