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发起、《教育家》杂志参与主办的“脑科学与教育”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三届论坛,个中感受只有亲历者才知其中的曲折和不易。从第一届论坛开始,众多国内外神经科学、心理学、教育等领域的院士、科学家、专家、老师、校长云集,共同为探寻更科学、更适合人发展的教育而努力。
脑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将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脑科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和应用前沿领域,将持续革新人类关于“教与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实现千百年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提供坚实的科学原理和支撑。
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课堂、家庭,仍然是艰巨的工作
脑科学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真的遥不可及吗?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究竟为何?如何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教室,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于教育?……可能会有很多疑问盘桓于我们的脑海,而这些疑问也正是教育向科学实证迈进的深邃思考。脑科学与教育相融合的核心理念,我们可以从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中得到启示。
第一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达成了广泛共识,多位专家及与会代表认为,这届论坛将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事件。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将脑与认知科学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是国家需求与国际趋势。同时,他也指出,脑与学习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和动态性。我们知道,未来教育除了智能化、数据化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董奇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科学认识脑,认识脑发育,认识老师和学生脑活动的规律,以及老师的脑和孩子的脑怎样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脑,进而达到开发脑的目的。
作为我国积极推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育实证研究的播火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教授,全程参与了这届论坛,并作主旨报告。她指出教育实质上就是建构人的脑,对教育者而言,正确认识脑的发展规律,才能知道如何正确地“因材施教”。她一直呼吁,要在教育领域科普脑科学,希望更多的科学家参与脑科普的工作,让脑科学的科普能够抵达每个教师与家长,并且要广泛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韦钰教授的话还在耳畔,带着科普脑科学的理想,我们信心满满地上路了。但是,在推动脑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及科普工作时,我们发现,这项工作的艰巨和困难远比想象的复杂。
第二届“脑科学与教育”国际论坛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众多国内外脑科学领域顶级科学家参加。我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在会上表示,教育需要遵循脑活动规律,“因材施教”就是按个性脑的认知能力“施教”。他强调,教育也要遵循自身的规律。
2020年,第三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更深层次推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的融合,全国十城联动,上百位院士、专家、老师、校长共同为教育科学发展而努力,共同为推动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更加广泛的教室和家庭而努力。论坛吸引了60余万人线上线下参与,教育科研领域的多位院长、教科研人员参与论坛并发表演讲,脑科学开始真实地走向课堂,逐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许多人会问我们同样一个问题:对脑科学在教育领域的转化应用为何如此执着?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向科学再迈进些。200年前,医学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是引入了现代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和检测工具。医学与教育这两门学科的研究领域都与人密切相关,前者服务于人的生命健康,后者服务于人的生命发展。而教育相对医学的研究而言,是坐落于脑中、变化发展着的心智,这就显得更为复杂。而推动脑科学走出实验室,走向更为广泛的家庭及教室,工作仍然艰巨。
传播和科普脑科学知识是当务之急,但仍面临挑战
在信息时代,人人都是行走的媒体,人人又都是传播的媒介,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很多不实、夸大和违背科学常识的信息充斥其中,如蒙眼识字、量子阅读等,许多关于大脑的神经神话有待破除,许多教育教学方式、内容、行为还有待改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如何科普脑科学,让脑科学知识传播到每个人,这项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很多人认为脑科学太高深莫测,其实我们对脑的重视在日常行为中便可窥见一斑。例如,孩子发烧,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大脑会不会被烧坏(是否有科学依据似乎并不在家长的考虑范畴);有的家长在教训孩子时,也从不敢轻易打孩子脑袋。显然,大家都知道脑的重要性。
脑作为人学习的重要载体,有终身可塑的特点,但其发育也存在关键时期。在关键期,我们通过适宜的刺激,可以使运动、语言、感觉及其他脑功能得到很好的发育。反之,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我们一些不科学的教养方式,也可能造成他们心理、行为障碍,出现焦虑、抑郁、应激创伤心理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给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蒙上阴影。数据表明,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10%~15%的儿童存在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而自杀更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死因。包括儿童青少年孤独症(Autism)、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等神经发育障碍在内的以上种种精神心理问题及脑神经疾病,基本都体现在人脑中。
那么,我们如何去认识脑、保护脑,进而发展脑,这显然是教育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幼儿时期是视觉神经发育的关键期,不能长时间蒙住孩子眼睛,否则严重者可能导致不可逆失明。我们只有了解了人脑的发育特征,教养孩子的方式及行为才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当我们了解青少年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是因为作为大脑的“司令部”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控制情绪能力较弱,我们会随之改变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及教育教学策略。
教育需要遵循脑发展规律,我们有必要从脑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思考和改进现在的教育。我们也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脑的发展有共性规律,也有较鲜明的个体差异,在具体情况下受制于教育环境和条件,如教育功能、教育制度、空间布局、方式工具、资源配置等,因此,在考虑脑发展规律的同时,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教育是更为复杂的交叉学科,需要有跨学科思维,要思考如何应用脑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理论知識,来改善教育教学。实则上教育科学也是更高的包含脑科学、美学、哲学在内的复杂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将给教育带来许多挑战,教育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经验判断走向实证研究。
应用好脑科学对于教育而言,既是需要遵循的科学发展方向,也是撬动教育变革的力量。
