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题作文的指导,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其实,只要抓好了两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指导审题立意
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偏题甚至跑题,也就是说作文内容偏离了作文题目的要求。因此,指导学生审题立意便成了命题作文的首要任务。
其实,任何一种作文尤其是命题作文,既有它的限制性,又有它的灵活性。所谓限制性,就是指作文题对文章的写作范围、对象、内容和题材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所谓灵活性,就是在上述规定以内,作者对于文章的立意取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可以作自行选择、自由发挥。审题立意,便是正确地把握作文题的限制性,充分发挥它的灵活性,使限制性和灵活性得到和谐统一。正如清人薛雪在《一瓢诗话》中所言:“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这里的“题之面目”是指“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字词;“题之体段”是指“题身”,即题目所规定的写作范围、对象、内容和体裁等;“题之神魂”是指“题意”,即题目所显示的或寓含的主题和格调等。
由此观之,所谓审题立意,实际上就是推敲文题字词,揣度命题用心。试以《记我的一位好伙伴》为例。审查这个作文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几个问题:作文题要求写的是谁?“一位”“伙伴”,这是写作对象。谁的伙伴?“我的”,这是写作范围。什么样的“伙伴”?“好伙伴”,这是写作内容。怎样写?“记”,这是文章体裁(记叙文)。以上这一连串的思考,便是审题的一般表现形式。如果进一层,可以再问几个问题:这个作文题最关键的字是什么?“好”(伙伴),这是“题眼”。什么样的伙伴才是“好”伙伴?或者忠诚老实,或者为人正直,或者虚心好学,或者热心助人,或者艰苦朴素,或者尊师爱友,或者模样乖巧,或者淘气顽皮……或者兼而有之——总之,具有值得我钦佩和学习的优秀品质,此其一;他(它)和我的关系密切,感情好,此其二。这便是“题意”。如何写出“我的”这一位好伙伴的“好”来?这就需要采取记叙(或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包含钦佩赞扬的情感,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一位”“伙伴”和“我”的关系以及交往,表现“伙伴”这些“好”思想、“好”品质、“好”作风,并且以画龙点睛之笔,揭示出这些好的思想、作风、品质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便是立意和构思了。审题立意到这一步,便为“神魂摇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解说,便是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的一般过程的举例说明。当然,作文题目千姿百态,审题立意也可百态千姿。不过,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的基本要点和主要步骤,大抵也就如此罢。这里有几点是必须强调的:一是人称不能错。要求写“我”,不能写成“我们”;要求写“我的”,不能写成“他的”、“你的”、“我们的”;要求写别人就不要写自己。二是数量不能乱。要求只写“一个”,就不能写成“几个”、“一群”;要求写“几件”,就不能只写“一件”。三是体裁要抓准。凡是记、述、纪事、见闻之类,多是记叙文;论、说、谈、讲、评析、驳、批、小议之类题目,多为议论文。如果没有类似字眼的题目,则要谨防文不对题。四是“题眼”要扣紧。题目中诸如“好”、“优秀”、“有意义”、“有趣”、“难忘”、“熟悉”、“可敬的”、“可爱的”、“美丽的”之类副词或形容词,题目中的语法结构中那些修饰、限制中心词的基本成分,一般便是“题眼”之所在;紧扣这些字眼做文章,常常可以紧扣题眼,深化内涵。当然,有的题目并无明显标志,比如《春》、《雨》、《泪》、《说友谊》等,就需要审慎思考,或者注意它的暗示作用,分析它的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把握它的题外之意、弦外之音,或者向它注入生机和活力,赋予其深厚的意蕴,这叫画龙点睛、一笔得意。
二、开拓学生思路
学生作文的最大苦衷,就是感觉“无话可说”,甚至“无从下笔”,命题作文尤甚。指导学生作文,根本途径是开拓学生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不通,主要由于没想通,半通不通的文章,就反映半通不通的思想。”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中介是思维。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而语言文字实际上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思维的物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文章就是写思想,讲话也就是讲思想,所以说,要写好文章,关键在于开拓思路,启发思维。思想禁锢,就不敢写,需要解放思想;思路闭塞,就无话写,需要打开思路;思路紊乱,就不会写,需要理清思路。中学生作文中这三种情况都存在,命题作文中这些情况更严重一些。因此,命题作文指导要着重开拓学生思路。
1、少扶多放后收,激励学生想写。学生作文就像小孩学步,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初学时需要老师扶上路,上路后应当敢于让他们自己走或跑,到了一定时候,他们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健步前行。古人说得好:“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初学作文,必促之使放,放之如野马踶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这些论述都是对于作文教学中扶、放、收及其相互关系的形象解说。
2、观察积累借鉴,促使学生有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思想闭塞的另一种表现是感到无话可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至少有这样三条:一是观察,二是积累,三是借鉴。
3、整理构思想象,帮助学生会写。想写,有写,还得会写。指导学生会写,一般包括帮助学生审题立意、联想想象、谋篇布局、选材剪裁、遣词造句等等。归根结底,应当着重抓住三个方面:一是整理。整理观察素材,理清思维头绪,理清作文思路。二是构思。构思时人的大脑把客观事物的信息按新的程序重新组合的活动。指导构思主要是告诉学生如何妥当地将材料排列组合,突出中心思想。三是想象。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培养联想力;要引导学生训练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培养想象力。以此促使思路开阔,文思敏捷。以上三个方面,体现了思维的条理性、思维的准确性和思维的广阔性。作文指导的本质就是思维训练。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所以,作文指导也就是开发智力。
