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三部曲是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系列。该系列小说向我们展示了极权统治者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民众的控制,揭示了技术的进步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平等、自由的生活,反而成为极权统治者管理和控制民众的工具和手段。
【关键词】《饥饿游戏》三部曲 极权社会 技术统治
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三部曲——《饥饿游戏》《燃烧的女孩》《嘲笑鸟》是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系列。作为反乌托邦的创作,该系列小说描述了一个笼罩在极权统治下的未来世界。国家的统治者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然而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为民众平等自由的理想而服务,反而成为极权统治者管理和控制民众的工具,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极端对立。本文将从两个政府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统治的角度进行论述,重点阐述技术的发展如何导致人性的泯灭和异化,揭示极权统治者利用技术维护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饥饿游戏》三部曲故事梗概
小说故事发生在历经浩劫的北美洲废墟上一个名为帕纳姆的国家。这个国家由首都凯匹特和12个区构成。由于统治者实施残酷压迫,七十多年前,各区发动反叛,最终十二个区被打败,第十三区被毁灭。为了惩罚叛乱者,凯匹特统治者设立了“饥饿游戏”,规定十二个区每年必须选出12—18岁的少男少女各一名到凯匹特参加竞技比赛。整个比赛在全国范围内直播,在两周时间里,二十四位选手经过残酷厮杀,最终产生一名获胜者。小说女主人公凯特尼斯和男主人公皮塔在第74届饥饿游戏中获胜,但他们在比赛中斗智斗勇的精彩表现却引起各区的反叛。为了平息反叛火焰,凯匹特统治者斯诺总统宣布即将进行的第75届饥饿游戏的选手将从以往的胜利者中选出。凯特尼斯和皮塔被迫再次参加比赛,而这次比赛在凯特尼斯向竞技场上空射出的那一箭中结束了。凯特尼斯和几位参赛选手被带到了十三区,而全国的反叛也由此拉开序幕。事实上,七十五年前的暴动发生后,凯匹特摧毁了十三区所有地面设施,但十三区转到了地下,切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在这七十几年中,十三区历经重重困难,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凯匹特和各区建立了地下反抗组织。当各区再次发生暴动时,十三区也再次回到民众的视线中,并联合各区推翻了凯匹特的统治。然而,十三区的科恩总统并不是代表民主的新政权,而是极权统治的新势力。当凯特尼斯用她的箭结束了科恩总统的性命后,帕纳姆国终于迎来了春天,民众不再生活在极权统治的阴影下。
二、极权社会的技术控制
“当科学的进步和工业化越来越多地掌握在某些社会集团手里时,科学技术便成了他们控制社会的巨大力量,成为他们发动战争、争权斗利的资本和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不是自由,而是控制,不是开放,而是封闭。”(黎新华,2012)在《饥饿游戏》中,极权统治者对科技的滥用达到了极致,由此带来的是凯匹特人性被扼杀的荒谬世界和各区凄苦穷困的悲惨生活。
(一)游戏外的技术控制
关于技术统治与极权主义的互通性,哈贝马斯认为:“当代极权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蔓延全球的技术。”现代技术改变和重构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而极权统治者正是运用无处不在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民众身体和思想的控制。小说中,作者描述了两个共存的政权——斯诺总统领导的凯匹特政权和科恩总统领导的十三区政权。尽管两个政权采取不同方式统治,但两者本质上都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民众的统治,并对民众产生相同影响。
