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调研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2-02
1 调研目的
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是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保障儿童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上以手工记录为主的接种登记、数据统计上报、资料管理、接种管理等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也对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动人口的剧增,又为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因此,实现预防接种信息网络管理已势在必行,并为今后预防接种的社会化服务提供必要技术支持。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进一步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根据《山东省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由市卫生局组织,2007年对全市21个接种点实施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减轻了接种单位工作负担,现有的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发挥最大作用。为了解掌握我市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运行现状,有效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市疾控中心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的形式,于2013年12月中旬对全市信息化系统运行现状开展了调查。
2 基本情况
2.1 我市地处胶东半岛东端 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769个行政村(居委会),15岁以下儿童52873人。现有集中式接种门诊21个,产科预防接种室4个。其中数字化门诊1个,省级示范化接种门诊6个,市级规范化接种门诊(室)18个。我市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始于1993年,使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行设计编制的预防接种网络管理系统。2007年,山东省统一实行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由于我市信息管理软件与省要求的软件不一致,需要转换的数据信息量较大,因此未按照预定时间完成省统一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在取得相关技术支持后,于2011年6月完成了全市预防接种信息向金苗卡管理系统的导入转换工作,全市共完成35700名儿童接种信息的导入工作。下半年全市各预防接种门诊抓紧完成重卡儿童的查重清理工作,共清理重复儿童接种记录5730条
目前我市接种率报告用的是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管理系统,监测平台是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各接种单位使用的软件为金苗免疫助手、疾控中心通过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掌握辖区接种数据,技术支持公司为苏州沈苏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2 经费投入情况 自2007年以来,市财政专门下拨了专项经费用于信息化系统的启动及维护,累计下拨启经费2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的启动、日常维护经费及全市各接种单位专用打印机的配置。各接种单位总计投入8万余元用于电脑、移动硬盘及杀毒软件的购置。
2.3 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 目前,各接种门诊均配有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2000MHz,内存1GB),用于接种证、报表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机1台,用于备份数据的移动硬盘一个,宽带网络接入,每个接种门诊安排有1-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务工作经验的系统操作人员,基本能满足辖区信息化系统运行及日常工作的需要。
3 目前我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自2011年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个案电子化管理以来,目前全市21家接种门诊(点)均安装使用了省统一使用的客户端系统。完成了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录入、补录及其报告工作,目标儿童管理覆盖率达到100%;上传信息完整率、及时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目前,接种单位人员基本掌握接种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或通过客户端软件的账册管理功能,进行数据的补登、修订工作;通过客户端软件系统制订儿童接种计划,预约今后应种疫苗种类及其接种时间;能及个案信息上传到省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并掌握数据的统计上时把预防接种报。每个接种点完成接种数据录入后都作数据备份以确保设备、数据安全。
但目前全市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3.1 信息监测平台不完善,运行速度过慢 省级管理平台虽然在2007年建设起来,但由于管理平台经常升级改进,导致查询数据(特别是接种率统计分析)时间较长,我们从2011年开始连续监测平台数据与客户端数据,发现各接种客户端与平台数据有较大出入,导致无法真实的评价辖区儿童接种数据。
3.2 全市接种门诊儿童本底资料不清,部分门诊接种数据录入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①由于我市的特殊原因,在信息化数据转换时,由于无法按接种点导入,转换出的全市的儿童数据都放在某一客户端,造成辖区儿童本底资料混乱不清,某些数据也在转换过程中缺失,给我们的接种工作带来很大麻烦。②儿童流动性逐年增大(特别是县区内流动),新生儿从出生到全程完成常规接种不在同一辖区,接种人员无法准确、及时掌握辖区全部新生儿确切数量及信息,导致接种人员无法准确掌握辖区内建卡儿童数量。③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结构不合理,门诊工作量分布不均衡。近年来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结构老化,不能完全掌握信息化技能,一部分基层预防接种人员还要兼任公共卫生服務任务。工作量大,人员不足,造成部分接种信息不完整,存在接种证与软件数据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3.3 部分接种单位由于宽带网速较慢,影响了接种信息化系统数据上传、下载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4 对我市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大力发展数字化门诊 数字化门诊能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客户端软件无缝衔接,实现接种门诊工作的多方位信息化,使接种工作更有序、快捷,是预防接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目前我市数字化门诊建设相对落后,今后需加大工作力度,将数字化门诊建设纳入年终考核任务。
4.2 加大经费投入,实现其他扩展功能 我市目前还未配备读卡器,致使接种人员查找儿童信息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开通诸如短信预约等能有效提高接种率的功能。
4.3 强化督导、培训 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个别信息管理人员对金苗卡的管理使用还不熟练,在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在接种整个流程中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工作模式,为此反复培训是必要的。市疾控中心要定期召开信息化培训会,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我市培训,培训结束时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由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培训合格证,并持证上岗。另外,在日常调研工作中及时帮助接种单位更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为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2-02
