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教育中的“技”与“道”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术的教学中,“技”是一节课的基础保障。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巧的课程设计、以及多媒体的合理应用都是一堂优秀优秀课程的硬件。而美学对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对审美素养的提高、对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引导才是美术教育的精神内核。才是美术教学的“道”。因此,“技”近与“道”,“道”寓于“技”,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就优质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美术鉴赏 美术教育 技与道 审美与艺术
  庄子曰:“技近乎于道也”。而他所说的“道” “技”合一的论点其实也可以引用到美术教育当中来。即是“技”为基础,而“道”为内核;所以美术课程是既要精于“技”,又要重于“道”。
  一、何为“技”
  “技”其实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主要是针对教师素养和教学硬件上的要求。是完成美术课程的必备条件。
  1.对美术课程进行细致的计划和整合
  当我们打开湘美版教材,映入我们眼中第一课的内容就是《什么是美术作品》。它问:什么是美术?美术的概念相当丰富的,它包含绘画,雕塑,书法,手工,建筑和我们生活中关于美的方方面面,而我们的美术教科书也将这些包罗万象的内容都写入了其中。但是,在以学习为主的高中生涯,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完整而系统的美术学习中来,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完成教学任务。在课程计划和安排上,教师需要做好知识的拆解和整合,抓住重点和难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更加系统且合乎实际的规划。而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内容,教师在课程之间的规划上最好是具有联系性和连续性,以便于内容的巩固和导入,整体的课程安排则可以形成以学期为单位的小单元。例如高一第一学期,我们可以以《什么是美术作品》为引导,整个学期为时间基础,来讲解美术作品的类型;如《国画》、《油画》、《雕塑》、《民间手工艺》等等,将内容主要集中在美术作品各式类型的解析和鉴赏中。这样连续而系统的规划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一段时间的学习任务之后能更好的获取知识,而不是被繁杂的课程内容绕得晕头转向。
  2.充分做好课堂准备
  就如同好的战士不打无准备之战一样,我们美术老师在没有备好课案之前也不能走进教室。一节好的课就如同一件艺术品,是需要细致的打磨和雕琢。无论是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环节的设计与衔接都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课程中各环节的环环相扣可以使课程脉络更加清晰流畅,知识更加的浅显易懂。而各环节之间创意的导入,有趣的衔接和诙谐的语言更是需要教师细细琢磨的点睛之处。
  例如,首先在备课阶段需要认真的查阅资料,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将课程所需的工具与材料都准备好;其次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准备好合适且富有创意的课程导入,可以是一个互动游戏、一幅经典名画或者是一段趣味视频,这些有趣的导入可以迅速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来;又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完绘画技巧之后可以带领学生自行完成绘画内容,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如何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到实践创作中;最后在课堂完结后做好今天课程内容的总结,反思本次课的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学生的反响如何?等等。
  二、何为“道”
  如之前所提到的,如果只是单纯有好的课程设计和多媒体展示是否就是一堂优质的美术课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美术课应该不仅只是教授绘画技巧和鉴赏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懂得在经典的美术作品中寻找美、发现美。这既是美术课程的内涵所在,这既是“道”。
  1.艺术的人文主义和精神内涵
  首先,我们要认识美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其内在充满了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同学们可以通过欣赏和学习经典的艺术作品,了解人类的文化与历史,感受艺术家的情感和人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了学生的内在精神,使之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当代高中生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但是内在精神空虚。每年都有大量的青少年因为精神方面的不安和焦躁给社会、家庭和自身带来深刻的隐患和危机。所以美术课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丰富学生们的精神家园,引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的思想在优秀的作品中孕育和升华,这才是美术课程的内核所在。例如在《各地的风土人情》中,教师可以从民间美术作品中引导学生们去贴近生活,发现我们身边的美:在《戰争与和平》一课中通过艺术作品来见证历史与战争中的变迁,通过画作直观的来了解到战争的残酷,也能让同学们更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2.自主能力和创造力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除了对学生内在精神的丰富和审美的培养以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也是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在要求之一。现在在很多的地方我们的美术课依旧延续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知识和内容主要还是靠教师讲解,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互动。而在这样沉默的课堂气氛之中,大部分的学生也是被动接受却懒于思考。这导致课堂主客体本末倒置,其弊病不言而喻。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课程环节设计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上节课结束的时候布置下节课的知识预习,让学生先自主了解课程的背景内容,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或者在课程上安排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同学们在相互的交流、讨论、和实践之中学会如何倾听他人建议,发表自己观点。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中自主思考问题,最终得出结论。这才是新美术课堂应该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人的角色。只有学生和老师相互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美术的内在精神。
  三、技”与“道”
  综上所述,在美术的教学中,“技”是一节课的基础保障。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巧的课程设计、以及多媒体的合理应用都是一堂优秀美术课的必备条件。而美学对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对审美素养的提高、对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引导才是美术教育的精神内核。才是美术教学的“道”。因此,“技”近于“道”,“道”寓于“技”,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就优质的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回想自己初中、高中的日子,那些流行在那个年代中的歌曲总是带给人很多的回味与温暖。我总觉得是那些歌曲丰富了我多彩的学习生活。那时的我,就像现在我的学生一样,正行走在追梦的路上。我努力上进,学习从来不曾让父母操心过,但每天中午我都会守候在录音机旁听当时银川音乐频道“275666”,几乎我当时会的大部分新歌都是来自这里的。每当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我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学会,然后利用课间十分钟教给我那些可爱的同学
期刊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开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只是要传授课本知识,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每个学科都有不一样的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开展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教师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本文主要探究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以
期刊
【摘 要】生物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即要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就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
期刊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和要求。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建设者,还同时作为学生们的任课教师,承担着多项责任与义务。我们必须认识到初中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做一个用“心”的班主任。本文就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班主任 初中 化学  初中学生正处在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正在逐
期刊
【摘 要】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传统且高效的读书方法,集合了读与写、思与悟的阅读过程。在名著阅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批注式阅读,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深入。文章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名著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式批注”“赏析式批注”“感受式批注”“反思式批注”把握文本基本内容、重要人物、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的策略。  【关键词】名著 批注式阅读 文本对话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集阅读、思考、分析为一身的读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向是以应试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多学生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地学习,对于问题的实质往往是人云亦云囫囵吞枣。当今创新性地开展了“问题解决”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使之更具热情、更有求知欲望,并使得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更为紧密。该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 学以致用 开拓创新 积极参与  一、何为“问题解决”教学法
期刊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相联,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更真切地领略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点明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技巧,朗读有助于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朗读是培养说话的基础,有助于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的能力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原则和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在充分认知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语文教学的优化。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期刊
【摘 要】高考是高中教学的一根指挥棒,高考内容的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策略的更新变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学科,是高考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应高考改革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是新时期、新背景下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问题之一。同时为了能够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好地适应高考内容的变化,提高学生在高考时数学问题的处理和解
期刊
【摘 要】由于长期采用单一的、陈旧的作文教学方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陷入了困境,出现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问题,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对于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及时找出存在于作文教学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促进作文教学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本文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入手,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 对策  在教育体制不斷改革的今天,初中作文教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