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质量是体育教学的根本,如何在体育课上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达到“乐学”,是提高体育课质量的关键。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入手,在思想意识、教材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教法实施等方面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兴趣 乐学
如何上好体育课,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既是十分普通的问题,又是多年来体育教育界在思考、探索、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体育课也和其它课程一样,是一项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要我学”转变到“主动乐学”上来,使体育课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仅有教师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1转变观念,提高激发学生兴趣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在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主动的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所以,如果学生锻炼的兴趣渐渐淡化,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锻炼效果将迅速下降;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果兴趣盎然,又具有良好的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主动参加锻炼,那就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来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1.1激发体育学习热情,引导“乐学”。曾有一项权威调查表明,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经常出现“复天躲阴凉,冬天晒太阳”学生不爱锻炼的现象,这说明体育教学必须改革,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态度上积极进行改变,来促使体育教学目的的更好实现。哪里是切入点呢?不少教育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好奇心是人寻求知识、发现知识的动力;同时,兴趣仍是人学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能对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能成为欲望和意志的源泉。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从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出发改革体育教学,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乐学”的态度。
1.2从学生实际出发,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教材。新教材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体育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拓展内容的选择时,应考虑到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各种爱好,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先从“趣”字出发,逐步引伸和扩展,如发展学生心肺耐力时采用校园定向越野,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作教材化处理,如竞技项目的游戏化、简单化和健身化。相对比较枯燥乏味,但对学生身体发展效果好的教材内容,可通过教法和组织手段的变化,提高学生兴趣。
1.3按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学生需要的菜单。体育教学只有改变“一刀切、一把尺”的统一练习、统一要求,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才能真正得到激发,个性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尝试,调整和完善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自主学练的态度才能真正形成。当然,对于学生,目标的确定必须更为具体、可检测才行,如完成头手倒立,目标定为靠墙还是有人扶持,还是自己独立完成。
目标可以调整和选择,学练的手段更可以选择。教师的教法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学法,设计若干个学练手段、学练顺序及不同的负荷,作为菜单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实践证明,选择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本源上来说便具有“可选择性”。学生只有在面临多种选择时,他才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选择,就无主动性可言了。选择性练习通过提高学生的学练信心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发展。
2教学策略的改变
掌握体育健身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不仅是体育健身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还是使学生真正形成对体育的兴趣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学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学练。
2.1改变策略,“趣”字入手。过去的教学,过于强调技术动作的系统性,将训练模式带到教学中来,如篮球教学,很长一个阶段学传球练运球,不给学生投篮和比赛,排球教学垫来垫去,就不给上网和发球,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方法,先上篮,先比赛当然先设定简单规则,在上篮和比赛中发现问题,并在技术动作中找问题的根源,这样学生就更加有兴趣去学习技术动作,以此来提高比赛水平。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明白练好了基本技术才是解决实践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带着“趣”字入手,使他们乐于此项练习,进而喜欢这项运动。
2.2知其所以,“乐”在其中。当学生真正明确道理时,体育学练的积极性会油然而生。道理,其实就是知识和方法,对学生讲清道理,或引导学生探寻体育运动规律,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更加专业的技术技能,才能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教师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不但给学生以美好的视觉享受,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学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教师在武术示范中传神有力的一招一式,篮球上篮时的潇洒准确,体操动作健与美的和谐统一,都会被学生学习模仿,犹如对明星一样崇拜,甚至终生不忘。所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2.3丰富体育教学方法,落实“会练”。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受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2.3.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作示范,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教学的一种方法。如以往对学生进行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学时,我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讲解示范,再组织练习。由于教师泛泛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往往是忙活了半天,学生该记的还是没记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尝试用“观察法”进行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即让学生先观察正确示范,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开动脑筋,用语言把动作要领表达出来。
2.3.2正误对比法。“正误对比法”是将错误的动作与正确的动作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解决难点的一种方法。例如,“鱼跃前滚翻”是中学体育课垫上教学中难度比较大的项目,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做不出“鱼跃”的动作,历来通过率不高。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顺利通过,教学中可以请没做出“鱼跃”动作和已经掌握了“鱼跃前滚翻”的同学分别做这个动作,让其他同学对比错误和正确动作。学生观察仔细、思维积极,通过正误对比,找到其中的差异,并能建立起正确动作概念,再练习时就能很好的改变错误动作。
2.3.3情景设置法。“情景设置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动作开始时,先把学生带入一定情景中,让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篮球变向运球技术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假如我们正在进行篮球比赛,试试看你用什么方法突破防守?接着安排一对一的攻防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练习结束后,说明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去解决,当自己不能解决时,可以让其他学生一起来思考讨论,最后由老师在作出评析,依此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和思考兴趣,最后到达把问题解决,同时在学生心中印象深刻。
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围绕着“学生”教,就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取得比教师一味讲解示范好得多的教学效果。
3结论
在推崇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应该优选传统学习方式中优秀的学练方式与之融合,如讲授结合设问、练习结合观察分析,讲解结合直观,个人学练结合合作学练等,使教学取得最优的效果。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更需要体育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在教学中体现知识、方法。身体锻炼相结合,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从“学会”向“会学”和“会练”发展,使他们真正具备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师继续教育专项一般资助《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和问题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兴趣 乐学
