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校中专业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将学生打造成复合型的专业人才。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编程能力,能够通过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C语言较高的入手难度与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严重的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C语言的授课过程中,应当掌握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C语言;课程;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企业对计算机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较往年增幅较大。C语言拥有强大的功能性、可移植性与高效率性,C语言凭借着自身的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了当代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计算机语言。C语言既灵活方便,又拥有着丰富的运算符与数据类型,还能无视环境条件直接运行,虽然C语言具有诸多的优点,但C语言丰富的数据类型与运算符也成为了初学者们面临的难题所在,C语言中的基础知识与内容覆盖的范围较为宽广,在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时,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C语言虽然是一门基础计算机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计算机语言,但它同时也是一门入门难度较高的计算机语言。
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在踏入大学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语言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他们刚开始学习C语言时,面临各类困难与各种问题都是很正常的,这时需要教师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正确的教学方式。
一、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现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中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程序设计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独立编程的能力,可以通过C语言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丰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编程意识进行培养,能够灵活地使用C语言中的各种语法语句。这一目标不仅仅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中,主要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方面,而大部分教師都会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C语言中的基础内容较为丰富,还在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来展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时间权重分配的问题在高校各专业中屡见不鲜,绝大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所以教学重心应当放在实践操作上。这样的认知并没有错,实践操作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一名技能型人才能力强弱的唯一标准。而由于程序设计课程的特殊性,理论知识的宣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掌握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后,才能够进行编程练习。
在一个简单的软件程序中,往往会运用到许多语法与大量语句,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功能,由单个语法或两三个语句也无法完成的。而且,在C语言中,每一个语法、语句与词汇都有特定的用法与含义。所以在编程之前,必须充分的掌握这些语法、语句与词汇的所有用法与含义,才能够开始简单的编程,在大量的练习之后,才能进一步的编写开发更高级的软件程序。既然编程练习需要在大量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背景下来展开,而教学课时又是固定的,因此,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的时间分配问题逐渐成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现实问题。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
在各大高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足,而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孰轻孰重的矛盾之中。其实,理论知识也好,实践操作也好,都是C语言程序设计这一门课程中的两大要点。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就无法完成软件程序的开发与调试,而没有实践编程的能力,即便拥有再丰厚的理论知识,同样无法完成软件程序的开发与调试。所以,高职院校中C语言程序设计的正确教学策略主要在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编程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还在于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降低理论知识在考核层面上的权重。
2.1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在C语言程序设计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评两个方面,而平时成绩又由考勤与作业的提交来决定。平时成绩的通常占到总成绩的40%,在平时成绩的测评中,作业的提交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因为许多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的是相同题目,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照抄行为的出现,这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类布置作业的方式,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做出细微的改变,包括参数与数据的改变。这样就能够大大的发挥作业的作用,增加学生们对例题的印象,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在期末测评中,许多高校都采用的笔试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考核,但是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不应该离开计算机语言的使用范畴,所以还应当增添上机考试的环节,并且让上机考试与笔试的分数比例达成一致。这样就能够避免教师过度的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以理论知识为唯一教学目标进行授课。
2.2 合理分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时间
在高职院校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虽然是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语言课程,但是却并不是唯一的一门课程,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非常有限。如果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那么就会减少学生们实践编程的学习时间,致使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过弱;而如果只将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着重对学生实践编程能力进行培养就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过于薄弱,虽然在大量练习中能够增强其编程能力,但学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了工作中或需要实际运用的时刻,学生理论知识过弱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影响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进度。因此,如何合理的分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时间的权重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在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理论知識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练习同等重要,那就应当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师往往都是先讲书上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布于书中的每一个小节当中,而编程练习通常会放在几个小节的理论知识授课完毕后,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虽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能够逐步的完成授课。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在每一个小节完成时会存在一个较长的空档期,如果恰逢节假日,在下一次上课时,教师又需要重新帮助学生们重温一下过往知识点,这样就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浪费了过多时间,减少了实践操作的教学时间。因此,教师们可以通过改变按部就班的授课方式来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在每一小节知识点的教学之后,让学生开始进行编程练习,当遇到尚未学习到的知识点或不同的语法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提问,在第二节课中,学生们对新的知识点有了认知,理论知识的教学就会变得更加的轻松,这样就能够为实践操作练习提供更多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编程练习时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现状,总结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之间存在的矛盾,指明了传统考核方式中的不合理之处。通过对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授课现状的分析,浅析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与合理分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时间。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都是C语言程序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两点,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合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教学相结合,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
参考文献
[1] 石文兵,张顺香,孙克雷,刘文娟.C语言程序设计智能化教学改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4):113-117.
[2] 李晓平.高职高专C语言教学新思路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40-41.
[3] 陈承源,冯骊骁.C语言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工程,2017,20(08):44-46.
[4] 王鑫,李万军.高等职业教育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5):61-63.
