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由心生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ffany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雪奇缘》被誉为迪斯尼回归传统的胜利之作,讲述了乐观无畏的安娜公主为寻找姐姐——冰雪皇后艾莎而开展了一段奇妙旅程。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整个故事并没有传统的表现王子和公主的爱情,而是聚焦于姐妹情,使电影更加温情。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是:人物的性格非常鲜明。这次片中出现的性格迥异的姐妹花、表面彬彬有礼实则邪恶阴险的白马王子和潇洒随意的平民英雄,以及出彩的小配角雪宝和麋鹿,每一个都个性鲜明。这部电影不再是只靠动作语言来塑造角色,影片中的9首歌曲也完美的塑造了人物形象,每一首歌都恰到好处的出现,不再是作为背景的音乐,而是诉说着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九首歌曲塑造人物形象
  第一首,《Frozen Heart》(冰冻之心)。 影片开头充满北方人古老的、刀砍斧劈般有力的头韵。头韵如冰镐般劈开了坚冰,这首歌也如头韵般开启了全片的帷幕。曲调雄浑沉稳,又透着积极有力,牢牢的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配合着整齐激昂的伐冰场面,暗示着巨大的冰块被戳破,冰冷的心也会打开,有力的节奏让人精神振奋,透露着这是一个勇敢与拯救的故事。其间不断出现的小男孩和麋鹿,滑稽和搞笑的动作打破了大人们有条不紊的行动,使统一的节奏出现了亮点,形成强烈的反差。表现出小男孩的调皮可爱,并且似乎预示着这个小男孩会成为一个勇敢积极的人。同时也塑造了小配角麋鹿的忠诚与友好的角色。
  第二首,《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想去堆雪人吗?)这首歌曲由妹妹安娜演唱,从幼时稚嫩的童声、欢快的童年一直到充满疑惑的少女时代,歌曲节奏轻快,旋律简单。歌曲表现了妹妹对姐姐的不断追寻,每次满怀期待的敲门,希望这次姐姐可以打开门,极力的想要和姐姐重新回到亲密无间的童年,以及受到拒绝后的无奈,不解和担心。而姐姐每次都是心痛的拒绝妹妹,以这种方式保护着她。歌曲结尾处的画面是导演的点睛之笔,妹妹追问完最后一句"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音乐戛然而止,影片立刻陷入沉寂。妹妹似乎还在等待着回应,姐姐不再回答,一扇门分割着姐妹俩,两人都静静依靠着门,陷入忧伤与孤独。歌曲突出表现了妹妹安娜活泼可爱,有一点一根筋,同时也充满乐观,非常关心他人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姐姐的善良,忍受着孤独,担忧妹妹、人民受伤的情绪。
  第三首,《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生平第一次)这首歌曲姐妹俩交错的演唱,表现出两人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三年后,姐姐艾萨将成为女王,妹妹开心不已,终于可以见到姐姐和各地的贵客,安娜来到街道上看到络绎不绝的人们,长久压抑的心情得到释放,放声高歌。妹妹的声音欢快愉悦,凸显出妹妹的活泼可爱,对身边一切事物都好奇和热爱的性格特点。而轮到姐姐的演唱声音暗沉沙哑,充满的紧张和担忧的情绪,害怕自己的秘密会暴露,表现出姐姐的封闭和内向的性格。一首歌,把姐妹俩的性格完美表现,形成极大的反差。这里的歌曲使姐妹俩的性格形成了更加鲜明的对比,也让人物角色诉说了自己的心声,使人物更加鲜活。
  第四首,《Love Is an Open Door》(敞开爱之门)长久以来孤独一人的安娜,遇到了英俊潇洒的王子,两人一见钟情。歌曲轻快甜蜜,充满了浪漫的情绪,两人借助歌词相互诉说着自己的情绪,表达了公主与王子之间的美好爱情。这首歌曲表现了安娜的热情、单纯,善良的性格,毫不怀疑的就爱上了王子。也描绘了一个英俊潇洒,善解人意,处处彬彬有礼的白马王子的形象,与后面王子的虚伪阴险的反派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五首,《Let It Go》(随它去)这首歌是整个动画最出彩的歌曲,也是久经传唱的一首歌曲。狂风大起,艾萨一个人孤独的逃离自己的国家,孤单的女声配合着担忧心情响起,从开始的悲伤情绪,表现出艾萨的孤独与寂寞,随后开始抒发长久以来压抑的情绪,到最后的豁然开朗,干净利落的情绪转换,充分表现出了人物角色的内心独白。强劲的配乐结合画面上她肆意挥洒的魔法、开阔的步伐、坚定的表情,以及冰封的桥梁、崛起的冰雪宫殿,让我们看到一个新的开始。她不再隐藏压抑,而放开一切“随它去”,这一刻她只做自己。这首歌曲坚决得更像是一种宣誓,表现了艾萨坚强的一面。这首歌挥别了我们之前对冰雪女王的设定——冰冷、黑暗,给我们呈现出的艾萨是一个优雅、勇敢、执着、害怕伤害别人的善良的冰雪女王。
