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毕赣长镜头中特有的诗意之美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13050621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巴赞提出照相本体论、提倡“纪实主义”以来,长镜头纪实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甚至在二战后诞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等一批以长镜头为主要拍摄手法的电影流派。而导演毕赣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将超现实主义,非线性叙事等元素与长镜头相结合,对长镜头的可能进行了无限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诗意之美。
  关键词:毕赣;长镜头;场面调度;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一、打破长镜头的纪实局限
  从巴赞提出长镜头理论及段落镜头以来,无数的导演将长镜头融入到电影拍摄之中。通过使用长镜头,来确保客观存在时空的连续性,进而确保影片的真实性。在《小武》中,贾樟柯导演同样使用了长镜头的拍摄手法,通过固定长镜头,简单的运动长镜头进行拍摄。在小武指揮徒弟偷窃的戏中,小武一行人来到了饭店前,因为大家都没烟,小武指挥自己的徒弟前去偷窃。由此镜头中的主体变为了小武的徒弟,镜头一直跟随小武徒弟,然而这种跟随却随着女记者的采访戛然而至。长镜头展现了小武一行人日常生活的状态,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导演对于这种行为的讽刺。而在最后小武被警察铐在电线杆的戏中,导演更是使用长镜头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游手好闲年轻人们的讽刺以及对当今社会状态的反思。导演先是通过景深镜头交代了小武所处空间,随着镜头内越来越多的人,导演将镜头转向围观人群,用一种主观视角拍摄围观人群的凝视,给予观众一种被凝视之感。这样的场面调度既完整展现了事件的全过程,给予观众一种在现场的真实感,又表达了导演对于改革开放后社会现状的反思。
  而毕赣导演对长镜头的使用与两位导演有很大不同。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毕赣导演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长镜头真实性的特点,而是通过长镜头的拍摄手法来营造一种特殊的场面空间:梦境空间即“荡麦”。关于梦境,我们往往都是突然堕入梦中,然后进入梦中探索,在梦中我们不会偶然的回忆,往往在梦中,都是不断探索,直至苏醒。所以导演在拍摄梦境的过程中为了要把这个时空摄取完整,采取长镜头的方式进行拍摄。这赋予了长镜头新的魅力,虚幻至极的表达,魔幻版的故事情节,这也让长镜头有了更多诗意之美。在《路边野餐》中,主人公陈升在去镇远的路上,进入了一个特殊的空间,荡麦。由此毕赣导演开始了42分钟的超长镜头展现,虽然当时拍摄条件有限,拍摄的长镜头存在着动荡感与粗制感,但是这也让这42分钟的长镜头更加表达出了导演所追求的梦境之感,诗意之感。同时导演在超长镜头中所讲述的故事,并非是脱离整体故事结构的,反而是对整体故事结构的总结和重构,是对现实的重新审视。
