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一节有预设更有生成的课,教学过程的静态预设能让课堂教学有章可循,而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更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静态预设 动态生成
一堂好的数学課,应该是一节有预设更有生成的课,教学过程的静态预设能让课堂教学有章可循,而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更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所以,教师只有精心预设,才能有精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构建起和谐的数学课堂。
在教学完“比的应用”后,第二课时“比的综合练习”我安排了这样几道习题:例1.一种合金是由锌和铜按3∶5熔铸而成,生产这种合金200千克,需要锌和铜各多少千克?这道题只是“按比例分配”教学中较为基础的练习,学生很快汇报了答案。
师:谁来说说题目条件的特点?
生:已知两个量的比和这两个量的和。
师:如果A∶B∶C=a∶b∶c,A+B+C=Q ,A=? B=? C=?
生:A=Q×a/﹙a+b+c﹚,B=Q×b/﹙a+b+c﹚,C=Q×c/﹙a+b+c﹚。
师:这就是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公式,关键要理解:Q一定是A、B、C的和。
出示第2题。例2.用120厘米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师:3∶2∶1是哪三个量的比?
生1:长和宽和高的比。
师:120厘米是长、宽、高的和吗?
生2:不是,是长方体所有棱长的总和。
师:能按公式直接计算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并汇报。
生3:长=120÷4×3/(3+2+1)=15(厘米)
宽=120÷4×2/(3+2+1)=10(厘米)
高=120÷4×1/(3+2+1)=5(厘米)
生4:长=120×3/(3+2+1)÷4=15(厘米)
宽=120×2/(3+2+1)÷4=10(厘米)
高=120×1/(3+2+1)÷4=5(厘米)
师: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3:因为长方体有12条棱,长、宽、高各有4条,所以,总棱长除以4就得到长、宽、高的和,这样就可以按公式计算出长、宽、高了。
生4:长、宽、高的比是3∶2∶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总长(3×4)∶总宽(2×4)∶总高(1×4)还是3∶2∶1,因此,可以直接按公式先求总长、总宽、总高,再分别除以4,这样也能得到长、宽、高。
师:同学们真棒,对公式掌握得非常好,而且能灵活应用。
出示第3题。例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比是3∶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师:知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比,要求顶角多少度,根据公式,还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生1: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和。
师:能求出来吗,请思考?
生2:不能。
生3:我也觉得求不出来,但我知道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师:既然求不出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和,能想出其它方法来解决吗?
生4: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由条件可以推导出三个角的比,即:顶角∶底角∶另一个底角=3∶1∶1。
生5:我会做了。
生6:我也会做了,顶角:180°×3/(3+1+1)=108°
师:同学们真聪明。只要认真分析条件,从分发掘条件,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出示第4题。例4.工程队将水泥、黄沙、石子按2∶3∶5的比拌成混凝土,现有水泥、黄沙、石子各6吨,如果黄沙刚好用完,那么水泥多多少吨?石子还缺多少吨?
师: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
生1:6÷3=2﹙吨﹚,水泥:6-2×2=2﹙吨﹚,石子:2×5-6=4﹙吨﹚
生2:水泥、黄沙、石子的比是2∶3∶5,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用去黄沙吨数的2/3,而石子用去黄沙吨数的5/3,用6吨减去用去水泥的吨数就是水泥剩下的吨数,所以水泥剩:6-6×2/3=2(吨);需要石子的吨数减去已有的6吨就得到石子还需要:6×5/3-6=4(吨)。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学生的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那请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我鼓励道。
生3:“用比例。”我一听,心里暗暗一喜却不动声色:“那你给大家板演一下吧。”
生3:2∶3∶5=4∶6∶10,水泥剩:6-4=2(吨),石子还需:10-6=4(吨)。我一看,果然简单明了,顺势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生3:水泥、黄沙、石子的比是2∶3∶5,三项的比不变,对应这三项,我就写出了一个比:( )∶6∶( )。中间一项由3到6扩大到原数的2倍,第一项与第三项也要扩大到原数的2倍才行。这样就可以求出用完6吨黄沙时需要的水泥和石子分别是多少吨,也就可以知道水泥还剩多少吨,石子还需要多少吨。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比起生2的方法,利用两个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解题,无疑,生3的方法要简洁得多,学生的选择自然不用说了。
生4:“老师,我也想到了一种方法。用比可以的话,用分数也一定可以。”生4自信满满地在黑板上写下:2/4=3/6=5/10,水泥剩:18-12=6(吨),石子还需:30-18=12(吨)。
写完后他马上补充:“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它们的分数值不变,分明都是分子的2倍……”这时同学们的掌声更响亮了。
师:没有想到,在比较三个量的关系时,同学们灵活利用除法、比以及比的分数形式,轻松解决了实际问题。同学们太了不起了!
