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前恐惧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入院后恐惧视觉模拟评分≥4分、首次住院行胆囊切除术、无糖尿病患者160例,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2组(n=80):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麻醉前行常规访视和告知,试验组在常规访视和告知后采用心理疗法进行心理干预。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T1)、术前一天晚上入睡前(T2)、入手术室后麻醉前(T3)记录恐惧视觉模拟评分、MAP和HR,于T1,3时测定血糖。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T2,3时MAP和HR均降低(P<0.05);与对照级比较,试验组T2,3时MAP、HR、中度和重度恐惧发生率及T3时血糖明显降低(P<0.01)。结论 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恐惧程度。
关键词:手术 心理干预 恐惧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05-02
焦虑、恐惧是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对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重大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严重时可影响麻醉、手术效果及预后。本研究拟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前恐惧程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和分组
恐惧视觉模拟评分≥4分、首次住院拟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160例,年龄18~70岁,体重43~65kg,ASAⅠ-Ⅱ级,无精神病史,能正确理解视觉模拟标尺(VAS)评分规则,能读写,同意配合问卷调查;排除条件:糖尿病患者、术前长期服用安定等镇静剂。随机分为两组( n=80):对照组和试验组。
1.2方法和步骤
对两组患者麻醉前行常规访视和告知,试验组在常规访视和告知后充分掌握患者的忧虑和期望,麻醉医生于术前3d对其进行心理干预,1次/d,以下几种心理疗法(PPST)[1]结合使用:疏导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示范法、心理暗示法等,了解患者焦虑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释,提高患者对相应问题的认识,以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术后患者现身说法,鼓励其战胜恐惧。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T1)、术前一天晚上入睡前(T2)、入手术室麻醉前(T3)参照VAS评分规则,由患者本人对自己恐惧程度进行评分(0~10分:轻度恐惧为1~3分,中度恐惧为4~6分,重度恐惧为7~10分),测定MAP和HR,于T1,3时测定血糖。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比、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中度和重度恐惧发生率的比较(%,n=80)
中度恐惧 重度恐惧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T1 62.0 62.0 37.0 37.0
T2 36.0* 47.5 20.0* 27.5
T3 26.0* 42.5 15.0* 23.8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中重度恐惧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见表1。
与T1时比较,两组T2,3时MAP和HR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2,3时MAP、HR、T3时血糖明显降低(P<0.01),见表2。
表2两组MAP、HR和血糖的比较(n=80,x±s)
组别 T1 T2 T3
MAP(mmHg) 对照组 89±11 85±11* 82±11*
试验组 90±11 83±11*# 76±11*#
HR(次/min) 对照组 81±12 79±10*# 77±11*
试验组 82±12 77±10* 74±11*#
血糖(mmol/L) 对照组 5.7±0.7 _ 5.3±0.8
试验组 5.7±0.6 _ 4.8±0.7#
注:与T1时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麻醉和手术对每一位患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由于对麻醉和手术的意义、目的和预后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以及担心麻醉和手术医师的技术等,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2,3]。恐惧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髓质的分泌迅速增加,儿茶酚胺合成增多,加速分解代谢,促进糖原分解,并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4]。这为本研究以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血糖作为恐惧时应激反应的指标提供了依据。
麻醉和手术前患者的心态复杂,并且多变,故在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最为重要。研究表明,接受过术前宣教的患者比未接受术前宣教者更为合作,焦虑、抑郁程度减轻,术后并发症减少,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5]。因此,有研究者[6]将心理干预视为“精神性术前用药”(psychological premedication)。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T2,3时MAP、HR、中度和重度恐惧发生率及T3时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程度。先前的研究[7]表明通过术前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去除负性心理因素,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正性心理因素,正性情绪又促进痛阈的提高,使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再次产生正性情绪,形成良性循环,从而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梅.心理干预在麻醉中的应用及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6):354-356
[2] Mitchell M. Patient anxiety and modern elective surgery:a literature review.J Clin Nurs,2003,12:806-815
[3] 沈雪妹,汪敏,主编.医学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30-132,232-235
[4]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0
