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南》为引领 创新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指南》告诉我们,开展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在丰富多彩的审美环境中采用视听、律动、游戏等多通道感知的方式欣赏音乐,满足幼儿“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成为音乐欣赏活动的主人,让欣赏活动真正地“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审美环境,为幼儿欣赏音乐积淀艺术元素
  (一)带领幼儿投入大自然,感受、发现和欣赏环境中美的事物
  《指南》中提出:“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是幼儿对音乐产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教师要带领幼儿投入自然的怀抱,感受、发现、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观察微风吹来时,树叶的不同动态,倾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感受柳条的婀娜多姿;花儿的竞相绽放;下雨时天空灰白的云彩,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线条与声音,风儿吹动时,雨线飘动的样子,雨中人们的行为、装束和神态等。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才会更准确、巧妙地把握乐曲中涵盖的生活艺术元素。
  (二)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环节,精心选择经典音乐作品
  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能激荡幼儿的心灵,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如:来园接待时可以播放欢快有力的《拉德斯进行曲》等一些积极向上的乐曲,让幼儿感受愉快、积极的气氛;午睡时,可以选择轻柔舒缓的乐曲,如:《梦之曲》、《小夜曲》、《摇篮曲》等,帮助幼儿安静地入睡;安静活动中可以播放《蓝色多瑙河》等乐曲,让幼儿安逸地玩耍、活动。不同风格经典音乐作品的播放,犹如流动的丝带将孩子的一日生活串连起来,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音乐,接受音乐的熏陶,逐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三)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一日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在活动室展示一些自然界的富有形态美的物品,如:花草、小石头、贝壳、昆虫等,鼓励幼儿收集自己认为美的东西布置活动室,使幼儿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环境的熏陶。在音乐区域,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提供各种各样的半成品乐器和材料,随时向幼儿开放,鼓励幼儿尽情地玩;可投放一些头饰、纱巾、服装、扇子、雨伞等道具,让幼儿自由玩耍。在音乐区中通过听听、摸摸、敲敲、动动、打打、玩玩、跳跳,即兴创编表演,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敏感性。
  二、采用多通道参与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注重幼儿自主内在的体验
  (一)音乐与图画相结合,使音乐更直观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曾说:“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
  方法一:多媒体手段与音乐欣赏有机整合
  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有限,多媒体技术可将欣赏时所需要的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止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直接感受,切身体验,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如:在大班音乐欣赏《赛马》活动中,音乐作品中所塑造的热烈、欢腾的赛马场面以及内蒙古人民勇敢、豪放的人物形象,对于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和遥远的。于是教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人们骑着骏马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进行赛马、欢庆节日。当大草原上激烈的赛马画面出现时,幼儿都不禁被群马飞奔的沸腾景象所感染;而当激烈的赛马镜头和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场面合着音乐播放出来时,孩子们更是变得跃跃欲试,不由自主地随着欢快的音乐模仿起来。于是赛马节上热闹激烈的画面在幼儿面前一下子变得清晰、直观起来,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而有趣。
  方法二:图谱设计与音乐欣赏有机整合。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巧妙地设计图谱可以将抽象的音乐更直观地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帮助幼儿更快理解、熟悉音乐特点。教师应细致地分析并设计图谱的符号,其图式数量、变化次数、行数要与音乐曲式结构相一致,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意境。如《打字机》是一首欢快活泼、诙谐有趣的管弦乐作品。该作品为ABA三段式结构,中间加入敲击键盘的声音,还不时加入一个独特的声音——铃声。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的结构和旋律,教师精心设计了图谱,结合一定的曲线,用锯齿线和圆圈线分别代表打字机键盘的工作场景,用小圆圈表现中间出现的独特“叮”声。借助图谱,可使幼儿在感受乐曲欢快情绪和幽默风格的同时,对音乐的结构一目了然,更加直观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
  方法三:幼儿绘画与音乐欣赏有机整合。
  音乐语言所描述的音乐形象常带有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幼儿提供了自由的想象空间。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创造需要想象。如果在音乐欣赏中巧妙利用幼儿绘画这一“桥梁”,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如:欣赏乐曲《喜洋洋》,在感受节奏欢快与舒缓的乐段中,教师鼓励幼儿将听到的音乐画在纸上,有的幼儿用“大炮仗”与“小炮仗”的图示来区分乐段;有的幼儿用宽大的红带子和细短的红带子来区分乐段……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音乐体验,进行着富有个性化的创意图示。