  第六首,《Reindeers Are Better Than People》(麋鹿比人类更友好)在大雪的日子里,克斯托夫在小木屋弹着吉他对着他的伙伴——麋鹿所唱的歌曲。他就是片头出现的小男孩,从他的歌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一定经过了很多磨难,所以唱着麋鹿比人类更友好,但是他任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塑造出了克斯托夫热心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性格特点,而麋鹿一直跟着他的歌曲附和,侧面表现出了麋鹿的可爱与忠诚。
  第七首,《In Summer》(在夏天)这是小雪人幻想时独自演唱的,小雪人雪宝是影片中非常出彩的角色,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欢笑,她是姐妹俩美好童年的回忆也是她们亲情的见证。这首歌,画面描绘了小雪人在夏天的各种场景,滑稽风趣的歌词,夸张的唱法,搞笑可爱的动作,完全不可能的场景与歌词无疑突出了她的调皮、可爱,充满童真的性格特点。
  第八首,《Fixer-Upper》(正待修葺的房子)这首歌非常的欢快,石兽精灵们欢聚一团用Rap的形式说唱完了这首歌。看似它们在抱怨克斯托夫一身的坏毛病,就像急需整修的破房子一样,却是在夸奖他内心的朴实和善良。石兽精灵们想要撮合克斯托夫和安娜,场景华丽紧凑,充满了质朴幸福的感觉。也让克斯托夫和安娜真正认识了对方,安娜的勇敢善良与克斯托夫的朴实热心都得到表现。
  第九首,《Vuelie》(大地之歌)结尾采取这首北欧民歌作为背景音乐,歌词只有重复的“嘿……呀……”,但是简约却不简单,更传递着一种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感觉音乐从四面八方涌起,充满了生机与力量,仿佛看到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眼前,后面的合声,感觉一批批人类传递着这份重生的力量,宏伟而平静,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感。随着歌曲结束,观众也会慢慢体会着这部影片所传递的主题——爱。
  结语
  迪斯尼很早就掌握了一个秘诀,就是让动画看起来似乎自己会思考。听着人物角色唱歌就像是他们正在向你诉说着内心的感情,使观众产生认同这个角色是鲜活的。这九首歌曲在塑造人物、渲染情绪和推动剧情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最可贵的一点,这九首歌曲是为人物而存在,不是为配乐而配乐,是音乐与角色的高度契合。
其他文献
《当幸福来敲门》是由意大利著名导演加布里尔·穆奇诺执导,威尔·史密斯携手儿子贾登·史密斯联袂出演的一部励志电影。影片虽然没能获得2007年的奥斯卡奖,仅获得当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但却受到了观众的极大欢迎和支持,获得了最高票房。这部影片是由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出版的同名自传改编而成。影片故事讲述了一名黑人医疗器械推销员在经历了妻子离家、经济破产、无家可归等磨难后,通过自己的
电视剧《士兵突击》是一部关于士兵的经典,也许它表现出来的和真正的军营是不一样的生活,可是它给了每个不管是否当过兵的留下深刻印象,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深省。我们将它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管是否过当兵)都能在其中某一个人物上发现我们的身影。 我们不应该谈论它是否真实的反应了真正的军旅生活,可是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鼓励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从某个人物中激励自己  一、一股杀气  我国经历了50年代的抗美
[摘要]从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一剧主人公娜拉的家庭及其相关的社会关系入手分析社会暴虐给女性带来的悲剧性命运。  [关键词]社会暴虐 个人福祉 独立 玩偶    一、引言    “对于一个人的福祉,本人是关切最深的人,任何他人和社会对他的关切总是部分的甚至是肤浅的。社会以对个人有利为由去干预个人在个性方面的自由则是根据臆断在行动(李寿初,2005)”,这样不仅不能有效促进个人的福祉,帮助促成个人的
