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以美术学学习为主的,偶尔也会画点画,写点字,后来觉得也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上铃上几方印,于是就开始感受到了刀下的艺术。
还记得,我第一次拿刀的时候,还没开始刻,老师就说我的刀买小了,让我去换大一号的,我当时还不理解,这么小的石头,那么大的刀怎么刻呢,可是还是去换了,当我下刀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老师的话是有道理的……只可惜当时我的专业课和他们的课好多都是重合的,我只去了两次,后来学校的事情也多,也没有太多的机会碰刀子,这次我们专业课老师又给了我们刻篆刻的机会,我很是兴奋,上次只学了点朱文的刻法,这次我又尝试了白文,当我再次听到刀子在石头上刻的吱吱的声音,感觉特别的悦耳,让我舍不得丢下刀子去休息,就想多刻会儿,虽然时间刻久了手会很痛。
没有学篆刻时没有太感觉到它的魅力,当我第一次碰到刀和石头时我就开始关注它了,每一次下刀,都感觉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著名篆刻家鄧散木先生说过:“篆刻之刀法,只数语可以尽之,功夫只在多写多摹耳。历代印家无有不善书法的,以写得好字,始能刻得好印也。”篆刻艺术是以印章为形式,体现书法美的一种传统艺术,不仅要求有高度的专业知识,而还与书法、美术有着密切联系。对于学习书法篆刻,除掌握必要的手法、刀法外,首先应有起码的书法功底,还要有绘画、诗文方面的素养,否则就搞不出来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印章是书法、章法、刀法相结合的艺术。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象征权力。后筒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行石章,我们初学者基本上都是用石头开始刻起的。
在以前印章是十分兴盛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印章,有些人甚至有很多不同材质的印章,制作都是很精美的,现在印章虽然仍然有人在传承,但是似乎没有古代那么重视了,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让世界对中国的印章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的是舞动的北京;她是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汉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她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再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中国印--这是13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的承诺。盖下这印记,就意味着用我们中国最庄重、最神圣的礼仪,再次向全世界庄严地承诺,把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这是中国人民的诚信和尊严。从这一刻起,舞动的北京张开双臂,呈现开放姿态;从这一刻起,舞动的北京张开双臂,迎接四方友人;从这一刻起,舞动的北京张开双臂,与世界共同起舞。
印章不仅在2008年奥运会和我们学校的新校标上有所体现,其实它在很多场合常被当做很贵重的礼物,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象征。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邀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就以国礼的名义赠送给田中首相一对鸡血石印章。从此,日本再次掀起了“鸡血石热”;在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复旦大学校友李岚清将个人的稿费全部捐赠给教育事业,发起成立了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并将自己篆刻的一枚“复旦大学”印章赠送给母校;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来京,出版社赠送印章作为见面礼,上面刻有“吕克.贝松”的名字,作为给这位导演、作家首次来京的“见面礼”;2002年APEC会议有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出席,二十三个方章经认真筛选,将两边的两方留作备补,剩下的二十一方按各国首脑名字的英文字头顺序排列,由国际著名书法大师、篆刻大事韩天衡先生无偿刻制,题材为各国首脑的中文译名,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字体精心制作,所有印章都充分地显示了东方文化魅力,也显示出韩天衡大师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诣……这些都体现了印章的地位和作用。
书法是篆刻的前提,篆刻是书法的继续,故学好书法是刻好印章的关键。古人曾谓:“不识篆而刻印,犹如不识字尚做文章,其文章之不通,可想而知矣。”古往今来,无数书法家刻苦学习,经过反复探索,为后世创作留下了无数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墨迹、碑帖,这是我国中华名族文化的瑰实。我在学习篆刻的同时,也学隶篆,先后临习了《史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多种碑帖,从中体会到了古隶、繆隶的笔意、要领,此外还临摹了各种碑帖,吸取了其中文字的用笔、结体、行气和布局上等方面来开拓自己的眼界,寻找和体会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吸取精吸取养料,化为己有。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篆刻的水平。书法是篆刻的前提,篆刻是书法的继续,故学好书法是刻好印章的关键。古人曾谓:“不识篆而刻印,犹如不识字尚做文章,其文章之不通,可想而知矣。”古往今来,无数书法家刻苦学习,经过反复探索,为后世创作留下了无数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墨迹、碑帖,这是我国中华名族文化的瑰实。我在学习篆刻的同时,也学隶篆,先后临习了《史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多种碑帖,从中体会到了古隶、繆隶的笔意、要领,此外还临摹了各种碑帖,吸取了其中文字的用笔、结体、行气和布局上等方面来开拓自己的眼界,寻找和体会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吸取精吸取养料,化为己有。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篆刻的水平。
在篆刻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学习篆刻首先要重于临摹,从法帖范本临习入门,以传统为根本,在临摹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历代金石文献之长,综合各流派之妙,不断创新,创出自己的风格来。虽然我们的专业课结束了,但是,我对于篆刻的兴趣永远不会止步,甚至越来越浓,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多实践,将篆刻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我相信,在以后,世界会为中国这门古老艺术而惊叹的!
