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中涌现了许多新型教学模式,展现了素质教育的新面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庞大,且和实际生活距离远,对学生来说有陌生感,这时如果采取传统教学中概念灌输的教学模式,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的疲倦厌学。因此,配合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方向,探究利用学案导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案导学;应用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和目的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教学内容上看,他要求我们以生物的概念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应用为基础。从教学目的上看,他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开拓眼界,体会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质。而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目的就是配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通过以引导为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生物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学案导学的推进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新教学模式的推广效果,亟待探索解决方法。
  一、推广生物学案导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一).实际教学中学案利用的少
  在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教师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认真编写了学案,学生们也按照要求对学案的内容进行了研读学习,但是在课堂讲解却很少与学案内容进行结合。学案往往作为一种教材的补充内容下发出去由学生自己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引导少,既不能保证学生认真学习学案内容,也不能发挥学案的引导作用,达到利用学案开拓课堂内容的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案导学是一种新方法,师生在应用时还比较陌生,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在教学中仍然侧重于单纯的成绩提升,对学案导学的利用不够重视[1]。
  (二).编写的学案内容不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
  在学案导学模式的推进中,学案的编写是最基础的部分,直接决定了学案导学的效果。优秀有效的学案,应当是既能细致的解释教材概念,辅助学生打好基础,又能拓展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开拓眼界和培养综合素质。然而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教师编写出来的学案内容苍白,无法做到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形式上类似于课外补充知识,既不能与课堂内容结合,达到加深教材内容理解,提升课堂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也不能达到拓展思维,通过生物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与教材和课堂上结合较少的学案,还造成了学生们轻视学案,不把学案导学当作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的现象。许多学生不做笔记,甚至完全不看学案,认为没有必要,认为主要的内容都在教材上,上课的时候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就行了,学习方式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时没有改变。
  二、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一)重视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运用学案
  生物课程与其他理科课程不同,它概念性内容多,计算性内容少,应当是比较容易学习的,然而因为这些内容现实生活中见得少,学生们直接学习仍然感到吃力难懂。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案进行引导,在课堂开始前一天布置预习内容,并下发学案进行辅助。在学案的内容上,要注意对教材中的一些难点概念进行解析,通过铺垫知识,使学生们注意力集中,进入学习状态,最终达到提升课堂质量的目的[2]。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许多学生曾反映自己在课堂上听的一知半解,分不清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分裂有什么区别,与受精卵的分裂又有什么不同。这时,我们就要在学案中注意这一点,把减数分裂的现象与概念结合起来,利用情境解析法解释概念,做好课堂前的知识铺垫。
  (二)运用学案,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连成系统
  生物教材中,许多知识点的设置实际上是有先有后,由小及大,循序渐进的。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整本教材中,第一章先从微观层面讲解了细胞的调节,并介绍了稳态环境的重要性,中间两章在此基础上讲解了较大层面上人体和植物的体内是如何进行稳态调节的,并以讲解与实际生活结合较多的人体为主,与实际体验结合较少的植物为辅,最后两章则进入宏观层面,讲解种群内部的个体之间,生态系统中的种群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达到平衡稳定的。
  类似的内容,我们不但可以在学案中写出来,还可以在课堂上讲出来。学案内容可以不局限于一堂课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加强联系,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把一个个独立存在的知识点变成前后统一的知识体系,使生物课的内容不再简单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知识点的逐个记忆为知识体系整体的认知,加深理解,提高教学质量[3]。
  (三)重视课外拓展,开阔学生眼界
  生物这一学科,与现实生活中的农业研究,生态保护以及医学和生理学都是密切相关的,这也是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生物课上重视实践运用的根本原因,反映到学案导学的模式上,就要求我们在学案的内容中加入教材之外的拓展内容,开阔学生们的眼界。
  以高中生物必修一为例,这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讲解细胞的构成和运作方式,在学案中,我们就可以告诉学生们:最近十几年来,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大部分都是研究生物分子的生物学家,比如2003年的诺贝尔奖就颁给了研究细胞膜通道蛋白的兩位科学家,化学奖也变得越来越像生物学奖,而这样的现象恰恰证明了分子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也可以更进一步,介绍在现实生活中分子生物学应用在了哪些地方,体现了生物学这门学科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受传统思维中“主科副科”的影响,很多学生轻视生物课程的学习,把生物课仅看作补充课外知识的学科,经过这样的介绍,学生们不但能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还能培养科学素质,在深入学习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结束语
  过去高中生物课堂在推进学案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认识不深,没有广泛利用,没有发挥出应有效果的问题,本文在归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生物课堂上的学案导学模式,还是应当继续深入探索,挖掘学案内容的深度,发展学案应用范围的广度,抛弃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案仅流于形式,学案导学套路化,过场化的现象,进一步为推广素质教育助力。
  参考文献:
  [1] 勾华强. 研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9):0081-0081.
