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教材对“对数的概念”的引入过于直接,一般教学方式对“对数的运算”的处理也接近于强加式,它们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学习兴趣.为此,笔者将对数的概念与对数的运算整合在一节40分钟的教学课中,在“数学史与数学本体知识巧妙融合”的理念指导下生成教案,努力让学生了解对数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并给予学生探索对数运算性质的机会.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本体知识;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
一、教学背景
对数思想的产生大大简化了烦琐的大数运算,对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在现行的上教版高中数学教材[1]中,对数概念的引入是从一个指数方程入手,并没有阐述其背后的人文因素与实际的迫切需求.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为何要学习对数?发明对数的意义何在?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意识到上述问题,笔者也不例外.
为帮助学生解决上述困惑,笔者对“对数概念的引入”进行教学重构,将数学史融入教学,努力让学生走进历史,身临其境,体会发明对数的必要性.只有学生切实体会到对数为简化计算带来的极大便利,学生才不会觉得对数只是为了和指数式进行互化、只是一个枯燥无聊的计算工具,从而使学生感悟数学之美.
任何概念的完善都要经历产生与发展这样两个阶段,对数亦是如此.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学习对数概念以外,学习对数的运算也是一个重头戏,两者不可分割.在现行教材中,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各需要一节40分钟的课,现在,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呈现对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笔者需要将对数的概念与对数的运算整合在一节40分钟的教学课中.在着手整合之前,笔者考虑到:首先,如果花费太多时间在对数概念的引入上,虽然可以将对数的产生过程复原,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对数发明的必要性,但是对数的运算部分的教学就会变得非常仓促,也许只能引出对数的加法性质(性质1),而减法性质(性质2)与乘法性质(性质3)只能作为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一节课就不再完整了.其次,对数的三大运算性质在教材中凭空出现,缺少来龙去脉,这显然不符合学生的逻辑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自然的,教师应当对此加以适当的铺垫.基于上述考虑,在“对数概念及其运算”(1课时)教案的生成过程中,应当努力达成以下三个目标:
目标1 借助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引入对数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对数概念的诞生与起源;
目标2 利用实例,让学生自发地探索对数的运算性质,使教学过程自然且有逻辑,避免苍白的强加式教学;
目标3 合理分配时间,对于目标1、目标2做到细致且不拖沓,精确且高效.
二、教学过程与教案生成
(一)课前引入
在课前,要求学生在不借助计算器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大数的乘法、除法、乘方、开方运算,让学生体验到大数运算的不易.
引例 在没有计算器的帮助下,求下列各式的值:
(二)双数列表的引入[2]
(三)实例引入
教师:上述双数列表中的特例都是设计好的,这些大数均为2的整数次幂.而在天文学家的實际计算过程中,遇到的数字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天文数字,不可能刚巧都是2的整数次幂.华东师范大学的汪晓勤教授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中举了一个实例——天文学家必会面临计算299 792.458×31 536 000这一问题,因为它是光速与一年的秒数的乘积,也就是一个光年的大小[3].这样的大数乘法运算如何巧妙地转化为小数的加法运算呢?只要我们能够找到a,b,使得2a=299 792.458,2b=31 536 000,就可以通过查找双数列表的方法,简便地进行计算.
(四)对数符号的诞生
面对上述光年计算的问题,教师提出疑问:若已知实数a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本体知识;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
一、教学背景
对数思想的产生大大简化了烦琐的大数运算,对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在现行的上教版高中数学教材[1]中,对数概念的引入是从一个指数方程入手,并没有阐述其背后的人文因素与实际的迫切需求.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为何要学习对数?发明对数的意义何在?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意识到上述问题,笔者也不例外.
为帮助学生解决上述困惑,笔者对“对数概念的引入”进行教学重构,将数学史融入教学,努力让学生走进历史,身临其境,体会发明对数的必要性.只有学生切实体会到对数为简化计算带来的极大便利,学生才不会觉得对数只是为了和指数式进行互化、只是一个枯燥无聊的计算工具,从而使学生感悟数学之美.
任何概念的完善都要经历产生与发展这样两个阶段,对数亦是如此.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学习对数概念以外,学习对数的运算也是一个重头戏,两者不可分割.在现行教材中,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各需要一节40分钟的课,现在,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呈现对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笔者需要将对数的概念与对数的运算整合在一节40分钟的教学课中.在着手整合之前,笔者考虑到:首先,如果花费太多时间在对数概念的引入上,虽然可以将对数的产生过程复原,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对数发明的必要性,但是对数的运算部分的教学就会变得非常仓促,也许只能引出对数的加法性质(性质1),而减法性质(性质2)与乘法性质(性质3)只能作为思考题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样一节课就不再完整了.其次,对数的三大运算性质在教材中凭空出现,缺少来龙去脉,这显然不符合学生的逻辑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自然的,教师应当对此加以适当的铺垫.基于上述考虑,在“对数概念及其运算”(1课时)教案的生成过程中,应当努力达成以下三个目标:
目标1 借助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引入对数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对数概念的诞生与起源;
目标2 利用实例,让学生自发地探索对数的运算性质,使教学过程自然且有逻辑,避免苍白的强加式教学;
目标3 合理分配时间,对于目标1、目标2做到细致且不拖沓,精确且高效.
二、教学过程与教案生成
(一)课前引入
在课前,要求学生在不借助计算器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大数的乘法、除法、乘方、开方运算,让学生体验到大数运算的不易.
引例 在没有计算器的帮助下,求下列各式的值:
(二)双数列表的引入[2]
(三)实例引入
教师:上述双数列表中的特例都是设计好的,这些大数均为2的整数次幂.而在天文学家的實际计算过程中,遇到的数字都是有实际意义的天文数字,不可能刚巧都是2的整数次幂.华东师范大学的汪晓勤教授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中举了一个实例——天文学家必会面临计算299 792.458×31 536 000这一问题,因为它是光速与一年的秒数的乘积,也就是一个光年的大小[3].这样的大数乘法运算如何巧妙地转化为小数的加法运算呢?只要我们能够找到a,b,使得2a=299 792.458,2b=31 536 000,就可以通过查找双数列表的方法,简便地进行计算.
(四)对数符号的诞生
面对上述光年计算的问题,教师提出疑问:若已知实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