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共配有九十多幅图片,这些图片跟课本选文有密切联系,教学中若对图片认识、挖掘和利用不够,既会浪费学习资源,又会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经验对此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材;图片资料; 认识和运用
一、图片资料的类别
1.作者的照片或图像
语文课本的选文是古今中外各学科领域中的名家作品,由于受时代、民族、学生见闻等因素限制,学生对作品的作者比较陌生,教材编写者特别配图来增进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例如有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关汉卿、辛弃疾、鲁迅、朱自清、沈从文、张志公、马克思、恩格斯、契诃夫、屠格涅夫、莎士比亚、普希金、海伦·凯勒等三十多位作者的照片或画像。
2.作品主人公画像
小说、戏剧类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但文字的表达未必能够穷形尽相,为了准确地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编者尽可能地编选了中外历代著名画家根据作品内容为主人公作的画像,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欧也妮·葛朗台"、"格利高尔"、"米洛斯的维纳斯"、"林黛玉"、"窦娥"、"祥林嫂"、"阿Q"等。
3.作品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诗词、散文等作品中涉及到许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编者根据选文内容有重点地编选了几十幅这样的作品,例如:"三峡"、"泰山日出"、"泰山十八盤"、"北大未名湖"、"赤壁"、"康桥"、"阿房宫"、"长城"、"北京地坛"、"颐和园长廊"、"南昌滕王阁"、"屈原墓"、"岳阳楼"等等。
4.作品涉及的其他图片
例如:根据诗文内容,有历代画家所画的写意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琵琶行图轴》",明代画家马轼、李在、夏芷等根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所作的四幅面,还有有关《孔雀东南飞》的写意图,以及有些与选宝文及作者有关的书法、手迹,如:"冯承素摹兰亭帖"、':"张旭狂草"、"王羲之《兰亭序帖卷》"、"乾隆皇帝的书法"、"文征明书王勃《咏滕王阁》诗"、"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鲁迅手迹"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如:"1982年邓小平会见首相撒切尔夫人"、"1997年6月30日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示意图"等。
二、图片资料的运用
课本所选图片资料的内容丰富,价值极高,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备课时要将这部分内容考虑进去,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用图片作引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常见一堂语文课的引言,大多选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言警句、熟语等切入新授的内容,图片也可以作为引言,同样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雨中登泰山》一文,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泰山日出"、"泰山十八盘"两幅图片,通过欣赏,首先会得到泰山日出的壮美,"十八盘"奇险的认识,教师适时导入,水到渠成。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人格的写照,然而对文中所刻划意境的理解,限于学生的阅历和素养,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可先让学生欣赏明朝人根据原文四句诗所作的四幅写意画,首先从画面上让学生欣赏到了幽静、恬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教师再适时讲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会深刻领会陶渊明"出世"的思想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与黑暗现实相对抗的斗争方式。
2、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文字的描绘能够引起人的想象和联想,但还是有一定局限,如果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图片,就会收到文字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欧也妮·葛朗台》一文,"葛朗台"性格的把握对理解作品主题至关重要,作者在故事结尾设置了一个"看守金库"的细节,教师在学生阅读了文章之后再要求学生对图片"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仔细观察:一张椅子,一个老态龙钟行将就木的老人,两眼圆睁注视着前面的藏金石门锁。通过阅读文字和观察图片,学生对这个世界文学中的典型形象将终生不会忘记,从而也会自然顺畅地达到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要通过一篇作品全面了解一个作者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显然办不到,编者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占有材料,除了配置与选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以外,还有其他相关的一些图片资料,教师也要灵活运用。例如学过《兰亭集序》、《沁园春·长沙》、《假如给我二三天光明》、《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等文章就应该引导学生观赏"冯承素摹兰亭贴"、"《兰亭序帖卷》"、"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97年6月30日夜到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示意图"及"沉思中的海伦·凯勒"等课本配图,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3.利用图片加深学生对作者的印象
传统的作者介绍,教师只注重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风格、主要创作,很少关注作者的容貌,学生对作者的认识还是非常模糊,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图片,例如通过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辛弃疾、沈从文、朱自清、契诃夫、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屠格涅夫等照片资料的观察才会增进学生的感生认识,记忆的效果就比较好。
4.以图片为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高中作文的一般写作形式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实际上看图作文也是训练写作的重要形式,这种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例如运用"颐和园长廊"的图片资料,为联想点写一篇文化散文,这样的例子是枚不胜举的。
