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形态·空间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歌德


  拿到陈雪虎这本《理论的位置》,耳边回响起早年熟知的歌德的这句名言,感想良多。雪虎好学深思,博览群书,理论功底扎实,和他聊起来,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十分过瘾。自然,关于理论之用,是我们常涉及的话题。
  生命之树固然常青,而理论并非只是灰色,今天来说,理论可谓是五彩斑斓。一直以来人们将理论看成是生活的某种附加物,它是外在的,是对已有生活事实的梳理、阐释和评价,认为这种评价并不会改变既成的事实。仿佛理论家就是食客,对厨师的烹饪发表各种意见,其中舌如莲花者就成为美食家。总之理论不直接创造价值,只是评判,只是阐释,只是马后炮。
  不过从歌德发表上述言论至今,情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二十世纪往前数,提起世界文化巨人,我们想到的大多是作家,如但丁、莎士比亚,如歌德、雨果、巴尔扎克,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曹雪芹,等等。文化巨人似与理论家无缘,如果说有缘,德国有那么两位,康德和黑格尔。他们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学推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并以自己的深邃和晦涩让众人困惑。也因此诗人庞德居然认为,德国之所以穷兵黩武,是因为“缺乏出色的德语作品”,显然,庞德对德国理论家很失望。
《理论的位置》陈雪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后,一切似乎逆转了,我们想到的思想文化巨擘是一干理论家,如福柯、鲍德里亚、德里达、哈贝马斯等。优秀的作家依然有影响力,但是覆盖面似乎比起前一个世纪要弱,反倒是理论家们的影响力崛起,俘获了莘莘学子。其中的原因分析起来有些复杂,如现代教育制度的深入,社会人群整体知识水准的提高,各种理论话语各有其描述现实生活的途径等。总之条条大路通罗马,亦即不是只有小说或诗歌等才适合描写生活、创造生活,理论同样也有这种功能。
  以往我们对理论专门讲抽象的大道理的印象,来自教科书,来自那些高头讲章;其实最初,无论中外,无论东方和西方,理论都是从描写生活开始的,不管我们是读《论语》《道德經》《庄子》,还是读柏拉图的对话录,除了有古今语言差别的障碍,在内涵的理解上,并没有难以逾越的界限。渐渐地理论中发展出了思辨的表述方式,也就是说理论的前行,有了分岔,思辨的理论和描述的、经验的理论各奔前程。思辨的理论是思想家的媒介,是思想家们所熟练地表达见解的工具,特别在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这种理论的表述成为最主要的和流行的表述方式,并且经由康德和黑格尔等哲学家,变得无比强大,甚至坚不可摧。然而,无论思辨的理论大厦如何强大和坚固,终究不能一手遮天。二十世纪的中叶以后,罗兰·巴特、福柯、鲍德里亚等以自己的著述部分地改变了理论的形态。例如巴特的《神话学》《恋人絮语》,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特别是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等,对社会生活和各类具体的生活景象,都有直接的描述。尽管我们分明能感觉到他们著述中思辨的力量,但是其论述的出发点不是概念,不是某些惯用的术语,而是直接来自社会生活。他们用理论来阐释各种社会现象,而不是创立某种独立的封闭的理论体系。用一种繁琐的分类来划分,前者是批评著作,后者才是纯理论著作。站在理论的立场上,纯理论著作的地位要高一些,因为它开拓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助于人们在观念上理解和把握整个世界。