  在主人公陈升进入荡麦之后,遇到了青年卫卫,他与现实中的卫卫相似,都喜欢在手上画手表。在青年卫卫的带领下,陈升坐卫卫的车来到了裁缝店。也是在裁缝店,陈升遇到了和妻子长相相近的女人张夕,以及渴望去凯里的洋洋。这时,长镜头的叙事视点也发生了改变,由陈升变为了青年卫卫,洋洋,张夕等人,从多人的视点对故事进行了解读。就像是在梦一样,主人公往往不全是自己,这样多视点的拍摄方式,让荡麦空间更有了梦境之感同时,缓解了长镜头的单调感与乏味感。在荡麦这段虚幻的梦境中,导演对人物进行了结构与重构。青年卫卫也现实空间的童年卫卫相对应,都渴望时间的倒流,同时青年卫卫渴望心爱之人洋洋可以留在自己的身边,这又与现实世界中,陈升对母亲的执念相同,由此对应。而陈升自己在梦境中,一方面对应现实中的自己,又一方面对应老医生的情人,而张夕则分别对应陈升现实中的老婆,以及老医生。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老医生所给的衬衫和磁带以及洋洋隔江所买的玩具相串联。
  二、全方面技术的使用
  近年来,运用超长镜头拍摄的影片不在少数,例如斩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的《1917》,以及2014年冈萨雷斯导演的《鸟人》,这些优秀电影都使用了无缝衔接的长镜头,制造了伪一镜到底的效果。同时,这些影片还十分注重声音的处理。在《1917》中,导演大量使用同期声以保证空间的真实感。同时,通过加入不同节奏的声音改变叙事的节奏;以及在关键的情绪点,搭配相匹配的能抒发情感的音乐。在《1917》中,从斯科菲尔德和布雷克从将军战壕出来的时刻,随着布雷克救哥哥的坚定意念越发坚定,声音从无到有,由缓慢变得急促,快速的打击乐一方面振奋着人心,表达布雷克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也使整个影片的节奏加快。而在斯科菲尔德获救从死人堆爬出来时,导演选择婉转悠扬的同期声,展现了斯科菲尔德重获新生后,自我心灵的救赎。
  而毕赣导演则是在自己的第一部大制作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中,对长镜头进行了新的探索。与为了创造一镜到底的噱头不同,毕赣导演更注重技术与自己的表达相结合。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长达一小时的3D长镜头,最大限度的展现了梦境特有的虚幻飘渺之感,并且在2D画面转换3D画面的那一刻,声音制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杜比7.1转变为了杜比全景声。全新技术的使用在还原梦境空间的同时,带给观众更有如做梦般的沉浸感。而梦境也是人潜意识中的一种记忆,导演用长镜头将现实与梦境连接在一起。
  在进入梦境后,导演又如同《路边野餐》一样,采用了超现实的意象化表达,将片子前75分钟的铺垫,通过一小时的3D长镜头中进行了全面的解释。罗纮武在梦境中首先遇到了12岁的男孩,男孩十分喜欢乒乓球,这与被打掉的孩子对应。而分别时,小男孩被罗纮武赋予白猫的名字,而作为感谢,小男孩送给罗纮武画有老鹰的乒乓球拍,这又与现实中白猫父亲的外号相对应。这时小男孩与罗纮武又分别对应白猫与罗纮武(白猫父亲)。而分别后,罗纮武又遇到了都染着红发的凯珍和拿着火把的疯女人(与白猫母亲长相相同)。疯女人拿着火把请求男人把自己带走,罗纮武帮助了她。这时疯女人和罗纮武又对应现实生活中渴望逃离的万绮雯与罗纮武,同时也对应着白猫的母亲与白猫。罗纮武吃下代表伤心的苹果,同时也代表儿子与母亲的释怀。而最后罗纮武与凯珍念动咒语使房屋旋转,两人热情相吻,这也代表了罗纮武对万绮雯的释怀与原谅。这种重遇与原谅与长镜头相配合诠释了诗意之美
  参考文献
  [1]张通勇,昌蕾,甘清.毕赣电影超长镜头的创作研究[J].大众文艺,2020(08):164-165.
  [2]李婧.论毕赣电影的诗性特质[J].民族艺林,2019(04):106-112.
  [3]钟大鹏.《地球最后的夜晚》中毕赣的长镜头艺术[J].电影文学,2019(09):122-124.
