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学校不仅要将文化知识教育给学生,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关乎学生的性格养成,对学生的人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小学是学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校园暴力、抽烟等一些危害青少年的事物,这就需要学校加以引导,防止学生受到心理伤害,避免留下影响终生的阴影。在小学阶段,学校可以以科学课为媒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以加强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目标,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培养起积极健康的心态,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课;培养
引言:
作为初中物理、生物、化学的基础科目,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老师在向学生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和学生一起做一些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培养植物等实际操作的活动。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度能得到提高,学生按照要求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实际上也是在考验学生的执行力。小学科学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能将同学们从枯燥的书本带到现实生活中,从多个角度解读科学,从而提高心智水平,加强心理素质。
1、科学课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相比,科学课似乎不是一门特别重要的科目,但是事实证明,科学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老师会在科学课上解释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例如磁场、闪电等,虽然这些基础知识在科学书上有,但是没经过实际的操作,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若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则不利于记忆,且容易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在解释完基本知识点后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做实验,而实验的具体步骤是确定的,学生需要按照具体的步骤严格执行,例如观察磁场的实验,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磁铁块和铁粉,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在纸面上,再通过轻微的振动,使铁粉能够稍稍移动,完成后就能观察到铁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又比如说植物胚胎培养的实验,老师会给每个人发一些植物种子,学生们需要把种子带回家,准备一个小容器倒入一定的水量,在底部垫一点棉花或者纸巾,再将种子放入浸泡,等种子发芽后移植到土壤。这个实验过程很简单,但是难点在于这个实验的记录,且实验周期较长,不像其他的物理实验一节课就能完成,且老师发的种子各种各样,学生们自己种的植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到了执行能力,在面对自己培育的植物时能体会到收获的乐趣,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护同学们的安全,小学课堂上的化学实验都不会出现太过剧烈的实验现象,而一般的实验例如测量酸碱性的实验则可以让学生直接操作,实验时学生们需要分清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的区别,可以通过看标签、闻气味等操作,在稀释时需要用烧杯,并用玻璃棒辅助进行操作,最后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观察颜色,从而得出溶液的酸碱性。这个实验的过程比较繁琐,对烧杯,玻璃棒、量杯等实验器具的用法有严格的要求。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通过对实验器具的使用,学生也能明白对于陌生的工具,要按照说明才能使用。
开阔学生眼界
小学课堂上的科学课和其他枯燥的课程不同,科学课包含的内容大部分是理科知识,还包括一部分的天文和地理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大多和我们生活相关,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和生活实际想联系,不用将知识只停留在课本上。且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应用在生活中,例如金属生锈的原因是金属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在充分了解其原理后可以在生活中采取措施预防金属的生锈,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采用不锈钢等。在科学课上也会教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识,例如宇宙中有很多星座,且一些特定的恒星其方向位置不会随时间改变,人们可以在夜晚依靠某个星座的位置来分辨方向。还有关于海浪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对地球的作用效果,使得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也就是潮汐作用的由来。利用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渔民们可以在海水退去时到湿地上捉小鱼小蟹,提前判断涨潮的时间及时上岸。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潮汐的变化进行发电,合理利用资源。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小学时的科学系就像百科全书,为我们普及一些平时生活中会接触到但又不太了解的生活知识。依靠科学课,学生能开阔眼界,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相联系,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收获乐趣。
2、在科学课堂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榜样示范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踏入学校这个小社会,心智还未发育健全且好奇心强,对于陌生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此时的小学生仍然不能够准确分辨事物的好坏善恶和事情的对错,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榜样示范是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当班级上有成绩和品德优秀的同学,老师可以鼓励其他同学想他看齐,以他為榜样,向大家分享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班级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而对于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在发现后应该及时制止,告诉学生们其危害,也许学生不是刻意为之,只是认知水品不足难以分辨好坏,老师应将学生的坏习惯扼杀在摇篮里,以防同班同学刻意模仿。对于老师自身来说,平时的行为举止也是学生们的榜样,在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老师对他们来说就是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在他们的眼里都是正确的。所以老师在课上课下都要做好榜样,包括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身体姿态,批改作业时的字迹,上课时在黑板的板书,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学术的严谨和做人的宽容等都是学生的榜样。人们常说为人师表,老师具有表率作用,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若老师平时精神抖擞,学生在见到老师后也能打气精神。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实例,一位老师书法很好,平时上课的板书很漂亮,为学生批改作业时也常常用很好看的字迹写上几句点评,学生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会刻意模仿老师写字,在平时的课余时间也会有意去练习,还专门向老师请教写黑板字,渐渐地,这个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能写一手好字,老师其实对学生的书写没有提过硬性的要求,学生却能一直自觉坚持练字,这都是归功于老师平时的示范作用。在我身边常常有这样的学生,自己是非常聪明的学生,但是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好好做,是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但是某一个科目的老师对学生很负责,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包括这种所谓的问题少年,老师不停督促学生学习,课下还为他补习讲题,慢慢的学生的成绩变好了,总成绩也越来越好,成为了班上的尖子生。有人惊讶老师到底是怎么教育学生的,能让他进步这么快。其实老师只是做了他所需要做的,认真对待每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的进步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学生看到了老师认真的模样,也不甘心继续堕落,面对老师寄予厚望,更是不留余力地学习。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老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就是什么样的。 (2)说服教育