如何上好体育课,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既是十分普通的问题,又是多年来体育教育界在思考、探索、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体育课也和其它课程一样,是一项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被动要我学”转变到“主动乐学”上来,使体育课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仅有教师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1转变观念,提高激发学生兴趣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在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主动的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所以,如果学生锻炼的兴趣渐渐淡化,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锻炼效果将迅速下降;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果兴趣盎然,又具有良好的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主动参加锻炼,那就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来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1.1激发体育学习热情,引导“乐学”。曾有一项权威调查表明,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经常出现“复天躲阴凉,冬天晒太阳”学生不爱锻炼的现象,这说明体育教学必须改革,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态度上积极进行改变,来促使体育教学目的的更好实现。哪里是切入点呢?不少教育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好奇心是人寻求知识、发现知识的动力;同时,兴趣仍是人学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能对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能成为欲望和意志的源泉。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从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出发改革体育教学,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乐学”的态度。
1.2从学生实际出发,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教材。新教材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体育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拓展内容的选择时,应考虑到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各种爱好,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先从“趣”字出发,逐步引伸和扩展,如发展学生心肺耐力时采用校园定向越野,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作教材化处理,如竞技项目的游戏化、简单化和健身化。相对比较枯燥乏味,但对学生身体发展效果好的教材内容,可通过教法和组织手段的变化,提高学生兴趣。
1.3按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学生需要的菜单。体育教学只有改变“一刀切、一把尺”的统一练习、统一要求,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才能真正得到激发,个性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尝试,调整和完善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自主学练的态度才能真正形成。当然,对于学生,目标的确定必须更为具体、可检测才行,如完成头手倒立,目标定为靠墙还是有人扶持,还是自己独立完成。
目标可以调整和选择,学练的手段更可以选择。教师的教法应首先考虑学生的学法,设计若干个学练手段、学练顺序及不同的负荷,作为菜单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实践证明,选择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本源上来说便具有“可选择性”。学生只有在面临多种选择时,他才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选择,就无主动性可言了。选择性练习通过提高学生的学练信心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发展。
2教学策略的改变
掌握体育健身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不仅是体育健身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还是使学生真正形成对体育的兴趣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学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学练。
2.1改变策略,“趣”字入手。过去的教学,过于强调技术动作的系统性,将训练模式带到教学中来,如篮球教学,很长一个阶段学传球练运球,不给学生投篮和比赛,排球教学垫来垫去,就不给上网和发球,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方法,先上篮,先比赛当然先设定简单规则,在上篮和比赛中发现问题,并在技术动作中找问题的根源,这样学生就更加有兴趣去学习技术动作,以此来提高比赛水平。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明白练好了基本技术才是解决实践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带着“趣”字入手,使他们乐于此项练习,进而喜欢这项运动。
2.2知其所以,“乐”在其中。当学生真正明确道理时,体育学练的积极性会油然而生。道理,其实就是知识和方法,对学生讲清道理,或引导学生探寻体育运动规律,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更加专业的技术技能,才能深入浅出的为学生讲解。教师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不但给学生以美好的视觉享受,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学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教师在武术示范中传神有力的一招一式,篮球上篮时的潇洒准确,体操动作健与美的和谐统一,都会被学生学习模仿,犹如对明星一样崇拜,甚至终生不忘。所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2.3丰富体育教学方法,落实“会练”。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受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2.3.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作示范,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教学的一种方法。如以往对学生进行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学时,我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讲解示范,再组织练习。由于教师泛泛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往往是忙活了半天,学生该记的还是没记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尝试用“观察法”进行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即让学生先观察正确示范,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开动脑筋,用语言把动作要领表达出来。
2.3.2正误对比法。“正误对比法”是将错误的动作与正确的动作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解决难点的一种方法。例如,“鱼跃前滚翻”是中学体育课垫上教学中难度比较大的项目,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做不出“鱼跃”的动作,历来通过率不高。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顺利通过,教学中可以请没做出“鱼跃”动作和已经掌握了“鱼跃前滚翻”的同学分别做这个动作,让其他同学对比错误和正确动作。学生观察仔细、思维积极,通过正误对比,找到其中的差异,并能建立起正确动作概念,再练习时就能很好的改变错误动作。
2.3.3情景设置法。“情景设置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动作开始时,先把学生带入一定情景中,让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篮球变向运球技术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假如我们正在进行篮球比赛,试试看你用什么方法突破防守?接着安排一对一的攻防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练习结束后,说明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去解决,当自己不能解决时,可以让其他学生一起来思考讨论,最后由老师在作出评析,依此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和思考兴趣,最后到达把问题解决,同时在学生心中印象深刻。
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围绕着“学生”教,就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取得比教师一味讲解示范好得多的教学效果。
3结论
在推崇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教师应该优选传统学习方式中优秀的学练方式与之融合,如讲授结合设问、练习结合观察分析,讲解结合直观,个人学练结合合作学练等,使教学取得最优的效果。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教学方法,更需要体育教师更新知识,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在教学中体现知识、方法。身体锻炼相结合,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从“学会”向“会学”和“会练”发展,使他们真正具备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师继续教育专项一般资助《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和问题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