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户外运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回归自然、挑战性、探索性和强调团队协作等特点;除了健身、休闲娱乐价值外,还可以满足参与者挑战极限、追求冒险刺激的需要,促进人际社会交往,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并使物质生活的改善与体质的增强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心理健康,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关键词 城市中学 户外 户外运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户外运动是指人类在山河、湖海等自然环境及其他所有户外环境中开展的各类活动的总称。青少年户外运动,则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亲身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包括定向越野、郊游、野外露营、野外生存能力训练、野外物种及自然知识的学习与考察、各类体能拓展为主要内容的、在自然环境开展的各类青少年教育活动。具体可概括为:第一,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和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如: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并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迷路等紧急情况。第二,在户外活动中能过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身心素质,塑造他们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思想。第三,作为城市中学,把学生带到户外锻炼,不仅能开阔学生眼界。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认识自然,崇尚自然,进而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环保意识。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太市两所中学参与过户外运动的学生,选取太原市第十二中学200人,太原市外国语中学200人。
(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相关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对通过调查、访问所获得有效数据,按研究目的和内容进行分类,并按照体育统计学和社会调查统计的方法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学生参与户外运动项目的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太原市中学生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较多,包括定向运动、徒步、极限运动、登山、模型、轮滑和滑板、野营。
(二)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分析。调查显示,分别有22%和47%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参与户外运动,约24%同学选择一般喜欢,只有分别5%和2%的同学选择不太喜欢和喜欢。数据表明,太原市青少年对参与户外运动兴趣深厚,这对于促进太原市中学生开展户外运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情况分析。在调查者中,60%的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不到一年。30%被调查者参与活动的时间在1至2年,仅10%的调查者参于户外活动的时间在3年以上。通过数据发现,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不断增加,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和时间也在增加。说明,太原市中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和时间都在持续涨,中学生户外运动规模在积极发展中。从学生每年参与户外运动次数来看,男生比女生更热衷于参与户外运动,但活动次数相差不大。一年之中参加户外运动的时间大多集中于寒暑假,大部生都有过参与户外运动的经历,频率能达到每月一次的人数仅有10%,总体参与户外活动的次数有限。可以看出,若要促进太原市中学生户外运动进一步发展必须关注学生参与的频率。
(四)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动机。29%的学生是自己喜欢,35%的学生是受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影响,21%的学生受同学影响,还有15%的学生是受电视杂志等媒体宣传影响,这些数据表明中学生对户外运动认识不足,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需要通过不断的宣传和鼓励来加深学生对户外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的参加户外活动。
(五)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制约因素的分析。在统计的数据中显示,72%的学生认为学业繁重致使没有时间参与户外运动,15%的学生选择缺少组织是影响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制约因素,同时10%的同学认为活动场地和条件的限制制约着活动运动的展开,3%是其它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地域因素、缺少宣传等。能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繁重的学业直接制约着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而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对活动缺少组织和宣传也是制约太原青少年参加户外运动的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太原市的中学生对户外运动有着较高的兴趣,但是对于户外运动依然缺乏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需要学校及家长加大指导和影响。户外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坚强坚韧的品格,经受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具有开展的必要性。
太原市中学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办学情况把条件成熟的户外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引进和培养优秀的户外活动指导者。加大对户外运动知识的宣传,同时,完善户外活动的组织系统,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户外运动。进行户外运动的自然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野外天然教室,包含地理、地质、气候、天象、动植物、人文、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校园的绿地、城市公园、社区空地、动植物园、城市附近的农村等等都是户外运动教学的良好场所,开展的条件更加便利。在户外开展教学活动可采用更加丰富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宾金生.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运动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6):88-90.
[2]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6):5-9.
[3] 曹晓东,蒋荣.江苏省沿海开发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9(6):55-57.
关键词 城市中学 户外 户外运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户外运动是指人类在山河、湖海等自然环境及其他所有户外环境中开展的各类活动的总称。青少年户外运动,则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亲身实践为主要形式,以包括定向越野、郊游、野外露营、野外生存能力训练、野外物种及自然知识的学习与考察、各类体能拓展为主要内容的、在自然环境开展的各类青少年教育活动。具体可概括为:第一,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和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如: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并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迷路等紧急情况。第二,在户外活动中能过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身心素质,塑造他们不畏困难,不怕挫折的思想。第三,作为城市中学,把学生带到户外锻炼,不仅能开阔学生眼界。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认识自然,崇尚自然,进而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环保意识。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太市两所中学参与过户外运动的学生,选取太原市第十二中学200人,太原市外国语中学200人。
(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相关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0份,其中有效问卷3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对通过调查、访问所获得有效数据,按研究目的和内容进行分类,并按照体育统计学和社会调查统计的方法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学生参与户外运动项目的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太原市中学生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较多,包括定向运动、徒步、极限运动、登山、模型、轮滑和滑板、野营。
(二)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分析。调查显示,分别有22%和47%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参与户外运动,约24%同学选择一般喜欢,只有分别5%和2%的同学选择不太喜欢和喜欢。数据表明,太原市青少年对参与户外运动兴趣深厚,这对于促进太原市中学生开展户外运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情况分析。在调查者中,60%的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不到一年。30%被调查者参与活动的时间在1至2年,仅10%的调查者参于户外活动的时间在3年以上。通过数据发现,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不断增加,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和时间也在增加。说明,太原市中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和时间都在持续涨,中学生户外运动规模在积极发展中。从学生每年参与户外运动次数来看,男生比女生更热衷于参与户外运动,但活动次数相差不大。一年之中参加户外运动的时间大多集中于寒暑假,大部生都有过参与户外运动的经历,频率能达到每月一次的人数仅有10%,总体参与户外活动的次数有限。可以看出,若要促进太原市中学生户外运动进一步发展必须关注学生参与的频率。
(四)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动机。29%的学生是自己喜欢,35%的学生是受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影响,21%的学生受同学影响,还有15%的学生是受电视杂志等媒体宣传影响,这些数据表明中学生对户外运动认识不足,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需要通过不断的宣传和鼓励来加深学生对户外运动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的参加户外活动。
(五)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制约因素的分析。在统计的数据中显示,72%的学生认为学业繁重致使没有时间参与户外运动,15%的学生选择缺少组织是影响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制约因素,同时10%的同学认为活动场地和条件的限制制约着活动运动的展开,3%是其它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地域因素、缺少宣传等。能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繁重的学业直接制约着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时间,而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对活动缺少组织和宣传也是制约太原青少年参加户外运动的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太原市的中学生对户外运动有着较高的兴趣,但是对于户外运动依然缺乏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需要学校及家长加大指导和影响。户外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坚强坚韧的品格,经受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具有开展的必要性。
太原市中学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办学情况把条件成熟的户外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引进和培养优秀的户外活动指导者。加大对户外运动知识的宣传,同时,完善户外活动的组织系统,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户外运动。进行户外运动的自然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野外天然教室,包含地理、地质、气候、天象、动植物、人文、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校园的绿地、城市公园、社区空地、动植物园、城市附近的农村等等都是户外运动教学的良好场所,开展的条件更加便利。在户外开展教学活动可采用更加丰富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宾金生.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运动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6):88-90.
[2]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6):5-9.
[3] 曹晓东,蒋荣.江苏省沿海开发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9(6):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