当然真正有价值的理论著作并不多见,以哈贝马斯的见解,即便在德国哲学成果最丰富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值得提及的著述也就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的哲学》、舍勒的《知识的形式和社会》、普莱斯纳的《有机体和人类的诸阶段》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等五六本而已(哈贝马斯《论杜威的〈确定性的寻求〉》一文,见杜威《确定性的寻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批评著作与纯理论著作相比,在文体上要优雅,有趣味得多。但是一般而言,批评通常面对的是叙事文本,面对的是文学艺术作品和由此生发的各种文化现象,不直面日常生活。创作面对生活,理论面对文本,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分界。自然,这种分界现在被打破了,这大概是理论积累到某种程度后必然会有的某种突破。它必然要摆脱传统或习惯的枷锁。理论的对象本来应该是社会生活,概念和术语只是中介,尽管概念和术语的差异能构成新的理论空间,但是其过度繁衍会带来夸夸其谈,带来思维的虚妄和空泛。
  当然理论描述生活的方式与小说和诗歌不同,它不是以虚构和想象的方式来处理素材,而是在这些素材的基础上还原一定的历史语境和社会环境,解析其背后的各种成因,并以抽象和概括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见解。以福柯为例,他常常从生动的日常生活攫取案例,然后进入某种理论描述。他在法兰西学院所作的演讲《不正常的人》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这位理论家从一个虐杀孩童的犯罪案例切入,对社会上所谓的“不正常的人”的谱系作了详尽的梳理,并按历史先后的顺序勾勒出三种形象:“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人”和“手淫的人”。所谓“畸形”,福柯指出,主要是一个法律概念,“畸形所出现的领域,人们可以说成是‘法律—生物’的领域”。而需要改造的人,其参照范围要小于畸形人的参照范围,是在家庭、学校、车间、街区、教堂教区、警察局等类似的“矛盾和支持系统中出现”。“手淫的人”,则是十九世纪一个全新的形象,其参照范围则更加狭窄,这是“卧室,床,肉体;这是父母,紧挨着的监视者,兄弟姊妹;这是医生;整个围绕个人及其身体的微型细胞的空间”(福柯《不正常的人》,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其实,这些不正常的人,在一些作家艺术家笔下往往是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但是在理论家的笔下,他们就成为一种有特定内涵的类型,读者不需要知道他们的姓名,只需要知道他们是被社会正常规范所排斥的类型就够了;而所谓社会的正常规范究竟是怎样确立的,也是新一代理论家们所描述的对象,当然,此乃属于一种理论的建构和实践。   据说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演讲吸引了许多听众,可以容纳三百来人的教室,常常挤进了五百多人。也许有些人是慕名而来,有些人可能是对演讲者所举的奇奇怪怪的案例感兴趣,但我以为,最直接的原因是理论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试图了解更广泛的,经由一定的理论阐释的生活。理论并非是生活投下的阴影,它一直在暗中定义着我们的生活。因为生活不只是消耗物质的过程,生活其实是对生命过程(历史)和生命活动(社会实践)的理解和想象,这里就不断有理论的参与和建构。
  理论的参与和建构自然也包括想象。所谓“理论是灰色的”一说,认为理论是马后炮,多少有蔑视其没有想象力的责难在。其实理论何尝没有想象力,只不过理论的想象力不同于创作的想象力,这是抽象建构和概念的想象力。世间无论是伟大的理论还是拙劣的理论,都是虚构的产物,它从来不是对现实生活忠实的总结和逻辑性表述。虽然理论讲究的是体系完备,逻辑自洽,似与想象无缘,其实那是理论想象的一种方式而已。真如我们曾经误认文学创作是真实生活的反映那般。文学创作在反映生活的同时,既表达作者个人的感受,也融合着作者的见解和理论方面的修养,并且这些见解和修养决定着他怎样来选择生活现象,怎样来表现这些现象。因此,读者所见的从来只是作家笔端貌似生活的生活,它未必真实。同样在理论家的笔下,我们所见的也只是貌似严密,剔除了想象的论述,但是它未必没有虚构。