由于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许多“九零后”、“零零后”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类学生平时在家中都是被父母宠着。作为家中的“独苗”,他们拥有较好的物质基础,较好的文化教育,但是确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平时在家中都是父母围绕他转,他就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到了学校则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若父母平时教育不当,这类独生子女常常会表现出自私的性格特点,在老师分发文具、书本等学习用品时会首先挑选好的,这是其中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这样的独生子女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若周围同学做出一些不符合他意愿的事情,他有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例如吼叫、谩骂甚至是动手打同学。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及时制止其暴躁的行为,并摆出事实,让他明白自己错的哪里。不仅如此,老师还需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平时在家中不能一直惯着孩子,并且要有意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说服教育是老师教育学生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常見最有效的方式,学生不是没有思想能力的动物,体罚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留下不可逆转的后果。
在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分不清是非对错,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例如在走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欺负同学等。面对这样的行为,老师应该耐心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纠正其错误的行为,告诉学生这样做的后果和危害,并教育学生正确的做法,防止以后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样能有效教育学生,也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威严的形象,平时对老师会更加尊敬。
规范行为
成熟的心态往往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良好的行为需要健全的心智来支撑。在小学科学课上,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做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手册来进行,做实验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行为规范,若不按照实验要求来,实验的结果往往就会事与愿违,学生尝试过失败之后才能明白规矩的作用。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仅仅是在实验操作上,学生在课堂上和平时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学校遵从行为规范做事,在社会上才能遵守法律法规,老师要对学生最好监督作用,遇到不好的行为及时制止,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让学生在学校中自觉遵守学校行为规范。
结束语:
小学物理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课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将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学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培养起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独立健全的人格,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
参考文献:
[1]侯云飞.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中旬刊, 2011:30.
[2]田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课;培养
引言:
作为初中物理、生物、化学的基础科目,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老师在向学生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和学生一起做一些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培养植物等实际操作的活动。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度能得到提高,学生按照要求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实际上也是在考验学生的执行力。小学科学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能将同学们从枯燥的书本带到现实生活中,从多个角度解读科学,从而提高心智水平,加强心理素质。
1、科学课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相比,科学课似乎不是一门特别重要的科目,但是事实证明,科学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老师会在科学课上解释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例如磁场、闪电等,虽然这些基础知识在科学书上有,但是没经过实际的操作,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若只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则不利于记忆,且容易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在解释完基本知识点后会带领学生们一起做实验,而实验的具体步骤是确定的,学生需要按照具体的步骤严格执行,例如观察磁场的实验,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磁铁块和铁粉,按照一定的顺序放在纸面上,再通过轻微的振动,使铁粉能够稍稍移动,完成后就能观察到铁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又比如说植物胚胎培养的实验,老师会给每个人发一些植物种子,学生们需要把种子带回家,准备一个小容器倒入一定的水量,在底部垫一点棉花或者纸巾,再将种子放入浸泡,等种子发芽后移植到土壤。这个实验过程很简单,但是难点在于这个实验的记录,且实验周期较长,不像其他的物理实验一节课就能完成,且老师发的种子各种各样,学生们自己种的植物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在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到了执行能力,在面对自己培育的植物时能体会到收获的乐趣,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护同学们的安全,小学课堂上的化学实验都不会出现太过剧烈的实验现象,而一般的实验例如测量酸碱性的实验则可以让学生直接操作,实验时学生们需要分清酸性液体和碱性液体的区别,可以通过看标签、闻气味等操作,在稀释时需要用烧杯,并用玻璃棒辅助进行操作,最后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观察颜色,从而得出溶液的酸碱性。这个实验的过程比较繁琐,对烧杯,玻璃棒、量杯等实验器具的用法有严格的要求。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通过对实验器具的使用,学生也能明白对于陌生的工具,要按照说明才能使用。
开阔学生眼界