  作者简介:苏惠卿(1999-),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广播电视编导,单位:河北大学
其他文献
这只小狗,是我在公園里捡到的,时间又回到去年。  这天,我正悠闲地在公园里散步,忽然,看到前方的花丛里有动静,我想:那一定会有一个小东西,会是什么呢?我怀着强烈的好奇,捡了一根小树枝,轻轻扒开花儿,果然,里面有一只小小的流浪狗。它忽闪忽闪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我,于是,我把它带回了家。  它全身雪白雪白,有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一个小小的“湿”鼻子,一条粉嘟嘟的舌头,两只灵敏的耳朵,一条毛茸茸的长尾
期刊
摘要:曲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分析研究任何一个音乐体裁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本文就曲牌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地梳理,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曲牌;发展历程  纵观整个中国传统音乐,曲牌占据了其半壁江山,广泛存在于文人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以及器乐音乐等众多体裁形式中。它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
期刊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属于戏剧的一种,也是由演员扮演角色故事的艺术。只是在扮演角色的时候所使用的媒介和西方话剧有所不同,戏曲表演的媒介包含了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通过一段时间的对戏曲历史的学习,对于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关系产生浓郁的兴趣,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期刊
一、创作背景  《海风阵阵愁煞人》是一首旋律丰富、情感饱满的抒情咏叹调,歌剧中的音乐取材大多采用民族戏曲音乐,加入了河南的地方戏曲元素,并借鉴和吸收西方音乐手法进行创作的,期间还融合了沿海渔船号子,最终创作出一部独具特色的声乐作品。  原著故事发生在东南沿海的珊瑚岛上,该剧讲述了《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故事女主人公珊妹,从小生活于贫苦家庭,幼时母亲离她而去,与父亲相依为命,年老的父亲靠打渔度日,但还是
期刊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漫长的发展创新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华丽的瑰宝,其中戏曲文化是我国所独有的,深受中外人民喜爱的文化之一。淮剧是发源于江苏建湖一带的传统剧种之一,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其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吸引着很多人。但当前时代很多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传统的淮剧也因为地域语言等原因,发展受到局限,但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出现使传统淮剧迎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关键词:传统淮剧;云直播
期刊
摘要:生活本身是对环境的一种参与,这种实践活动的较高层次是通过对环境艺术性的改造来实现的。环境艺术影响了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影响了人的审美意识。在环境艺术中探讨生活诗学的存在方式,其理想结果即“诗意的栖居”。文章试图在两者的关联性上尝试做出探讨。  关键词:生活诗学;环境艺术;诗意地栖居  一、生活与环境艺术的关联性  自工业文明起,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孜孜不倦探索的理想境界就是“诗意的栖居”。“诗意的
期刊
摘要:歌曲完美的演唱需要组成的部分很多,本文通过高位置演唱、气息与感情三个方面与咬字的关系,浅析了咬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歌曲演唱;咬字;气息  咬字是歌唱的灵魂,60年代是中国本土民歌的盛行时代,那个时代没有科学的发声技术,歌唱中气息的运用没有被重视。歌唱家更注重咬字吐字。但是因为没有气息的功底,咬字过于生活化,没有基础的通道。70年代后,在传统的声乐发声基础之上引入了意大利等西方国家
期刊
摘要:纵观明清小说,中秋描写的出现频率较高,关于中秋佳节的诸多习俗均有十分生动形象地刻画,例如赏月、食月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民俗文化史价值。除此之外,明清小说中秋描写,还成为小说人物命运转折点、小说人物关系变化节点、怪异妖魅出现的背景,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人物性格,剖析人物关系,渲染故事背景,其文学功能不可替代。本文研究过程中,从明清小说中秋描写入手,通过解读不同小说作品对中秋的描写,来揭示中秋的传
期刊
戊戌之年,暮春之际。进学修身于黄海之滨、玛伽丘山之下,其校景引人亲至,静美而素雅,娇丽而和明,故作小文以颂记之。  山大威海之居,胶东半岛之尽。临海而建,依山而起,乃物华天宝之地,其有树人立业之功,储才建国之绩。故天鉴国识,起秀丽如画之景,立别具一格之致。众人谓之“九州花园之校”,实不假矣!  此地有苍松古柏,碧海青山。画之峨眉,歌之凤鸾,赏心而悦目,动悦而安然。其劲风酣畅,舒云漫转,引浮光无尘,
期刊
摘要:音乐话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汪克敏教授所导演,该剧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采用音乐话剧的形式,开创性地将话剧、音乐和芭蕾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剧中演员之一,以下我来结合演出经历谈谈关于剧本的二度创作。  关键词:爱情;二度创作;信念感;感情层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其灵感来源于他在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