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探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如何传承并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创造力强,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是传承并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数字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承
  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全方位数字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并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都是单向传播,有着延迟性、互动性不强等不足。数字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被打破,并呈现出信息交互性更强、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动人们的信息交互方式发生革命式的变革,每个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青年大学生追逐新鲜事物和高新技术产品,他们是数字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观念等方面带来冲击,借助于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媒介广泛传播的纷繁复杂的信息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知、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更为凸显。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文化传承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在我国,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当今世界,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文化自觉的前提是对自己文化的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发自内心的信仰。不重视对青年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育,就有可能出现文化传承的断层,导致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认知掌握不足,容易被外来文化和不良思潮所侵蚀。
  文化传承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在文化多元交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文传承意识的培育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加有信心的、积极的吸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而从不担心自己会被外来文化所吞噬。青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是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培育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重要路径。
  三、数字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当代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与创新传承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推动新时代的文化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数字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交融、网络不良思潮等问题给大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培育带来挑战。
  (一)数字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的机遇
  数字信息化时代给人们的认知模式、生活方式都带来了深刻变迁,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2021年河南电视台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借助5G+AR技术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实现虚拟与现实无缝对接,参加夜宴的这些唐俑少女一路嬉笑打闹,时而走入国风韵味的山水彩墨中,时而穿行在古风建筑文物之间,莲鹤方壶、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国宝在舞台上穿插出现,制作出一场美轮美奂文化盛宴。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抖音、微信等多媒体平台的建立,为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节目借助数字信息化技术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大放异彩。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和带动下,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重视传统文化,例如以汉服运动、民俗文化为依托的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和研究活动现在大学校园悄然兴起并成为青年大学生追逐的一种潮流。
  (二)数字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网络思想文化渗透、学生自身和家庭特点影响,以及应试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等,我国高校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文化底蕴参差不齐、历史认同弱化、文化意识淡薄的问题。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也开始全球化。网络文化丰富多元增强了文化多样性,开阔了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然而,文化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面对数字信息化时代多元文化的交融,部分大学生存在对我国文化缺乏自豪感而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的情况,例如一些青年大学生热衷于西方传统节日而忽视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部分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比较缺失,也反映出数字信息化时代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重视不足、文化教育方式单一,校園数字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缺失、文化教育和校园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传媒的力量日益强大,信息多元化给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带来冲击。网络信息繁多复杂且良莠不齐,网络信息传播具有高速化、信息量大等特点,并存在监管难的漏洞,而大学生又是使用网络的主流人群,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各种文化也在其中穿插和渗透,这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此外,网络不良思潮给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育带来消极影响与冲击,甚至导致大学生在文化甄别过程中陷入困境。
  四、数字信息化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的对策
  高校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大背景下,高校要从以下方面出发,应对信息化时代给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带来的挑战。
  (一)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首先要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独特、深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到大学生的视线,走进大学生的内心。首先,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育,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结合,通过开展文化学术讲座、完善文化课程体系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其次,高校应进一步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变革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知识,基于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重视传统文化节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形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推进文化教育数字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承意识培育环境
  构建网络化平台,开设专门的文化教育主题网站或者微信平台,及时对网络舆情予以澄清和正确引导,在校园创新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加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读本,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料。创设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文化氛围中形成文化认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网络化平台,通過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文化课程、专题文化讲座在进行视频直播或者图文直播,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是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担负起的使命与责任,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育,促使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的觉醒,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丹,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反思[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7(05).
  [2]张培培,张雪莹,李彦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调查[J],统计与管理,2017(03).
  作者简介
  王贝贝(1989-),女,河南开封,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不断涌现的新型传媒形态催动下,我国影视剧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技术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中,影视剧的传播重点也随之发生了转移,随着互联网营销技术的诞生,逐渐呈现出由“内容为王”向“营销为主”過渡的态势。疫情期间,各卫视与视频平台轮番上阵,推出了大批量“内容不够,营销来凑”的影视剧,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内容生产与营销技术孰轻孰重,成了当下亟待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互联网营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带动了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而透过大数据视域对高校党建工作进行研究和创新不仅能够提升其工作质量,还能够改变以往研究方法的不足创建新的模式,为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开拓提供保障和前提。本文结合目前党建工作发展现状及大数据参与其中的有利条件,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并最终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一、高校党建工作
期刊
◆摘 要:通过文徵明存世作品和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简单论述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取法根源、代表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和对后世书家的影响。文徵明在行书和小楷方面的书法造诣,遵循了古法之又加以个性抒发的表达,为后世学书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有力依据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文徵明;取法;行书;小楷;书法艺术风格;影响  一、文徵明生平  文徵明,号横山居士,长州人,书法、绘画皆有造诣,“明四家”之一。文徵明学书最
期刊
近几年,“精准扶贫”成了我国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它的推进直接影响着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进程。它原本的意思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这项举国上下轰轰烈烈进行的扶贫工作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在转化“学习贫困户”的路上我进行了新的尝试,摸索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教学中遇到“学习贫困户”,是每一位教師都会经历的事。是顺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的经济能力增强,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逐渐增加,对于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在如今的生产生活中,文化生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所以,笔者将针对传统图案的设计以及在生活中具体应用方面进行分析表述。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中国文化;创意产品;产品设计;设计应用  一、传统图案在文创产品中的使用和含
期刊
◆摘 要:加强对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党和国家的必经道路。离退休人员是指离休和退休的人员。无论是其中的哪位人员,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党和国家的的事业和前行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极大精力和劳动成果。没有这些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国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繁荣富强,飞速发展。做好对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完善是现在急需考虑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离退休人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表自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的著名阐释,是对毛泽东主席“政治家办报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是从全新的角度对西方传播学经典理论“把关人”理论进行了中国化的阐释、丰富和升华。  ◆关键词:政治家办报;把关人;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也就是著名的48字方针,还再次强调了一个理念—“增强政治
期刊
摘要:目前,就世界范围内来看,电影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但2020年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市场都是困难的一年。2019年的“影视寒冬”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还余波未散的时候,2020年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市场的节奏。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也或主动或被动的实施了一些措施进行应对,相应的,我国的电影产业也由于2020年的特殊环境,向着之前从未有过的方向
期刊
◆摘 要:当前就业形势竞争激烈且严峻,同时,社会和国家对需要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高校大学生面临着难就业、就业岗位可选择少、就业岗位竞争激烈等一系列的难题。特别的是,一些贫困大学生因为家境等特殊原因在就业时将面临着比普通学生更高的困难。所以,针对于如何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个问题,高校应重点研发聚焦,切实做好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指导方针。本文主要围绕着高校提升贫困大学
期刊
◆摘 要: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对其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物质帮扶解决的是贫困生的生活,而心理帮扶解决的是贫困生的精神与意志。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近年来学者对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生心理问题表现、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因素、成因分析三个方面,采用实证方法、新视角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  教育部全国资助中心学生资助发展报告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