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简要分析了思维导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对其运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应用分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提出了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策略。
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
【中圖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134-01
小学数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应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侧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不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也不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思维导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有效弥补了现阶段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掌握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1.思维导图与翻转课堂的简要概述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创造出来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能够将放射性的思考内容具体化,通过实际的文字或是图像表现出来大脑的思维逻辑。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具象化,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思维导图还可以使学生将零散的数学学习内容集中起来,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整合成系统化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最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利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数学意识,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规律。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够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翻转课堂的概念
所谓翻转课堂也可称作为“反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顺序进行颠倒,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发展,翻转课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用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然而现阶段不少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内化教学内容。
2.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思维导图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需要在信息化环境中使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视频学习资料,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习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然后通过独立思考,提出相关问题,而课堂教学主要是进行答疑与问题探究,形成互动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可以穿插于视频教学资料中,为学生梳理知识点的结构,也可以是以独立教学资料的形式,单独发放给学生,为学生后期复习提供思路。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用视频资料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教学内容,再增加思维导图资料,帮助学生梳理各种图形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整个章节的内容形成整体认识,在思维上进行整体提升。
(2)思维导图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扩展、探究以及迁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教学内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相互关系,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潜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当思维导图运用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时,可以利用视频教学资料讲解思维导图的构成思路和构成重点,并且要通过适当的停顿,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节省课堂板书时间,使学生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维训练,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除此之外,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课堂教学重难点内容,促使学生快速内化数学知识。
3.结语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还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沈科.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J].数学教学通讯,2019(01):6-7.
[2]蔡萍芬.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联·变”教学策略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9):77-78.
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
【中圖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7-0134-01
小学数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其应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侧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障,不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也不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思维导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结合,有效弥补了现阶段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掌握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1.思维导图与翻转课堂的简要概述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创造出来的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能够将放射性的思考内容具体化,通过实际的文字或是图像表现出来大脑的思维逻辑。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具象化,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思维导图还可以使学生将零散的数学学习内容集中起来,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整合成系统化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知识,提升数学综合能力。最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利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数学意识,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规律。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够活跃学生的大脑思维,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翻转课堂的概念
所谓翻转课堂也可称作为“反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顺序进行颠倒,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发展,翻转课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用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然而现阶段不少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内化教学内容。
2.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思维导图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需要在信息化环境中使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视频学习资料,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习对视频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然后通过独立思考,提出相关问题,而课堂教学主要是进行答疑与问题探究,形成互动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可以穿插于视频教学资料中,为学生梳理知识点的结构,也可以是以独立教学资料的形式,单独发放给学生,为学生后期复习提供思路。例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用视频资料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教学内容,再增加思维导图资料,帮助学生梳理各种图形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整个章节的内容形成整体认识,在思维上进行整体提升。
(2)思维导图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扩展、探究以及迁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教学内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相互关系,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潜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当思维导图运用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时,可以利用视频教学资料讲解思维导图的构成思路和构成重点,并且要通过适当的停顿,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而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节省课堂板书时间,使学生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维训练,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除此之外,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课堂教学重难点内容,促使学生快速内化数学知识。
3.结语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还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思维导图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沈科.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J].数学教学通讯,2019(01):6-7.
[2]蔡萍芬.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联·变”教学策略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