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沿地及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的运用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作为一个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课堂教学和探讨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而不同的学科在教学内容、特点上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制约和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构建和选择。因此,需合理选用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考自学 交流探讨 点拨解惑 深化巩固
早在98年,国家教委已经在有关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中起作用的人才。"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明确提出,把素质教育、创造性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可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学生探讨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学探讨"教学模式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讨学习活动,体验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自学探讨"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运用"自学探讨"模式进行金融基础课教学,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造能力。
1 金融课程及自学探讨模式的特点:
(1) 涉及面广。金融课程涉及到银行业务、信托、保险、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财政、市场经济等方面,而这些知识大部分都独立成为一个学科。除此以外,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它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相关的知识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因此,教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要努力发挥学习顺向迁移作用,即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学科之间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能够"学活"、"用活"。
(2) 应用性强。实践证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谁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金融问题:物价的上涨或下跌、通货的膨胀或紧缩,影响着我们的采购置业;利率的上调或下调迫使我们在储蓄、保险、证券投资和消费各方面重新寻找一个最佳方案。通过金融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掌握了钞票中的防伪措施来防范直至杜绝越来越猖獗的假钞流通;通过信贷、储蓄、保险等知识的学习,可以树立新的理财观念,掌握先进的理财方法,掌握国家的金融决策,更为日后走上金融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 知识更新快。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各种金融新理念不断产生,新的融资方式、融资渠道、金融商品、结算方式层出不穷,新的经营方法和经营风险也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变化,适当作出更新的调整,增强其适用性外,同时,有必要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叶圣陶说:"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各种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找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吕淑湘也说过:"教师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自学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一生都离不开学习。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金融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学,真正具备学习、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自学探讨"模式是适于本课程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通过"思考自学→交流探讨→点拨解惑→深化巩固"的步骤,从而使学生会学知识,学会知识和会用知识。
2 "自学探讨"模式操作要领及示例
(1) 思考自学
首先,教师可简明有效地交代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弄清课堂努力的方向与标准,使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然后出示拟定的自学思考提纲,即提出需要全班学生积极来参加解决的自学思考问题,它们要符号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由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由学生自己根据大量的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泽、提出事物的因果关系,推出应得的结论。以自学思考题激发学生质疑和探求的积极性,达到知识转化迁移的目的。
例如,对"货币形式"内容的教学,教师可向学生质疑导出自学目标:"古人用的布匹、石斧、鱼钩是货币吗?你手中的储蓄存款算不算货币?你知道的货币有哪些?然后教师出示拟定的自学思考提纲,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自学一系列问题:1、人们所说的财富包括哪些?它们有哪些规律?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话对吗?为什么?3、现实生活中,你可以用什么来买卖商品或交易?它们是不是货币?4、什么是欧元?你知道它的发展过程及作用吗?5、货币的形式为什么要演变呢?6、通过本课学习,大家能解决上堂课老师所提的问题?