在斯诺总统的统治下,帕纳姆国的十二个区都被通电的隔离网围了起来,这样既能防止各区民众到隔离网外的林中偷猎,也能阻断各区之间的往来。在凯特尼斯生活的十二区,统治者管理较为松散,隔离网不会长时间通电,虽然到林中偷猎是被禁止的行为,但食不果腹的民众仍能到林中寻觅食物而不受惩罚。然而,在各区叛乱相继发生后,隔离网保持通电,很多民众获得食物的途径被切断。同时,隔离网限制了民众的活动范围,各区民众不能逃跑,也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此外,斯诺总统采取传媒技术加强对各区民众的统治。电视广播是一种普遍有力的宣传工具,利用这种方式,极权统治者更高效地传播政府的意识形态,控制民众的思想认识。斯诺总统要求所有民众在收获节期间必须观看饥饿游戏的直播过程,甚至对饥饿游戏毫无兴趣的老人也不能忽视这场年度盛事,因为参与收获节是每个人的法定义务,除非他已经奄奄一息。这一命令确保饥饿游戏能更好地履行其政治作用。斯诺总统以各种暴力场面呈现出政府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至高权力。透过比赛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各区民众感受到的不仅是总统在游戏中施加到选手身上的权力,更能联想到政府在游戏外体现出的强大意志力。
斯诺总统还利用电视广播来影响民众对十三区的认识。在帕纳姆官方描述中,叛乱过后的十三区成为一片荒芜之地,没有任何生命痕迹。大卫·哈维指出传媒技术以出现在电视上一系列静态的图像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电视传媒技术,斯诺政府不断在民众面前展示十三区的画面,构建民众对十三区的固定印象,形成对十三区的偏见。一遍一遍地播放十三区的景象只是为了提醒各区民众反叛凯匹特统治的可怕下场——所有一切都会被摧毁。赤裸裸的视觉呈现给各区民众更强的感官刺激和更深刻的感受。
而科恩总统统治下的十三区,所有民众体内都装有显示器来提醒每个人的日程安排。十三区民众和各区逃难者必须严格遵守时间表,违反规定会受到严苛惩罚。此外,十三区政府运用技术与凯匹特政府形成抗衡。在凯匹特运用各种传媒技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十三区政府不断尝试侵入凯匹特的传媒体系。当十三区能成功干扰凯匹特的电视宣传时,十三区政府在技术领域和凯匹特形成对抗之势,打破了凯匹特至高无上的权力。
(二)游戏中的技术控制
饥饿游戏最生动地体现出凯匹特对各区民众的技术控制,它是帕纳姆国统治者用技术控制民众的缩影。大赛组织者利用高科技创造出拟态环境——竞技场,并在每位选手体内植入追踪器,随时对选手进行定位。凯匹特的贵族把“贡品”在竞技场的杀戮当成每年一次的视觉盛宴。他们随心所欲地改变比赛规则、设置各种障碍,只是为了让游戏更加精彩刺激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大赛组织者运用各种高科技改造的变形物种操控比赛,增加比赛难度,残害选手性命,高科技的设备只是统治者进行娱乐的玩物,让人不由地感叹技术发展的荒谬。技术的畸形发展带给凯匹特人的只有心灵的空虚和人性的泯灭。
无处不在的监控技术严格管理着每一个选手,自由人彻底沦为了竞技场上的“囚徒”。为了生存下去,来自同一个区的男女贡品被迫成为相互厮杀的对手。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选手们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技术只给他们带来了恐惧与死亡。在凯匹特操控的比赛中,他们是竞技场上的一颗棋子,生存的意义在于满足凯匹特人的视觉享受。而更为可悲的是,一些选手为更好地在镜头前展现自己而费尽心思,自愿沦为技术的奴隶。当技术控制内化于每个民众的内心,成为一种无形力量时,也正是技术控制最可怕的后果。
三、结语
极权社会利用技术给一部分人带来了放纵的自由,然而也让一部分人的自由彻底沦丧。当技术的泛滥和极权相结合时,必然导致残酷血腥的暴力统治,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不能为正义的统治者所用时,必然造成社会的混乱。高度发达的现代技术和极权专制对社会的危害,为生活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发出了警示;如何让技术成果造福于人类,限制技术的非人利用,同样也应引起人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Harvey,David.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USA: Blackwell Publishing,1990.
[2]黎新华.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现代性忧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03):86-87.
