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疑问让课堂灵动起来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o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设疑、质疑和释疑又是物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巧妙地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让同学们带着疑惑期待地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兴奋地走出课堂.如何巧用疑问让物理课堂灵动起来呢?
  1 充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最新展需求巧设疑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发展进步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每个过程的需求和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充分的了解和研究,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备好课,并为课堂探究研讨留有足够的时间余地和思维发展空间.
  根据学生最新发展的需要,教师可以在重点内容且难度适中的节点上设卡留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或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发挥拓展的空间,鼓励同学们就围绕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困惑,供大家分析讨论;也可以抓住师生交流过程中的灵感,衍生出有价值的好问题让大家一起研究.
  比如学习单摆的周期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可能影响单摆周期的各个因素,再进一步讨论如何研究各种因素对单摆周期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物理实验研究单摆的周期规律.归纳总结出单摆周期规律后,继续引导学生利用单摆的周期规律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古代可以做成摆钟进行计时,现在可以利用单摆来测量学生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学生热情一下就调动起来了,测完兴奋之余,老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可以利用单摆的工作原理测量高楼上掉下的细绳的长度吗?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如果小球质量不是均匀分布的,大家能够测量出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吗?这样紧跟着学生的思维,结合生活实际,步步紧逼,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成就感,极大地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质疑出有效的新问题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只有认真听讲、认真思考,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很多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的观点,鼓励他们紧紧围绕课堂主题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疑惑或独到见解,提出别出心裁的分析方法等.老师则把握好尺度合理引导,并可根据学生思维的难点,选取恰当时机临时设置疑问,进行重点、难点突破,往往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出问题的同学,由于是认真思考后提出问题,印象格外深刻;解答他人问题的同学,学习成就感会大大增强;其他同学参与热情更高,研讨过程体验更深,学习效果自然更佳.
  创设良好的民主课堂氛围,需要长期以来形成民主的课堂,坚持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教育理念,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闪光点.物理课堂是逻辑性很强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不自觉地创造出一些很有价值的好问题,然而不少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而视而不见,浪费了一次次绝好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学生思考问题的闪光点,智慧地进行处理.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点评,既肯定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又引导其他同学深入思考,找准其中值得商讨之处,便于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如果回答比较完美,可以考虑从他的“材料”情景中进一步设置疑问,让问题再次升级,让大家的思维再一次进行碰撞,如此设计的物理课堂,同学们一定激情高涨、兴致盎然.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一章时,就有学生敏锐地提出疑问:既然回路中形成了电流,是谁提供电源呢?等效电源的正负极如何确定?教师要大力鼓励提出问题的同学,并把等效电源以及电流在等效电源内外的流动方向分析清楚,然后可以设置一个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如图1),让一个各边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线框分别从各个方向匀速拉出,比较a、b两点的电势差,促使同学们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进步.
  3 变化拓展设疑,让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反复碰撞
  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堂不是热闹的课堂,而是学生静下心来深入思考的课堂,是时不时擦出闪亮火花的课堂.要擦出闪亮的火花,必定有物理思维的深层次碰撞,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疑时突出拓展变化,让问题在变化中得到升华.
  如学习电磁感应时,涉及到的微元法求解是一大难点.我们先看2013年新课标Ⅰ卷第25题:如图2,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1)电容器极扳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分析 电容器对恒定电流相当于开路,因此只有在导体棒变速运动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进行充放电时,导体棒中才产生电流,其大小不能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求解,只能用微元法结合电流的定义式求解.
  设在很短的时间间隔Δt内流经金属棒的电荷量为Δq,按定义有i=ΔqΔt,Δq是平行板电容器在时间间隔Δt内增加的电荷量,Δq=CBLΔv式中,Δv为金属棒的速度变化量.按定义有a=ΔvΔt.设金属棒在某时刻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iLB-μmgcosθ=ma,联立可得a=m(sinθ-μcosθ)m B2L2Cg,发现棒的加速度为与速度无关的常数,即金属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求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对电磁感应中的微元法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老师可以顺势进行物理情景改变,给学生提供一个同样是微元法,但求解方法不同的电磁感应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图3所示,在空中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区域的上下边缘间距为h,磁感应强度为B.有一长度为L、宽度为b(b  分析 线圈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易求,线圈完全进入磁场开始到下边离开磁场过程中,由于只受重力作用,运动时间也容易求解.问题的难点就落到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的时间求解了,在此过程中,线框的下边在变速地切割磁感线,线框做变加速直线运动,要求时间,就可以利用上面所述的微元法进行,但这次不同的是,电流的大小可以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计算,设上边进入磁场时线圈的速率为v1线框进入磁场过程的时间为t1.当某一时刻线框速率为v时,由牛顿运动定律mg-B2L2vR=ma,又a=ΔvΔt,联立可得mgΔt-B2L2RvΔt=mΔv,等号两边求和,得mg(∑Δt)-B2L2R(∑vΔt)=m(∑Δv),求和后得到mgt1-B2L2Rb=mv1,于是求出了线框进入磁场的时间t1=v1g B2L2bmgR.最后让学生比较以上两个类型问题的异同点,这样通过变化拓展设疑,促使学生对微元法解决电磁感应问题的方法进行深入理解.
  综上所述,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讨论,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捕捉学生的亮点,科学巧妙地设疑,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倾听和反馈,适时地进行变化拓展,让物理课堂不断衍生出有价值的新问题,让物理课堂灵动起来,让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是连接教育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纽带,是开发人力资源,加快科技转化的先导性产业,是促进科技进步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力量。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为特征,以培养适
1 剖析“图象转换策略”  在中学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函数图象,例如v-t图象和x-t图象,它们是对客观物理量的一种表示.这些函数图象不仅描述了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关系,而且由于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联,图象之间还存在着因果关系.在解决某些特定物理问题时,我们将物理量的函数图象作为条件,根据已知的公理、定理等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得到目标物理量的函数图象,在这一过程我们利用的思想方法将
素有“闽南职教明珠”之称的福建省漳州农业学校1994年被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并于1999年通过复评。评估推动了学校的迅猛发展,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基础设施
人教版3-1教材叙述道:“在电源内要使正电荷向正极移动,就一定要有’非静电力’作用于正电荷才行.也就是说,电源把正电荷从电源负极搬运到正极的过程中,这种非静电力在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的本质是在一段导体中产生电动势,进而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由于非静电力来源不同,把电磁感应现象分成两类情况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往往只停留在语文作为工具性的教学层次。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阅读感受,忽视了学生对于文本审美情趣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对于文本价值的认可
实验是物理知识、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重视实验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认识,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物理实验的教学作用分析  1.1 借助于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物理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  2.1 “成功”演示实验  2.1.1 演示实验前要充分准。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
1 为什么要实施“生活物理”全程化?  1.1 新课标的要求1.2 教学的实际需要2 实施什么样的生活物理全程化?到生活的原型。  (2)将学生置身于一个鲜活的生活情景之中,让学生能够转变学习的方式,由被动转向积极参与、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到的物理原理、规律能够及时的应用,实现生活物理的全程化。  (3)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来分析、解决学生生活世界中的实际问题.让物理学
1当前习题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高中物理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题教学是指高中物理教学
目前,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难度较大,原因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写作能力等。而现今全球信息化趋势的加强,使传统的初中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在此背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物理理论是否正确也是由实验来验证的.在初中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准确定位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将物理实验放在学生教学的首位,提高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2 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实验环境要耐心地解决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引导学生改正实验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