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经销商与分公司的冲突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hai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避传统渠道的缺陷,采取竞合性渠道策略;
  传统渠道稳而活力不足,现代渠道强而复杂多变,如何选择?在中国特定的营销环境下,传统渠道不可能被抛弃,很多的代理商、分销商已拥有了良好的网络资源与资金基础,比如在没有可口可乐的地方,非常可乐异常畅销,这就是资源的优势。企业也不可能将更多的资金完全投入到直建网络的建设与管理中,三株庞大队伍造成的资金浪费与管理混乱就是启示。
  正因为如此,更多的企业纷纷开始谋求渠道变革,减少渠道环节与成本,实现渠道增值。渠道扁平、掌控终端成为渠道变革的趋势所在!在区域设立办事处、分公司,采用直营与分销相结合的嵌入式渠道运作模式成为渠道运作的上上之策。它将现代渠道与传统渠道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实施渠道的深度分销与精耕细作;充分掌控分销网络,实现市场全面渗透;实现渠道的最大化增值,打造企业的渠道竞争优势。
  
  破茧之痛,变革下的渠道冲突加剧
  
  无论渠道如何变革,厂商关系都是永恒的话题,厂商博弈都是永恒存在的。经销商要靠代理企业产品来赚钱,企业要靠经销商将产品快速变钱回笼,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双方以利益作为价值取舍的标准,一旦利益受到损害,所谓的感情也将变得异常脆弱,冲突自然不可避免。
  在扁平化的渠道变革进程中,利益的不均衡必然要引发阶段性的阵痛!办事处、分公司的市场介入,意味着对终端资源的掌控、对市场推广的细化、对营销费用的控制,使部分经销商多年打拼的江山不保、生存的空间缩小。厂家此举无疑是“过河拆桥”,愤怒与不理智使更多的经销商冲向办事处、分公司,如没有良好的冲突解决方案,则新仇旧恨将使厂商矛盾在区域平台升级恶化,渠道内部的横向冲突成为办事处、分公司最急需解决、最头疼的问题!
  渠道资源的“自相残杀”、合作过程的“貌合神离”、终端拜访的“蜻蜓点水”、产品促销的“低价走量”、经销库存的“不管不问”、市场区域的“东窜西窜”、推广费用的“石沉大海”、市场执行的“口是心非”……多样的冲突在严酷竞争中伤害着消费者的信任,透支着企业的品牌和信誉,侵蚀着自己的市场业绩,形成了恶性的渠道内耗与动荡,利润越来越薄、销量逐渐下滑,与渠道变革之意背道而驰!
  众多的案例说明,许多市场区域开拓不利的原因,不是产品消费者不需要,不是竞争对手如何强大,而是因为渠道冲突中的自相残杀而导致不战而败!这是现实营销中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
  
  追本溯源,短视利益驱动导致冲突
  
  渠道作为企业的营销生命线,核心在于借助别人或自己的网络来实现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顺利畅通,基础在于通过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来使多个利益体向共同的方向发展,使各个利益体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形成良性共赢的渠道网络,双方永远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厂商共性的目标是一致的,完成市场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经销商要利润厂家要市场,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远距离遥控到零距离直控,双方多因短视利益的驱动而形成渠道冲突,出现破坏性的渠道紊乱:终端恶性竞争、窜货、低价、假促销、死账……使市场不战而败,具体表现为:
  
