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今,诗词鉴赏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有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从吟诵涵咏,品位意境;深入探究,披文入情;咬文嚼字,深化拓展;教师参与,促进发展四个方面,对诗歌鉴赏教学作了探索,以期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鉴赏 高考
古诗鉴赏融入高考已有多年,题型由最初的选择题转型为简答题,分值由5分逐渐增加到10分左右。古诗鉴赏考查等级、分值逐年提升,反映了诗词鉴赏在高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这一信号已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引力正指引着语文课堂教学,诗词鉴赏教学顺理成章地日益受到重视。
审视古诗词的考查与教学,我们深感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等一系列教学行为。
高考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应试教育受到批判、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形势下,诗词鉴赏教学处于深浅无度、难以驾驭的尴尬境地。坚持正确方向,改进诗词教学,在高考与教学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教学的需要,也是高考的需要。
高考与教学本是同根同源,互相联系的。曾经流行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考多难,教多难”,虽有偏颇之处,却也道出二者之间无法割裂的依附关系。高考与教学是相同目标下的两种行为。高考是教学质量的检测和人才选拔的行为,教学是服务这一目的行为;高考对教学提出质量要求,教学必然成为实现这要求的过程。《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考查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也有明确的要求: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两相对照,其核心要求是一致的。遵循《课程标准》,尊重诗词鉴赏规律,把考纲要求纳入诗词教学的整体设计之中,正是高考与教学的平衡点、交汇处。
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既违背诗词学习规律又背离高考要求的两种倾向。一种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讲授式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它脱离了高考的能力培养方向。教师总认为学生难以把握诗词的深度,不如自己传授来得容易,于是从背景到意义,从意象到意境,条分缕析地诠释。课堂没有学生参与,学生自主体验和感受被教师的灌输取代,无法进入诗歌优美的意境,只落得不求甚解的背诵。另一种是急功近利的习题化教学方式,它背弃了诗词熏陶感染的根本属性。高考是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古诗词的,教师就在教学中也出两道问答题,学生连诗的内容都不甚了解,就去答题,以致鉴赏能力蜕变为答题能力。殊不知,这种答题能力与高考要求的能力相去甚远,最终学生在高考中面对试题时只能是套话连篇,不着边际。
处理好诗词鉴赏教学与高考的关系,需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实行改革。诗词教学既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关注《考试说明》的导向。上面提到的两种施教方式正是排斥了教纲和考纲,使教学失去方向。那么,古诗词教学又该选取何种恰当的方式,既创造高效课堂,又做到与高考的有效衔接呢?我曾连续教过几届高三后,重回高一,认真总结高三教学的经验教训,对诗歌鉴赏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索。下面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教版必修第二册)一文的教学,谈些认识。
一、吟诵涵咏,品味意境——这是诗词鉴赏性阅读的基础,高考答题的前提。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要津。古人一向倡导吟诵涵咏,就是要多读,读熟,读出意味,读出境界。舍此无法开展主旨把握、情感体验、艺术赏析等一系列活动,同样也无法准确应对千变万化的高考试题。我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不带任何问题去熟读。梁实秋曾经说过:“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通过读,学生才能品味诗词的意韵,进入诗词的意境。当然,根据古诗词自身的特点,对于怎样读,教师应该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我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是这样指导的: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可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边读边标注,先求读正确,这是读诗最基本的要求。2.读懂内容,整体把握。边读边想,逐句理解,概括大意。反复诵读几遍后,学生很快就能划分出本诗的两个层次,上阕由赤壁古迹写到赤壁之景,下阕由写周瑜的风发英姿转而抒情。这是对诗词表层意义的理解,借此也锻炼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3.品味意境,读出感情。意境是体会出来的,意境中蕴含着诗人的感情,感情要靠诵读得以体验。品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
在教学上阕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赤壁的雄伟壮阔,我作了步步深入式的引导。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逐渐由对整体的朦胧感受深入到诗的内部,通过单个词语的咀嚼,最后以声音的形式把内心的感受外化。学生在铿锵有力的朗读中不仅感受到了壮美的意境,而且领略了诗人的豪放之情,从而完成了由意义到意境再到情感的迈进。高考虽不直接考查读的能力,但许多有关内容和情感的试题都是建立在品读的基础上的。
二、深入探究,披文入情——这是诗词学习的核心,也是高考的主体。
“诗言志”,情感是诗的灵魂,也是诗词鉴赏的难点。教学中只有师生共同研讨,才能深入到诗的“腹部”,“探骊得珠”,也才能在高考时理清思路,应答自如。情感要靠对文本语言的探究和挖掘来获取。如本诗的上阕写了赤壁壮景,下阕塑造了英雄周瑜的形象,末尾转入抒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在此,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是难题也是重点。
(此时教师投影作者与周瑜的生平、官职、际遇等方面的对比资料)学生借此就能比较容易地读出这个“笑”字的深刻内涵:比照周瑜,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壮志未酬,命运多舛,一“笑”实为无奈的自嘲。“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联系文章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何必过于执著呢?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是一种解脱的方式,也是人生的豁达境界。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讨论,对这首词获得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有一定深度的。