电影是虚构出的镜像世界。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们的善恶,以及我们观看这个世界的角度与方式。木乃伊情结决定了人类渴望留住时间本能。弗拉哈迪认为,对于纪录片来说,电影不仅仅是在大银幕上投射出来的影像,更多的是对于世界未知的渴求,对于人类探险的延伸。当你拿起摄影机,开始记录的那一刻,有意识的进行选择,就已经打破了纪录片饱受争议的真实性原则。自弗拉哈迪开始,人类学纪录片把人们的目光带到了遥远的世界,确立了纪
《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是2004年在美国首映的一部凄美而感人的浪漫爱情电影。此片改编自尼可拉斯·史派克(Nicholas Sparks)1996年的同名畅销小说,由尼克·卡萨维茨(Nick Cassavetes)执导,7年磨一剑才把小说搬上银幕。制片人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喜欢《恋恋笔记本》小说故事的题材和浪漫,认为小说的构思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摄人的时刻,而是它
【作者简介】郝驰原,女,安徽临泉人,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  一、中西文化碰撞的现实困境  “诗言志,歌咏情,文以载道,剧演人生。”[1]导演郑晓龙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万人瞩目的商品大潮、出国大潮和西方文化崇拜这三重背景下讲述男主角王启明与其妻子郭燕怀着“美国梦”去纽约的故事,折射出东西文化的差异,是一部综合事业与情感历程的经典之
刘丽菲,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生  【作者简介】  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海报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美国女作家奥德丽·尼芬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05年出版后不久就迅速打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并于2007年被英国《卫报》评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之一。2009年,由著名导演罗伯特·斯文克执导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由新线电影公司出品,上映后票房斐然。
虽然《白鹿原》出现的众多硬伤为同行所诟病,但其在摄影、服装、光感特效等高质量的投入却十分出彩,下面,我们从这个角度解析该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电影语言亦如文学语言一样,能给观众带来审美意境的再创造。影片开场便以不见边际的麦浪展开,安静的画面和古旧的色调,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通过历史叙事的铺垫,让我们感到仿佛这是一部老记录片。它通过华阴老腔的展示,方言对白以及独具儒家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场景宗祠、
【作者简介】  电影《湘江北去》剧照 现有的毛泽东传记片可以分为两类:长时段传记片和横断面传记片。长时段传记片包括:韩三平导演的《毛泽东的故事》(1992),宋洪波、王学新导演的《毛泽东与斯诺》(2000),和《毛泽东回韶山》(2006)。横断面传记片包括:张今标导演的《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毛泽东在1925》(2001);康健民导演的《毛泽东去安源》(2003),陈力导演的《湘江北去
[摘要]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波亚里士多德推崇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这部经典悲剧在1967年被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1922-1975)搬上银幕,从纸质文本到视觉作品,现代传媒的发展给作品带来更多的开放空间。帕索里尼则用他的诗意影像与经典帕氏手法构建了《俄狄浦斯王》。  [关键词]帕索里尼 电影 《俄狄浦斯王》    帕索里尼是“后新现实主义时代”的导演。他1945年毕业于博罗尼亚大学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