[5] 王洪涛.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96.
关键词:C语言;课程;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企业对计算机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较往年增幅较大。C语言拥有强大的功能性、可移植性与高效率性,C语言凭借着自身的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了当代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计算机语言。C语言既灵活方便,又拥有着丰富的运算符与数据类型,还能无视环境条件直接运行,虽然C语言具有诸多的优点,但C语言丰富的数据类型与运算符也成为了初学者们面临的难题所在,C语言中的基础知识与内容覆盖的范围较为宽广,在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时,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C语言虽然是一门基础计算机语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计算机语言,但它同时也是一门入门难度较高的计算机语言。
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在踏入大学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语言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他们刚开始学习C语言时,面临各类困难与各种问题都是很正常的,这时需要教师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正确的教学方式。
一、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现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中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程序设计思维能力,让学生拥有独立编程的能力,可以通过C语言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丰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编程意识进行培养,能够灵活地使用C语言中的各种语法语句。这一目标不仅仅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
在高职院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中,主要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两方面,而大部分教師都会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C语言中的基础内容较为丰富,还在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来展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时间权重分配的问题在高校各专业中屡见不鲜,绝大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所以教学重心应当放在实践操作上。这样的认知并没有错,实践操作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一名技能型人才能力强弱的唯一标准。而由于程序设计课程的特殊性,理论知识的宣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掌握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后,才能够进行编程练习。
在一个简单的软件程序中,往往会运用到许多语法与大量语句,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功能,由单个语法或两三个语句也无法完成的。而且,在C语言中,每一个语法、语句与词汇都有特定的用法与含义。所以在编程之前,必须充分的掌握这些语法、语句与词汇的所有用法与含义,才能够开始简单的编程,在大量的练习之后,才能进一步的编写开发更高级的软件程序。既然编程练习需要在大量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的背景下来展开,而教学课时又是固定的,因此,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的时间分配问题逐渐成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现实问题。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
在各大高校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足,而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孰轻孰重的矛盾之中。其实,理论知识也好,实践操作也好,都是C语言程序设计这一门课程中的两大要点。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就无法完成软件程序的开发与调试,而没有实践编程的能力,即便拥有再丰厚的理论知识,同样无法完成软件程序的开发与调试。所以,高职院校中C语言程序设计的正确教学策略主要在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编程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还在于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降低理论知识在考核层面上的权重。
2.1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在C语言程序设计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评两个方面,而平时成绩又由考勤与作业的提交来决定。平时成绩的通常占到总成绩的40%,在平时成绩的测评中,作业的提交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因为许多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的是相同题目,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照抄行为的出现,这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类布置作业的方式,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做出细微的改变,包括参数与数据的改变。这样就能够大大的发挥作业的作用,增加学生们对例题的印象,加强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在期末测评中,许多高校都采用的笔试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考核,但是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不应该离开计算机语言的使用范畴,所以还应当增添上机考试的环节,并且让上机考试与笔试的分数比例达成一致。这样就能够避免教师过度的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以理论知识为唯一教学目标进行授课。
2.2 合理分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时间
在高职院校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虽然是所有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语言课程,但是却并不是唯一的一门课程,所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非常有限。如果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那么就会减少学生们实践编程的学习时间,致使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过弱;而如果只将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着重对学生实践编程能力进行培养就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过于薄弱,虽然在大量练习中能够增强其编程能力,但学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了工作中或需要实际运用的时刻,学生理论知识过弱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影响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进度。因此,如何合理的分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时间的权重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在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理论知識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练习同等重要,那就应当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教师往往都是先讲书上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分布于书中的每一个小节当中,而编程练习通常会放在几个小节的理论知识授课完毕后,拿出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虽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能够逐步的完成授课。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在每一个小节完成时会存在一个较长的空档期,如果恰逢节假日,在下一次上课时,教师又需要重新帮助学生们重温一下过往知识点,这样就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浪费了过多时间,减少了实践操作的教学时间。因此,教师们可以通过改变按部就班的授课方式来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在每一小节知识点的教学之后,让学生开始进行编程练习,当遇到尚未学习到的知识点或不同的语法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提问,在第二节课中,学生们对新的知识点有了认知,理论知识的教学就会变得更加的轻松,这样就能够为实践操作练习提供更多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编程练习时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现状,总结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之间存在的矛盾,指明了传统考核方式中的不合理之处。通过对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授课现状的分析,浅析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与合理分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时间。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都是C语言程序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两点,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合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教学相结合,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
参考文献
[1] 石文兵,张顺香,孙克雷,刘文娟.C语言程序设计智能化教学改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4):113-117.
[2] 李晓平.高职高专C语言教学新思路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40-41.
[3] 陈承源,冯骊骁.C语言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工程,2017,20(08):44-46.
[4] 王鑫,李万军.高等职业教育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5):61-63.
[5] 王洪涛.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