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之后,真正接触古典诗词应该是从去年的四月一日。那天是“愚人节”,本想愚弄一下好友,便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鬼点子——装腔作势地诵读了一首李之仪的《卜算子》,并通过微信发给了好友。没想到此举反而激发了好友的兴致,在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典雅的诗词都伴随着我。
每天早上,无论晓雾弥漫,还是晨光清丽,上班途中,耳机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的,是当天要背诵的诗词。那些雅致的韵律随着穿行的日月渐渐由陌生变得熟稔,下午下班的时候,那首诗或那阕词已熟记于心。迎着夕阳的余晖,虽然我写不出“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那般唯美的语句,但心中牢记的一句句经典的诗词足以与乡村宁静祥和的傍晚相映成趣。
就这样,每天抄写并吟诵一首诗或一阕词,大概持续了六个多月,一百五十多首诗词形成了厚厚的一本终生难忘的经典笔录。不知哪天我突然感到很迷茫,以前背过的诗词在不经意间竟然皆与我形同陌路,再不敢奢望它们能像鲜花一样装点我的文字。于是,我逃了,背离了与好友当初的约定,甚至当好友发来当天的诗词录音时,我也懒得去听,曾经的热情也在时光的变迁中渐渐冷却。
不知是出于虚荣,还是急功近利,在暂时告别唐诗宋词的日子里,我一度恋上了网络文字。觉得那些文章描摹的情感很細腻,涂抹的风景很唯美,沉醉其中,难以自拔。于是我把那些优美的文字一段段地从手机誊写到信笺上,然后把每个句子中触人心弦的词语或用圈圈起来或用波浪线做标记,就像品一杯咖啡,在唇齿间一嚼再嚼,直至字字生香。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温婉雅致的日子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就无法再继续了——我十分崇拜的那个作家在他的作品里引经据典,而这些经典恰是我曾经极力回避的。那天,我好像突然醒悟了,意识到每一个喜爱文字的人都无法绕过古典文学这道门槛。为了补上这部分的欠缺,我一咬牙从书店里买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幽梦影》《菜根谭》等好几本书。在从网络文字到古典诗词的过渡过程中,诗词依然很零散,几乎是遇见了好的诗句,便把那首诗抄下来背诵。
完全把心思放在古典诗词上是在除夕夜。在风起云涌、此消彼长的祝福信息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年计划,每天一首诗、一阕词、一段曲,就这样,我懵懵懂懂地又一次开始了古典诗词的学习旅程。时光漫漫,不敢再蹉跎光阴。朝读夕诵,晨诵暮吟,一页页书笺随着季节缓缓蹁跹,李白、杜甫、张九龄、欧阳修、晏几道、柳永、元好问、邓玉宾子……五言、七律、绝句……《鹧鸪天》《蝶恋花》《八声甘州》《双调》……先贤及他们的佳作滋养了的我的春、我的夏,潋滟着我的秋,也必将温润我漫长的冬。
人到中年,身兼数职,读书实在不易,在我争分夺秒的学习中,竟然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我背“汴水流,泗水流”的时候,五岁的儿子随口接“流到瓜州古渡头”;我吟着“候馆梅残,溪桥柳细”的时候,“草薰风暖摇征辔”从十岁女儿的口中吟出;爱人也不甘示弱,他喜欢毛泽东的诗词,每天早上一听见我们对诗词,他总抑制不住要毛遂自荐一首《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前几天,参加儿子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之国学经典》培训会,禁不住暗自窃喜,在郑重其事地聆听专家讲授关于青少年学经典的意义之前,我的孩子们已在我断断续续地古典诗词诵读中进行了近两年的熏陶。
古典诗词丰盈了我的思想,旖旎了我的文字,更氤氲了孩子们如歌的童年!
【作者单位:河南清丰县固城乡中心校】
每天早上,无论晓雾弥漫,还是晨光清丽,上班途中,耳机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的,是当天要背诵的诗词。那些雅致的韵律随着穿行的日月渐渐由陌生变得熟稔,下午下班的时候,那首诗或那阕词已熟记于心。迎着夕阳的余晖,虽然我写不出“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那般唯美的语句,但心中牢记的一句句经典的诗词足以与乡村宁静祥和的傍晚相映成趣。
就这样,每天抄写并吟诵一首诗或一阕词,大概持续了六个多月,一百五十多首诗词形成了厚厚的一本终生难忘的经典笔录。不知哪天我突然感到很迷茫,以前背过的诗词在不经意间竟然皆与我形同陌路,再不敢奢望它们能像鲜花一样装点我的文字。于是,我逃了,背离了与好友当初的约定,甚至当好友发来当天的诗词录音时,我也懒得去听,曾经的热情也在时光的变迁中渐渐冷却。
不知是出于虚荣,还是急功近利,在暂时告别唐诗宋词的日子里,我一度恋上了网络文字。觉得那些文章描摹的情感很細腻,涂抹的风景很唯美,沉醉其中,难以自拔。于是我把那些优美的文字一段段地从手机誊写到信笺上,然后把每个句子中触人心弦的词语或用圈圈起来或用波浪线做标记,就像品一杯咖啡,在唇齿间一嚼再嚼,直至字字生香。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温婉雅致的日子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就无法再继续了——我十分崇拜的那个作家在他的作品里引经据典,而这些经典恰是我曾经极力回避的。那天,我好像突然醒悟了,意识到每一个喜爱文字的人都无法绕过古典文学这道门槛。为了补上这部分的欠缺,我一咬牙从书店里买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幽梦影》《菜根谭》等好几本书。在从网络文字到古典诗词的过渡过程中,诗词依然很零散,几乎是遇见了好的诗句,便把那首诗抄下来背诵。
完全把心思放在古典诗词上是在除夕夜。在风起云涌、此消彼长的祝福信息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年计划,每天一首诗、一阕词、一段曲,就这样,我懵懵懂懂地又一次开始了古典诗词的学习旅程。时光漫漫,不敢再蹉跎光阴。朝读夕诵,晨诵暮吟,一页页书笺随着季节缓缓蹁跹,李白、杜甫、张九龄、欧阳修、晏几道、柳永、元好问、邓玉宾子……五言、七律、绝句……《鹧鸪天》《蝶恋花》《八声甘州》《双调》……先贤及他们的佳作滋养了的我的春、我的夏,潋滟着我的秋,也必将温润我漫长的冬。
人到中年,身兼数职,读书实在不易,在我争分夺秒的学习中,竟然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在我背“汴水流,泗水流”的时候,五岁的儿子随口接“流到瓜州古渡头”;我吟着“候馆梅残,溪桥柳细”的时候,“草薰风暖摇征辔”从十岁女儿的口中吟出;爱人也不甘示弱,他喜欢毛泽东的诗词,每天早上一听见我们对诗词,他总抑制不住要毛遂自荐一首《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前几天,参加儿子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之国学经典》培训会,禁不住暗自窃喜,在郑重其事地聆听专家讲授关于青少年学经典的意义之前,我的孩子们已在我断断续续地古典诗词诵读中进行了近两年的熏陶。
古典诗词丰盈了我的思想,旖旎了我的文字,更氤氲了孩子们如歌的童年!
【作者单位:河南清丰县固城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