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运用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利益关系状况的科学分析、对中国各地利益状况的准确把握、对中国各阶级利益状况对比的正确分析,探索和建构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此基础上也第一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中国化。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利益观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199-02
  
  利益范畴是唯物史观的基础。虽然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条件也不可能去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范畴,但是由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而形成的对社会问题的基本思想,如利益决定思想、经济决定政治等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唯物史观的介绍、传播和学习、研究得到理解。由此,不难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随着对唯物史观的深入传播、学习、研究,而准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精神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建构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解决了包括革命的依靠力量、理论指导和前途命运等一系列关乎党和民族命运全局的方向性重大问题。毋庸置疑,对这些问题的把握都源于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状况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由此,也第一次孕育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理论结晶。
  一、基于对中国社会各阶级利益关系状况的科学分析,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依靠力量
  在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其一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阶段论,他说:“我们不是乌托邦的社会主义者,决不幻想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可以由半封建的社会一跳便到社会主义社会。”其二是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他主张把中国农民抛在一边,只注意工人运动。针对这两种被实践证明是极端错误的理论认识,为寻求坚实可靠的革命依靠力量,毛泽东坚持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分析社会现状,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原理,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为基础,具体地分析了他们基于各自经济利益而生发的革命态度。与此同时,毛泽东还走向社会,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得出了合乎中国国情的正确结论。他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由于特殊的经济利益,他们是一个处于动摇的阶级,在革命高潮时可能分化,其右翼可能将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为此,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中国各阶级的利益状况,从而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和同盟军。
  二、基于对中国各地利益状况的准确把握,找到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正确理论
  由于没有正确认清苏俄与中国的差别,李立三等人教条式地把城市中心论照搬到中国,在实践中很快遭到失败。毛泽东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积极总结全国各根据地斗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毛泽东认为,中国经济、政治不同于俄治方面的特征,是由中国各地的利益状况所决定的,“即地方的农业国的特点,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和政治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这种利益关系状况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其次是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中国政治统治的不平衡。由于中国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优势,中国没有统一的资产阶级经济,广大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因而造成了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使共产党领导下的小块红色区域能够“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毛泽东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探索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通过新民主义革命的实践检验,是十分正确的。
  三、基于对中国各阶级利益状况对比的正确分析,确立了关于中国革命的前途理论
  针对有人提出“二次革命论”,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毛泽东通过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阶级利益状况,看到“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的增长,就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或者已经或者可能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的因素”。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使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可能朝向两个层面发展:一个是官僚资本主义;另一个是民族资本主义。前者是帝国主义的附庸,它们勾结起来共同压迫广大劳动人民,因此,历来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后者则十分软弱,具有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妥协性,这种双重性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软弱妥协的一面。所以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缺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阶级基础,革命大都不彻底,多数归于失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转变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永远把中国沦为一个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因而,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
  以上三个主要方面是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指导下的宏观战略层面上的认识结晶,也正是在这样的探索和认识基础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中国化,具体体现在:其一、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敢于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因此,“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敢于“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他坚信“以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因为“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其二,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要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4]1318他批评那些轻视经济活动中的人是“中了董仲舒们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些唯心的骗人的腐话之毒”因为“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其道’。……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然而“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也不能轻视。”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实行了减租减息的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改善军民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更是把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的获得和提高,上升到维持政权的高度来认识。“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否则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稳脚,我们就会失败。”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陈独秀文章选编(下)[M].北京:三联书店,1984.
  
  Analysis of the using of the Marxism interest view i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XIA Wen-gui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Abstract: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s Chinese communists classes in Chinese societ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interest in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in China over the interests of an accurate grasp of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various class interests contrast to correctly analyze, explore and construct a truly meet the realities in China's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On this basi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ormation of the Marxist concept of Chinese interests.
  Key words: 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Marxism; interest view
其他文献
摘要:无讼是一种社会理想与司法追求。这种思想在儒家被确定为主导思想后,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与当代法治理念有着某种契合,如都有赖于人们的认同与遵守,都追求着社会秩序与和谐。在今日,无讼对社会的和谐、矛盾的解决以及司法成本的节约等方面仍然有看积极而现实的作用。  关键词:无讼;秩序;和谐;德教;调解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221
期刊
摘要: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对河南省中牟县委县政府、乡镇机关、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群众及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和对数据资料的系统分析,了解该政策在基层的实施现状。对大学生村官在建设新农村起到的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现状;问题;中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是在对暴力与死亡极端的书写中凸显出来的,暴力作为人性恶的最好的载体。在余华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渲染。余华小说也使我们从血淋淋的肉体暴力中看到了隐蔽而又无处不在的精神暴力,对残酷的暴力图景的极端的书写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真实的清醒的认识和对生存状态的思索与探询。  关键词:暴力欲望;生存意识;余华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
期刊
摘要: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体系日臻完善,农业信息化程度处于全国前列,由东北农业大学创建的“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是“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中的重要节点。“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借鉴了国际农业信息化和发达国家农业专家系统的先进经验,坚持高校科研成果和农业需求紧密结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用户以及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以“农业专家在线”网站的形式面向三农
期刊
摘要:制造业是陕西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石,其竞争力水平直接反映了陕西省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通过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计量模型,对陕西省制造业的3 0个行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排序。结果表明,陕西省制造业竞争力优势行业偏少,大多数行业属于潜在优势行业或弱势行业,竞争力水平偏弱。最后,提出了提高陕西省制造业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竞争力;优势;陕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改进,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近年来,扬州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市场开拓、景点建设和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并形成良性循环,为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SWOT分析认为,要想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旅游业;GDP;SWOT分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探寻建设用地变化扩张情况及其驱动机制,揭示了建设用地变化的规律特征。通过实证研究和模型研究得出,柳城县建设用地的总量呈增加态势,其扩张速率呈现出快速—平缓的波动变化;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是柳城县建设用地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要加强耕地保护,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土地,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展模式,严格限制建设用地的低密度蔓延式扩展,使建设用地得到集约高效利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建设用地变化;驱动
期刊
摘要:我国金融市场已推出了权证,创新类券商可以通过创设来设计相关产品。但我国一部分权证的推出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由于此种原因及权证短暂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的权证创设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制度问题。应对比香港地区权证创设制度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目前实际,借鉴其成熟权证市场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权证市场机制。  关键词:权证;创设;备兑权证;香港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沿海发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家庭收入增加,家庭结构、规模、观念等随之发生变化:家庭结构多样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和婚姻观念个性化。城市家庭结构的嬗变,一方面,促进当地文化消费,“四二一”式家庭教育消费成为首要支出,核心家庭占据娱乐消费主流,家庭结构小型化使旅游消费升温;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变化也造成文化消费的困境:教育支出畸重,年轻人娱乐消费缺乏家庭制约,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
期刊
摘要:法律制度是否成熟,一个重要的标志即是法律的运行状况。民族精神对法律的运行、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制度的建设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力。当前,我国法律运行状况出现的问题,也部分地因为我国民族精神正处在未成熟的形成期。法治建设有赖于全民思想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从法律文化理论出发,法律人应当将法律放在更加宏观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避免就法律而谈法律,避免只是机械地从外部对法律进行考察。法律的良好运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