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在小学阶段更多地表现为在各类现象间建立联系的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怎样帮助学生以最科学、最准确的途径形成抽象概括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求同,从具体“形象”到形成“表象”
所谓求同,就是发现和抽取事物的共同属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多种感官,从多方面充分感知事物的共同属性,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线段”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用眼睛观察课本、课桌、黑板、门、窗的边线,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从它的一端沿着边线看到另一端,用手摸一摸这些边线,摸的时候也要从它的一端摸到另一端,让学生通过触摸感知它的“直”;再让学生折纸,摸摸它的折痕;最后,让学生用手沿着直尺的边画一条线。这样,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画,建立了线段的具体表象,充分感知到线段的“直”和“长度有限”这两个属性。
又如,在三年级上册《计算图形的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到图形的周长,笔者首先运用课件出示了一些实物,如长方形花坛、正方形桌面、红领巾等,然后除去实物,抽象出封闭图形,让学生思考:哪里是图形的周长?要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条件?学生结合周长的概念,在对不同图形的观察和比较中,完善了对图形周长计算的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图形的所有线段长度之和。然后,笔者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任务卡,先测量,再算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刚才“求同”的过程,很快掌握了解题要领。
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不断抽象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演示、实际操作及语言描述等形式感知,让学生在求同中初步感知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维从“具体形象”到自然建立“表象”,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打下基础。
二、整合,从“表象”到“属性”
清晰的表象, 为学生掌握知识奠定了感性基础。但如果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上, 而不及时通过抽象概括来揭示其本质特征, 就不利于知识网络的形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适时控制, 及早摆脱表象的束缚, 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表象中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抽象出来,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和结构。整合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教师在进行抽象概括。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看图写加减法算式”时,学生准确理解图意是难点。实际上,图中一般都是在叙述某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小朋友搬东西,鸟儿飞来或者飞走等等。因此,在出示某一幅图时,笔者就让学生用“先( ),接着( ),最后( )”来看图说话。首先说清楚一件事情的先后顺序,然后再整合这些信息,最后根据整合的结果写出算式。通过学生的叙述和教师的整合,学生明白了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运算,而减法更多的时候表达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拿走了,就是飞走了……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变少了”。通过教师的信息整合,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更加深刻,思维逐步从“表象”中跳脱出来,抓住了加减运算的重要“属性”。在后来的看图写算式中,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逐步增强,很多学生看到图,就能马上写出算式,不得不说,这就是抽象概括能力在起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要引导学生整合问题的实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从“表象”直达“属性”。
三、转换,从“表象”到“本质”
所谓转换,就是在抽象概括过程中,把客观世界的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再将数学问题转换成概念定义,使之符号化、公式化。教学中应着力加强转换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帮助他们科学地从“表象”过渡到“本质”。
在执教二年级上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完成转换的。
师(出示例题):一本书234页,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得到三种答案。)
生1:我是用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是剩下的页数。
列式:234-66-34
=168-34
=134(页)
生2:我先用66 34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看书的页数和,然后再用总页数减去看了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
列式:234-(66 34)
=234-100
=134(页)
生3:我是用总页数减去李叔叔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就是剩下的书的页数。
列式是:234-34-66
=200-66
=134(页)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看来一题有多解,比较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二种,因为先算66 34得数是100,是一个整百数,凑成整百数后算起来就方便了。
生2:我喜欢第三种,可以先减去34再减去66,这样做也可以凑整,算起来很简便。
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三个算式,他们的结果相等吗?
生(齐):相等!