总之,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图片资料,其作用非同小可,应该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并将它们合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创造出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新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材;图片资料; 认识和运用
一、图片资料的类别
1.作者的照片或图像
语文课本的选文是古今中外各学科领域中的名家作品,由于受时代、民族、学生见闻等因素限制,学生对作品的作者比较陌生,教材编写者特别配图来增进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例如有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关汉卿、辛弃疾、鲁迅、朱自清、沈从文、张志公、马克思、恩格斯、契诃夫、屠格涅夫、莎士比亚、普希金、海伦·凯勒等三十多位作者的照片或画像。
2.作品主人公画像
小说、戏剧类文学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但文字的表达未必能够穷形尽相,为了准确地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编者尽可能地编选了中外历代著名画家根据作品内容为主人公作的画像,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欧也妮·葛朗台"、"格利高尔"、"米洛斯的维纳斯"、"林黛玉"、"窦娥"、"祥林嫂"、"阿Q"等。
3.作品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诗词、散文等作品中涉及到许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编者根据选文内容有重点地编选了几十幅这样的作品,例如:"三峡"、"泰山日出"、"泰山十八盤"、"北大未名湖"、"赤壁"、"康桥"、"阿房宫"、"长城"、"北京地坛"、"颐和园长廊"、"南昌滕王阁"、"屈原墓"、"岳阳楼"等等。
4.作品涉及的其他图片
例如:根据诗文内容,有历代画家所画的写意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琵琶行图轴》",明代画家马轼、李在、夏芷等根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所作的四幅面,还有有关《孔雀东南飞》的写意图,以及有些与选宝文及作者有关的书法、手迹,如:"冯承素摹兰亭帖"、':"张旭狂草"、"王羲之《兰亭序帖卷》"、"乾隆皇帝的书法"、"文征明书王勃《咏滕王阁》诗"、"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鲁迅手迹"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如:"1982年邓小平会见首相撒切尔夫人"、"1997年6月30日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示意图"等。
二、图片资料的运用
课本所选图片资料的内容丰富,价值极高,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备课时要将这部分内容考虑进去,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用图片作引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常见一堂语文课的引言,大多选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言警句、熟语等切入新授的内容,图片也可以作为引言,同样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例如《雨中登泰山》一文,开始就让学生观察"泰山日出"、"泰山十八盘"两幅图片,通过欣赏,首先会得到泰山日出的壮美,"十八盘"奇险的认识,教师适时导入,水到渠成。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人格的写照,然而对文中所刻划意境的理解,限于学生的阅历和素养,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可先让学生欣赏明朝人根据原文四句诗所作的四幅写意画,首先从画面上让学生欣赏到了幽静、恬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教师再适时讲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会深刻领会陶渊明"出世"的思想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与黑暗现实相对抗的斗争方式。
2、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文字的描绘能够引起人的想象和联想,但还是有一定局限,如果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图片,就会收到文字所无法起到的作用。《欧也妮·葛朗台》一文,"葛朗台"性格的把握对理解作品主题至关重要,作者在故事结尾设置了一个"看守金库"的细节,教师在学生阅读了文章之后再要求学生对图片"他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仔细观察:一张椅子,一个老态龙钟行将就木的老人,两眼圆睁注视着前面的藏金石门锁。通过阅读文字和观察图片,学生对这个世界文学中的典型形象将终生不会忘记,从而也会自然顺畅地达到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要通过一篇作品全面了解一个作者的创作风格、艺术特色显然办不到,编者为了让学生较全面地占有材料,除了配置与选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图片以外,还有其他相关的一些图片资料,教师也要灵活运用。例如学过《兰亭集序》、《沁园春·长沙》、《假如给我二三天光明》、《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等文章就应该引导学生观赏"冯承素摹兰亭贴"、"《兰亭序帖卷》"、"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97年6月30日夜到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示意图"及"沉思中的海伦·凯勒"等课本配图,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3.利用图片加深学生对作者的印象
传统的作者介绍,教师只注重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风格、主要创作,很少关注作者的容貌,学生对作者的认识还是非常模糊,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图片,例如通过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辛弃疾、沈从文、朱自清、契诃夫、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屠格涅夫等照片资料的观察才会增进学生的感生认识,记忆的效果就比较好。
4.以图片为材料进行写作训练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高中作文的一般写作形式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实际上看图作文也是训练写作的重要形式,这种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例如运用"颐和园长廊"的图片资料,为联想点写一篇文化散文,这样的例子是枚不胜举的。
总之,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图片资料,其作用非同小可,应该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并将它们合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创造出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