  (二)音乐与语言相结合,使音乐更生动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在音乐欣赏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手段能把抽象的音乐变得直观形象,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表现音乐作品。   方法一:根据音乐的风格说故事。
  结合音乐作品讲述故事,能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如,音乐作品《梦幻曲》,全曲由四小节上行后逐渐下行的旋律变化重复八次构成,如诗如梦的优美旋律能使人想起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文学作品《梨子小提琴》,通过诗情画意般的描述,将梨子、小提琴、音乐、拟人化的小动物之间的友好关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这两个作品情感基调都具有一种梦幻般的色彩,描绘了和谐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将两者匹配呈现: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抒情的声调进行朗诵,将幼儿带进柔美抒情的梦幻世界,帮助幼儿在音乐欣赏中体验和享受音乐如诗如梦的浪漫意境,拨动幼儿的心弦。
  方法二:根据音乐的节奏念儿歌。
  儿歌朗朗上口,与音乐一样富有节奏。将儿歌与音乐相结合,根据音乐的节奏恰当地加入儿歌进行烘托,可使幼儿由浅入深、形象地理解作品的情节、风格及艺术背景。如:音乐欣赏《金蛇狂舞》,乐曲情绪欢腾激越,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教师在欣赏的过程中加入了儿歌《过新年》,在明快的乐曲节奏中师生共同朗诵儿歌,通过儿歌的辅助作用,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强化幼儿的音乐感受。
  (三)音乐与游戏相结合,使音乐更有趣
  “动”是幼儿表达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皮亚杰指出: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要让幼儿“动”起来,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从创造中提高。形式多样的游戏与音乐相结合,是培养幼儿认识音乐世界,提高音乐素养的良好途径。
  方法一:将表演游戏融入音乐欣赏中。
  表演和音乐是不可分的,通过表演充分表现音乐的内涵,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音乐欣赏作品本身就是很好的表演游戏。幼儿表演欲强,教师可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音乐的特点,巧妙地将表演游戏融入到音乐欣赏之中。如:欣赏《口哨与小狗》作品时,幼儿随着诙谐活泼的音乐旋律,随心所欲地摇晃着脑袋,拍动着身体,展现了一副神气调皮的形象,仿佛自己就是音乐中的小主人公,吹着欢快的口哨,带着心爱的“小狗”快乐地嬉戏着。幼儿在参与表演游戏中,自然而有效地达到了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情绪、表现音乐形象的目的。
  方法二:将打击乐活动融入音乐欣赏中。
  打击乐极富表现力,深受幼儿喜爱。将打击乐活动融入到音乐欣赏中,可以使幼儿沉醉其中,在演奏打击乐器时理解乐曲的特点和风格。如:在欣赏《土耳其进行曲》时,为帮助幼儿理解明朗、雄壮的进行曲风格,在初步欣赏完乐曲后,教师借助打击乐器来解决这一重点:部分幼儿选用大鼓、铃鼓等乐器,表现乐曲主部的雄壮威武,其他幼儿选用三角铁、碰铃等乐器,表现乐曲插部的优美动听。幼儿通过演奏乐器可加深对乐曲风格的感受和理解,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带来的更多乐趣。
  三、改变音乐欣赏活动的评价方式,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
  《指南》提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强调评价的发展功能和内在的激励机制,尽可能地以欣赏的态度积极评价每一个幼儿,找出其进步的地方加以鼓励,从而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幼儿参与过程中的评价
  同样的音乐,不同的幼儿会有不同的感受。在幼儿欣赏音乐时,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关注孩子学会什么,而是要关注孩子如何学。从幼儿的兴趣性、主动性、创造性、专注性、独立性以及艺术活动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不能简单地用“好”与“不好”、“像”与“不像”之类的词汇去总结,只要发现孩子在上述各方面有进步,就是值得欣赏和鼓励的。如:音乐欣赏《化蝶》,在初步聆听音乐后,幼儿并不能一开始就想象到音乐作品表现的是两只蝴蝶的形象,更不能体验到其中相亲相爱的内涵。有幼儿说出感觉“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像小宝贝在妈妈怀里睡觉”等,看似与作品本身表达的内容无关,但这些感觉同样表达了他们对这段舒缓悠扬的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对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充满创意的想象,教师同样应该鼓掌叫好。
  (二)对幼儿自主选择的肯定
  《指南》提出:“让幼儿自主选择,用适宜自己表现的方式去模仿或创造,成人不做过多的要求。”艺术活动是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表现其创造性的最佳形式。所以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要“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音乐欣赏要建立在以幼儿为主体的基础上,尽量放手给幼儿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尊重每一位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自由反应和独特感受,使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原有的程度来进行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自由创作。如大班幼儿在倾听男低音独唱《伏尔加船夫曲》时,教师请幼儿自主体验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个男孩画了一条黑色的五线谱,解释说:“就是这种黑色的音乐!”一个男孩躺在地板上模仿人死去的模样,解释说:“这是一个年迈的老爷爷快要死啦!”