  1、分公司迷失自我,追求短视
  区域办事处、分公司的设立,目的是通过嵌入式的管理和服务去影响经销商、提升经销商、控制经销商,同时涉入现代渠道,弥补传统渠道有效性、成本性、信息性、可控性、灵活性的不足。管理和服务是区域办事处、分公司的最大职责所在。
  在企业销售额与回款的高压政策之下,众多的办事处、分公司开始不再安于职责,纷纷追求短期利益以邀功请赏,素质较低的执行与过激的市场行为导致渠道冲突发生并恶化。
  重“量”:分公司不是督促、指导、管理经销商完成深度分销,而是从开始就将强势的厂家优势伸向现代渠道与传统渠道,自己首先破坏合作的游戏规则,抢终端、抢销量,导致众多的经销商开始怨声载道、纷纷反抗,双方恶性竞争导致终端网点,导致经销商频繁跳槽,渠道价值链遭受破坏。
  重“款”:分公司追求短期盈利,对于经销商的指导督促仅限于月末打款进货,业务员来了就是多打些钱、多进点货,利用职权时时再给些诱饵式的激励返利,对于经销商的单品销售状况、整体盈利状况、市场促销状况、库存状况,往往不深入指导。存量而不增量,迫使渠道经销商进行不良性运转,开始东窜西窜、低价促销、转移库存,以降低风险或盈利。
  
  2、经销商表里不一,追求短视
  面对现代连锁卖场的迅速崛起,厂家渠道扁平直控终端的推进,经销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经销商的升级转型也成为渠道领域的探讨焦点,从坐商到行商,从商人的智慧到企业家的思维,经销商更应在市场运作中利用厂家机构提高自己的品牌含金量。
  目前办事处、分公司在区域渠道的嵌入,应是经销商管理操作水平提升的良机,但很多的经销商表面看似配合,其实内心深处对此无比痛恨,认为厂家在侵占自己的利润、在霸占自己的地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分公司将为市场运作带来的效益,对办事处、分公司持敌视态度,缺乏大局意识与长远眼光。窜货上量拿返点、虚假促销要费用,在小打小闹中形成竞争对立面而导致渠道冲突,表现为:
  争“利”:经销商最核心驱动力来自利润,投机思维严重,对于利润的无限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为的越限,为获得年终的返点利润或阶段的渠道激励,进货再倒货;一手拿几牌,乱要进场费;虚假搞促销,大报促销费……,造成整个市场冲突,与分公司矛盾激化,短时的斗“利”日积月累则会丧失区域市场,甚至被分公司所抛弃,造成自己的信用指数低下,毁掉前程。
  争“气”:面对办事处、分公司的管理整顿,因对一些政策的不理解而与办事处、分公司斗“气”,认为分公司不给自己面子。由于与分公司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经销商通过拖延货款、窜货、低价倾销或联合同行抵制分公司、办事处,形成完全没必要的渠道恶性冲突,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造成冲突激化,影响市场稳定发展。
  着眼长远,化博弈竞争为均衡竞合
  无论何种形式的恶性冲突出现,给整个市场带来的都将是冲击与破坏,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产品利润越来越薄、消费者越来越不信任、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竞争品牌的趁虚而入。争来争去的高速公路最终成为豆腐渣工程,无论对于分公司,还是经销商,都将是两败俱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双方合力将市场作大作强,才能换来稳定长久的利润,才能谋求更大化的利益。
  堪称经典的娃哈哈网络之所以长生不衰,源于厂家以有效的销售服务去满足经销商高层次需求并提升他们的能力素质,用管理和服务去持久地影响与控制经销商渠道,完成渠道变革与渠道壁垒的构建。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作为中国营销环境中的主要矛盾体,厂商矛盾不应再是单一的博弈竞争,而应该走向优化的均衡竞合,打造一个优势互补的完整渠道团队。经销商拥有网络与地方资源,企业分支拥有管理与推广经验,只有从思想上保证一致,才能保证分公司有效执行团队教练角色,通过管理与服务来引导渠道经销商团体的成长,通过持久的影响来形成团体凝聚力,保证以发挥团队的最大优势打击竞争对手,带来渠道增值与市场提升。
  正如一大型厂商老总所讲:“在渠道的运作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只有在竞合的整体战略下,为区域分公司与经销商找到均衡的利益点,保证双方的有效执行,才能赢得渠道顺畅、赢得市场,才能有效规避渠道恶性冲突的出现。
  