1 调研目的
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是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保障儿童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发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上以手工记录为主的接种登记、数据统计上报、资料管理、接种管理等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也对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动人口的剧增,又为免疫规划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因此,实现预防接种信息网络管理已势在必行,并为今后预防接种的社会化服务提供必要技术支持。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进一步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根据《山东省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由市卫生局组织,2007年对全市21个接种点实施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减轻了接种单位工作负担,现有的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发挥最大作用。为了解掌握我市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运行现状,有效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市疾控中心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的形式,于2013年12月中旬对全市信息化系统运行现状开展了调查。
2 基本情况
2.1 我市地处胶东半岛东端 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769个行政村(居委会),15岁以下儿童52873人。现有集中式接种门诊21个,产科预防接种室4个。其中数字化门诊1个,省级示范化接种门诊6个,市级规范化接种门诊(室)18个。我市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始于1993年,使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行设计编制的预防接种网络管理系统。2007年,山东省统一实行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由于我市信息管理软件与省要求的软件不一致,需要转换的数据信息量较大,因此未按照预定时间完成省统一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在取得相关技术支持后,于2011年6月完成了全市预防接种信息向金苗卡管理系统的导入转换工作,全市共完成35700名儿童接种信息的导入工作。下半年全市各预防接种门诊抓紧完成重卡儿童的查重清理工作,共清理重复儿童接种记录5730条
目前我市接种率报告用的是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管理系统,监测平台是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各接种单位使用的软件为金苗免疫助手、疾控中心通过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掌握辖区接种数据,技术支持公司为苏州沈苏自动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2 经费投入情况 自2007年以来,市财政专门下拨了专项经费用于信息化系统的启动及维护,累计下拨启经费2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系统的启动、日常维护经费及全市各接种单位专用打印机的配置。各接种单位总计投入8万余元用于电脑、移动硬盘及杀毒软件的购置。
2.3 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 目前,各接种门诊均配有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2000MHz,内存1GB),用于接种证、报表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机1台,用于备份数据的移动硬盘一个,宽带网络接入,每个接种门诊安排有1-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务工作经验的系统操作人员,基本能满足辖区信息化系统运行及日常工作的需要。
3 目前我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自2011年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个案电子化管理以来,目前全市21家接种门诊(点)均安装使用了省统一使用的客户端系统。完成了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录入、补录及其报告工作,目标儿童管理覆盖率达到100%;上传信息完整率、及时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目前,接种单位人员基本掌握接种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或通过客户端软件的账册管理功能,进行数据的补登、修订工作;通过客户端软件系统制订儿童接种计划,预约今后应种疫苗种类及其接种时间;能及个案信息上传到省免疫规划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并掌握数据的统计上时把预防接种报。每个接种点完成接种数据录入后都作数据备份以确保设备、数据安全。
但目前全市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3.1 信息监测平台不完善,运行速度过慢 省级管理平台虽然在2007年建设起来,但由于管理平台经常升级改进,导致查询数据(特别是接种率统计分析)时间较长,我们从2011年开始连续监测平台数据与客户端数据,发现各接种客户端与平台数据有较大出入,导致无法真实的评价辖区儿童接种数据。
3.2 全市接种门诊儿童本底资料不清,部分门诊接种数据录入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①由于我市的特殊原因,在信息化数据转换时,由于无法按接种点导入,转换出的全市的儿童数据都放在某一客户端,造成辖区儿童本底资料混乱不清,某些数据也在转换过程中缺失,给我们的接种工作带来很大麻烦。②儿童流动性逐年增大(特别是县区内流动),新生儿从出生到全程完成常规接种不在同一辖区,接种人员无法准确、及时掌握辖区全部新生儿确切数量及信息,导致接种人员无法准确掌握辖区内建卡儿童数量。③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结构不合理,门诊工作量分布不均衡。近年来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结构老化,不能完全掌握信息化技能,一部分基层预防接种人员还要兼任公共卫生服務任务。工作量大,人员不足,造成部分接种信息不完整,存在接种证与软件数据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3.3 部分接种单位由于宽带网速较慢,影响了接种信息化系统数据上传、下载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4 对我市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大力发展数字化门诊 数字化门诊能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客户端软件无缝衔接,实现接种门诊工作的多方位信息化,使接种工作更有序、快捷,是预防接种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目前我市数字化门诊建设相对落后,今后需加大工作力度,将数字化门诊建设纳入年终考核任务。
4.2 加大经费投入,实现其他扩展功能 我市目前还未配备读卡器,致使接种人员查找儿童信息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开通诸如短信预约等能有效提高接种率的功能。
4.3 强化督导、培训 全市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个别信息管理人员对金苗卡的管理使用还不熟练,在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在接种整个流程中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工作模式,为此反复培训是必要的。市疾控中心要定期召开信息化培训会,不定期邀请专家来我市培训,培训结束时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由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培训合格证,并持证上岗。另外,在日常调研工作中及时帮助接种单位更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为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