  [2] 高捷.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价值[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 000(002):P.118-118.
  [3] 姜慧敏.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1):599.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幼儿成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避免的重要作用。他为儿童以后成长教育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教育上,要注重打造出有温度的幼儿教育,让幼儿在教育中感受到幸福感和乐趣。本文就如何打造有温度的幼儿教育展开相关讨论。  【关键词】幼儿;教育;温度  引言:有温度的幼儿教育并不是一人之力办成的,这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政府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合作纽带。给幼儿关心和关爱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可以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音乐素养等进行有效培养。经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发现,现阶段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并不理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不断摸索更为有效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法,从而逐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1. 学生合唱队伍的组建与曲目选择  (1)选拔对象与选拔方式  
期刊
【摘要】小学开展体育教学除了发掘学生的运动资质,还有一个更为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进行体能锻炼的兴趣,通过查找文献为文章奠定理论上的基础,经过全文的分析可知,激发体能锻炼的兴趣要从优化课程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以及师生共同参与几个方面入手,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体能锻炼;
期刊
【摘要】对于身心尚未成熟和缺乏理解的学龄前学生,幼儿园教育者的管理工作无法取得相应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选择合适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对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着重探讨了幼儿园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幼儿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随着现代幼儿制度的发展,幼儿园应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精神和哲学上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课程,精心策划
期刊
【摘要】阅读活动贯穿于语文学习全过程,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会产生直接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主题阅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阅读教学模式之一,并且逐渐突显出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文将着眼于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有效组织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不但会对语文学习产生重要影响,而且逐渐成为现代公民所必备的一种素质。在初中语文新课标中,从阅读技能、阅读体验、阅读积
期刊
【摘要】面对一群刚入园的孩子,他们的哭声此起彼伏的情景经常在我耳边响起,但静下来一想,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熟悉的父母身边来到陌生的老师身边,从“独立王国”来到眾多的小朋友中间,从一切依赖父母到自己独立思考处理一些事情,这期间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作为家长该如何面对刚入园的孩子呢?对于从未离开过家的孩子来说,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中生活,肯定会有不安全感,入园焦虑现象也就由此产生。孩子的焦虑情
期刊
【摘要】对于小学的科学课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课要求学生敢于想象,并且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才能发现知识的真谛,科学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它的新颖性更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更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整个过程中掌握更多学习的技巧,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造性思维  一、小学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中有三种类型,主要是学科、活动、经验。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腰中教学的全面发展和融合。音乐课程是幼儿阶段学习的重要课程,通过音乐的教学,对幼儿进行美育、德育教育,围绕音乐进行思想情感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音乐源于生活,因此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应当要与自然生活、日常生活、地域文化生活相结合,选择合适的音乐内容,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式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活动。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不断优化,语文学科在学科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当前的中学生来说,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极其重要,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外阅读 指导措施  引言:  有效的课外阅读所
期刊
【摘要】幼儿的种植活动是指儿童在于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在幼儿园中的一些专门区域进行的种子的播种以及果实的收获等的一个劳动过程。这个过程它包含了儿童对于语言的表达以及他的神态动作的展现等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于儿童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从而分析儿童的这样的一个相关特点。本文就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幼儿种植行为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幼儿;种植活动;行为  引言:在幼儿种植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于儿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