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化已迅速发展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信息化教育得到的迅速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也开启了新的方法和模式。目前,网络上各类的教学软件层出不穷,远程教育技术正日新月异的在我国发展着,并不断的推动着我国各大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创新
  一、网络环境对各国教学模式的影响
  很多西方国家早已在教学手段中应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学,也就是说远程教育和网络辅助教学正在一步步的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去的单一的面对面教学模式,过于刻板和严肃,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国和美国分别开设了开放大学和虚拟大学,这样新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铺平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道路。
  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设了开放大学,因其高质量的教学一直被大众所认可并跻身于英国大学综合教学水平的前十名。可以说,网络媒体教学的成功,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们,他们可以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完成学业取得学位。而美国在2001年,接受其远程教育的学生就已达到200万人,学生们能够学到的课程涵盖了美国高等学府的一切学科和专业。仅一年时间,参加网络课程的学生人数就已经增长到260万。进入21世纪以来,因特网、互联网已遍布全球,连通世界。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科技建设不断开展和深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则成为了这个时期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不论是从办学规模,还是教育水平,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既说明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也对英语教育有了一个基础的定位。在之前的很大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极为看重,而现在一些高校,已经利用多媒体网络对英语课程的设置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学生不仅能够在网上选择专业课的必修课,还可以选择丰富的选修课。全国统一英语教材的格局,现如今已被一些网络上的英语教学软件所打破。教师主讲,学生记录课堂笔记,期末考试复习大纲,之前很多学校教学的应考模式基本如此,较为传统也较为被动。现在很多高校采用了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总结与研究后,在教学模式上也发生了一些相应的改变,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授课上也借助多媒体网络等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自主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科技的建设极为看重,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为满足和适用目前的社会需求,各高校也开展了多层次,多方式的媒体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水平。我国的教育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因为我国科技建设的需求决定了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格局。
  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现在许多学校,还只是单纯的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课程和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这就造成了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脱节。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进入了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时代,英语的教育似乎更像是一种普及教育。学生也只是单纯的了解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就会发现,自己很难胜任那种专业性很强的实务工作。其实这和很多学校教育观念落后有着很大的关系,更有某些学校明明师资力量薄弱,但却偏偏高挂英语专业的牌子,就导致了不合理的课程安排,不明确的学习目标,软硬件设施缺乏,究其根源,就是一些学校的领导者或者教师对于英语教学的陈旧观念所致。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以强调理论为基础,以课堂讲课为教学模式,英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坐而论道的学科。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性问题,那些书本、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不足以让学生有能力去解决和处理,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知识,在面临社会的时候,显的是那么的浅薄和苍白无力。由于我国英语教学与多媒体教学长期的被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剥离开,严重的影响并阻碍了英语教育的向前发展。而我国大众化的通识教育,只会把学生局限在课堂和书本上,却不能让其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英语教育的关键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盲目的让学生去遵从课本,固步自封。目前来讲,我国的社会对于英语专业的优秀人才仍然是求贤若渴,但是真正的高端型人才,实务性人才还是很难遇见。网上调查显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毕业的近半年里,都不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我想这与他们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无关系。
  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教育部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的指示精神,所以对于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各大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已是势在必行。各大高校要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型人才。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其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并打破“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英语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开发探索精神,让学生“乐学,乐思”。在增强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成为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五、总结
  我国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正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為了避免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我们应该明确改革的方向,即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实务型人才,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申艳,圣仰芝.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03):15-1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中医病理机制,观察并评价桂龙通络胶囊治疗CIDP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随
目的:1.评价益心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疗效,探讨益心脉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rnsionⅡ,Ang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摘要】随着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英语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教育相关部门也制定了英语的考核标准。在这种应试考试的压力下,学生听、读、写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却缺乏开口说一口标准英语的能力,在语音语调方面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缺乏对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的培养。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使用也在全球普及。在这种多元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在网上轻松的找到很多的英语学习资源。本
Reading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skills in one’s life. No one could function well in modern society without this ability. However, some people still have difficulties to master this ability. The skills
期刊
【摘要】外宣文化翻译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世界了解中国、认同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而高校英语专业作为培养外宣翻译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并将其输向社会的责任。因此,本文通过外宣文化翻译策略在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增强英语专业学生外宣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外宣翻译整体水平,为国家输送合格的外宣翻译人才。  【关键词】外宣文化翻译 实践教学 英语专业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
【摘要】英语和英语文化在全球的强势传播给汉语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面对冲击带来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创新工作方法,促进英语的本土化,增强汉语和汉语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冲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隨着经贸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英语语言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带来了
[目的] 1.通过动物皮下镇痛试验,找到运用不同剂量芬太尼配伍高乌甲素为主的配方在副作用与疗效之间的平衡点,以寻求这一配伍中芬太尼的合适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阿片类药物的
【摘要】以英汉翻译中的语言差异为出发点,以文化、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为依托,结合大学实际的教学经验,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思维训练与跨文化思考的缺失,阐述了英汉语言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指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以训练学生思维、增强其语感为基本目标,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汉文化差异 语言差异 思维差异 英语教学  從内容上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