(2) 交流探讨
课堂上,拘谨、压抑的气氛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难以点燃其智慧的火花。但亲切、和谐的气氛则有助于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民主的交流而产生深远广阔的珍贵的思想。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创造亲切、和谐的交流探讨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也不要轻易否定,而应以委婉的语言启发学生另辟思路或换个角度思考,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讨论中应特别强调师生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保证学生交流时间,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气氛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使其逐步具有创新意识,探索意志,达到新旧知识的迁移深化。
例如,在讨论"通货膨胀"这个经济现象的问题时,教师问:"当只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其它商品没有什么变化时,这种现象是不是通货膨胀?"总会有许多学生大声的说:"是"。这时候教师不要轻易地责怪学生,而应微笑的反问:"如果是,那么近段时间菜市场的青菜由平时的一元左右上升到三元,涨了二倍,那已是很严重的通货膨胀了,是不是?"如学生仍然对问题的解决理不出头绪时,教师可作进一步启发指导:"大家都学过通货膨胀的涵义。也知道它的种类等知识,大家能不能从这些方面去思考来解决问题呢?"学生通过这一启发,气氛和思维就活跃起来,纷纷抢着发言。
(3) 点拨解惑
"点拨解惑"是在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难于突破旧的束缚时,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的关键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点拔、解惑,给学生开启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路",使其从多个方面去分析问题。该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激烈的、活跃的,教师的"点化术",可以给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有所启发。长期利用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例如:在《基础会计》中的会计科目"原材料"和"在途物资"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归纳和比较,诱导学生从中分析,从而问题解决了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巩固。
(4) 深化巩固
在学生对知识获得一定的认识以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出和提供一些思考性、应用性、典型性、巩固性、综合性强的问题和练习,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启用,达到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从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整体印象。
3 "自学探讨"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自学探讨"模式的特点是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自学"中发现知识,在"自学"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因此,在该模式运用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某种其他社会角色。根据西方心理学家的"角色理论",临时变学生的学习角色为某种社会角色,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导言或直观教具来激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 问题设计应有科学性
"自学探讨"模式教学根源于"启发式"教学,启发思维是其核心所在,在启发学生思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①问题的设计应有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落在重点和难点之处、成为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切入点。
②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人的发展水平包括"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两个层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设计能让学生接受并能合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最近发展区"距离"现有水平"太近,学生毫不费力便可答,这样就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距离太远,学生因高不可攀而丧失作答的信心。因此,要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即控制在学生可接受并能合理发展的程度内。
(3) 正确运用信息反馈
活动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知识的运用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检验所学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考核学生通过"自学"参与学习之后,能否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知识应用所反馈的信息,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自学探讨"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设计学以致用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使知识得以巩固,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设计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翻阅有关资料;在学生分析、讨论探索问题受挫时给以点拨;重、难点问题上解惑、总结。使学生易学、会学,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师拟定的自学提纲,开动脑筋,有针对性地自学,有意识地发现和提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养成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习惯;通过交流讨论活跃思维,深化理解巩固知识。
参考文献
〔1〕 蒋辅昆:《从"讲解--接受"模式到"活动--发展"模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0第11、12期,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湛蓊才 《课堂教学艺术》2001年版。
〔3〕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出版社,1998年版。
【关键词】思考自学 交流探讨 点拨解惑 深化巩固
早在98年,国家教委已经在有关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中起作用的人才。"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明确提出,把素质教育、创造性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可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学生探讨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学探讨"教学模式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探讨学习活动,体验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自学探讨"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运用"自学探讨"模式进行金融基础课教学,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造能力。
1 金融课程及自学探讨模式的特点:
(1) 涉及面广。金融课程涉及到银行业务、信托、保险、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财政、市场经济等方面,而这些知识大部分都独立成为一个学科。除此以外,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它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相关的知识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因此,教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要努力发挥学习顺向迁移作用,即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学科之间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能够"学活"、"用活"。
(2) 应用性强。实践证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谁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金融问题:物价的上涨或下跌、通货的膨胀或紧缩,影响着我们的采购置业;利率的上调或下调迫使我们在储蓄、保险、证券投资和消费各方面重新寻找一个最佳方案。通过金融基础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掌握了钞票中的防伪措施来防范直至杜绝越来越猖獗的假钞流通;通过信贷、储蓄、保险等知识的学习,可以树立新的理财观念,掌握先进的理财方法,掌握国家的金融决策,更为日后走上金融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3) 知识更新快。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各种金融新理念不断产生,新的融资方式、融资渠道、金融商品、结算方式层出不穷,新的经营方法和经营风险也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变化,适当作出更新的调整,增强其适用性外,同时,有必要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叶圣陶说:"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各种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找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吕淑湘也说过:"教师教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自学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一生都离不开学习。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金融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学,真正具备学习、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自学探讨"模式是适于本课程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通过"思考自学→交流探讨→点拨解惑→深化巩固"的步骤,从而使学生会学知识,学会知识和会用知识。
2 "自学探讨"模式操作要领及示例
(1) 思考自学
首先,教师可简明有效地交代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弄清课堂努力的方向与标准,使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然后出示拟定的自学思考提纲,即提出需要全班学生积极来参加解决的自学思考问题,它们要符号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由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由学生自己根据大量的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泽、提出事物的因果关系,推出应得的结论。以自学思考题激发学生质疑和探求的积极性,达到知识转化迁移的目的。
例如,对"货币形式"内容的教学,教师可向学生质疑导出自学目标:"古人用的布匹、石斧、鱼钩是货币吗?你手中的储蓄存款算不算货币?你知道的货币有哪些?然后教师出示拟定的自学思考提纲,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自学一系列问题:1、人们所说的财富包括哪些?它们有哪些规律?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话对吗?为什么?3、现实生活中,你可以用什么来买卖商品或交易?它们是不是货币?4、什么是欧元?你知道它的发展过程及作用吗?5、货币的形式为什么要演变呢?6、通过本课学习,大家能解决上堂课老师所提的问题?
