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新思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批评过写作的“套板效应”,时过境迁,先生的话仍切中肯綮。我想结合平时的写作教学,呼唤作文园地能吹来一缕清新的风。
  
  一、新鲜的素材与生活同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可见,让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生活,参与实践。把学生的真情实感调动起来,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予作文的新内涵。这样的写作要求源于应试又高于应试。如果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丰富人生体验,提高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这岂不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科目的独特魅力?
  鉴于此,我平时要求学生每周都写随笔,内容不限,但要有真情;长短不限,尽量有自己的思考,以质取胜;文体不限,精彩就好。有时还鼓励他们一材多作,发挥个性。这样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的习惯。生活随时会给我们以灵感,但那些独特体验思维火花有的稍纵即逝,如果能及时记录,日积月累,那将是一个写作的宝库。因为是自己的即时感受,真实性会更强些,也就比较有感染力。像刚进高中时,学生一般会对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产生极大的必趣。这时不妨就写写“二中印象”“校讯快递”“人物速写”“住校生活侧记”等。评改时,我有时从写作的技巧方面加以点拨,更多的时候是与他们一起分享人生的体验。看重文章的内容,借此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倾听着他们的心语,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就拿前面的“风景”作文来说,如果学生能好好盘点一下我们平时练笔的内容。会发现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崭新的高中生活就是一个说不尽的风景园。气派的教学楼。园林般的环境,敬业的教师团队,文明优秀的学生,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难忘省健美操大赛上参赛队员们优美的舞姿;难忘校园文化节精彩纷呈的才艺大放送;难忘军训检阅台前稚嫩脸庞上透着坚毅的神情;难忘国旗下AFS交流的美国学生激动的普通话演说;难忘夜幕时分给高三学子送饭的亲友团……这些难道不是独特的风景吗?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只要我们留心,新鲜的材料信手可以拈来。可粗疏的学生却对身边的美景视若无睹。他们眼中似乎只有成堆的作业,飘飞的试卷,严格的管理。有人甚至自喻为笼中鸟,这样的心态下。如何妙笔生花?也许是应试教育的流弊,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急功近利,在书山题海中停留久了,反而淡漠了现实。缺少了拥抱生活的激情。这就更要求教师要有所“为”,尤其是对高一学生,要认真引导他们,激发热情,培养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二、从教材中借一双慧眼
  
  如果说学生的生活还相对单调的话,那么阅读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户。当我们徜徉在文学大师们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幅美妙图景中的时候,也不要过于拘谨,阅读本来就是与智者对话。所以,拿起笔,试着与古人交谈,不经意中,我们的文思变敏捷了,我们的心胸变豁达了,我们的视野穿越了山山水水。摘抄精彩句段,撰写阅读札记、美文推荐,成为积累作文材料的又一形式。而我们平时阅读最普遍的便是教材,教材中总有一些经典之作,值得沉潜玩味。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别具慧眼的同学,从教材中撷来几幅“风景”与我们共赏:暮春之初,与王羲之等群贤聚会兰亭,流觞赋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壬戌之秋,同苏轼及客泛舟赤壁,纵论人生;江山在变,人生代代无穷已。让所有的惆怅与失意随风而逝,突围出来的苏东坡依旧笑傲文坛。烽火岁月。那倔强地朝向窗外的那一茎绿藤曾是陆蠡心中不老的“风景”。
  