三、咬文嚼字,深化拓展——这是诗词鉴赏的深层次要求,也是对高考常见题型的历练。
古诗向来讲究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推敲一字,不苟一词,画龙点睛,动人心魄,这是写诗的境界,也是品诗的境界,更是应对高考的基本功。抓住诗词里的关键字进行鉴赏,是学习诗词的突破口,是教学不可疏忽的环节。炼字,可以在诗眼上出题,也可以针对不同版本在用字上的差异作比较。本诗教学时,我是抓住两处不同版本的用字差异来组织炼字训练的。现以一处为例说明。“樯橹灰飞烟灭”(人教版)——“强虏灰飞烟灭”(苏教版)。教师:“樯橹”与“强虏”,你更倾向哪一个?说出你的理由。一名学生:我认为用“强虏”好。“强虏”说明曹军的强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而曹军号称80万众,力量悬殊,用“强虏”符合历史事实。赤壁之战对孙刘联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曹军给烧了。越是强调曹军的强大,越能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另一名学生:用“樯橹”才能突出曹操的水军,而水军是这场战争中关键性的角色。与“灰飞烟灭”的字面意思好像更一致。教师:非常好。大家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把历史搬了出来。我本人也赞同“樯橹”,我的理由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还有一点,就是文学要讲究艺术,“强虏”太直接了。
炼字不仅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使他们增长了学识,学会了品赏,增加了课堂情趣。语言鉴赏是高考的常见题型,许多时候就直接以炼字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从内容情感的整体把握继而进入局部词语的辨析,与单纯出一道用词的习题来练习相比较,哪一种方式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更有效是显而易见的。
四、教师参与,促进发展——这是诗词教学向纵深推进的手段,也是对学生应对高考的助动。
教师一切包办、越俎代庖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一切不办、悉听尊便的做法更是不对。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就是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精心设计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性工作,如背景的介绍。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呈现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为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助之用。如在介绍苏轼与周瑜时,把他们分别从年龄、外貌、生活、际遇、官职几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苏轼写周瑜,是为了对比,反衬自己的不得志,以及表达对英雄的仰慕。最后,参与学生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将问题的讨论导向深入。这些工作,貌似与高考无关,实际它在提示、明确着高考的应对策略——回答任何问题必须做到:知人论世,尊重文本,视事辩证,言之成理。
《考试说明》强调:“高考考查的是能力,着力引导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对诗词鉴赏的教学既要符合诗词本身的特点,打造诗意课堂,又要以高考的科学性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突破高考。两者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和谐共存于高中诗词的教学中。
关键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鉴赏 高考
古诗鉴赏融入高考已有多年,题型由最初的选择题转型为简答题,分值由5分逐渐增加到10分左右。古诗鉴赏考查等级、分值逐年提升,反映了诗词鉴赏在高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这一信号已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引力正指引着语文课堂教学,诗词鉴赏教学顺理成章地日益受到重视。
审视古诗词的考查与教学,我们深感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等一系列教学行为。
高考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应试教育受到批判、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形势下,诗词鉴赏教学处于深浅无度、难以驾驭的尴尬境地。坚持正确方向,改进诗词教学,在高考与教学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教学的需要,也是高考的需要。
高考与教学本是同根同源,互相联系的。曾经流行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考多难,教多难”,虽有偏颇之处,却也道出二者之间无法割裂的依附关系。高考与教学是相同目标下的两种行为。高考是教学质量的检测和人才选拔的行为,教学是服务这一目的行为;高考对教学提出质量要求,教学必然成为实现这要求的过程。《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考查作了明确的规定: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也有明确的要求: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两相对照,其核心要求是一致的。遵循《课程标准》,尊重诗词鉴赏规律,把考纲要求纳入诗词教学的整体设计之中,正是高考与教学的平衡点、交汇处。
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既违背诗词学习规律又背离高考要求的两种倾向。一种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讲授式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它脱离了高考的能力培养方向。教师总认为学生难以把握诗词的深度,不如自己传授来得容易,于是从背景到意义,从意象到意境,条分缕析地诠释。课堂没有学生参与,学生自主体验和感受被教师的灌输取代,无法进入诗歌优美的意境,只落得不求甚解的背诵。另一种是急功近利的习题化教学方式,它背弃了诗词熏陶感染的根本属性。高考是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古诗词的,教师就在教学中也出两道问答题,学生连诗的内容都不甚了解,就去答题,以致鉴赏能力蜕变为答题能力。殊不知,这种答题能力与高考要求的能力相去甚远,最终学生在高考中面对试题时只能是套话连篇,不着边际。
处理好诗词鉴赏教学与高考的关系,需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实行改革。诗词教学既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关注《考试说明》的导向。上面提到的两种施教方式正是排斥了教纲和考纲,使教学失去方向。那么,古诗词教学又该选取何种恰当的方式,既创造高效课堂,又做到与高考的有效衔接呢?我曾连续教过几届高三后,重回高一,认真总结高三教学的经验教训,对诗歌鉴赏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索。下面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教版必修第二册)一文的教学,谈些认识。