[5] Asilioglu K,Celik SS.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education on anxiety of open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Patient Educ Couns,2004,53:65-70
[6] 黄河,张伟,胡玲.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366-368
[7] 何相好,郭霞,王振英,等.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10):972-973
关键词:手术 心理干预 恐惧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6-0105-02
焦虑、恐惧是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对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和重大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严重时可影响麻醉、手术效果及预后。本研究拟探讨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前恐惧程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和分组
恐惧视觉模拟评分≥4分、首次住院拟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160例,年龄18~70岁,体重43~65kg,ASAⅠ-Ⅱ级,无精神病史,能正确理解视觉模拟标尺(VAS)评分规则,能读写,同意配合问卷调查;排除条件:糖尿病患者、术前长期服用安定等镇静剂。随机分为两组( n=80):对照组和试验组。
1.2方法和步骤
对两组患者麻醉前行常规访视和告知,试验组在常规访视和告知后充分掌握患者的忧虑和期望,麻醉医生于术前3d对其进行心理干预,1次/d,以下几种心理疗法(PPST)[1]结合使用:疏导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示范法、心理暗示法等,了解患者焦虑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释,提高患者对相应问题的认识,以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术后患者现身说法,鼓励其战胜恐惧。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T1)、术前一天晚上入睡前(T2)、入手术室麻醉前(T3)参照VAS评分规则,由患者本人对自己恐惧程度进行评分(0~10分:轻度恐惧为1~3分,中度恐惧为4~6分,重度恐惧为7~10分),测定MAP和HR,于T1,3时测定血糖。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比、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中度和重度恐惧发生率的比较(%,n=80)
中度恐惧 重度恐惧
试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对照组
T1 62.0 62.0 37.0 37.0
T2 36.0* 47.5 20.0* 27.5
T3 26.0* 42.5 15.0* 23.8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中重度恐惧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见表1。
与T1时比较,两组T2,3时MAP和HR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2,3时MAP、HR、T3时血糖明显降低(P<0.01),见表2。
表2两组MAP、HR和血糖的比较(n=80,x±s)
组别 T1 T2 T3
MAP(mmHg) 对照组 89±11 85±11* 82±11*
试验组 90±11 83±11*# 76±11*#
HR(次/min) 对照组 81±12 79±10*# 77±11*
试验组 82±12 77±10* 74±11*#
血糖(mmol/L) 对照组 5.7±0.7 _ 5.3±0.8
试验组 5.7±0.6 _ 4.8±0.7#
注:与T1时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麻醉和手术对每一位患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由于对麻醉和手术的意义、目的和预后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以及担心麻醉和手术医师的技术等,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2,3]。恐惧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髓质的分泌迅速增加,儿茶酚胺合成增多,加速分解代谢,促进糖原分解,并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4]。这为本研究以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血糖作为恐惧时应激反应的指标提供了依据。
麻醉和手术前患者的心态复杂,并且多变,故在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最为重要。研究表明,接受过术前宣教的患者比未接受术前宣教者更为合作,焦虑、抑郁程度减轻,术后并发症减少,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5]。因此,有研究者[6]将心理干预视为“精神性术前用药”(psychological premedication)。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T2,3时MAP、HR、中度和重度恐惧发生率及T3时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程度。先前的研究[7]表明通过术前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去除负性心理因素,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正性心理因素,正性情绪又促进痛阈的提高,使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再次产生正性情绪,形成良性循环,从而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的恐惧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梅.心理干预在麻醉中的应用及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6):354-356
[2] Mitchell M. Patient anxiety and modern elective surgery:a literature review.J Clin Nurs,2003,12:806-815
[3] 沈雪妹,汪敏,主编.医学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30-132,232-235
[4]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0
[5] Asilioglu K,Celik SS.The effect of preoperative education on anxiety of open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Patient Educ Couns,2004,53:65-70
[6] 黄河,张伟,胡玲.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366-368
[7] 何相好,郭霞,王振英,等.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10):97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