  三、行万里路,赏万种景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孩子们带来富裕生活的同时,也以电视电脑精彩的节目锁定了孩子们有限的课余时间,再加上学习的压力,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不管城市还是农村,亲近自然。关注他人,注重实践,似乎越来越遥远。远离生活,还要求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有新鲜的表达实在太难。所以,语文教师尤其要开放课堂,设法激励学生融入生活,调动各种感官,获取最直接的体验。一次我安排学生作一篇记人的文章,写作前特意给学生留了充裕的时间,让他们选定人物,搜集材料,要求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后来学生们的作文深深打动了我。例如:王雨婷同学写外婆,她叙述了中秋节回去看外婆的事情,突出介绍了那桌丰盛的菜肴,这可是一向节俭度日的老人家特意犒劳外孙女的。回家之后她才发现从超市购买的高价月饼不知何时又被外婆给放回来了。而鲍琳玲同学写她的舅妈一样精彩:舅妈是位生意人,能说会道是少不了的本事,于是大商场的打折商品还是砍它没商量。舅妈待人接客自是满腔热忱,都说做生意做的就是个仁义,此话真不假。而舅妈人到中年,还染着一头夸张的红棕色头发。仅此一笔便可见舅妈的性格了。上述材料的选用正源于小作者们的近距离观察,用心感受,否则文章效果定要打折。
  还是那个“风景”的题目。如果我们再到自然中走一走,一定有新发现。农村的淳朴民风,小桥流水,也许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黯淡了色彩;城市的霓虹打造了不夜城的繁华,可我们还是念叨着“月是故乡明”。若干年前教材人选了茅盾先生的散文《风景谈》,用几个片段勾勒出抗日根据地军民特有的精神风貌。由实人虚,意味深长。若要重选几个场景来体现当今时代的巨大变迁,我们又该怎样安排呢?
其他文献
一    深秋时节,校园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青橙诱人的果实。太阳到处,溢彩流光;微风来时,清香满园。艺术班的同学每天在树下写生,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秋色真美。要求同学们据此写一篇作文,应该不会很难吧,我想。于是,上作文课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内容充实、文情并茂的文章。  两节课后,三分之一的同学没能交卷;批阅完毕,好文章寥寥无几。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惊诧之余,我不得不认真
有个真实的故事,叫“墙上的洞”,发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当年,那里的人们,贫富悬殊特别大,住在贫民街区的人从不接受教育。难道他们不想学习吗?为了寻求这一疑问的答案,有识之士设计了一项实验。实验者在临街的一面墙上打了个洞,正好够放一台电脑,并在孩子们跳跳就够得着的地方装了一个触摸屏。时间不久,贫民街区的许多孩子们陆陆续续聚集到那里。终于,有个胆大的,用手摸了一下触摸屏,于是孩子们看到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现代诗歌以不轻的比重和迷人的魅力分布在初中语文各册教材中,用心去揣摩,会发现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无限魅力,同时在写作上也能给学生提供很好的典范,让他们不再惧怕现代诗歌。下面主要以第六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我们的解读。    一.异彩纷呈的句群    1.动词引领式  由一个动词引出三句由“_______的_______”(偏正短语形式)组成的排比句式。如:《我爱这土地》由“歌唱”引出“这被暴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专门用三百余字来谈“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在中考、高考以及各种类型的考试试卷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名著的考查。名著考查怎么考,平时怎么开展名著阅读,都有很多探索和追寻的内容。  2013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名著考查题就很有代表性,不妨从这道题的分析中归纳出一些名著考查的趋势,同时对我们今后的名著阅读指导教学产生有益的
《论语》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许多起伏、坎坷。《论语》诞生于先秦时期,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快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到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将“四书五经”确定为考试内容,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文化霸权地位,《论语》的地位也随之被推向极致。但到了近代,受西方思潮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举起了革新大旗,“打倒孔家店”,一下子将儒家经典打入谷底,《论语》也难逃浩劫。文革时的“批林批孔”再次对《论语》等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语文学科性质、功能、作用的认识的深入,语文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语文教育的现状却让人忧心忡忡,从批判到建设,从民间到官方,也曾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到头来,却赢来有识之士的深深叹息: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一方面,是理论家为我们构建的语文理想国,人文、科学、呵护、倾听、合作、创新……另一方面。是愈演愈烈的应试大比拼,或赤裸裸的分数至上,或披着新课程外套的花拳绣腿
多年的语文考试告诉我们,不学课本是不行的,但只学课本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既扣文本,又能让语文课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伸,从而带领学生感知语词精灵的跃动,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笔者多年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语文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一、在教
中国语文教育源远流长,如果从甲骨文、钟鼎文的商代算起。有三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语文教育独立设科始于1903年,迄今百年。可以说,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既古老又年轻。语文教育学经历了由教授法——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过程。中国的语文教育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土地之上,体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因此,发掘和整理汉语文教育的理论遗产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尊重汉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正
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依据教学大纲,锁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构建规范、科学、人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认真经营好自己的课堂。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教育,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释放升学的压力,做到“减负增效”,让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经营自己的课堂?  1.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像农民
成语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熟语,它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后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成语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特征,堪称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因此,要想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就必须了解成语“背后”的知识。  一.了解一词多义现象,依据语言环境进行正确推断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这是因为古代汉语词汇量比较少,同一个词,不仅有好几个解释,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