  人类的历史越绵长,人们的思想和理论困惑就越多?这些困惑伴随着我们的生命而来,其解决方法或许也只能诉诸理论。因此,雪虎在其著述中一上来就讨论“理论的位置”,这正是我自己常常思考的问题。
  当然雪虎所说的理论,主要是指现代社会和学术体制中形成的各种理论话语,所以他从理论的必要性、样态的多样性、西方理论脉络、理论在中国的位置等路径步步深入,展开论述。我不仅赞同雪虎的许多观点,而且为其精辟的阐述“点赞”。例如雪虎认为,一些人对理论的抵制“其实是对日益社会化的世界所必然遭遇的现代进程的忽视”。这里,所谓现代进程就是思维的进程,就是思考所循的路径。就雪虎本人而言,他主要是从文学理論切入,这是他的专业,也是我的专业,所以雪虎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如从“文”的概念演变到现代意义上“文学”的产生,关于古文论研究中的史、论、释的运用,还有文学的公共性问题、文艺美学的思路与建制,等等,也正是我所关注的。关注并非全部赞同,例如他对普实克和夏志清的评价,我就有所存疑。普实克将理论看成是总体性叙事的工具,有违该时代的理论实践。
  然而,尽管许多文学话题和相关理论是我和雪虎所共同关注的,但是,如果由我来阐述这些问题,进入的路径和角度显然会不同于雪虎。由此我想到了理论领域其实也是一个异托邦,不是普实克所搭建的同质空间。
  雪虎在书中特别强调了理论的“脱域”功能,在我印象中,这个概念是吉登斯在其有关著作中提出来的,“脱域”是现代性得以展开的前提,也是使其获得某种普遍性的必要条件。若干年前,读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为其提出的“脱域”概念所折服,然而,今天我以为,理论一方面固然是脱域的,但是在另一方面,每一个人进入到理论的过程是伴随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个人经验和具体的语境的。即理论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个体来说,并不是同一的。
  理论空间的拓展是每个理论家带着不同的人生体悟和思考,从不同的方向加入的过程。因此,从这一方面讲,理论又不是“脱域”的。理论不仅在解决人们的思想和理论困惑中有重要的位置,在阐述当下的生活中亦有其重要位置。然而,每个人的际遇不同,与理论交往的历程也各有千秋,即便读的是同一本理论著作,收获并不相同。或可说理论家们在理论中成长的经历是五彩纷呈的,瓜熟蒂落,在他们的理论阐释中必然带有的丰富的个人色彩,而这些恰恰能让我们见到当代人生活的一个侧面。正如在这部文集中,我又重新认识了雪虎。
其他文献
与许多着迷的读者一样,我一向爱看描写旅游的作品。我生长在小镇,那里仿佛终年波澜不惊,多亏了游记,我足不出户,就从南美洲游历到亞洲,从俄罗斯游历到非洲,甚至移步外太空。对旅游的满腔热爱一直伴随我长大。因此当机会降临,让我可以帮助一本旅游故事书走进更多读者的时候,我决定全力以赴。  所有游记都是一次美妙的探险,但《驰想日》在一些方面尤为独特。首先是因为有件事许多读者从未认真想过:几乎所有的英语游记都是
期刊
王勃画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流传千古,成为格言式的佳句,你能想象得出,它竟是出自年仅十九岁的青年诗人之手吗?  这年轻人就是初唐诗人王勃。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在《戏为六绝句》(其二)中,曾经讥讽那些企图否定初唐诗风代表人物的错误倾向,他指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话说得很尖刻,又可看出他对王、杨、卢、骆这四位被称为“初唐四杰”的诗人的诗风的
期刊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客》杂志的作者名单里有三个约翰:约翰·契弗、约翰·奥哈拉、约翰·厄普代克。他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也都彼此心存敬意。在谈论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契弗时,厄普代克曾有过精辟的论断:“也许他在向往去远洋的美国人的血液中,孕育了真正的讲故事的古老才华,人们只需跟约翰·契弗相处五分钟,他往四周瞧瞧,便会用富有教养的卷舌音飞快地说出一些令人惊讶的简练词句来,讲出一个个故事。”当然,今天的我们