还记得,我第一次拿刀的时候,还没开始刻,老师就说我的刀买小了,让我去换大一号的,我当时还不理解,这么小的石头,那么大的刀怎么刻呢,可是还是去换了,当我下刀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老师的话是有道理的……只可惜当时我的专业课和他们的课好多都是重合的,我只去了两次,后来学校的事情也多,也没有太多的机会碰刀子,这次我们专业课老师又给了我们刻篆刻的机会,我很是兴奋,上次只学了点朱文的刻法,这次我又尝试了白文,当我再次听到刀子在石头上刻的吱吱的声音,感觉特别的悦耳,让我舍不得丢下刀子去休息,就想多刻会儿,虽然时间刻久了手会很痛。
没有学篆刻时没有太感觉到它的魅力,当我第一次碰到刀和石头时我就开始关注它了,每一次下刀,都感觉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著名篆刻家鄧散木先生说过:“篆刻之刀法,只数语可以尽之,功夫只在多写多摹耳。历代印家无有不善书法的,以写得好字,始能刻得好印也。”篆刻艺术是以印章为形式,体现书法美的一种传统艺术,不仅要求有高度的专业知识,而还与书法、美术有着密切联系。对于学习书法篆刻,除掌握必要的手法、刀法外,首先应有起码的书法功底,还要有绘画、诗文方面的素养,否则就搞不出来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印章是书法、章法、刀法相结合的艺术。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象征权力。后筒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行石章,我们初学者基本上都是用石头开始刻起的。
在以前印章是十分兴盛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印章,有些人甚至有很多不同材质的印章,制作都是很精美的,现在印章虽然仍然有人在传承,但是似乎没有古代那么重视了,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让世界对中国的印章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的是舞动的北京;她是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汉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她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再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中国印--这是13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的承诺。盖下这印记,就意味着用我们中国最庄重、最神圣的礼仪,再次向全世界庄严地承诺,把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这是中国人民的诚信和尊严。从这一刻起,舞动的北京张开双臂,呈现开放姿态;从这一刻起,舞动的北京张开双臂,迎接四方友人;从这一刻起,舞动的北京张开双臂,与世界共同起舞。
印章不仅在2008年奥运会和我们学校的新校标上有所体现,其实它在很多场合常被当做很贵重的礼物,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的象征。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邀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就以国礼的名义赠送给田中首相一对鸡血石印章。从此,日本再次掀起了“鸡血石热”;在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复旦大学校友李岚清将个人的稿费全部捐赠给教育事业,发起成立了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并将自己篆刻的一枚“复旦大学”印章赠送给母校;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来京,出版社赠送印章作为见面礼,上面刻有“吕克.贝松”的名字,作为给这位导演、作家首次来京的“见面礼”;2002年APEC会议有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出席,二十三个方章经认真筛选,将两边的两方留作备补,剩下的二十一方按各国首脑名字的英文字头顺序排列,由国际著名书法大师、篆刻大事韩天衡先生无偿刻制,题材为各国首脑的中文译名,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字体精心制作,所有印章都充分地显示了东方文化魅力,也显示出韩天衡大师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诣……这些都体现了印章的地位和作用。
书法是篆刻的前提,篆刻是书法的继续,故学好书法是刻好印章的关键。古人曾谓:“不识篆而刻印,犹如不识字尚做文章,其文章之不通,可想而知矣。”古往今来,无数书法家刻苦学习,经过反复探索,为后世创作留下了无数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墨迹、碑帖,这是我国中华名族文化的瑰实。我在学习篆刻的同时,也学隶篆,先后临习了《史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多种碑帖,从中体会到了古隶、繆隶的笔意、要领,此外还临摹了各种碑帖,吸取了其中文字的用笔、结体、行气和布局上等方面来开拓自己的眼界,寻找和体会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吸取精吸取养料,化为己有。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篆刻的水平。书法是篆刻的前提,篆刻是书法的继续,故学好书法是刻好印章的关键。古人曾谓:“不识篆而刻印,犹如不识字尚做文章,其文章之不通,可想而知矣。”古往今来,无数书法家刻苦学习,经过反复探索,为后世创作留下了无数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墨迹、碑帖,这是我国中华名族文化的瑰实。我在学习篆刻的同时,也学隶篆,先后临习了《史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多种碑帖,从中体会到了古隶、繆隶的笔意、要领,此外还临摹了各种碑帖,吸取了其中文字的用笔、结体、行气和布局上等方面来开拓自己的眼界,寻找和体会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去吸取精吸取养料,化为己有。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篆刻的水平。
在篆刻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学习篆刻首先要重于临摹,从法帖范本临习入门,以传统为根本,在临摹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历代金石文献之长,综合各流派之妙,不断创新,创出自己的风格来。虽然我们的专业课结束了,但是,我对于篆刻的兴趣永远不会止步,甚至越来越浓,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多实践,将篆刻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我相信,在以后,世界会为中国这门古老艺术而惊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