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不竭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培养学生思维 创新意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创新的重要学科载体。数学用数学符号对客观世界作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是揭开自然奥秘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锻炼。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发展抽象思维,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感知、操作实物和具体的模型基础上,逐步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类比、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直觉、想象、灵感等非逻辑思维进行数学推测和猜想,以增加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强化和优化,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1 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瓦特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张衡成为—。名伟大的天文学家,莫不与他们儿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如小鸟会哭吗?小兔子为什么前腿短、后腿长?有的孩子还爱把家里的钟表、玩具拆下来,看看里面的究竟。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在孩子中要注意爱护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思维起源于问题,在有问题的情境中学习,会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数学教学中,我常常利用教材内容和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诱发好思。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我在引导学生探求体积公式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况激发学生期盼获得新知的好奇感觉。第一步,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出示实物,提出问题后,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却又一时难以说出答案。有几个学生试着说,能否“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容96中,转化为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这一想法,得到大家认可。第二步,我顺水椎舟,问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一问题激起孩子们更强的好奇感。经过思考,有学生提出将它捏成长方体,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第三步,我又追问,如果换成“圆柱体木块”呢,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木块不能倒,也不能捏,又遇到新的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获得新知的感觉。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将它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办法来测知,正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了难题而高兴时,我又展示问题的焦点:假若是电影剧院大门前的圆柱体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学生情趣更高涨了,这时我趁热打铁,组织他们讨论,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要解决这个焦点问题,必须从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横空出世”了。
2 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2.1 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为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积极合作,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呆板的学习空间。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朋友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标心立异、大胆创新,形成较为开放的教学气氛。
2.2 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如果把数学知识以结果性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必造成一种添鸭、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从教学本身来讲,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只在于会记忆一些知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因此,教师要“用教材教”,相信学生,信任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2.3 设计开放性题,提高创新意识。旧教材中的习题,绝大部分是条件完备,结论确定,形式严格的封闭型习题,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引起知识结构同化而设计的,容易使学产生以死记硬套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的倾向。而适当引入开放性题,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创新意识要精心的设计创造性练习
练习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极好时机,教师应精心地设计创造性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尺子、线绳和一个盛满水的长方形形状的容器,来求圆锥体模型的体积。学生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制定出各种求这个圆锥体体积的方案。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必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培养学生思维 创新意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创新的重要学科载体。数学用数学符号对客观世界作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是揭开自然奥秘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思维的锻炼。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发展抽象思维,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感知、操作实物和具体的模型基础上,逐步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类比、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直觉、想象、灵感等非逻辑思维进行数学推测和猜想,以增加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强化和优化,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1 爱护和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瓦特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张衡成为—。名伟大的天文学家,莫不与他们儿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关。“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如小鸟会哭吗?小兔子为什么前腿短、后腿长?有的孩子还爱把家里的钟表、玩具拆下来,看看里面的究竟。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在孩子中要注意爱护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思维起源于问题,在有问题的情境中学习,会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数学教学中,我常常利用教材内容和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诱发好思。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我在引导学生探求体积公式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况激发学生期盼获得新知的好奇感觉。第一步,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出示实物,提出问题后,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却又一时难以说出答案。有几个学生试着说,能否“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容96中,转化为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这一想法,得到大家认可。第二步,我顺水椎舟,问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一问题激起孩子们更强的好奇感。经过思考,有学生提出将它捏成长方体,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第三步,我又追问,如果换成“圆柱体木块”呢,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木块不能倒,也不能捏,又遇到新的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获得新知的感觉。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将它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办法来测知,正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了难题而高兴时,我又展示问题的焦点:假若是电影剧院大门前的圆柱体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学生情趣更高涨了,这时我趁热打铁,组织他们讨论,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要解决这个焦点问题,必须从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横空出世”了。
2 实施开放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2.1 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为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积极合作,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呆板的学习空间。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朋友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勇于标心立异、大胆创新,形成较为开放的教学气氛。
2.2 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如果把数学知识以结果性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必造成一种添鸭、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从教学本身来讲,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只在于会记忆一些知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学活动,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获得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因此,教师要“用教材教”,相信学生,信任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2.3 设计开放性题,提高创新意识。旧教材中的习题,绝大部分是条件完备,结论确定,形式严格的封闭型习题,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引起知识结构同化而设计的,容易使学产生以死记硬套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的倾向。而适当引入开放性题,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创新意识要精心的设计创造性练习
练习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极好时机,教师应精心地设计创造性练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利用尺子、线绳和一个盛满水的长方形形状的容器,来求圆锥体模型的体积。学生们进行了热烈地讨论,最后制定出各种求这个圆锥体体积的方案。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模仿例题,机械地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只要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必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