[3][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4][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5][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3:嘲笑鸟[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6][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刘东,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关键词】《饥饿游戏》三部曲 极权社会 技术统治
美国作家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三部曲——《饥饿游戏》《燃烧的女孩》《嘲笑鸟》是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系列。作为反乌托邦的创作,该系列小说描述了一个笼罩在极权统治下的未来世界。国家的统治者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然而先进的技术设备没有为民众平等自由的理想而服务,反而成为极权统治者管理和控制民众的工具,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极端对立。本文将从两个政府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统治的角度进行论述,重点阐述技术的发展如何导致人性的泯灭和异化,揭示极权统治者利用技术维护统治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饥饿游戏》三部曲故事梗概
小说故事发生在历经浩劫的北美洲废墟上一个名为帕纳姆的国家。这个国家由首都凯匹特和12个区构成。由于统治者实施残酷压迫,七十多年前,各区发动反叛,最终十二个区被打败,第十三区被毁灭。为了惩罚叛乱者,凯匹特统治者设立了“饥饿游戏”,规定十二个区每年必须选出12—18岁的少男少女各一名到凯匹特参加竞技比赛。整个比赛在全国范围内直播,在两周时间里,二十四位选手经过残酷厮杀,最终产生一名获胜者。小说女主人公凯特尼斯和男主人公皮塔在第74届饥饿游戏中获胜,但他们在比赛中斗智斗勇的精彩表现却引起各区的反叛。为了平息反叛火焰,凯匹特统治者斯诺总统宣布即将进行的第75届饥饿游戏的选手将从以往的胜利者中选出。凯特尼斯和皮塔被迫再次参加比赛,而这次比赛在凯特尼斯向竞技场上空射出的那一箭中结束了。凯特尼斯和几位参赛选手被带到了十三区,而全国的反叛也由此拉开序幕。事实上,七十五年前的暴动发生后,凯匹特摧毁了十三区所有地面设施,但十三区转到了地下,切断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在这七十几年中,十三区历经重重困难,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凯匹特和各区建立了地下反抗组织。当各区再次发生暴动时,十三区也再次回到民众的视线中,并联合各区推翻了凯匹特的统治。然而,十三区的科恩总统并不是代表民主的新政权,而是极权统治的新势力。当凯特尼斯用她的箭结束了科恩总统的性命后,帕纳姆国终于迎来了春天,民众不再生活在极权统治的阴影下。
二、极权社会的技术控制
“当科学的进步和工业化越来越多地掌握在某些社会集团手里时,科学技术便成了他们控制社会的巨大力量,成为他们发动战争、争权斗利的资本和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不是自由,而是控制,不是开放,而是封闭。”(黎新华,2012)在《饥饿游戏》中,极权统治者对科技的滥用达到了极致,由此带来的是凯匹特人性被扼杀的荒谬世界和各区凄苦穷困的悲惨生活。
(一)游戏外的技术控制
关于技术统治与极权主义的互通性,哈贝马斯认为:“当代极权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蔓延全球的技术。”现代技术改变和重构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而极权统治者正是运用无处不在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民众身体和思想的控制。小说中,作者描述了两个共存的政权——斯诺总统领导的凯匹特政权和科恩总统领导的十三区政权。尽管两个政权采取不同方式统治,但两者本质上都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民众的统治,并对民众产生相同影响。