(2) 交流探讨
课堂上,拘谨、压抑的气氛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活动,更难以点燃其智慧的火花。但亲切、和谐的气氛则有助于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民主的交流而产生深远广阔的珍贵的思想。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创造亲切、和谐的交流探讨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也不要轻易否定,而应以委婉的语言启发学生另辟思路或换个角度思考,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讨论中应特别强调师生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保证学生交流时间,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气氛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使其逐步具有创新意识,探索意志,达到新旧知识的迁移深化。
例如,在讨论"通货膨胀"这个经济现象的问题时,教师问:"当只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其它商品没有什么变化时,这种现象是不是通货膨胀?"总会有许多学生大声的说:"是"。这时候教师不要轻易地责怪学生,而应微笑的反问:"如果是,那么近段时间菜市场的青菜由平时的一元左右上升到三元,涨了二倍,那已是很严重的通货膨胀了,是不是?"如学生仍然对问题的解决理不出头绪时,教师可作进一步启发指导:"大家都学过通货膨胀的涵义。也知道它的种类等知识,大家能不能从这些方面去思考来解决问题呢?"学生通过这一启发,气氛和思维就活跃起来,纷纷抢着发言。
(3) 点拨解惑
"点拨解惑"是在讨论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难于突破旧的束缚时,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的关键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点拔、解惑,给学生开启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路",使其从多个方面去分析问题。该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激烈的、活跃的,教师的"点化术",可以给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有所启发。长期利用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例如:在《基础会计》中的会计科目"原材料"和"在途物资"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上,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归纳和比较,诱导学生从中分析,从而问题解决了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巩固。
(4) 深化巩固
在学生对知识获得一定的认识以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出和提供一些思考性、应用性、典型性、巩固性、综合性强的问题和练习,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启用,达到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从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整体印象。
3 "自学探讨"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自学探讨"模式的特点是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自学"中发现知识,在"自学"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因此,在该模式运用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某种其他社会角色。根据西方心理学家的"角色理论",临时变学生的学习角色为某种社会角色,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导言或直观教具来激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 问题设计应有科学性
"自学探讨"模式教学根源于"启发式"教学,启发思维是其核心所在,在启发学生思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①问题的设计应有针对性,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落在重点和难点之处、成为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切入点。
②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人的发展水平包括"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两个层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设计能让学生接受并能合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最近发展区"距离"现有水平"太近,学生毫不费力便可答,这样就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距离太远,学生因高不可攀而丧失作答的信心。因此,要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即控制在学生可接受并能合理发展的程度内。
(3) 正确运用信息反馈
活动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知识的运用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检验所学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考核学生通过"自学"参与学习之后,能否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知识应用所反馈的信息,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自学探讨"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设计学以致用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使知识得以巩固,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设计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学生翻阅有关资料;在学生分析、讨论探索问题受挫时给以点拨;重、难点问题上解惑、总结。使学生易学、会学,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的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师拟定的自学提纲,开动脑筋,有针对性地自学,有意识地发现和提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养成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习惯;通过交流讨论活跃思维,深化理解巩固知识。
参考文献
〔1〕 蒋辅昆:《从"讲解--接受"模式到"活动--发展"模式》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0第11、12期,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湛蓊才 《课堂教学艺术》2001年版。
〔3〕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