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 终生受用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学生获取更多知识、身心健康发展。”又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构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换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而不是命令学生如何阅读、阅读什么。《学记》有“学不躐等”、“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的说法。1835年,第斯多惠也提出四条教学规则:“由近及远,由简及繁,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章时,也应遵照“全面识记—整体感知—体验升华”这一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
  一、阅读文章要全面识记,不能片面或局部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爱因斯坦在读书时提出了“总、分、合”三步读书方法。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不要急于进入分析阶段,而应该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文体和语言),保证学生确立对课文的整体观念、对课文中的“人”有整体的形象、对课文中的“景物”有整体的轮廓、对课文中的“事”有整体的思考。如:初中九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故乡》一文,文章涉及到形形色色的多个人物、过去和现在的事件、前后迥异的人物性格特征、看似无意却是有心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如果不对课文进行全面的识记就急于对文中的人物或景物或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得到的结果肯定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变成了“圆规”,仅仅从时间的变化去理解会正确吗?显然,杨二嫂有如此的变化,原因和闰土(甚至故乡所有的人)一样:“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再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和“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两处描写,如果仅从“深冬”和“天气又阴晦”来理解,肯定与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相差十万八千里。还有闰土木讷的神态、吞吞吐吐的语言等等,都应该从文章的整体来理解……显然,不仅《故乡》该如此阅读,其他文章的阅读、赏析,也应该如此。
  二、阅读文章要深入,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感受体验、整体把握文章。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能理解文章的真谛,就要综观全局,抓住中心,切实把握作者的思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语段,只要进入一篇文章中,就会马上与周围的词、句、段以致篇章发生具体联系并受其制约。同样,一个人、一件事在一篇文章中也是会受到其他人、事的影响和制约的。因此,大家欣赏一篇文章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件事上,应该把文章读完,如果是节选的文章,则应尽量了解全文的整体思想内容,从总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作品的主题,联系前因后果去理解人物性格和事件性质,真正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换句话说,就是在深入了解文章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如:初中九年级语文《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祥子为什么要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持拉车?写其他人物的种种表现的目的是什么?“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这句话仅仅是表现冷吗?……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如果教师不让学生从小说的整体去理解、感知,又怎么能学好这一课呢?古文阅读也如此,《曹刿论战》一文中,一句“肉食者鄙,不能远谋”仅是曹刿的看法而已吗?非也!它辐射了很多内容。鲁庄公的“小惠、小信”和他在战争中的鲁莽和无知——“将鼓之”、“问其故”,不都是“肉食者鄙,不能远谋”的表现吗?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是多么的重要和必不可少啊!
  三、联系生活体验,对课文做出个性化的反应
  阅读是个人行为,只有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才能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我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替代学生的阅读,同样也不能以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每一篇文章都反映着作者对时代、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其内涵只有在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之后,才能被领悟、挖掘出来。记得我在教学九年级语文《出师表》时,一个学生对诸葛亮提出非议,认为诸葛亮对刘禅就像今天幼儿园的老师对小朋友: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件事该怎么做,那件事该怎么做……样样都管。这样一来,刘禅能不成为“扶不起的阿斗”吗?诸葛亮死后蜀国能不灭亡吗?这个学生还把诸葛亮的做法说成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面对如此学生,教师该如何?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很明确了:“(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出师表》时,就不能只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还要允许“计划经济体制”之类的看法,鼓励学生寻找和说出个性化的理解与感受。所有阅读教学都应该这样。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而作为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我们做教师的要教方法而不要讲答案。古语云:“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我们在教学中,的确应该尝试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自发地、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受益终生。正如达尔文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知识日渐丰厚的明天,学生只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其他文献
对于学习来说,兴趣是一种诱因,更是一种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具有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使课堂教学往后进行,不动情感的努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有内在动力的支持。  一、设置悬念激趣  如果学生有了强烈的悬念,就会主动积极地去解开悬念,
期刊
培养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兴趣对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弱智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其心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一些小动作,有的甚至对教师讲课置之不理。一节课后,教师课讲得非常卖力,而学生却一无所获、收效甚微。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及技能的主阵地,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弱智儿童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意味着教育已
期刊
【摘要】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 主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但学起来枯燥乏味。怎样使一年级的孩子快乐地学会拼音呢?我们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化整为零,分散难点,注重拼读,边学边用。具体做法如下:  1、拼音教学化整为零,与学课文同时进行。每节语文课30分钟听故事、说故事、识汉字,留出10分钟左右教学拼音,可以放在课的开始,也可以在结束前10分钟。拼音教学时间从6周延续到12周完成。  2、分散难点,先记住音,后认读形。第一次见面要
期刊
“今天又写日记哟!”“天啊,今天日记怎么写啊!”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们的抱怨。  细细想来,孩子们天天写日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耐力啊!如果您要是走进孩子们当中去问卷调查就会发现,孩子们对于日记写作的热情已经消磨待尽了,“日记”都快变成“日忌”了!  重复产生疲劳,惰性来自单调。尽管如此,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还是坚定地认为:写日记很重要,必须得坚持。这样的观点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
期刊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将指导着新世纪很长一段时间的语文教学。“新课程的内容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新课标对语文的性质是这样表达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还提到:“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
期刊
有则伊索寓言:一天,一位农夫牵着一头驴子走到了悬崖边,农夫怕驴子跌下去,用绳子牵着它靠里边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牵它就越向外挣扎,最后跌下了万丈深渊,摔得粉身碎骨。  有人会说:为什么只用“绳索”牵,而不用“青草”唤呢?  这则寓言,寓意深刻,绳索可作多种阐释,今天,我想借此来谈谈班主任工作。所谓“绳索”可解释为班规班纪,校规校纪;所谓“青草”也许是一个表情,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关爱……是班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在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中,尝试将部分实验练习题改成实验操作题,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操作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以达到教学复习的目的。在总结基础上,评价了实施本教案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科学探究 化学复习 教学案例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自己去探索、去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体育,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的需要。  【关键词】体育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