在斯诺总统的统治下,帕纳姆国的十二个区都被通电的隔离网围了起来,这样既能防止各区民众到隔离网外的林中偷猎,也能阻断各区之间的往来。在凯特尼斯生活的十二区,统治者管理较为松散,隔离网不会长时间通电,虽然到林中偷猎是被禁止的行为,但食不果腹的民众仍能到林中寻觅食物而不受惩罚。然而,在各区叛乱相继发生后,隔离网保持通电,很多民众获得食物的途径被切断。同时,隔离网限制了民众的活动范围,各区民众不能逃跑,也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此外,斯诺总统采取传媒技术加强对各区民众的统治。电视广播是一种普遍有力的宣传工具,利用这种方式,极权统治者更高效地传播政府的意识形态,控制民众的思想认识。斯诺总统要求所有民众在收获节期间必须观看饥饿游戏的直播过程,甚至对饥饿游戏毫无兴趣的老人也不能忽视这场年度盛事,因为参与收获节是每个人的法定义务,除非他已经奄奄一息。这一命令确保饥饿游戏能更好地履行其政治作用。斯诺总统以各种暴力场面呈现出政府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至高权力。透过比赛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各区民众感受到的不仅是总统在游戏中施加到选手身上的权力,更能联想到政府在游戏外体现出的强大意志力。
斯诺总统还利用电视广播来影响民众对十三区的认识。在帕纳姆官方描述中,叛乱过后的十三区成为一片荒芜之地,没有任何生命痕迹。大卫·哈维指出传媒技术以出现在电视上一系列静态的图像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通过电视传媒技术,斯诺政府不断在民众面前展示十三区的画面,构建民众对十三区的固定印象,形成对十三区的偏见。一遍一遍地播放十三区的景象只是为了提醒各区民众反叛凯匹特统治的可怕下场——所有一切都会被摧毁。赤裸裸的视觉呈现给各区民众更强的感官刺激和更深刻的感受。
而科恩总统统治下的十三区,所有民众体内都装有显示器来提醒每个人的日程安排。十三区民众和各区逃难者必须严格遵守时间表,违反规定会受到严苛惩罚。此外,十三区政府运用技术与凯匹特政府形成抗衡。在凯匹特运用各种传媒技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十三区政府不断尝试侵入凯匹特的传媒体系。当十三区能成功干扰凯匹特的电视宣传时,十三区政府在技术领域和凯匹特形成对抗之势,打破了凯匹特至高无上的权力。
(二)游戏中的技术控制
饥饿游戏最生动地体现出凯匹特对各区民众的技术控制,它是帕纳姆国统治者用技术控制民众的缩影。大赛组织者利用高科技创造出拟态环境——竞技场,并在每位选手体内植入追踪器,随时对选手进行定位。凯匹特的贵族把“贡品”在竞技场的杀戮当成每年一次的视觉盛宴。他们随心所欲地改变比赛规则、设置各种障碍,只是为了让游戏更加精彩刺激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大赛组织者运用各种高科技改造的变形物种操控比赛,增加比赛难度,残害选手性命,高科技的设备只是统治者进行娱乐的玩物,让人不由地感叹技术发展的荒谬。技术的畸形发展带给凯匹特人的只有心灵的空虚和人性的泯灭。
无处不在的监控技术严格管理着每一个选手,自由人彻底沦为了竞技场上的“囚徒”。为了生存下去,来自同一个区的男女贡品被迫成为相互厮杀的对手。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灾难,选手们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技术只给他们带来了恐惧与死亡。在凯匹特操控的比赛中,他们是竞技场上的一颗棋子,生存的意义在于满足凯匹特人的视觉享受。而更为可悲的是,一些选手为更好地在镜头前展现自己而费尽心思,自愿沦为技术的奴隶。当技术控制内化于每个民众的内心,成为一种无形力量时,也正是技术控制最可怕的后果。
三、结语
极权社会利用技术给一部分人带来了放纵的自由,然而也让一部分人的自由彻底沦丧。当技术的泛滥和极权相结合时,必然导致残酷血腥的暴力统治,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不能为正义的统治者所用时,必然造成社会的混乱。高度发达的现代技术和极权专制对社会的危害,为生活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人们发出了警示;如何让技术成果造福于人类,限制技术的非人利用,同样也应引起人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Harvey,David.Time-space Compression an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USA: Blackwell Publishing,1990.
[2]黎新华.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现代性忧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03):86-87.
[3][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4][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5][美]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3:嘲笑鸟[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6][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刘东,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