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爱的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笑靥如花的小学生骄矜地在同伴面前炫耀自己多达万元的压岁钱而被痛扁——我们看到年轻的生命中竟然盛开着一朵朵“罂粟之花,本应纯洁的生命里竟然夹杂着那么多的“不应该”。教育应承担什么?
  17岁的星二代李天一,4岁学钢琴,8岁学书法,13岁留学美国……光芒四射的星辉下,并没有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他不像流星闪过星空给人惊艳的美丽而像天外陨石霍乱人间——卓越的技术层面的教育和广泛兴趣的培养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的反面。因轮奸而被世人唾骂!教育应该负责什么?
  …… ……
  一桩桩沉痛乃至血淋淋的事实无不佐证了当前教育的弊病——爱的缺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的离场,让他们稚嫩的心灵得不到滋润。丰厚的物质填充不了心灵的空白,优越的生活抹不去无聊和痛楚的悲哀。学生的眼里看到的是一道道鞭影,心里想到的是逃离,或“人生能有几多乐,今天不乐待何时”的人生观。缺少了爱的教育成了畸形教育,是多么可悲、可怜、可怕。河南某法院院长高天峰被儿子杀死足以证明这一点。
  种种现象促使我们必须反思,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每位学生必须明白:教育有“爱”才是真。
  真正的教育是发现爱、创造爱、传递爱的里程。
  当张家口的马江父子发自内心地用捡破烂的钱为彝良地震灾区捐献47.20元,破衣烂衫彰显的不是贫穷而是高尚;一脸沧桑宣告的不是贫寒而是温暖。那是一种慈悲的力量,让中华大地都感受到了小我散发出的温暖。温柔慈悲的心,能使万物更加美好,使人生更灿烂。教育要拾取身边人的事例,这就是发现“爱”的发现。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把善良称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失明的人“看到”、失聪的人“听到”。善良是暗夜的明星,是寒冬的一束火把,是亘古长存的太阳,是永恒的绿洲。
  唯有给孩子们的心田播种善良,我们的世界才能收藏希望。我们可以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可以没有锦衣玉食只是粗茶淡饭,但如果离开了善良,就像大树离开了生存的土壤,足以让生命的意义褪色和枯萎——因为善良是滋养生命的养分。播种善良,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人间的善和美。教学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呂帝心经》中曾提出:“以谦逊心,治傲慢心。”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个谦虚的人。懂得谦逊为人,才能使孩子收获尊重,融入社会。在这个崇尚自我、崇尚张扬的年代,更要教孩子把握好展示自我和谦逊虚心之间的关系。学生炫富,在众多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压岁钱就是因为不懂得谦逊为人。骄矜自大,沾沾自喜,为自己招来祸端。
  “只有心灵的改善,才有真正的智慧。”自古以来我们就追求“自天子以至庶人,无不皆以修身为本”。追溯千百年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本着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的博爱之道,修炼一颗美丽心灵,在物欲横飞、心性迷失的时代,爱是必不可少的。
  从学雷锋做起教育学生,这便是“爱的传递.
  教学生为人处事,正是“爱”的创造。
  教育要不断开拓中华之美德,拾取身边鲜活的故事,汇入“爱”的长河,润泽学生心田。
  只要心中有“爱”,处处是教育。
  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建立以爱为主导的理念,发现爱,创造爱,传递爱,培育有爱心的人才正是教育的真谛!
其他文献
阅读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最弱的环节。如何行之有效开展研究性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深刻的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然而,反思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假,教师牵引灌输多。在高效课堂展示中,真正能
期刊
一、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表现自我、展现自我是每个学生都愿意积极去做的事情。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于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这就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要想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首先必须开启他们兴趣的大门。在作文教学中,一旦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可
期刊
在《诗经》的305个篇什中,全部或局部描写战争的不过23篇,约占总篇目的7.2﹪.这些诗篇散见于“风”、“雅”之中,主要用途是“以观民风”,或夸饰周天子及其大臣的文治武功。可能是因数量少,而且多数是贵族作品,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被研究者所重视,有的被划入徭役之诗,有的划归思妇之诗,有的被划归宴飨之诗,很少有人把战争之诗单独作为一类,进行专门研究.  其实,《诗经》中的战争诗,是后世现实主义战争
期刊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书面能力相差较大,这是事实,但怎样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呢?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一线教学为基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鼓励学生放声朗读,加强说的训练。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觉得让学生流畅地表达,朗读时,放出声是最好的办法。比如学生背诵古诗时,如果是默背,你仔细观察他,他似乎很认真的背诵,可当检查学生背诵时,学生却不能流畅的背诵了。我就教他放出声来并且带着想象去读。  
期刊
一、兴趣引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江城子·密州出猎》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诗人苏轼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时,我就给学生讲了“持节寺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
期刊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语文课堂语言是传递教师的语文信息于学生的重要桥梁。把语文课堂的语言当做一项技术需要一定的程式化,但更需要的是个性创新的艺术美感,让每一个上完语文课堂的学生,在下课时仍还有一种余音绕梁的内心喜悦,仍有一种读了一本好书的意犹未尽之感,那么新课程标准所需要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期刊
教学目标   1、品味课文清新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游览时欢愉的心情,熟读成诵,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2、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1、课堂教学力求“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生动、活泼、有效地学习。   2、这是自读课文,作为写景
期刊
一、质朴的认识语文教学的任务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任务不单一,它几乎囊括了学校所有的教育内容,有道德品质教育、国情教育、近代史教育、劳动教育、美育,还有能力的、知识的等等。内容杂,头绪多,负载重,压得语文教学几乎喘不过气来。教师在操作之时难免会顾此失彼,抓了芝麻丟了西瓜。再加上理论界一些错误的导向,故弄玄虚的搞出一些新命题,更是把教师弄得晕头转向。   语文教学一直就是:学习语言,学会正确理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以下便是我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感悟。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  一直以来,“灌输——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总是站在上面讲解知识,成了课堂的“主宰”,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不仅老师上课累,学生
期刊
走进森林,我们总赞叹参天大树的峻拔,恨矮木不成材;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被一些“矮木”般的问题学生搞得焦头烂额,也会有老师感慨:教一个比教十个还累。这些问题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差生”。当很多的差生聚集在一个班时,森林成了灌木林,班级也被称之为“差班”。因此,让差生不“差”、差班不“差”成了班主任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   1.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学生调皮肯定很伤脑筋,想想他们如果是自己的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