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应当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知道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每个事物、每个人都有历史,历史和现在紧密相连,学习历史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初中历史应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历史有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是记忆能力,第二层次是理解能力,第三层次是运用能力。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三方面的能力是结合起来的,是学习研究历史时必须具有的思考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初中历史应当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创新意识,可以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可以使学生树立起爱我中华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在爱国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历史意识 历史思维能力 爱国情感 创新意识
在初中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虽然关心学生的成长,但一直最为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升入理想的上一级学校。近段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地琢磨,真正的教育乃是人生教育、生命教育,历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所关注的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人类精神层面的内容。南开大学教授马世力老先生说:“历史上真正能够成为资源和遗产的,永远是精神、思想、文化和观念。”初中历史教学太关注学生的成绩看来是有失偏颇了,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人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1.什么是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是一个漫长而延续不断的故事,记载着各种各样的真人真事,今天的事情在明天便会成为历史。虚构的不是历史,穿衣、吃饭、游戏都有历史,每个事物都有历史,每个人都有历史。
2.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有人说过去的事情已成为过去,无需学习,其实学习历史非常有用和有趣,现在和过去都是紧密联系的,假如我们忽略了过去的历史,便不能了解现在的事情和预计未来的发展。学习历史可以增加探索过去的兴趣,了解现在;可以加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平共处;可以使人明理、明智,学会处世之道;可以学习历史学家独立思考的方法。
3.怎么学历史。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这样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学习习惯。
第二,要把历史教材阅读到位: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
第三,在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基础上,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从而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记忆能力。课程标准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是要求学生记忆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如记忆时间,可采用同年集中法、连贯年代记忆法等;记忆地点,可借助地图记忆、画简图记忆等;记忆事件,可采用纲要法、歌谣法、纵向横向记忆法等。
2.理解能力。课程标准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认识、初步认识等行为动词的,是要求学生理解的。教师要在学生记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和概念所体现出的内在意义做出简单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等方面的抽象认识。
3.运用能力。课程标准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是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要求。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三方面的能力是结合起来的。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中形成自己的主观见解,这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创新意识
人的心理需求需要归属感,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可以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可以加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可以使学生树立起爱我中华的社会责任感,把爱国之情升华为一种思想信念和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推动祖国前进的巨大动力。这种感情的培养,只需要把爱国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细化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曾隆重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告诉我们:“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思想指挥人们的行动。思想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无不在大国崛起的征途中闪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创新。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强大时期,无不闪烁着创新的光芒。创新的载体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因此创新首先要学会思维。在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维的同时,要根据教材设计问题,注重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不同的分析、对同一事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历史教学也要担当起这一份责任。
关键词:历史意识 历史思维能力 爱国情感 创新意识
在初中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虽然关心学生的成长,但一直最为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升入理想的上一级学校。近段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地琢磨,真正的教育乃是人生教育、生命教育,历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所关注的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人类精神层面的内容。南开大学教授马世力老先生说:“历史上真正能够成为资源和遗产的,永远是精神、思想、文化和观念。”初中历史教学太关注学生的成绩看来是有失偏颇了,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人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1.什么是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是一个漫长而延续不断的故事,记载着各种各样的真人真事,今天的事情在明天便会成为历史。虚构的不是历史,穿衣、吃饭、游戏都有历史,每个事物都有历史,每个人都有历史。
2.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有人说过去的事情已成为过去,无需学习,其实学习历史非常有用和有趣,现在和过去都是紧密联系的,假如我们忽略了过去的历史,便不能了解现在的事情和预计未来的发展。学习历史可以增加探索过去的兴趣,了解现在;可以加强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平共处;可以使人明理、明智,学会处世之道;可以学习历史学家独立思考的方法。
3.怎么学历史。要学好历史,就不要把历史与现实割裂开,要以现实去理解历史,以历史来关照现实,这样对历史就会有深入的体会,对现实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要养成预习、笔记、思考、温习的学习习惯。
第二,要把历史教材阅读到位: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
第三,在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基础上,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从而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判,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记忆能力。课程标准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是要求学生记忆的。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如记忆时间,可采用同年集中法、连贯年代记忆法等;记忆地点,可借助地图记忆、画简图记忆等;记忆事件,可采用纲要法、歌谣法、纵向横向记忆法等。
2.理解能力。课程标准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认识、初步认识等行为动词的,是要求学生理解的。教师要在学生记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和概念所体现出的内在意义做出简单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历史现象、事件和人物的意义、影响、作用等方面的抽象认识。
3.运用能力。课程标准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是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要求。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三方面的能力是结合起来的。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中形成自己的主观见解,这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创新意识
人的心理需求需要归属感,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可以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可以加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可以使学生树立起爱我中华的社会责任感,把爱国之情升华为一种思想信念和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推动祖国前进的巨大动力。这种感情的培养,只需要把爱国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细化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曾隆重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告诉我们:“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思想指挥人们的行动。思想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无不在大国崛起的征途中闪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创新。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强大时期,无不闪烁着创新的光芒。创新的载体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因此创新首先要学会思维。在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维的同时,要根据教材设计问题,注重学生对不同事物进行不同的分析、对同一事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历史教学也要担当起这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