期刊
读柳和城先生的《橄榄集》,仿佛走进一个商务印书馆的博物馆,里面关于商务印书馆的史料琳琅满目:进进出出穿西装的、穿长衫的,尽是商务印书馆的人;书中介绍的,尽是商务印书馆曾经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事;一百多年的商务印书馆出过数以万计的书,和城也择其要者娓娓道来。所以,读过《橄榄集》,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人增长知识。  一是研究有厚度。商务印书馆在中国,无论是知识界还是出版界,都是一座高山。但凡上过学的
期刊
对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无论是对艺术本身的研究,还是对历史的研究,迄今为止都有了相当的积累。新的研究如何有突破,如何更有深度和广度,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也一直是挥之难去的困扰。然而,令人欣喜的是,从摆在案头的这部《市场·网络·媒体与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我们看到了突破。突破在哪里?翻阅本书,给人以强烈的感觉,就是俗话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越习惯的研究模式,摆脱既定的研究窠臼
期刊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虚构了与莎士比亚拥有相同才华的妹妹朱迪斯,并想象了她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悲惨命运。朱迪斯无法与哥哥一样接受教育,只能在家中偷偷读哥哥的书,不断被父母要求的针线活打断,偷偷写几页文字,却也难逃被藏起或被烧掉的命运。因为拒绝父母安排的婚姻,她遭到毒打,于是离家出走去伦敦。在那里,朱迪斯想演戏,却被戏院经理讥笑不可能。在女子不能演戏的年代,为了生存,她只能委身
期刊
《花间集》是第一部文人词集,五代十国后蜀广政三年(940)赵崇祚编定,收入晚唐五代时期十八家词作,南宋以来广为流传。以温庭筠居首,共六十六首。《花间词》有“词经”之誉,温有“《花间》鼻祖”之称。其作品美艳精致,具典范开创意义,为后来词的发展奠定“艳科”基调,因此一向受到好评,却在近代出现戏剧性聚讼焦点,成了词学诠释史上的有趣公案。  张惠言编刊《词选》,代表常州词派重整词学旗鼓,标举传统“诗教”的
期刊
二○一九年七月中旬去东京查资料,最后一天在内阁文库看完书,眼看时间还早,决定顺路去神保町转转。临近黄昏,暑气消散大半,沿着皇居的护城河慢悠悠往西走,不到十分钟来到靖国大道。道旁的原书房很久没有来过,店头一千或几百日元一册的学术书架仍在,一如三年前。随意翻了翻,发现两册二玄社影印碑帖集中间夹着一册线装书,经年发黄的题签上写着书名《读书余滴》。  书开本很小,厚不过二十多页,是作者手写影印本,字体介于
期刊
“三块玉”扇面画  | 1 | 那幅画,就挂在楼梯的拐角,左旁客房的门,整日都开着。画面戏剧般地叙述,古典绘画通常都是这样的方式。为此,我母亲很是不高兴,说又在瞎花钱,于是我把六千块降至六百块,母亲不响了。  一出戏被定格,那里面有三个人物,日日夜夜僵持在故事里,剧情没有发展,当然也不知道前因。有一两次起夜,开灯去观看,他们三人仍是保持着一贯的姿势。这画里满是竹石以及水榭、花草,中央假山石下,坐着
期刊
一  月满屋梁,静夜自思,余随毕生以视人疾苦为事,而于一己攸关之萦萦大者,反竟漫不经心,茫然自适。去国大本生而甘之如饴,年四十前,念念不及治产;年五十前念念不及为家;而年六十前,亦念念不及故国山川。最难解者,每值翘首云天,憧憬唏嘘之际,小草恋山之一瓣心香,回旋燕京禁城夕照之须臾,乃远在富士晨曦之上。每念扶桑何负于我?而去之三十年,乐不思蜀。华夏于我何尤?而念兹在兹。(《敌乎?友乎?廿载燕云关山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