一、吟诵涵咏,品味意境——这是诗词鉴赏性阅读的基础,高考答题的前提。
诵读是诗词教学的要津。古人一向倡导吟诵涵咏,就是要多读,读熟,读出意味,读出境界。舍此无法开展主旨把握、情感体验、艺术赏析等一系列活动,同样也无法准确应对千变万化的高考试题。我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不带任何问题去熟读。梁实秋曾经说过:“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通过读,学生才能品味诗词的意韵,进入诗词的意境。当然,根据古诗词自身的特点,对于怎样读,教师应该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我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是这样指导的: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可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边读边标注,先求读正确,这是读诗最基本的要求。2.读懂内容,整体把握。边读边想,逐句理解,概括大意。反复诵读几遍后,学生很快就能划分出本诗的两个层次,上阕由赤壁古迹写到赤壁之景,下阕由写周瑜的风发英姿转而抒情。这是对诗词表层意义的理解,借此也锻炼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3.品味意境,读出感情。意境是体会出来的,意境中蕴含着诗人的感情,感情要靠诵读得以体验。品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
在教学上阕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赤壁的雄伟壮阔,我作了步步深入式的引导。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逐渐由对整体的朦胧感受深入到诗的内部,通过单个词语的咀嚼,最后以声音的形式把内心的感受外化。学生在铿锵有力的朗读中不仅感受到了壮美的意境,而且领略了诗人的豪放之情,从而完成了由意义到意境再到情感的迈进。高考虽不直接考查读的能力,但许多有关内容和情感的试题都是建立在品读的基础上的。
二、深入探究,披文入情——这是诗词学习的核心,也是高考的主体。
“诗言志”,情感是诗的灵魂,也是诗词鉴赏的难点。教学中只有师生共同研讨,才能深入到诗的“腹部”,“探骊得珠”,也才能在高考时理清思路,应答自如。情感要靠对文本语言的探究和挖掘来获取。如本诗的上阕写了赤壁壮景,下阕塑造了英雄周瑜的形象,末尾转入抒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在此,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是难题也是重点。
(此时教师投影作者与周瑜的生平、官职、际遇等方面的对比资料)学生借此就能比较容易地读出这个“笑”字的深刻内涵:比照周瑜,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壮志未酬,命运多舛,一“笑”实为无奈的自嘲。“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联系文章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何必过于执著呢?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是一种解脱的方式,也是人生的豁达境界。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讨论,对这首词获得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有一定深度的。
三、咬文嚼字,深化拓展——这是诗词鉴赏的深层次要求,也是对高考常见题型的历练。
古诗向来讲究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推敲一字,不苟一词,画龙点睛,动人心魄,这是写诗的境界,也是品诗的境界,更是应对高考的基本功。抓住诗词里的关键字进行鉴赏,是学习诗词的突破口,是教学不可疏忽的环节。炼字,可以在诗眼上出题,也可以针对不同版本在用字上的差异作比较。本诗教学时,我是抓住两处不同版本的用字差异来组织炼字训练的。现以一处为例说明。“樯橹灰飞烟灭”(人教版)——“强虏灰飞烟灭”(苏教版)。教师:“樯橹”与“强虏”,你更倾向哪一个?说出你的理由。一名学生:我认为用“强虏”好。“强虏”说明曹军的强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而曹军号称80万众,力量悬殊,用“强虏”符合历史事实。赤壁之战对孙刘联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曹军给烧了。越是强调曹军的强大,越能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另一名学生:用“樯橹”才能突出曹操的水军,而水军是这场战争中关键性的角色。与“灰飞烟灭”的字面意思好像更一致。教师:非常好。大家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把历史搬了出来。我本人也赞同“樯橹”,我的理由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还有一点,就是文学要讲究艺术,“强虏”太直接了。
炼字不仅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使他们增长了学识,学会了品赏,增加了课堂情趣。语言鉴赏是高考的常见题型,许多时候就直接以炼字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从内容情感的整体把握继而进入局部词语的辨析,与单纯出一道用词的习题来练习相比较,哪一种方式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更有效是显而易见的。
四、教师参与,促进发展——这是诗词教学向纵深推进的手段,也是对学生应对高考的助动。
教师一切包办、越俎代庖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一切不办、悉听尊便的做法更是不对。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就是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尤其是精心设计一些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做些必要的辅助性工作,如背景的介绍。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呈现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为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助之用。如在介绍苏轼与周瑜时,把他们分别从年龄、外貌、生活、际遇、官职几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苏轼写周瑜,是为了对比,反衬自己的不得志,以及表达对英雄的仰慕。最后,参与学生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将问题的讨论导向深入。这些工作,貌似与高考无关,实际它在提示、明确着高考的应对策略——回答任何问题必须做到:知人论世,尊重文本,视事辩证,言之成理。
《考试说明》强调:“高考考查的是能力,着力引导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对诗词鉴赏的教学既要符合诗词本身的特点,打造诗意课堂,又要以高考的科学性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突破高考。两者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和谐共存于高中诗词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