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进行认真、严格的训练,本文将从创设情境,加强基础训练,重视习惯培养三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计算能力 生活情境 基础训练 习惯培养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现在学生计算能力差,作业、测试当中计算出错特别多,大多小学生也不喜欢计算练习,认为它枯燥乏味,越做越没意思,越做出错越多。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数学计算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计算教学,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唤醒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1.利用教材,采用多种方式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很多主题图,主题图的内容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利用好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多种形式的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计算转变为喜爱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2.编织儿歌,感受学习乐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编制几句儿歌,使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易学、易记。 如:多位数除法的重点是掌握试离的方法,可以编制这样的法则儿歌,整数除法 高位起,除数几位看几位。这位不够看下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不够商一零占位。再如:学习分数乘、涂法法则,就可编出这样四句歌诀“分数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数除法不一样,除数颠倒再相乘。”这样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
3.生活实践,认识计算重要性
教师通过结合实际呈现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即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受,比如:低年级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让学生实际计算:我们班有30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多少人?学生在高年级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后,可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出自己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在学习了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后,让学生亲自计算一下自己铅笔盒的体积有多大,让孩子去买东西是学习数学的捷径。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 少”。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学习,尽量要求孩子快速回答问题。用钱币训练会使孩子很快掌握计算本领。
二、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笔算离不开口算,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口算的正确与熟练程度所制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1.课堂前五分钟
每天上课前,要求学生背乘法口决,练习的的数量和类型也是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口算的内容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新、旧知识必须交叉混合训练,针对学生现状及大纲对计算内容的不同要求、分层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口算速度。
2.课堂中计算竞赛
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兴趣,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同过分组计时口算练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做,才能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后加强练习
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每天晚上都进行口算训练,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并根据内容和题量规定口算时间;为了不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经常改换口算形式,如和爸爸妈妈进行口算竞赛,听算,比正确、比速度、比运算的灵活性和合理性等等。
三、重视习惯培养,提高计算能力
1.认真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规范书写习惯
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3.核对检验习惯
利用四则计算互逆关系进行检验,或利用不同计算方法去进行检验,通过估计数位多少估算结果的大致范围,看尾数,看小数位数等方法进行检验。为促使学生认真检验,在班中开展"一周无错题" 竞赛,一周中家庭作业或课堂作业都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颗星,到期末比一比,谁得星星最多,这样激发了学生检验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教师要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关键词 计算能力 生活情境 基础训练 习惯培养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现在学生计算能力差,作业、测试当中计算出错特别多,大多小学生也不喜欢计算练习,认为它枯燥乏味,越做越没意思,越做出错越多。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数学计算应该是每个公民必备的技能,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计算教学,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唤醒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
1.利用教材,采用多种方式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很多主题图,主题图的内容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利用好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多种形式的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计算转变为喜爱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2.编织儿歌,感受学习乐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编制几句儿歌,使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易学、易记。 如:多位数除法的重点是掌握试离的方法,可以编制这样的法则儿歌,整数除法 高位起,除数几位看几位。这位不够看下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不够商一零占位。再如:学习分数乘、涂法法则,就可编出这样四句歌诀“分数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数除法不一样,除数颠倒再相乘。”这样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
3.生活实践,认识计算重要性
教师通过结合实际呈现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让学生计算,即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受,比如:低年级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让学生实际计算:我们班有30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多少人?学生在高年级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后,可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出自己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在学习了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后,让学生亲自计算一下自己铅笔盒的体积有多大,让孩子去买东西是学习数学的捷径。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 少”。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学习,尽量要求孩子快速回答问题。用钱币训练会使孩子很快掌握计算本领。
二、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笔算离不开口算,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口算的正确与熟练程度所制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1.课堂前五分钟
每天上课前,要求学生背乘法口决,练习的的数量和类型也是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慢到快,口算的内容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新、旧知识必须交叉混合训练,针对学生现状及大纲对计算内容的不同要求、分层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口算速度。
2.课堂中计算竞赛
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兴趣,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同过分组计时口算练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做,才能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3.课后加强练习
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每天晚上都进行口算训练,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并根据内容和题量规定口算时间;为了不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经常改换口算形式,如和爸爸妈妈进行口算竞赛,听算,比正确、比速度、比运算的灵活性和合理性等等。
三、重视习惯培养,提高计算能力
1.认真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规范书写习惯
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3.核对检验习惯
利用四则计算互逆关系进行检验,或利用不同计算方法去进行检验,通过估计数位多少估算结果的大致范围,看尾数,看小数位数等方法进行检验。为促使学生认真检验,在班中开展"一周无错题" 竞赛,一周中家庭作业或课堂作业都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颗星,到期末比一比,谁得星星最多,这样激发了学生检验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作业的正确率。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教师要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