教师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预设,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生成,就是在预设的引领下产生出新教学资源的创造过程。预设是一种“渐变”,生成是一种“突变”,预设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所起的作用同等重要。精心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留足空白的预设也是精彩有效生成的基础。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尊重、对预设教学的灵活调整、对成长点的敏锐捕捉与点化,是生成与预设有机融合的关键。“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静态预设 动态生成
一堂好的数学課,应该是一节有预设更有生成的课,教学过程的静态预设能让课堂教学有章可循,而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更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所以,教师只有精心预设,才能有精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构建起和谐的数学课堂。
在教学完“比的应用”后,第二课时“比的综合练习”我安排了这样几道习题:例1.一种合金是由锌和铜按3∶5熔铸而成,生产这种合金200千克,需要锌和铜各多少千克?这道题只是“按比例分配”教学中较为基础的练习,学生很快汇报了答案。
师:谁来说说题目条件的特点?
生:已知两个量的比和这两个量的和。
师:如果A∶B∶C=a∶b∶c,A+B+C=Q ,A=? B=? C=?
生:A=Q×a/﹙a+b+c﹚,B=Q×b/﹙a+b+c﹚,C=Q×c/﹙a+b+c﹚。
师:这就是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公式,关键要理解:Q一定是A、B、C的和。
出示第2题。例2.用120厘米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师:3∶2∶1是哪三个量的比?
生1:长和宽和高的比。
师:120厘米是长、宽、高的和吗?
生2:不是,是长方体所有棱长的总和。
师:能按公式直接计算吗,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并汇报。
生3:长=120÷4×3/(3+2+1)=15(厘米)
宽=120÷4×2/(3+2+1)=10(厘米)
高=120÷4×1/(3+2+1)=5(厘米)
生4:长=120×3/(3+2+1)÷4=15(厘米)
宽=120×2/(3+2+1)÷4=10(厘米)
高=120×1/(3+2+1)÷4=5(厘米)
师: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3:因为长方体有12条棱,长、宽、高各有4条,所以,总棱长除以4就得到长、宽、高的和,这样就可以按公式计算出长、宽、高了。
生4:长、宽、高的比是3∶2∶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总长(3×4)∶总宽(2×4)∶总高(1×4)还是3∶2∶1,因此,可以直接按公式先求总长、总宽、总高,再分别除以4,这样也能得到长、宽、高。
师:同学们真棒,对公式掌握得非常好,而且能灵活应用。
出示第3题。例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比是3∶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
师:知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比,要求顶角多少度,根据公式,还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生1: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和。
师:能求出来吗,请思考?
生2:不能。
生3:我也觉得求不出来,但我知道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师:既然求不出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和,能想出其它方法来解决吗?
生4: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由条件可以推导出三个角的比,即:顶角∶底角∶另一个底角=3∶1∶1。
生5:我会做了。
生6:我也会做了,顶角:180°×3/(3+1+1)=108°
师:同学们真聪明。只要认真分析条件,从分发掘条件,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出示第4题。例4.工程队将水泥、黄沙、石子按2∶3∶5的比拌成混凝土,现有水泥、黄沙、石子各6吨,如果黄沙刚好用完,那么水泥多多少吨?石子还缺多少吨?
师: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
生1:6÷3=2﹙吨﹚,水泥:6-2×2=2﹙吨﹚,石子:2×5-6=4﹙吨﹚
生2:水泥、黄沙、石子的比是2∶3∶5,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用去黄沙吨数的2/3,而石子用去黄沙吨数的5/3,用6吨减去用去水泥的吨数就是水泥剩下的吨数,所以水泥剩:6-6×2/3=2(吨);需要石子的吨数减去已有的6吨就得到石子还需要:6×5/3-6=4(吨)。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学生的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那请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我鼓励道。
生3:“用比例。”我一听,心里暗暗一喜却不动声色:“那你给大家板演一下吧。”
生3:2∶3∶5=4∶6∶10,水泥剩:6-4=2(吨),石子还需:10-6=4(吨)。我一看,果然简单明了,顺势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生3:水泥、黄沙、石子的比是2∶3∶5,三项的比不变,对应这三项,我就写出了一个比:( )∶6∶( )。中间一项由3到6扩大到原数的2倍,第一项与第三项也要扩大到原数的2倍才行。这样就可以求出用完6吨黄沙时需要的水泥和石子分别是多少吨,也就可以知道水泥还剩多少吨,石子还需要多少吨。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比起生2的方法,利用两个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解题,无疑,生3的方法要简洁得多,学生的选择自然不用说了。
生4:“老师,我也想到了一种方法。用比可以的话,用分数也一定可以。”生4自信满满地在黑板上写下:2/4=3/6=5/10,水泥剩:18-12=6(吨),石子还需:30-18=12(吨)。
写完后他马上补充:“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它们的分数值不变,分明都是分子的2倍……”这时同学们的掌声更响亮了。
师:没有想到,在比较三个量的关系时,同学们灵活利用除法、比以及比的分数形式,轻松解决了实际问题。同学们太了不起了!
教师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预设,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生成,就是在预设的引领下产生出新教学资源的创造过程。预设是一种“渐变”,生成是一种“突变”,预设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所起的作用同等重要。精心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留足空白的预设也是精彩有效生成的基础。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尊重、对预设教学的灵活调整、对成长点的敏锐捕捉与点化,是生成与预设有机融合的关键。“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