师:这样就可以写成234-66-34 =234-(66 34);234-66-34 =234-34-66。你们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书写后,教师点名板演。)
10-2-5=10-(2 5)
10-2-5=10-5-2
師: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3:我发现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生4:在连减的算式中,还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师:你们组交流得真好,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如果两个减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数,我们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或者根据情况,还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这个规律有点长,你们能用字母公式概括一下吗?自己写一写。
生1:a-b-c=a-(b c)
生2:a-b-c=a-c-b
……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现实世界和数学问题中概栝、抽象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不仅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能及时进行符号化处理,使之转换为数学公式,从“表象”中剥离出“本质”。
四、提炼,从“一般属性”到“本质属性”
在概念的教学中,“提炼”显得尤为重要,及时引导学生用准确、完整、简洁、严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基于感性认识的理性思考,能帮助学生的思维较快地从“一般属性”上升到“本质属性”。
教学二年级上册“角”的概念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①根据图形,观察分析。先出示几种大小不一的角,一边引导学生观察角的特征,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回答:“长度、角度、端点、射线……”②分析比较,提炼事物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讨论角有哪些共同特征和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再综合学生的意见,提取出角的本质特征,即一个端点,两条射线;③概括和总结。根据角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概括出角的含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这个点叫角的顶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步骤,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接近“角”的本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有目的、有规划、有意识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训练,逐步深入。
一、求同,从具体“形象”到形成“表象”
所谓求同,就是发现和抽取事物的共同属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多种感官,从多方面充分感知事物的共同属性,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线段”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用眼睛观察课本、课桌、黑板、门、窗的边线,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从它的一端沿着边线看到另一端,用手摸一摸这些边线,摸的时候也要从它的一端摸到另一端,让学生通过触摸感知它的“直”;再让学生折纸,摸摸它的折痕;最后,让学生用手沿着直尺的边画一条线。这样,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画,建立了线段的具体表象,充分感知到线段的“直”和“长度有限”这两个属性。
又如,在三年级上册《计算图形的周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到图形的周长,笔者首先运用课件出示了一些实物,如长方形花坛、正方形桌面、红领巾等,然后除去实物,抽象出封闭图形,让学生思考:哪里是图形的周长?要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哪些条件?学生结合周长的概念,在对不同图形的观察和比较中,完善了对图形周长计算的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图形的所有线段长度之和。然后,笔者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任务卡,先测量,再算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刚才“求同”的过程,很快掌握了解题要领。
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不断抽象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演示、实际操作及语言描述等形式感知,让学生在求同中初步感知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维从“具体形象”到自然建立“表象”,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打下基础。
二、整合,从“表象”到“属性”
清晰的表象, 为学生掌握知识奠定了感性基础。但如果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上, 而不及时通过抽象概括来揭示其本质特征, 就不利于知识网络的形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适时控制, 及早摆脱表象的束缚, 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表象中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抽象出来,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和结构。整合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教师在进行抽象概括。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看图写加减法算式”时,学生准确理解图意是难点。实际上,图中一般都是在叙述某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小朋友搬东西,鸟儿飞来或者飞走等等。因此,在出示某一幅图时,笔者就让学生用“先( ),接着( ),最后( )”来看图说话。首先说清楚一件事情的先后顺序,然后再整合这些信息,最后根据整合的结果写出算式。通过学生的叙述和教师的整合,学生明白了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的运算,而减法更多的时候表达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拿走了,就是飞走了……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变少了”。通过教师的信息整合,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更加深刻,思维逐步从“表象”中跳脱出来,抓住了加减运算的重要“属性”。在后来的看图写算式中,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逐步增强,很多学生看到图,就能马上写出算式,不得不说,这就是抽象概括能力在起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还要引导学生整合问题的实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从“表象”直达“属性”。
三、转换,从“表象”到“本质”
所谓转换,就是在抽象概括过程中,把客观世界的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再将数学问题转换成概念定义,使之符号化、公式化。教学中应着力加强转换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帮助他们科学地从“表象”过渡到“本质”。
在执教二年级上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完成转换的。
师(出示例题):一本书234页,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得到三种答案。)
生1:我是用书的总页数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是剩下的页数。
列式:234-66-34
=168-34
=134(页)
生2:我先用66 34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看书的页数和,然后再用总页数减去看了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
列式:234-(66 34)
=234-100
=134(页)
生3:我是用总页数减去李叔叔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就是剩下的书的页数。
列式是:234-34-66
=200-66
=134(页)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看来一题有多解,比较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二种,因为先算66 34得数是100,是一个整百数,凑成整百数后算起来就方便了。
生2:我喜欢第三种,可以先减去34再减去66,这样做也可以凑整,算起来很简便。
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三个算式,他们的结果相等吗?
生(齐):相等!
师:这样就可以写成234-66-34 =234-(66 34);234-66-34 =234-34-66。你们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书写后,教师点名板演。)
10-2-5=10-(2 5)
10-2-5=10-5-2
師: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3:我发现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生4:在连减的算式中,还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师:你们组交流得真好,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如果两个减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数,我们可以用这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或者根据情况,还可以交换减数的位置。这个规律有点长,你们能用字母公式概括一下吗?自己写一写。
生1:a-b-c=a-(b c)
生2:a-b-c=a-c-b
……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现实世界和数学问题中概栝、抽象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不仅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能及时进行符号化处理,使之转换为数学公式,从“表象”中剥离出“本质”。
四、提炼,从“一般属性”到“本质属性”
在概念的教学中,“提炼”显得尤为重要,及时引导学生用准确、完整、简洁、严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基于感性认识的理性思考,能帮助学生的思维较快地从“一般属性”上升到“本质属性”。
教学二年级上册“角”的概念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①根据图形,观察分析。先出示几种大小不一的角,一边引导学生观察角的特征,一边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回答:“长度、角度、端点、射线……”②分析比较,提炼事物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讨论角有哪些共同特征和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再综合学生的意见,提取出角的本质特征,即一个端点,两条射线;③概括和总结。根据角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概括出角的含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这个点叫角的顶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步骤,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接近“角”的本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有目的、有规划、有意识地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训练,逐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