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困境与突围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们用狭隘的视角恶意攻击他人或强词夺理地找茬时,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不过是打着批判性思维的旗号,做不道德的事。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是主体在系统分析事件之后客观冷静作出的选择,而绝非贸然冲动之举。
  批判性(critical)一词滥觞于古希腊词“critc”,指“提出本质、弄清楚、进行分析”。批判性思维源于杜威所倡导的反思性思维(亦称反省性思维),又兼顾苏格拉底问答法之特色,意指具备尊重、包容、理解的道德人格之人所拥有的理性、质疑、反思精神和分析、评价、创造技能。互联网时代,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VR眼镜等新技术的普及为学生沉浸体验式学习提供了新渠道。然而,鉴于互联网的隐蔽性和信息的复杂性,中学生极易以“正义者”的面貌傲然自居,以“键盘侠”的身份盲目跟风,为使其理性地发声,急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要素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最早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即运用提问、对话的方式,对某一问题展开特定的回答和反思,以逐渐趋近真理的过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期间,培根的四假相说、笛卡尔的普遍怀疑论、康德的批判哲学和黑格尔的反思论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后,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批判论和詹姆斯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对规模化生产的工业时代给予致命一击。杜威认为,学习者从事联合活动必然需要反思性思维,即“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1]。
  典型的批判性思维理论主要包含恩尼斯的技能观、西格尔的理性观和费星的自我调节理论等,它们均提及批判性能力的训练和批判性精神的培养。一方面,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个体,能够澄清意义、分析论证、评估证据、证实推导合理与否并得出可靠结论;另一方面,持有批判性思维倾向的个体思想开明、心态公正,尽可能全面充分地了解、关注他人的观点及其理由、愿意考虑替代选择和修正信念。[2]本文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具备理性、质疑、反思精神和分析、评价、创新能力,以培养好奇求知、开放包容、独立自信的道德人格为旨归的复杂性思维方式。
  (二)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
  结合费星所编制的“DDTDI”和“CCTST”量表中对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划分,我们认为,反思是理性精神和质疑精神的关键,分析与评价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具体表现为:
  其一,内省体悟的反思精神。反思是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3]。在反思精神的驱动下,人们将以理性的品质,发扬好奇和质疑精神,并作出自觉和有意的努力。[4]当然,反思精神还关涉到对自身的反躬内省,具有元认知的意味,也即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
  其二,系统考量的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以系统考量的分析能力实现整体感知与逻辑推理相结合。当人们用狭隘的视角恶意攻击他人或强词夺理地找茬时,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不过是打着批判性思维的旗号,做不道德的事。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是主体在系统分析事件之后客观冷静作出的选择,而绝非贸然冲动之举。
  其三,慎思明辨的評价能力。所谓批判,即在客观系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发现对象的漏洞和缺陷,并对其进行评判、定位的过程,评价能力因而成为布鲁纳所划分的认知能力的最高水平。由于必要的价值判断是主体决定采取以何种态度加以行事的前提,所以审慎、明辨的评价能力成为了决定行动成败的关键。
  二、互联网时代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困境
  批判性思维是未来社会核心素养能力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的应用普及导致实时性数据激增,多媒体的广泛兴起导致碎片化舆论迭出,如此种种导致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陷入困境。
  (一)自我审思精神被碎片化舆论所左右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剧了碎片化舆论的传播,驱使中学生丧失深度审思的机会。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早已指明,大众传媒的出现将导致儿童极早接受成人文化的洗礼。于是“儿童和成人一样共同居住在电子环境里,他们不再呈现出儿童的个性,儿童和成人一起变成了‘大众社会人’”[5]。
  互联网时代中的碎片化舆论将导致中学生慎独力的瘠薄以及价值观的扭曲。互联网边界的不断扩展也创造了许多新兴的职业,游戏主播、网红大V、美妆博主等接连出现,它们以其新颖、时尚的特点吸引着网友,甚至让普通学生有了一夜爆红的幻想,网络成为了炫富、比美、互撕之地。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转行当主播,网红低龄化现象增多。这类现象,显示出互联网时代中学生自尊感的丧失和道德意志的疲软。
  电子屏幕为中学生掩饰真我形象提供了最佳的面具,每个人在网络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多半是掺杂虚假成分的表象自我,因而倘若中学生在互联网时代难以具有批判性思维则极易迷失在层出不穷、是非交错的舆论之间。
  (二)理性分析能力被交互性讯息所遮蔽
  由于互联网时代以效率为主旨,大到国际要闻小至生活琐事,人们在快节奏生活步调的诱导下希望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资讯。而今,物物相连、琳琅满目的交互性讯息借助互联网得以传播,一方面为操作方提供了个性化的回复,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接收方的选择空间,致使其难以对事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影响结论的形成。
  中学生理性分析能力的欠缺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耐心的匮乏和精神的涣散。相比起长篇大论、复杂冗长的书本知识,中学生更倾向于了解简化便捷的网络讯息。然而,这些片断式的信息缺乏系统性以致使其陷入到偏狭的视角,呈现“暴怒”和“跟风”之势。第二,责任感的消解和判断力的不足。互联网的开放性让每个人可以畅所欲言,同时,也给了某些营销号和网络写手肆意歪曲事实、随意造谣生事的机会。而部分不分青红皂白的网民盲目跟风,试图用“键盘侠”的身份为自己的暴力谩骂和人肉搜索等极端恶行附着“伸张正义”的外衣。正是由于理性分析能力的缺失,中学生也更易在网络舆论中丧失方向感,成为黑白不分的网络“喷子”。   当中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被交互性讯息所遮蔽,他们也就退化为丧失意识的无思者,原本属于儿童的天真、烂漫和童趣都消失不见,残存的也不过是在网络环境中肆意谩骂之后的快感。相比起《理想国》中的洞穴,网络的黑洞更为广袤,陷入洞底的中学生也就只能以“井底蛙”的眼界去审视那有限的表象世界。
  (三)客观评价能力被实时性数据所动摇
