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我们都很清楚,要想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头脑中形成这些文字所表示的具体形象——表象,才能促进正确认识的形成。而这表象的运动过程就是形象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巧用
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形象思维与语言关系的特点,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其结果必然影响对文章内容的领会与语言、结构的理解,影响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这就是语文课枯燥、乏味、费时低效的原因。
1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形象思维的意义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左脑主管抽象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右脑与知觉和空间判断有关,具有音乐的、图像的、整体性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对复杂关系的处理远胜于左脑。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用形象思维而不是用抽象思维,就是说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高尔基说:“藝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用图画来描写现实”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第三条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谈创新,必然要说到创造的四个过程:即准备期、酝酿期、闪光期、验证期。显然这中间两个时期主要靠形象思维。脑功能的研究表明: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同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形象思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
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1 养成观察习惯,丰富学生的表象。
俄国作家契诃夫把“观察一切,注意一切” 当作一个作家的“本分” 来看待。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到要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因此,观察是学习和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观察是认识活动的起始阶段,主要作用是积累表象。表象就是储存于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是思维的材料。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感情丰富,学习效率高。表象贫乏的学生思维迟钝,感情淡漠,学习效率低。没有丰富表象储存的大脑,就像是干涸的池塘,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
深入的观察主要为形象思维,观察力是一种思维能力。
在导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音像材料、实物展示、社會调查、观察自然现象等方法,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
2.2 创设情境,通过语言进行联想、想象,理解课文的内容。
发展形象思维主要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利用文中概括性的语句,引导再造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在感知文章的语言和篇章结构时,学生对文章中的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故事的梗概有了一定了解,但这时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学生在根据教师创设的一种情景与气氛下,在生动的、富有感情的语言的启发下,通过再造想象,唤起记忆中的有关表象和生活经验,引起联想,使文章中的情境,人物在自己头脑中清晰起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对文章有真正的领悟。
2.3 把产生的联想、想象转化为语言,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把头脑中的形象,用准确的词语或句子表达出来,既增强了形象思维的情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
2.4 培养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情感。
老师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培养朗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事实表明,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可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脑海里形成一幅幅图画,跟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受到感染,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而学生在充分体验了作者感情的同时,形象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2.5 发展形象思维,丰富道德情感,发展审美情趣。
情感问题是深入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情感道德是文学作品的本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我们根据文章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联想、想象时,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上的感受。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这种感受就越深,对文章的领会也就越深。学生就是在这种想象与感受,景与情的交融中,丰富了道德情感,发展了审美情趣。
2.6 运用电教手段,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手段已经广泛深入进课堂,教师采用了投影、录音、录像、电脑等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推进了素质教育。
电化教育手段清晰、准确地把与文字联系起来,图文并茂,好记易懂。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通过电影的描绘,使学生亲眼目睹了五位壮干在艰险的条件下,痛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场面。其中一些文章中没有描写到的细节更是让学生拍手称快。当看到战士们英勇纵身跳下悬崖的时候,当听到壮士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这一刻真让人感动,这一刻,老师真正体会到了电化教学手段的高效实用,真正体会到电教对思维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3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首先要注意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充分学生的感知。
丰富学生头脑中表象的积累,提供再造想象的基础。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和有感情的朗读或根据课文绘声绘色的叙述,唤起、激起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和新的表象。按照课文的描写,对表象不断地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使课文中描写的形象、画面在学生头脑中渐渐清晰、具体、鲜明起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通过形象思维的训练,再进行分析、概括,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语文教学同形象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学中必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否则,就不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江泽民主席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创新,就需要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而发展形象思维,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培养高素质接班人的必由之路!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长江东路小学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我们都很清楚,要想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头脑中形成这些文字所表示的具体形象——表象,才能促进正确认识的形成。而这表象的运动过程就是形象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形象思维;巧用
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形象思维与语言关系的特点,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其结果必然影响对文章内容的领会与语言、结构的理解,影响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训练,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这就是语文课枯燥、乏味、费时低效的原因。
1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形象思维的意义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左脑主管抽象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右脑与知觉和空间判断有关,具有音乐的、图像的、整体性和几何空间鉴别能力,对复杂关系的处理远胜于左脑。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用形象思维而不是用抽象思维,就是说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高尔基说:“藝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用图画来描写现实”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第三条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谈创新,必然要说到创造的四个过程:即准备期、酝酿期、闪光期、验证期。显然这中间两个时期主要靠形象思维。脑功能的研究表明: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同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形象思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
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1 养成观察习惯,丰富学生的表象。
俄国作家契诃夫把“观察一切,注意一切” 当作一个作家的“本分” 来看待。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到要养成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因此,观察是学习和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观察是认识活动的起始阶段,主要作用是积累表象。表象就是储存于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是思维的材料。表象丰富的学生思维灵活,感情丰富,学习效率高。表象贫乏的学生思维迟钝,感情淡漠,学习效率低。没有丰富表象储存的大脑,就像是干涸的池塘,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
深入的观察主要为形象思维,观察力是一种思维能力。
在导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音像材料、实物展示、社會调查、观察自然现象等方法,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
2.2 创设情境,通过语言进行联想、想象,理解课文的内容。
发展形象思维主要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利用文中概括性的语句,引导再造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在感知文章的语言和篇章结构时,学生对文章中的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故事的梗概有了一定了解,但这时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学生在根据教师创设的一种情景与气氛下,在生动的、富有感情的语言的启发下,通过再造想象,唤起记忆中的有关表象和生活经验,引起联想,使文章中的情境,人物在自己头脑中清晰起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对文章有真正的领悟。
2.3 把产生的联想、想象转化为语言,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把头脑中的形象,用准确的词语或句子表达出来,既增强了形象思维的情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
2.4 培养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情感。
老师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培养朗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事实表明,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可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脑海里形成一幅幅图画,跟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受到感染,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动之以情的效果。而学生在充分体验了作者感情的同时,形象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2.5 发展形象思维,丰富道德情感,发展审美情趣。
情感问题是深入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情感道德是文学作品的本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我们根据文章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联想、想象时,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上的感受。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这种感受就越深,对文章的领会也就越深。学生就是在这种想象与感受,景与情的交融中,丰富了道德情感,发展了审美情趣。
2.6 运用电教手段,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手段已经广泛深入进课堂,教师采用了投影、录音、录像、电脑等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推进了素质教育。
电化教育手段清晰、准确地把与文字联系起来,图文并茂,好记易懂。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通过电影的描绘,使学生亲眼目睹了五位壮干在艰险的条件下,痛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场面。其中一些文章中没有描写到的细节更是让学生拍手称快。当看到战士们英勇纵身跳下悬崖的时候,当听到壮士们“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这一刻真让人感动,这一刻,老师真正体会到了电化教学手段的高效实用,真正体会到电教对思维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3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首先要注意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充分学生的感知。
丰富学生头脑中表象的积累,提供再造想象的基础。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生动、形象和有感情的朗读或根据课文绘声绘色的叙述,唤起、激起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和新的表象。按照课文的描写,对表象不断地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使课文中描写的形象、画面在学生头脑中渐渐清晰、具体、鲜明起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通过形象思维的训练,再进行分析、概括,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语文教学同形象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学中必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否则,就不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江泽民主席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创新,就需要有创新思维的能力。而发展形象思维,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培养高素质接班人的必由之路!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长江东路小学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