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93-01
站在讲台上从教物理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和新老师交流,持续对毕业学生的关注与跟踪调查,于是就有了很多的想法!再加上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的理念的冲击!通过和我的学生陈可伟老师多次成绩比对,多次课堂研磨,多次的经验分享,多次参加区、市、省等物理研讨会等等,渐渐有了许多的想法,就教师角色的转变的角度整理出来几个心得,以求同仁们的斧正,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1.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传统的教育是以“知识”为核心展开的,教师角色的扮演也是围绕知识来进行的,传统教师是课程知识的“传递者”,但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转变,教师即学生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知识的传授者仍然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但却不再是教师唯一或常规的角色。
第一,由重教学向重发展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应该为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支持的“导师”,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发展。
第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在信息化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均衡发展。因为学生千差万别,一刀切的统一标准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第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也应该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主。信息化社会终身教育的今天,作为物理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浩如烟海的知识尽可能多的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聪明的选择。
第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教学弊端。在新课程中,尤其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2.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民主关系的建立者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而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个人秀”。
第一,课堂活动的人人参与。在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中,物理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话,忠于科学知识,却背弃了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反应与参与,新课程下的课堂不再是物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彼此的碰撞与交流下不断探寻新的途径,将学生带入对真理的日益深入的理解中。
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平等对话。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师从传统的课堂独白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对话者、参与者,赋予学生一定的课堂话语权。现代的物理课堂教学正在从“传递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转换。即教学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共同对话、互动和研究的过程。
第三,新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现代教育强调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意味着需要建立全新的师生观念,即转变传统教育中“为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
3.由严格的管理者变为自主发展的激励者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扮演着“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建立在以对象化“主体——客体”二元对立模式的教育观基础上的。教师作为主体对客体——永远处于主动和管理的状态,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领导者,二是纪律的制定者。这样教师就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拥有至上的权威,使得师生的交往互动造成了障碍。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激励者。物理教师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和道德养成;关注学生的本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与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由教学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变。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合理需要。具体方法有:
首先,指导与帮助。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
其次,设计与促进。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质疑、探究、协作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再次,组织与情感支持。给学生以心理支持,建立一个支持、宽容、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活动的研究者
在我国的传统物理教学中,物理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由课程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物理教师虽然处于物理教学的中心,但只是表现为课程的执行和使用。被固定在国家既定课程标准传递者的角色上,是各种物理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物理教师丧失了开发课程的意识,也丧失了建设课程的能力。
按照新课程理念,物理课程要通过教学活动來实施。物理教材只规定了活动原则、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和案例,具体的物理教学活动要由教师来设计。设计教学活动与传统的备课有很大差别。传统的备课基本是“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教材作为进行课堂教学的惟一依据。教学活动设计则不同。它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而且包含过程、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成分以及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物理教师在由传统课程执行者向课程活动的研究者转变的过程,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主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既是物理课程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必经之路。
第二,质疑物理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要重视课外、校外、隐形资源的开发。
第三,注意师生的交流。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的交流,还包括情感的交流。
第四,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物理问题。
站在讲台上从教物理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和新老师交流,持续对毕业学生的关注与跟踪调查,于是就有了很多的想法!再加上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的理念的冲击!通过和我的学生陈可伟老师多次成绩比对,多次课堂研磨,多次的经验分享,多次参加区、市、省等物理研讨会等等,渐渐有了许多的想法,就教师角色的转变的角度整理出来几个心得,以求同仁们的斧正,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1.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传统的教育是以“知识”为核心展开的,教师角色的扮演也是围绕知识来进行的,传统教师是课程知识的“传递者”,但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转变,教师即学生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知识的传授者仍然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但却不再是教师唯一或常规的角色。
第一,由重教学向重发展转变。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应该为学生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关键时刻给予指导和支持的“导师”,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发展。
第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在信息化社会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均衡发展。因为学生千差万别,一刀切的统一标准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第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也应该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主。信息化社会终身教育的今天,作为物理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浩如烟海的知识尽可能多的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聪明的选择。
第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明显的教学弊端。在新课程中,尤其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2.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民主关系的建立者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而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个人秀”。
第一,课堂活动的人人参与。在传统的独白式的教学中,物理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话,忠于科学知识,却背弃了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反应与参与,新课程下的课堂不再是物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彼此的碰撞与交流下不断探寻新的途径,将学生带入对真理的日益深入的理解中。
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平等对话。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师从传统的课堂独白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对话者、参与者,赋予学生一定的课堂话语权。现代的物理课堂教学正在从“传递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转换。即教学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共同对话、互动和研究的过程。
第三,新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现代教育强调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意味着需要建立全新的师生观念,即转变传统教育中“为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
3.由严格的管理者变为自主发展的激励者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扮演着“教育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这种角色是建立在以对象化“主体——客体”二元对立模式的教育观基础上的。教师作为主体对客体——永远处于主动和管理的状态,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领导者,二是纪律的制定者。这样教师就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拥有至上的权威,使得师生的交往互动造成了障碍。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激励者。物理教师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和道德养成;关注学生的本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与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由教学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变。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合理需要。具体方法有:
首先,指导与帮助。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
其次,设计与促进。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质疑、探究、协作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再次,组织与情感支持。给学生以心理支持,建立一个支持、宽容、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活动的研究者
在我国的传统物理教学中,物理课程作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是由课程专家设计的,教材也是由国家统一编订的,物理教师虽然处于物理教学的中心,但只是表现为课程的执行和使用。被固定在国家既定课程标准传递者的角色上,是各种物理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物理教师丧失了开发课程的意识,也丧失了建设课程的能力。
按照新课程理念,物理课程要通过教学活动來实施。物理教材只规定了活动原则、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和案例,具体的物理教学活动要由教师来设计。设计教学活动与传统的备课有很大差别。传统的备课基本是“照本宣科”,把教学大纲,教材作为进行课堂教学的惟一依据。教学活动设计则不同。它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而且包含过程、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成分以及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物理教师在由传统课程执行者向课程活动的研究者转变的过程,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主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既是物理课程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必经之路。
第二,质疑物理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要重视课外、校外、隐形资源的开发。
第三,注意师生的交流。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的交流,还包括情感的交流。
第四,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物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