  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所畅想的那样,数据横行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生活在电子设备所笼罩的环境中,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的种种数据都在经历着编码、转录、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分析能力被数据报告所替代,极易出现越轨行为。
  其一,质疑精神的消弭。因为过于偏信数据所预估出的概率,致使他们从冷静的旁观者转化为应声附和的“帮凶”,在数据主义的驱使下,他们不再以审辨者的姿态去质疑事件的合理合法性,反而成为了网络谣言的源头。其二,主体性的失落。虽然人工智能可以为中学生制订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但以数据分析来预估人类未来的发展軌迹是基于先验性思维和预设性思维,与注重生成、发展和不确定的批判性思维相对立。
  三、互联网时代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
  路径探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虽然缩短了中学生与外在世界的距离,同时也给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带来了极为艰巨的挑战。互联网的冲击,让中学生迷失在鱼龙混杂的虚拟世界中无法抽离,也让他们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难以明辨是非对错。为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值得关注。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前提
  互联网自诞生伊始,便以其开放、多元、便捷、高效的特点,动摇了固有的教师权威,改变了师生“我—他”关系,拓展了自主学习的边界。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为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承担更加多元的角色。
  第一,教师应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中学生若要敢于质疑、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其前提离不开教师观念的改进和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以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导航员。鉴于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仍处于未完成状态,教师必然要成为他们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导航员,帮助其在面临多重选择时客观冷静分析、机智沉着地应对。第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灵的倾听者。批判性思维要以沟通、交流的形式来填补现有观点的不足,所以教师既要鼓励中学生表述内心的声音,又要以倾听者的身份来对中学生的发言作出反馈,以柔软、细腻的心灵为中学生提供情绪缓冲之地。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本质要求
  互联网时代充盈着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学生如果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则会由于对信息的囫囵吞枣而导致个体“消化不良”。因此,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凸显不仅需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和帮扶,更需要中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
  首先,激活内在学习动机。批判性思维产生的基础是中学生对思维对象产生兴趣并能引发求知欲,所以教师既要结合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风格,又要考虑中学生可能达到的认知水平,确定出能够激活经验并足以达成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养成辩证评价的习惯。中学生应摒弃碎片化思维,以全局性的复杂思维去自觉地审视自身对事件的了解程度,评估自身对主要资料的掌握程度,辩证自身对于观点论据的思考程度,从而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持续纠偏、矫正,把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状态,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6]最后,培养逻辑反思能力。由于机器人惯有的单调性和重复性,拥有逻辑反思能力才能让中学生不被机器所淘汰。反思并不局限于对于结论的质疑,也包含着对过程的追问和思索。
  总之,互联网时代对于彰显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发挥中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十分重要,社会的快速转型和难以预测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紧迫性,而中学生只有从自身出发,加强自律、主动规约,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现实诉求
  鉴于批判性思维多由后天培养所获得,所以采取适切的教学方式将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和教育环境,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变革,中学生才能获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批判性思维能力才得以涵养并不断增强。
  其一,提问渗透式教学。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常规的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的观念,通过增设提问、质疑等环节,增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以促进思想火花的碰撞。其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旨在打破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惯常模式,寄希望于教师从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为其创设一种与其直接经验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同时中学生在该情境中可以借助已有经验和教师、同伴的帮助,提出假设、获取资料和实践检验。其三,仿真主题式教学。互联网时代,以VR、AI、AR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新的平台。教师可借助沉浸体验式教学技术,采取创设虚拟情境的方式,尽力还原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境,使中学生以当事人的心态,理性发表对事件的看法。
  此外,通过开展互联网公德教育,加强互联网法治建设,健全互联网监控体系[7]将为互联网时代培养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净化的外部环境保障。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具备了批判性思维,才能实现自身主体意识的发挥,从而真正达到道德人格的完善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3]DEWEY J.How we think[M].Boston,New York and Chicago:D.C.Heath,1910:6,3.
