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要缓解当前高校师生关系持续紧张、恶化的状态,需要从良性的师生互动、平等的师生地位以及合作共赢等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和谐高校师生关系。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良性师生互动;师生平等;合作共赢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特征[1]。近些年来国内陆续出现了一系列背离师生伦理关系的事件,如广州某教授“精神虐待”学生、湖北某教授“心理疗法”猥亵女学生、北京某大学生“弑师”等,这凸显了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紧张状态。高等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重要阶段,而师生关系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教学效益以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空气对人的价值[2]。高校师生关系的持续紧张、恶化,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障,还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导向作用。高校师生关系的恶化,一方面可能会极大损害高等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还可能严重阻滞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会造成不小的社会负面影响。缓解师生关系的紧张状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以下方面:
构建良性的师生互动
高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社会目标的社会活动[3],其服务对象是大学生,核心目的和宗旨则是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高等教育活动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性活动,但师生关系却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经济生产关系,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人力资源生产关系[4]。在人才生产过程中,高校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間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良好有序开展。而这种师生关系间的良性互动,需要高校教师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态度。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生产者,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的穿着打扮、风姿仪态、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具有强烈的职业示范性。其次,师生关系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思想交互、情感互通来逐步构建并发展起来的。为了保证师生交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谐性、有效性,这本身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一方面,教师要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并热心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真心实意将自己的友好、善良和爱展现给学生[5],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通过举办座谈会、读书活动或社会实践等方式缩短师生距离,拉近师生关系,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
树立服务意识,师生相互尊重
自1997年我国高校收费完全并轨始,高校收费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运行、发展的基本模式[6]。对于社会大众而言,高校收费意味着之前作为福利所免费享有的高等教育变为需要付费购买才能获得的产品,学校与学生之间逐渐演变为一种卖方与买方的商品交换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实的师生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提供服务与购买服务的契约关系。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商品交易关系,但“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与知识的这种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所具有的形式,即价值形式”。
明晰了现代高校师生之间的这种知识契约关系后,无论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还是高等教育消费者的角度,都必然要求个人资源的投入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也必然会要求高校教师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同时,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缺少了师生互尊、互爱,试图构建良性师生关系的想法不啻于白日做梦。
重视师生合作互助,实现共赢
如果说良性的师生互动是“形”、师生互尊互爱是“根”,那么师生合作互助则是“果”,是能否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衡量标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国家、社会、学校、师生间的共赢,主要手段则是高校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助。
从教学过程的相关性和关联性来看,高校师生之间实质上是一个利益一致的教育共同体。在这个新型教育共同体中,师生之间不再囿于传统“教导与被教导、顺从与服从”的权威式关系,发展为“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合作式师生关系。这种合作关系要求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紧密配合,建立友好合作的同盟关系,共同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结果作出努力。尤其是在当前数字信息背景下,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受到挑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也不断增强,这就需要教师由“教育主导者”角色转变为“教育引导者”角色,积极引导学生的心智开发,促使学生从“被教育者”向“主动学习者”转变,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启越,余小波,刘潇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大学教育科学,2017,(2).
[2]翟葆奎.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1998.
[4]段文阁.高校师生关系的三位特性及其师德诉求[J].齐鲁学刊,2014,(4).
[5]李家军.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3).
[6]范莉莉.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五十年[J].当代教育论坛,2005,(1).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良性师生互动;师生平等;合作共赢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特征[1]。近些年来国内陆续出现了一系列背离师生伦理关系的事件,如广州某教授“精神虐待”学生、湖北某教授“心理疗法”猥亵女学生、北京某大学生“弑师”等,这凸显了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紧张状态。高等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重要阶段,而师生关系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教学效益以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空气对人的价值[2]。高校师生关系的持续紧张、恶化,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障,还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导向作用。高校师生关系的恶化,一方面可能会极大损害高等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还可能严重阻滞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会造成不小的社会负面影响。缓解师生关系的紧张状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以下方面:
构建良性的师生互动
高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社会目标的社会活动[3],其服务对象是大学生,核心目的和宗旨则是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高等教育活动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生产性活动,但师生关系却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经济生产关系,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人力资源生产关系[4]。在人才生产过程中,高校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間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良好有序开展。而这种师生关系间的良性互动,需要高校教师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态度。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生产者,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的穿着打扮、风姿仪态、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具有强烈的职业示范性。其次,师生关系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思想交互、情感互通来逐步构建并发展起来的。为了保证师生交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谐性、有效性,这本身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一方面,教师要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并热心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真心实意将自己的友好、善良和爱展现给学生[5],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通过举办座谈会、读书活动或社会实践等方式缩短师生距离,拉近师生关系,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
树立服务意识,师生相互尊重
自1997年我国高校收费完全并轨始,高校收费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运行、发展的基本模式[6]。对于社会大众而言,高校收费意味着之前作为福利所免费享有的高等教育变为需要付费购买才能获得的产品,学校与学生之间逐渐演变为一种卖方与买方的商品交换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实的师生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提供服务与购买服务的契约关系。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商品交易关系,但“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与知识的这种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所具有的形式,即价值形式”。
明晰了现代高校师生之间的这种知识契约关系后,无论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还是高等教育消费者的角度,都必然要求个人资源的投入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也必然会要求高校教师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同时,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的根本保障。缺少了师生互尊、互爱,试图构建良性师生关系的想法不啻于白日做梦。
重视师生合作互助,实现共赢
如果说良性的师生互动是“形”、师生互尊互爱是“根”,那么师生合作互助则是“果”,是能否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衡量标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国家、社会、学校、师生间的共赢,主要手段则是高校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助。
从教学过程的相关性和关联性来看,高校师生之间实质上是一个利益一致的教育共同体。在这个新型教育共同体中,师生之间不再囿于传统“教导与被教导、顺从与服从”的权威式关系,发展为“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合作式师生关系。这种合作关系要求师生之间团结互助,紧密配合,建立友好合作的同盟关系,共同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结果作出努力。尤其是在当前数字信息背景下,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受到挑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也不断增强,这就需要教师由“教育主导者”角色转变为“教育引导者”角色,积极引导学生的心智开发,促使学生从“被教育者”向“主动学习者”转变,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启越,余小波,刘潇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大学教育科学,2017,(2).
[2]翟葆奎.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1998.
[4]段文阁.高校师生关系的三位特性及其师德诉求[J].齐鲁学刊,2014,(4).
[5]李家军.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3).
[6]范莉莉.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五十年[J].当代教育论坛,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