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讲究基础性\实在性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我国提倡“素质教育”以来,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现成的公式,都处于摸索和探讨的被动局面。 我们过度强调“素质教育”提出的“尊重学生”和“发展个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放任自由,更有甚者主张不考试不排名等一些违背教学常规的理论。这导致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初中毕业以后,最起码基础知识没学好,连一张请假条也写不好。
  然而,那种“油盐出好菜,棍棒出好人”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在进入我们的课堂。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尊重”学生,就因为学生的不学而放弃我们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正如国家督学、教育部《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原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在讲座中说:“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生的学才是目的。不要看你教的怎样,要看学生学得怎样,学生发展的怎样。”他在讲座中强调五点:1.学生的思想健康;2.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3.基础知识的落实;4.基本技能的培养;5.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这五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养成必需要抓,只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教学方式罢了。
  二、不要把活跃课堂气氛理解为“热闹”。这是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在第一线课堂教学的教师的误解。我们经常把一些公开课排演的热热闹闹,听课的教师可以说无懈可击。然而我们却忘记我们是在给学生上课,是上给学生听的,不是表演给听课教师看的。全国初中语文教坛新秀,南京初中语文中心组成员、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吕丽,在她的讲座中指出:“热闹”不等于“激活”。激活是对学生思维的激活,不要认为在课堂上哪里要唱一下或是舞一下就算是“激活”。别看有的课堂没有热闹场面,但学生的思维却在飞扬。这就给我们教学课堂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首先一点实再、实用,没有繁琐的礼仪,没有不切实际的花哨动作,傅国亮同志在上台作讲座时第一句话“由于时间紧,我就讲一下我的观点”,接着就直奔主题地作了简洁而精辟的论述。结束后,主持人还没发言他已走下台去,既没有礼仪上的问好和形式上的谦虚,又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孤傲,一切是那么从容、自然、大方,让人倍感亲切。吕莉老师竟然没有形式上的上课和下课程序,一切过渡得自然流畅,没有花哨的动作,就像一弯山泉顺式流趟,自然而下。这正印证了好在讲座中提出的“不能让语文变成MTV之娱”。
  其次就是指明了方向,吕莉在讲座中向我们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误区”和“四个有效”,三个误区:一、不能让语文课变成讲解朦胧诗;二、不能将语文课警句摘读;三、不能让语文课变成MTV之娱。四个有效:一、讲透每篇课文的精华内容技巧,比面面俱到的信息轰炸更有效;二、平等的对话不是形式上的平起平坐,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略,不是我们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三、设计一个符合学生认知理解的授课思路,注重课堂的艺术是“激活”的关键;四、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朗读也是“激活”的有效手段。
  还有一点,我们不应该拘于我们墨守成规的听评课定势,在我们听评课中常听到这样的评价:时间安排不当,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等等到诸如此类的话语。试问,如果我们强调的是时间安排是否,我们上课的主旨对问题的探讨还能深入吗?谁能在上课前把要探讨的问题预测到什么样的程度,又能预测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也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困惑,为了节约时间有些问题老师不敢深入拓展,只好囫囵地一笔带过,这样,实质性的东西没有得到解决。这就是我们走进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内容的误区。这次培训后发现,语文课上,专家们只注重问题的设置与解决,为了彻底解决一个问题不惜花上大量的时间,所以他们一节课的时间都在一个多小时以上。
其他文献
一、冷静沉着,不惊不慌  偶发事件因其出现的突然性,常常令班主任措手不及,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尤其是有些事件纯粹是由学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所导致,有的甚至是个别学生对教师尊严的“公然挑衅”,很容易使班主任产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激动愤怒情绪,并因此产生要 “杀一儆百”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产生恼怒、急躁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能为此而失去理智。  因为通常偶发事件发生后,学生处在不冷静
期刊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1.直观性强,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语言、影像等多种方式,将课文中的人物、背景、表情、语气等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寺感受到了课文中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有利于学生更快更直接的获取知识。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一课中,教师提问,丰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接着,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大雪纷飞,在一
期刊
点题篇:立根在材料中  材料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天,小爬山虎要长大了。在它的想象中,屋顶有绝佳的风景,于是开始沿着墙壁往上攀爬。在太阳和春风的鼓励下,小爬山虎终于爬上了屋顶。举目四望,虽然视野开阔了,可风景似乎不如想象的那么美丽,小爬山虎不免有点失落。突然楼上一个孩子推开窗,看到郁郁葱葱的绿叶,高兴地对爷爷说:“多好的爬山虎啊,夏天我们有阴凉了。”小爬
期刊
首先是孔乙己“可笑”。他受封建教育毒害,被科举制度摧残,不会营生,迂腐麻木,假斯文,他的相貌、行动、言语是可笑的。  孔乙己一上场,就让人忍俊不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而到咸亨酒店来喝酒的人无非有两大类:一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短衣帮”们,喝酒只能靠柜外“站喝”,穿长衫的上层地主阶级喝酒则是“踱进隔壁的房子里”“坐喝”。而孔乙己却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且是“唯一”的人,这说明他既
期刊
一、拟小标题应注意的几点  1.小标题必须提纲挈领  题目是整篇文章的眼睛,那么小标题就是各个片段的眼睛,让读者一看之下,就能粗知文章。如《追求》一文提炼了“残酷的现实”“坚强的表现”“摸出的辉煌”三个对仗工整的小标题,再现了一位失明小姑娘身残志坚,以手代眼,感知世界,最终取得成功的辛酸历程,用语之凝练,扣题之紧密,令人叹赏。如《剪贴幸福》由“友谊无价”“师生情深”“母爱无言”三部分组成,每个小标
期刊
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何其重要。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存,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没有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法宝。谁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谁就能无往而不胜。  定时学习是完成学习计划的前提,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
期刊
一﹑良好情绪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想学生也是这样。如果教师把自己的悲哀﹑烦躁﹑愤怒﹑失望等种种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毫无疑问会感染学生,影响他们学习的心境,显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课堂要有平等﹑和谐的氛围,首先要教师作出友好的表率。也许,今天走进教室,你发现班级闹哄哄,黑板没檫,学生桌子上摆着
期刊
一、以读本形象为引导,让学生与之同悲同喜,共爱共恨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作者浓烈情感所塑
期刊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学生解答此类题目,可采用“三看二步一贯通”的方法。  (1)所谓“三看”,是指看语句位置,看语句特征,看上下语句。  看语句位置,即看其在文章结构中处于何种位置。在文章开头,内容方面上:(议论、抒情句)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主旨、话题、论点);(描写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等。结构方面:或总领下文,或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记叙文),或设
期刊
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处在让教师头痛、学生厌烦甚至惧怕的境况,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作文教学模式的封闭、僵化不无关系。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精批细改,或大笔一挥“阅”;学生草草一翻或干脆往抽屉里一塞。训练效果很差。假如说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有一点指导作用的话,也无非是当堂审题的指导,或所谓的框架结构,这种作文模式,严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产生讨厌甚至惧怕学作文的心理,要解决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