  [2]希契柯克.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54-63.
  [4]苗东升.系统思维与复杂性思维研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1-5.
  [5]侯莉敏.童年的“消逝”与大众媒介对儿童生活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1-104.
  [6]王亚南.元认知的结构、功能与开发[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3-98.
  [7]魏长领,李源.互联网时代公德意识培育的思考[J].中国德育,2019(7):34-38.
  【韩雪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朱沙沙,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楚然
其他文献
于松 北京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    甲亢复发可继续妊娠吗?  Q:我曾得过几次甲亢,吃药后好了。现在怀孕,甲亢又复发了。请问能否继续妊娠?对胎儿会有什么不良影响?有的医生说这个孩子不能要,可是我都快30岁了,再怀孕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A:甲亢患者能否怀孕并获得良好的怀孕结果,必须了解甲亢对怀孕的影响、甲亢病情轻重及怀孕、分娩对病情的影响才能作出判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在2017年召开的德国教师论坛上,参会者们要求,学校的数字设备和必要的校园建筑整修都应得到平等对待。在参会者的意见书中,他们致力于推进全国数字化学校建设倡议的启动。德国教师论坛意見书的主要编写人之一,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市的利比希小学校长萨比娜·布里斯克就数字媒体教育的目标进行了如下描述:“运用数字媒体进行教学的潜力不仅仅在于学生在购买数字化移动终端设备上的消费,而且也在于运用数字媒体进行工作,并运用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小学,为了引领学生们体验“文化激发自信、自信促进成长、成长享受快乐、快乐伴随一生”快乐教育的真谛,贵州省湄潭县实验小学秉承“求是”办学精神,根据“快乐六年·幸福一生”的办学理念开发了“行走的课堂,成长的足迹”家校合作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行走中去体验、实践、感知、收获、成长。  一、家校合作研学课程的开发  为了有效解决研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们在研学实践中了解家乡
眼睛是我们身体各器官中最动人的部分。在咿呀学语之前,小宝宝就已经在用眼睛和我们交流了。在今后的一生中,眼睛的价值更是无法描述。那么,作为父母,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好这扇“心灵的窗户”呢?    8个细节,周到呵护眼睛    ⒈呵护宝宝眼睛从孕期开始  在准妈妈怀孕后的第20天,宝宝的眼胚就开始发育了。如果准妈妈在这个时候病毒感染、患上了感冒,或者受到了化学物质的影响、使用了保胎药物等,都可能影响胎宝宝
牛奶 鸡蛋,早餐优哉游哉!  当众多的父母正在为自己和孩子的早餐“步入小康”而欣欣然时,傅善来教授在一次讲座上谈到的一个数据却让我们再次对自己的早餐食谱进行反思。  “ 早餐牛奶 鸡蛋,三成孩子成绩不佳”,此消息一经报道,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网络上一份牛奶加鸡蛋的早餐“病历”也正在流行……  难道给宝贝儿吃牛奶、鸡蛋这样的好东西也错啦?那么,早餐到底应该吃点儿什么?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早餐模式呢?
本研究旨在调查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以70名6—8年级的学生(其中35名为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而另外35名为学业成绩良好的学生)以及每名学生的父母共计210人为样本。研究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每位父母的教养方式,并与学生學业成绩这个维度综合进行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来说,学业成绩良好的学生,父母主要采取宽容型教养方式,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而学业成
应对挑食宝宝的4项基本原则,4 个真实案例分析,让你轻松“拿下”嘴刁的小家伙!    小宝宝在吃饭时总是东挑西捡的,不是不喜欢吃绿叶菜,就是把肉嚼了两口就吐出来,然后再来上一句:“我不要吃!”面对这样的情景,你真是又着急又担心!宝宝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吗?看看下面的具体案例分析是否对你有所帮助吧!    案例1. 不吃豌豆泥    讲述妈妈:熊艳妮,儿子田苗苗7个月  儿子6 个月时,
     
髋关节脱位不疼不痒的,不会影响宝宝的情绪,很可能被家长所忽略。但是,它的治疗效果又与年龄密切相关!    髋关节脱位是形态和功能的异常,本身并不会引起疼痛,所以宝宝很少因此而哭闹,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带他去看医生:    婴儿期      外观:大腿、小腿与对侧不对称,可表现为增粗、变短或变细、外旋(脚尖指向身体外侧,见于单侧);臀部增宽(见于双侧)。  皮纹:臀部、腹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通常是用在恋人之间。其实,它同样适用于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亲朋之间,甚至三代人之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是一个特别让人羡慕的事情。这种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经济、文化、社会渊源。但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每一对夫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因为他们既没有财权,也没有支配权,甚至没有发言权。小家庭要受大家庭的支配,年轻的要受年老的支配。这样的家庭模式早已离我们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