  系统竞合,注重过程有效预警冲突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再高深的渠道策略与理论,没有细化的执行,没有过程的监控,也不可能解决遇到的营销难题。渠道冲突是永恒的,只有通过体制的约束、机制的规范、有效的监控,才能保证整个渠道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将问题由大化小、由小化了,有效规避恶性冲突的发生,保证整个渠道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无阻。
  
  体制:保证整体角色定位
  有效架构:通过对区域经销商的拜访,深入了解经销商与市场状况,结合产品在区域的发展周期(导入、发展、成熟),确定区域的有效渠道架构及范围:
  明确职责:分公司针对区域制定有效营销计划,加强对经销商的培训指导,加强分销网络管理;根据经销商及区域状况,做到有形引导的分类分工:资金实力、管理较强的可以重攻二类终端;对于小型的经销商主要可以利用其进行充分深度分销,做好批发或流通的有效选择与补充;
  界定宽度:在不与经销商发生冲突的基础上,分公司直营或辅助经销商运营一些大型超级卖场,展示形象与提升销量;经销商所能涉及的区域半径,做到网点规划有数量、有质量;
  确立目标:根据区域市场状况、经销商资信、管理能力、发展潜力来制定有效的分销目标,通过服务管理来完成目标并形成各自的经营强项与区位优势。
  
  机制:保证利益均衡分配
  资信第一:双方合作的最大基础是信任,对于利益的分配,分公司必须做到承诺必须兑现,包括真实发生的广告费、促销费、返利等,有效增加经销商的满意度与忠诚度,确保长期竞合发展;
  价格牢固:对于渠道中的不同类型经销商,零售价、到岸价、促销价必须针对市场有效统一,并对经销商一视同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防止低价窜货,进行有效竞合。
  费用激励:根据渠道架构,分公司必须做好各个层级经销商的激励工作,以增强渠道活力,对于年度返利、促销激励、广告激励与暗激励必须做到策略性的组合使用,通过规范来约束,以刺激经销商销售。
  