还有一个女孩画了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大猩猩,解释说:“这只猩猩出不来,总是哼哼唧唧的,很难听!”充满创意的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令人叹服,教师及时肯定了幼儿各种自主表现的方式。这种积极回应式的评价为幼儿提供了更为自由的想象空间,让每个幼儿在创作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用音符编织起来的艺术品,教师要以《指南》精神为引领,顺应幼儿的发展特点,带领幼儿在音乐欣赏的海洋中,自由徜徉,自由想象,自主表现,自主创造,真正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许卓娅.音乐欣赏活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吴静.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选择与引导.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4)
  [4]常静.注重音乐欣赏中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才智,2012(21)
其他文献
很喜欢读幼儿教师的博文。  在幼儿教师的博文里读到了什么?  幼儿教师的博文,写满了诗意。作者是一群牵着孩子小手的人,一整天与孩子朝夕相处,一颗心与孩子息息相通。因为童年的馈赠和启迪,她们在属于自己简单的空间里,对生活、对周围的一切永远保持着理解和宽容,对事业却狂热地挚爱。她们真心地细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给予期待和厚望;真实地投射工作中的亮点和欠缺,回归反思和探索;真诚地告白亲历的过程和随想,呼唤
期刊
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个教师都要面临的。幼儿是家园联系的纽带,教师是家园联系的桥梁。家园工作看似一件小事,其实它蕴含很大的学问,不仅要依托教师的专业,也需要教师掌握良好的技巧。那么,怎样使家园连心,携手共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感受。  第一,要有爱心——做“妈妈”,呵护孩子的心  在幼儿园里,老师的目标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对于孩子来
期刊
设计思路:  大班孩子想象力丰富,身体协调性强,动作灵活。平时活动中,我们发现他们对体操圈很感兴趣,会将体操圈假想成各种游戏道具,如作“方向盘”、“红绿灯”、“乾坤圈”……可以滚、转、套、跳、扔、抛接、连接、组合等,淋漓尽致地将圈玩转起来。因此,体操圈被我们作为大班早操活动的器械并贯穿于早操的始终。我们将孩子们喜欢的红绿灯游戏融入进来,通过扮演小司机的角色,一边合作游戏一边快乐地锻炼身体,同时在情
期刊
关于幼小衔接问题,许多幼教工作者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对当地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做过详细的调查,发现存在着三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衔接点单一,仅仅注重知识的衔接  很多幼儿园仅仅注重知识的衔接,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小学化”管理非常严重,而且呈加速蔓延之势。尤其幼儿园大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家园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幼儿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这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指出,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
期刊
设计意图:  冬天里,幼儿最喜欢的运动是跳绳,用美术形式表现日常的运动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之一。教师如何不示范又能引导幼儿用纸浆细致地表现跳绳的各种动态特征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我用PPT图片将教师制作荷花的过程表现出来,既能引起幼儿创作的欲望,又能让幼儿了解到纸浆画的制作方法,为幼儿掌握跳绳的动态特征做有效的经验迁移。为了让幼儿创作时准确把握各种跳绳的动态特征,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让幼儿用手
期刊
设计意图:  提起电影《柳堡的故事》应该说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主角——“二妹子”留给我们的是一个鲜活的女民兵形象。她的精神鼓舞了新老柳堡人,踏着她的足迹,一路走来的柳堡二妹子民兵班,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页页辉煌的成绩。为了培养新一代的柳堡二妹子,我园构建了《我是小小二妹子》的园本课程。结合秋节的特征,以及幼儿对各种植物和琳琅满目的果实的兴趣,我设计了“扁担乐”这个体育活动,请幼儿与“二妹子”姐姐一起
期刊
一、游戏、游戏视角与游戏功能  什么是游戏?《辞海》把游戏定义为“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个定义是从广泛视野上说的,突出说明了游戏的愉悦性和主体参与性。所谓“精神”,在人类的概念中与物质对称,是层级最高最为复杂的概念。归纳它的涵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指人的主观存在状态,另一类指事物体现出来的意境、神韵或主题。显然,“游戏精神”更接近后者,它是从游戏所有内涵中提炼出
期刊
玩具是幼儿期不可缺少的玩伴,教玩具是幼儿建构经验的重要载体,是开启幼儿创新思维的一把钥匙。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玩具逐步商品化,但商品永远不能替代自制玩具的新颖性、及时性、操作性、创造性等特点。幼儿往往对自制玩具爱不释手,一个不起眼的小盒、小罐等废旧物品也同样能使幼儿从中找到乐趣。那么怎样才能制作出形象生动逼真、美观实用的各种教玩具呢?  首先,要选择好材料。  选好材料,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
期刊
幼儿园教学过程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学中要让幼儿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  一、营造宽松氛围,让孩子敢问  1.创设“爱”的气氛。  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幼儿倾注爱的主渠道。因此,活动中教师不能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而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幼儿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