小学课堂上的科学课和其他枯燥的课程不同,科学课包含的内容大部分是理科知识,还包括一部分的天文和地理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大多和我们生活相关,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和生活实际想联系,不用将知识只停留在课本上。且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应用在生活中,例如金属生锈的原因是金属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在充分了解其原理后可以在生活中采取措施预防金属的生锈,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采用不锈钢等。在科学课上也会教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识,例如宇宙中有很多星座,且一些特定的恒星其方向位置不会随时间改变,人们可以在夜晚依靠某个星座的位置来分辨方向。还有关于海浪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对地球的作用效果,使得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也就是潮汐作用的由来。利用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渔民们可以在海水退去时到湿地上捉小鱼小蟹,提前判断涨潮的时间及时上岸。科学家们可以利用潮汐的变化进行发电,合理利用资源。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小学时的科学系就像百科全书,为我们普及一些平时生活中会接触到但又不太了解的生活知识。依靠科学课,学生能开阔眼界,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相联系,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收获乐趣。
2、在科学课堂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榜样示范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踏入学校这个小社会,心智还未发育健全且好奇心强,对于陌生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此时的小学生仍然不能够准确分辨事物的好坏善恶和事情的对错,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榜样示范是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当班级上有成绩和品德优秀的同学,老师可以鼓励其他同学想他看齐,以他為榜样,向大家分享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班级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而对于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在发现后应该及时制止,告诉学生们其危害,也许学生不是刻意为之,只是认知水品不足难以分辨好坏,老师应将学生的坏习惯扼杀在摇篮里,以防同班同学刻意模仿。对于老师自身来说,平时的行为举止也是学生们的榜样,在小学阶段,学生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老师对他们来说就是模仿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在他们的眼里都是正确的。所以老师在课上课下都要做好榜样,包括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身体姿态,批改作业时的字迹,上课时在黑板的板书,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学术的严谨和做人的宽容等都是学生的榜样。人们常说为人师表,老师具有表率作用,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若老师平时精神抖擞,学生在见到老师后也能打气精神。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实例,一位老师书法很好,平时上课的板书很漂亮,为学生批改作业时也常常用很好看的字迹写上几句点评,学生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会刻意模仿老师写字,在平时的课余时间也会有意去练习,还专门向老师请教写黑板字,渐渐地,这个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能写一手好字,老师其实对学生的书写没有提过硬性的要求,学生却能一直自觉坚持练字,这都是归功于老师平时的示范作用。在我身边常常有这样的学生,自己是非常聪明的学生,但是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好好做,是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但是某一个科目的老师对学生很负责,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包括这种所谓的问题少年,老师不停督促学生学习,课下还为他补习讲题,慢慢的学生的成绩变好了,总成绩也越来越好,成为了班上的尖子生。有人惊讶老师到底是怎么教育学生的,能让他进步这么快。其实老师只是做了他所需要做的,认真对待每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的进步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学生看到了老师认真的模样,也不甘心继续堕落,面对老师寄予厚望,更是不留余力地学习。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老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就是什么样的。 (2)说服教育
由于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许多“九零后”、“零零后”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类学生平时在家中都是被父母宠着。作为家中的“独苗”,他们拥有较好的物质基础,较好的文化教育,但是确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平时在家中都是父母围绕他转,他就是家里的小皇帝。但是到了学校则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若父母平时教育不当,这类独生子女常常会表现出自私的性格特点,在老师分发文具、书本等学习用品时会首先挑选好的,这是其中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这样的独生子女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若周围同学做出一些不符合他意愿的事情,他有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例如吼叫、谩骂甚至是动手打同学。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及时制止其暴躁的行为,并摆出事实,让他明白自己错的哪里。不仅如此,老师还需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平时在家中不能一直惯着孩子,并且要有意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说服教育是老师教育学生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常見最有效的方式,学生不是没有思想能力的动物,体罚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留下不可逆转的后果。
在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分不清是非对错,常常会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例如在走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欺负同学等。面对这样的行为,老师应该耐心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纠正其错误的行为,告诉学生这样做的后果和危害,并教育学生正确的做法,防止以后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样能有效教育学生,也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威严的形象,平时对老师会更加尊敬。
规范行为
成熟的心态往往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良好的行为需要健全的心智来支撑。在小学科学课上,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做实验时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手册来进行,做实验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行为规范,若不按照实验要求来,实验的结果往往就会事与愿违,学生尝试过失败之后才能明白规矩的作用。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仅仅是在实验操作上,学生在课堂上和平时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学校遵从行为规范做事,在社会上才能遵守法律法规,老师要对学生最好监督作用,遇到不好的行为及时制止,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让学生在学校中自觉遵守学校行为规范。
结束语:
小学物理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课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将心理健康教育于小学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培养起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独立健全的人格,养成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
参考文献:
[1]侯云飞.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中旬刊, 2011:30.
[2]田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