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内涵、原则与误区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可持续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规律性原则。绿色建筑的误区表现在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绿色技术应用的多与少;政策激励的虚与实。
  【关键词】绿色建筑;内涵;原则;误区
  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严格,追求房屋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大势所趋。由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是可以寻觅到绿色的痕迹,在中国以往的历史上,中国人在建筑方面很早就树立了绿色的意识,建筑物中我们能够看到其闪烁的绿色元素的光芒。中国历史上,人们巧妙地将人文与自然结合起来作为建筑规划的指导思想,借鉴自然的园林艺术手法来加重建筑的绿色成分,从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吊脚楼等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物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人对于绿色建筑已经有了很好的意识。大部分地区的建筑都是趁势造型、因地制宜,虽然是人工建筑,但是却不违背自然。可见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对绿色建筑就有着很好的认识与实践。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评估体系都不够完善。
  1绿色建筑的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于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本文采用的概念引自2006年6月1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定义,即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绿色建筑遵循的原则
  2.1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损害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也应该如此。满足低污染,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绿色要求。因此,1992年第一届世界首脑会议在里约热内卢就已经通过了《21世界议程》,在这个章程中提出了一个可持续消费的范畴。1994年在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中对可持续消费作如下界定:“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要。”根据这一个界定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绿色建筑是和可持续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是可持续建筑的范围比绿色建筑的范围更大而已。
  2.2整体性原则
  绿色建筑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趋势,同时也兼顾了社会的环境利益需求,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只求自身的发展,而是应该与社会环境、经济三者协调统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2.3平等和公平性原则
  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全球问题,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利益和环境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绿色建筑对于保护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还应该考虑到环境的公平问题,包括:国际公平,代际问题等。
  2.4规律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绿色建筑的实施是在遵循一定规律的基础之上,在遵守自然规律和人类需要的同时,本着节约经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需求。
  3绿色建筑的误区
  因为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人人都可以滥用,“绿色建筑”也就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提高房价的欺骗性概念。为此,要注意绿色建筑的误区。
  3.1发展速度的快与慢
  如今,绿色建筑宣传炒作快而实践应用慢的尴尬已成为业界共识。由于对绿色建筑真正内涵理解的缺失,很多所谓的绿色建筑五花八门,尝试各种新式的、甚至不成熟的绿色技术,更有甚者只是将此作为一种营销的噱头,而实际内涵却一无所有。相较于宣传上的大张旗鼓,绿色、低碳建筑在应用领域的实践凸显缓慢。中国每年住宅商品房的建设在7~10亿左右,但真正严格意义上绿色建筑拿到竣工认证仅为1%。目前,在绿色建筑标准制定、绿色建筑人才储备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方面的进程仍十分缓慢,尤其在宣传正确的绿色理念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3.2绿色技术应用的多与少
  当下,无论是中国《绿标》的评级,还是美国LEED的认定,都与绿色技术采用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这些标准的评分都是以技术为先导,采用一项技术就加一分,却忽视了建筑整体的综合能耗水平与性能运行考评。随着越来越多靠技术堆砌而成的绿色建筑呱呱落地,其实际节能效果与舒适度却并不理想的尴尬也逐渐显现。正因此,更多的设计师与开发商开始了被动式节能在绿色建筑中的探索应用。
  3.3政策激励的虚与实
  近几年,我国政府层面对于节能、绿色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十分明显,无论是政策法规的出台,还是绿色示范项目的推广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着。然而,对于绿色建筑的操盘者而言,这些政策激励手段稍显务虚。从《绿标》的普及应用上看,很多获得《绿标》评级的建筑大都是商业、住宅房地产项目,而中国政府公共建筑的《绿标》应用却寥寥无几。除了标准的推行,在税收、拿地等经济杠杆领域对于绿色建筑的支持措施也似乎点燃不了开发商的热情。
  3.4价格、成本的高于低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可谓价廉物美。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要对整个房地产的价格影响不大。
  4结论
  建筑业的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必定会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效益。绿色建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拥有广阔的市场,必将成为以后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何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前提下,将绿色建筑得以推广和利用仍需要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麦里.绿色建筑探究[J].技术与市场,2011,(8).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到的结论几乎都是: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
期刊
【摘 要】《变形计》是湖南卫视从2006年起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 "新生态纪录片"。在电视节目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变形计》却自诞生之日始,一直"唯我独尊"无人克隆,这样一个有品牌价值和社会高端影响力的"新生态纪录片"其创新价值,以及新的电视竞争环境下如何继续突破,值得思考。  【关键词】电视节目 创新  一、《变形计》谁在变形?变出了什么?  2006年9月,第一季《变形计》播出:城市富家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论题,从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生存教育,高职语文教材是渗透人格教育的优秀资源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是必要的且可行的"的结论。  【关键词】高职语文;人格教育;优势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学科是人文色彩最浓的一门学科,它具备言语工具性的一面,需完成
期刊
【摘 要】英语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做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最优化方面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转换角色 民主化 情景化 多样化 艺术化 智能化  实施素质教育,对重要基础学科之一的英语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英语课教学应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以切实推动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开展?笔者认为,首先须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
期刊
【摘 要】目前,"90 后"学生已普遍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90 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给传统的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90后;学生管理工作  “90后”泛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以后的所有中国公民。每个时代的新一代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90后”目前已普遍进入高
期刊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别。从对高二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高得多。但无论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学生都不太满意,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很不理想。一是教学内容上,众口难调,二是教学方法上,感受不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使教学内容难以适合每一位学生;学生喜欢操作性强的东西,而对教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而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对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都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面前应对自如、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之更能切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与学生的需求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社会、教育、
期刊
【摘 要】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漂亮的构思;情与景水乳交融;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春》;《背影》;《荷塘月色》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第一个
期刊
【摘 要】《弟子规》从"孝"这一伦理源头出发,将对父母的孝扩充为"信"这一修身立德的伦理支柱,进而升华为对所有人的"爱",成为其最高道德诉求和最终伦理归宿。  【关键词】《弟子规》伦理 基础  《弟子规》是清代李毓秀编著的家庭教育文本,它为青少年确立了很多行为规范,却没有解释其哲学依据和伦理基础。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首先,这是由其时代条件决定的。“五四”运动之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在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