一、指导审题立意
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偏题甚至跑题,也就是说作文内容偏离了作文题目的要求。因此,指导学生审题立意便成了命题作文的首要任务。
其实,任何一种作文尤其是命题作文,既有它的限制性,又有它的灵活性。所谓限制性,就是指作文题对文章的写作范围、对象、内容和题材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所谓灵活性,就是在上述规定以内,作者对于文章的立意取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可以作自行选择、自由发挥。审题立意,便是正确地把握作文题的限制性,充分发挥它的灵活性,使限制性和灵活性得到和谐统一。正如清人薛雪在《一瓢诗话》中所言:“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这里的“题之面目”是指“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字词;“题之体段”是指“题身”,即题目所规定的写作范围、对象、内容和体裁等;“题之神魂”是指“题意”,即题目所显示的或寓含的主题和格调等。
由此观之,所谓审题立意,实际上就是推敲文题字词,揣度命题用心。试以《记我的一位好伙伴》为例。审查这个作文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几个问题:作文题要求写的是谁?“一位”“伙伴”,这是写作对象。谁的伙伴?“我的”,这是写作范围。什么样的“伙伴”?“好伙伴”,这是写作内容。怎样写?“记”,这是文章体裁(记叙文)。以上这一连串的思考,便是审题的一般表现形式。如果进一层,可以再问几个问题:这个作文题最关键的字是什么?“好”(伙伴),这是“题眼”。什么样的伙伴才是“好”伙伴?或者忠诚老实,或者为人正直,或者虚心好学,或者热心助人,或者艰苦朴素,或者尊师爱友,或者模样乖巧,或者淘气顽皮……或者兼而有之——总之,具有值得我钦佩和学习的优秀品质,此其一;他(它)和我的关系密切,感情好,此其二。这便是“题意”。如何写出“我的”这一位好伙伴的“好”来?这就需要采取记叙(或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包含钦佩赞扬的情感,通过几个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一位”“伙伴”和“我”的关系以及交往,表现“伙伴”这些“好”思想、“好”品质、“好”作风,并且以画龙点睛之笔,揭示出这些好的思想、作风、品质形成的根本原因——这便是立意和构思了。审题立意到这一步,便为“神魂摇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解说,便是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的一般过程的举例说明。当然,作文题目千姿百态,审题立意也可百态千姿。不过,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的基本要点和主要步骤,大抵也就如此罢。这里有几点是必须强调的:一是人称不能错。要求写“我”,不能写成“我们”;要求写“我的”,不能写成“他的”、“你的”、“我们的”;要求写别人就不要写自己。二是数量不能乱。要求只写“一个”,就不能写成“几个”、“一群”;要求写“几件”,就不能只写“一件”。三是体裁要抓准。凡是记、述、纪事、见闻之类,多是记叙文;论、说、谈、讲、评析、驳、批、小议之类题目,多为议论文。如果没有类似字眼的题目,则要谨防文不对题。四是“题眼”要扣紧。题目中诸如“好”、“优秀”、“有意义”、“有趣”、“难忘”、“熟悉”、“可敬的”、“可爱的”、“美丽的”之类副词或形容词,题目中的语法结构中那些修饰、限制中心词的基本成分,一般便是“题眼”之所在;紧扣这些字眼做文章,常常可以紧扣题眼,深化内涵。当然,有的题目并无明显标志,比如《春》、《雨》、《泪》、《说友谊》等,就需要审慎思考,或者注意它的暗示作用,分析它的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把握它的题外之意、弦外之音,或者向它注入生机和活力,赋予其深厚的意蕴,这叫画龙点睛、一笔得意。
二、开拓学生思路
学生作文的最大苦衷,就是感觉“无话可说”,甚至“无从下笔”,命题作文尤甚。指导学生作文,根本途径是开拓学生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不通,主要由于没想通,半通不通的文章,就反映半通不通的思想。”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中介是思维。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而语言文字实际上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思维的物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文章就是写思想,讲话也就是讲思想,所以说,要写好文章,关键在于开拓思路,启发思维。思想禁锢,就不敢写,需要解放思想;思路闭塞,就无话写,需要打开思路;思路紊乱,就不会写,需要理清思路。中学生作文中这三种情况都存在,命题作文中这些情况更严重一些。因此,命题作文指导要着重开拓学生思路。
1、少扶多放后收,激励学生想写。学生作文就像小孩学步,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初学时需要老师扶上路,上路后应当敢于让他们自己走或跑,到了一定时候,他们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健步前行。古人说得好:“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初学作文,必促之使放,放之如野马踶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这些论述都是对于作文教学中扶、放、收及其相互关系的形象解说。
2、观察积累借鉴,促使学生有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思想闭塞的另一种表现是感到无话可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途径至少有这样三条:一是观察,二是积累,三是借鉴。
3、整理构思想象,帮助学生会写。想写,有写,还得会写。指导学生会写,一般包括帮助学生审题立意、联想想象、谋篇布局、选材剪裁、遣词造句等等。归根结底,应当着重抓住三个方面:一是整理。整理观察素材,理清思维头绪,理清作文思路。二是构思。构思时人的大脑把客观事物的信息按新的程序重新组合的活动。指导构思主要是告诉学生如何妥当地将材料排列组合,突出中心思想。三是想象。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培养联想力;要引导学生训练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培养想象力。以此促使思路开阔,文思敏捷。以上三个方面,体现了思维的条理性、思维的准确性和思维的广阔性。作文指导的本质就是思维训练。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所以,作文指导也就是开发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