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科内在本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332904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植树问题”的教学为例,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安排,提出教学应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的规律、思想方法和模型建构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探明了方向。
  [关键词]学科本质;数学素养;植树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0-0074-02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6页至第108页的内容。在公开课中,很多教师喜欢上“植树问题”,但在教学中又很纠结需不需要把教材例1中的“100米”像教材上那样从“20米可以栽几棵”人手来研究,需不需要构建“两端都栽”“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三种模型,需不需要在植树问题中设置更加真实的问题情境……这些问题,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一、研读课标教材,明确目标要求
  关于“植树问题”,从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体系上看,它与“搭配”“推理”“集合”“简单的排列组合”“优化——烧水问题”“鸡兔同笼”“抽屉原理”“找次品”“重叠问题”“烙饼问题”等内容一样,皆属于人教版教材中的“数学广角”;从课程内容划分上看,它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对这部分知识,课程标准指出“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即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植树问题”属第二学段,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具体要求是: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合作地实践;要结合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获得和积累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经历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感受和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作用。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植树问题”的四个学习目标就很清楚了。一是利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植树,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二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并借助图形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三是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四是经历建模的过程,并自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二、抓住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素养
  张奠宙教授对数学本质做了如下界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除此之外,数学的求真、求简之美,也是其本质内涵之一。
  1.打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认知素养
  哲学上说,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数学知识也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么,植树问题和什么数学知识存在联系呢?
  【例1】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小路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在100米长的线段上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把100米长的线段平均每5米分一段,能分成多少段?(如图1)列式“100÷5=20(段)”,这实质上就是平均分,植树问题和除法产生了内在联系。
  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把数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结构,发展思维并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2.探索数学知识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阶段提出了探索规律的要求,对第二学段的数与代数领域明确提出“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经历“观察一比较一猜想一验证一总结”,培养了从变化中发现不变、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是创新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2】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 )棵树?
  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下表:
  在整个探索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猜测、计算、推理、验证、归纳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多组材料的观察和体验,归纳总结出“总长÷间距=段数”“段数 1=棵数”的结论。
  3.提炼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植树问题蕴涵了“数形结合”“化繁为简”和“合情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首先是“数形结合”思想。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画成线段图(如图2)。这样就“直观”地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找出“100米中有多少个5米”这个数量关系,有助于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人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
  其次是“化繁为简”思想。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裸,一共要栽多少棵?“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跟“2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的实质是一样的,而从20米的小路人手研究栽树问题相对简单,更便于研究。研究出来的规律(数量关系)“总长÷间距=段数”“段数 1=棵数”可应用到100米、1000米、10000米……的植树问题中,应用到“路灯问题”“锯木头问题”“桥墩问题”等问题中。
  第三是合情推理思想。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根据小学生的认识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植树问题以“20米的小路”为例,每隔l米、2米、4米、5米、10米栽一棵树,通过归纳推理得出“段数 l=棵数”。
  日本著名教育学家米山国藏说:“不管他们(指学生)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在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米山国藏的话明确了数学精神、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教学所要追求的。
  4.经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提升学生的建模素养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建模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观察情境——提出问题——抽象模型——应用模型——修正模型——可用结果”,如图3所示。
  植树问题是一个较典型的数学模型,它的教学体现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1)观察情境: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植一棵;(2)提出问题:两端都栽,一共栽多少棵?(3)抽象模型:把植树问题抽象成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几段的问题;(4)修正得出模型:“总长÷间距=段数”“段数 1=棵数”;(5)应用模型:“路灯问题”“桥墩问题”……
  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问题与反思
  植树问题对培养小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仍心存疑虑:小学数学的建模需不需“真实的情境”?需不需構建“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的数学模型?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不一定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材本身也只是虚拟了一个“植树情境”。当然,如果植树问题不是放在课堂上来解决,又另当别论了。
  再来谈第二个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不需要构建“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的数学模型,因为“只栽一端”和“两端都不栽”只是“两端都栽”的特殊情况,而植树问题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模型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任何一种数学模型都不可能解尽所有数学问题,数学的精神、理性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才是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
  (责编 罗艳)
其他文献
[摘 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中的特有章节,旨在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形成“学策略、懂策略、用策略”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解题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唤醒学生的策略意识,注重策略的有效运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策略的优势和形成过程,更好地掌握策略的内涵,从而灵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策略意识;解题能力;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
[摘要]生本位课堂提了很多年,但很多时候只被当作一句空头口号。以“圆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只要事先探明学情,做好预设,那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则退居幕后运筹帷幄,实现生本位课堂。  [关键词]生本位;圆的认识;活动;自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29-0072-02  德意志先哲海德格尔曾说:“教师,他得
[摘要]“教什么”和“怎么教”一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对这两个方面的把握应该遵循“深浅之道”:教学内容的深浅选择应遵循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的本质;教学路径应遵循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的由浅入深。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深”“浅”之间进行转化,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呈现由“浅”而及于“深”,又因“深”而归于“浅”的教学。  [关键词]教什么;怎么教;深浅之道  [中图分类号]G62
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不可或缺。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单位里,我们都无法避免与人互动,而良好的互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沟通之上,否则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绪都无法准确地传达给交流的对象。“我真的无法理解他的想法。”“你为什么就不懂我?”“小李每天在忙什么?神神秘秘的。”诸如此类的想法都可归因在“自我揭露”与“他人回馈”不足而导致的无效沟通上。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瑟夫·鲁夫特(Jose
[摘要]对梯形有关概念的二次开发设计进行教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根据二次开发设计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显著地好于按教材进行的教学,可使学生学习梯形的有关概念变得简单、容易,学生感到学习轻松快乐,掌握得更好。最后提出了实现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融合及探究活动应以促进学生积极动脑为主的建议。  [关键词]二次开发;教学实验;梯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面积的概念是抽象的,而且面积的教学涉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建构意义。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过程的安排,将面积概念的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面积 学情 教材 有效建构 认知起点 教学节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家常”的学习方式,而a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和高效性。从课堂观察的视角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细致研究,并分别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加以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
一教:单刀直入,强化训练  五年前,在教材《表内除法》中安排了“除法竖式”教学。例如:“6个小朋友跳绳,平均分成2组,每组3人”,得出除法算式:6÷2=3。教师指出,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接着示范竖式的写法和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并一一解释。随后,安排了标准的填“□”的练习,规范学生的书写。后来,在学生学习了其他内容之后,再次让学生用竖式计算除法时,错误百出。最典型的要数以下两
[摘 要]针对“烙饼问题”教学目标设定的争论,指出了教学目标确定的随意性,以及对同一内容,每一个教师确定一个教学目标的原因及其副作用。论证了人教版教学用书中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基本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提出了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并据此确定了“烙饼问题”具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烙饼问题;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深度思考是深度学习的外显形式,而要进行深度思考,离不开课堂的深度追问。深度追问需要经历首问、追问、再问、补问的反复过程,促进学生不断思考,突破自身思维的束缚,直至大彻大悟,达到更高境界。  [关键词]优化首问 就疑追问 加工再问 预设补问 深度学习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28  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