作为人类研究的最后“疆域”,到今天,人脑仍像谜一样的存在,我们对人脑工作机制的研究似乎才刚刚触碰到冰山的一角。这一21世纪世界科学研究领域最后的“前沿疆域”,已成为大国之间必争之地,各国纷纷部署“脑计划”。近期,我国“脑计划”将正式实施,我们期待“脑计划”能为教育带来更多改变。
脑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布“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将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脑科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和应用前沿领域,将持续革新人类关于“教与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实现千百年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提供坚实的科学原理和支撑。
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课堂、家庭,仍然是艰巨的工作
脑科学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真的遥不可及吗?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究竟为何?如何让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教室,将相关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于教育?……可能会有很多疑问盘桓于我们的脑海,而这些疑问也正是教育向科学实证迈进的深邃思考。脑科学与教育相融合的核心理念,我们可以从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中得到启示。
第一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达成了广泛共识,多位专家及与会代表认为,这届论坛将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事件。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表示将脑与认知科学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是国家需求与国际趋势。同时,他也指出,脑与学习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交互性和动态性。我们知道,未来教育除了智能化、数据化的特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董奇认为,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科学认识脑,认识脑发育,认识老师和学生脑活动的规律,以及老师的脑和孩子的脑怎样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脑,进而达到开发脑的目的。
作为我国积极推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育实证研究的播火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教授,全程参与了这届论坛,并作主旨报告。她指出教育实质上就是建构人的脑,对教育者而言,正确认识脑的发展规律,才能知道如何正确地“因材施教”。她一直呼吁,要在教育领域科普脑科学,希望更多的科学家参与脑科普的工作,让脑科学的科普能够抵达每个教师与家长,并且要广泛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韦钰教授的话还在耳畔,带着科普脑科学的理想,我们信心满满地上路了。但是,在推动脑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及科普工作时,我们发现,这项工作的艰巨和困难远比想象的复杂。
第二届“脑科学与教育”国际论坛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众多国内外脑科学领域顶级科学家参加。我国著名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在会上表示,教育需要遵循脑活动规律,“因材施教”就是按个性脑的认知能力“施教”。他强调,教育也要遵循自身的规律。
2020年,第三届“脑科学与教育”论坛更深层次推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的融合,全国十城联动,上百位院士、专家、老师、校长共同为教育科学发展而努力,共同为推动脑科学从实验室走向更加广泛的教室和家庭而努力。论坛吸引了60余万人线上线下参与,教育科研领域的多位院长、教科研人员参与论坛并发表演讲,脑科学开始真实地走向课堂,逐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许多人会问我们同样一个问题:对脑科学在教育领域的转化应用为何如此执着?我们认为,教育应该向科学再迈进些。200年前,医学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是引入了现代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知识体系和检测工具。医学与教育这两门学科的研究领域都与人密切相关,前者服务于人的生命健康,后者服务于人的生命发展。而教育相对医学的研究而言,是坐落于脑中、变化发展着的心智,这就显得更为复杂。而推动脑科学走出实验室,走向更为广泛的家庭及教室,工作仍然艰巨。
传播和科普脑科学知识是当务之急,但仍面临挑战
在信息时代,人人都是行走的媒体,人人又都是传播的媒介,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很多不实、夸大和违背科学常识的信息充斥其中,如蒙眼识字、量子阅读等,许多关于大脑的神经神话有待破除,许多教育教学方式、内容、行为还有待改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如何科普脑科学,让脑科学知识传播到每个人,这项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很多人认为脑科学太高深莫测,其实我们对脑的重视在日常行为中便可窥见一斑。例如,孩子发烧,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大脑会不会被烧坏(是否有科学依据似乎并不在家长的考虑范畴);有的家长在教训孩子时,也从不敢轻易打孩子脑袋。显然,大家都知道脑的重要性。
脑作为人学习的重要载体,有终身可塑的特点,但其发育也存在关键时期。在关键期,我们通过适宜的刺激,可以使运动、语言、感觉及其他脑功能得到很好的发育。反之,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我们一些不科学的教养方式,也可能造成他们心理、行为障碍,出现焦虑、抑郁、应激创伤心理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给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蒙上阴影。数据表明,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10%~15%的儿童存在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而自杀更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死因。包括儿童青少年孤独症(Autism)、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等神经发育障碍在内的以上种种精神心理问题及脑神经疾病,基本都体现在人脑中。
那么,我们如何去认识脑、保护脑,进而发展脑,这显然是教育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幼儿时期是视觉神经发育的关键期,不能长时间蒙住孩子眼睛,否则严重者可能导致不可逆失明。我们只有了解了人脑的发育特征,教养孩子的方式及行为才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当我们了解青少年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是因为作为大脑的“司令部”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控制情绪能力较弱,我们会随之改变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及教育教学策略。
教育需要遵循脑发展规律,我们有必要从脑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思考和改进现在的教育。我们也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脑的发展有共性规律,也有较鲜明的个体差异,在具体情况下受制于教育环境和条件,如教育功能、教育制度、空间布局、方式工具、资源配置等,因此,在考虑脑发展规律的同时,必须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
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教育是更为复杂的交叉学科,需要有跨学科思维,要思考如何应用脑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理论知識,来改善教育教学。实则上教育科学也是更高的包含脑科学、美学、哲学在内的复杂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将给教育带来许多挑战,教育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从经验判断走向实证研究。
应用好脑科学对于教育而言,既是需要遵循的科学发展方向,也是撬动教育变革的力量。
作为人类研究的最后“疆域”,到今天,人脑仍像谜一样的存在,我们对人脑工作机制的研究似乎才刚刚触碰到冰山的一角。这一21世纪世界科学研究领域最后的“前沿疆域”,已成为大国之间必争之地,各国纷纷部署“脑计划”。近期,我国“脑计划”将正式实施,我们期待“脑计划”能为教育带来更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