  控制:保证健康良性运作
  信息导航:渠道成员中的信息资料是分公司进行管理的基础,将渠道成员按照区域或渠道层级进行分类并将各种业务信息进行归档,通过信息报表做到重点管理、重点指导,规避冲突。
  走动指导:根据信息反馈及市场状况,安排不同层次的业务人员对终端网点及经销商进行巡视沟通,针对经销商存在的产品问题、促销问题、陈列问题等着重加强培训指导,及时反馈并有效解决。
  注意库存:分公司应根据产品淡季转旺季、旺季转淡季的不同季节来做好区域经销商的库存盘点,做到货量与销量比例掌握,而不是一味压货,确保自己产品的畅通及产品的占有率,消除冲突的隐患。
  无论渠道如何扁平,分公司如何嵌入直营,经销商都将是渠道运作中的重要一环,双方之间的利益矛盾也将永远存在!TCL手机、海尔家电正是将厂商简单的契约关系转化为竞合双赢的关系,实现了分公司、经销商的和睦相处,赢得了强大的渠道资源,实现了渠道变革下的有效增值!
  “同心、同德、同赢,有情、有义、有利”,相信在渠道变革的这种趋势下,区域分公司与经销商均能以竞合的策略,借势盈利、共同成长,而不是内部的争来斗去、大耗元气。竞合将使企业在渠道价值链中有效增值,拥有自己的渠道核心优势!
其他文献
产品也有着它的不同生命周期,而产品生命周期也是制定品牌策略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隐性的,或者说很少会有人注意它。从销售角度而言,加多利在战术上没有大的失误,但是,顺势而事半功倍,逆势则举步维艰。如果“格雷特”品牌是投放在一个相对成熟或是具备规模的产品市场上,像MP3,那么,格雷特就很可能会变成加多利成功线上的新成员。    产品生命周期判断    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
期刊
系统构建沟通策略组合  建立品牌市场强势形象    去了一次灯都中山古镇,对刘国梁的印象非常深刻,原因是街道两旁的灯箱广告中,乒乓国手刘国梁为某灯饰产品代言,但却不记得其所代言的产品品牌。某一个房地产项目在品牌推广之初,以投资物业的品牌形象定位,经过推广,初步建立了投资价值的品牌内涵,而当投资的品牌印象初步建立之后,却提出新的品牌主张加以传播,不断变化推广主题推广近一年,项目销售方面一直难有突破。
期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钢构企业的品牌塑造之路、娃哈哈品牌之路的前因与后果,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某种程度上是本土工业品和快速消费品两类企业品牌运营的缩影,对本土企业应该具有很高的借鉴和思考价值。     系统分析竞争环境 明确品牌定位  充分整合内外资源 塑造品牌形象    建筑钢结构行业(用钢制结构材料“拼搭”建筑)是我国一个新兴行业,由于其进入门槛低、科技含量不高、利润可观,不断有新的厂家涌入,
期刊
只有动态的薪酬激励模式才能解决企业发展变化带来的问题。  薪酬激励设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薪情”会影响“心情”,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的效率,而直接创造有形价值的销售人员的薪酬激励设计在企业薪酬激励设计工作中更是居重要地位,它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与未来发展。在现实企业中,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除具有薪酬激励设计所共有的误区,如内部不公平、外部不公平、脱离企业实际等,相对其他岗位而
期刊
2000年,张金山带领香山集团,潜心两年完成“宁夏红”枸杞果酒的技术革新、市场调研、品牌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分销商体系的选择,终于在2002年成功上市。  短短两年多时间,宁夏红就在国内掀起了强劲的“红色风暴”,打破了白酒、啤酒、葡萄酒三分天下的酒类市场传统格局,甚至还销往日本、韩国、加拿大、香港等国际市场。    你为什么会把宁夏红定位为“枸杞果酒”,而不是“枸杞酒”?  张金山:这就是产品科技含量
期刊
李总监最近碰到了一件烦心的事情:负责Z市场的营销经理跳槽了。为了使Z办事处的工作正常运行,李总监把Z办事处业绩最好的老王提拔为营销经理。老王在做业务员的时候,无论是总部、上级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没有对他不满意的。可如今升任地区的营销经理后,似乎一切就都变了。  和许多新营销经理一样,老王是由于自己的销售能力强而晋升到经理职位的。完成任务游刃有余,可如今让他领导一个销售团队,全面、具体的负责管理所辖
期刊
很久以前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远离大都市的穷乡僻壤的地方,那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居住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中的人们闻之纷纷前往观光。随着游客蜂拥而至,当地人摆脱了贫穷,收入日益增加。他们想,如果把条件改善就会吸引更多的观光游客,于是大兴土木,修筑道路,建造楼堂。然而,令其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当地条件越来越改善,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接近于大都市,游客却日渐稀少。他们也许怎么也想不通,条
期刊
在当前乳业竞争走势扑朔迷离的局面下,企业如何对来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的乳业市场做出预测,以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进行正确及时地调整和决策,是需要重点考虑和认真对待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对2005年的乳业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需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进行分析:  1、行业宏观环境的演进趋势,整体博弈环境的变化。  2、市场、消费发展趋势与规律。  3、乳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机会与
期刊
“精细化营销”是企业真正以客户为导向进行市场细分,采取精耕细作的营销方式掌握客户的需求,并将其所需提供,最终实现企业的预期收益。  “精细化营销”是2004年下半年市场营销实践的两个热点之一(另一个是品牌国际化),本刊也将“精细化营销”作为本年度最后一期封面专题奉献给读者,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 精细化营销要求企业对市场细分、把握与控制,并且要集中所有营销资源,合理加以运用,实现市场
期刊
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与沟通,设立合理的多结构分销体系。  2004年发生的格力退出国美事件,凸显了近年来中国市场的零售商(卖场、超市、连锁店)与其供应商(制造商、代理商、经销商)之间存在的众多混乱甚至恶性的市场博弈。供应商不理解现代零售商的终端特性,现代零售商终端不理解供应商的意图与建议,往往使大家都失去了很多“让顾客掏钱购买”的机会。不知道众多的零售商与供应商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正把合作伙伴推向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