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的必要性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标志和品牌。良好的形象,是高校后勤最珍贵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能够产生极大的综合优势效应。高校后勤形象,是后勤的品牌和标志,但又不单纯是一种标志,而是蕴藏着丰富精神价值、技术价值、产品价值、财富价值和服务价值等多种价值的社会综合效应。本文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三方面论述加强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建设;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
  
  形象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标志,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计划经济时代,组织管理的重心不在形象方面,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形象就成了管理的核心问题。树立组织优秀形象,创立知名品牌产品(服务也是产品),会产生极大的综合优势效应。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形象的价值与魅力。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讲究个人形象;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企业形象;政府在行政活动中,讲究政府形象。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形象概念已由个人形象、企业形象、政府形象发展、深化为城市和区域形象,其内容包括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形象的追求与塑造已成为维系个体、群体、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及城市、区域等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一种基本目标与手段;形象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
  从国际上企业形象设计的发展趋势看,20世纪80年代是企业形象最为流行的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形象策划继续深化,同时城市形象定位和设计相继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兴起。如“无限的旅游业,无限的新加坡”和香港的“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等形象口号尽人皆知。
  实践表明,高校后勤集团形象设计与建设是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通过高校后勤集团形象这个载体,着眼于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立足于人们相互尊重的和谐、融洽气氛的形成,从而为人们社会性潜能的释放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进而为区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一、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经济价值
  1.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是一种资源,一种生产力
  形象成为生产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形象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显突出的根本标志和必然趋势。在今天,当人们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的时候,当物质商品经营转为信息商品经营的时候,“形象”在这个时代特定的经济属性已不言而喻。国外有专家早已指出:形象是当今社会的核心概念之一,人们对形象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状态。这就意味着,形象可以决定发展,形象直接涉及效益,形象的好坏可以决定财富的多寡。当今社会、经济形态的关联及发展趋势,已经明确地指示了“形象”作为一种特定概念所具有的全新色彩的历史功能;“形象”作为美学概念的时候,影响也许主要在艺术领域,而“形象”作为经济概念的时候,改变的却可能是整个世界。于是,有的学者提出了“形象经济”概念,有的将其界定为“通过形象及其效应获取价值和利润的经济”;有的认为“形象经济是驱动经济活动和消费者需求的一股成熟力量”;“形象经济从没有像现在这么风光。赢家可以赢得更多”。
  形象经济既是一种持久的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本质的区别在于把传统经济中的非生产力因素转化为生产力因素。所谓生产力,是指人类认识自然,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生产物资料(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能力。经济学中一般把社会生产力要素归结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形象就是一种重要的非实体性生产要素。它一方面只是实物的“外壳”、“外部表现”,另一方面则存在于人们的大脑中。但形象为人所掌握,并用来创造财富,就形成一种资源,即形象资源。形象资源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无形性,它是一种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资产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能长期使用但不是实物形态的,能为个体或组织带来收益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具有无实体性、收益的长期性、价值的非一次转移性、盈利能力与其成本无必然联系、其生产成功与否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等特性。形象作为无形资产,也具有这些相似的特性。正因如此,形象不能独立实现其作用,只有通过与实体要素相结合(“物化”)后才能表现出巨大的价值潜力和财富潜能。换言之,形象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素,它只有渗入到有形的现实的生产力要素中去,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效益。
  形象的生产力性质更多地体现在市场上,即形象与公众的关系上。其关键点在于:形象资源的开发可以获取区域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经济”是迈克尔•戈德海伯(1997年)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信息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的过剩,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也说过:“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查尔斯•德尔伯认为,“注意力日益成为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一时间,“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时代”等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推出,“注意力经济”几乎成为“新经济”的代名词。理解和管理注意力是现今商业成功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那么,什么是形成“注意力”的根本要素呢?当然是“形象”。因为有“形象”才有“注意力”,有“形象”才有“注意力效应”,进而才可能有因“注意力”而形成的经济。也就是说,如果不以“形象”为前提,“注意力”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注意力经济”应该成为“形象经济”的注释。一个区域能获得大量的注意力资源,无疑会大大提高其生产力水平。
  2.良好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有利于提高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竞争力
  (1)良好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可以推动区域内的贸易更快增长,并将区域内贸易同其他区域或国际贸易高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区域内贸易条件;
  (2)良好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可以发挥区域内各高校的比较优势,完善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既从总体上提高全区域,也从个体上提高各成员的资源利用效率;
  (3)良好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可以构筑统一的市场,推进产业整合与协调;
  (4)良好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可以打破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使区域内不同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
  二、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政治价值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政治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个后勤企业的良好形象有助于增进政府对高校的了解和支持。
  政府是对高校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力机构,任何高校都不能超越政府的管理。高校后勤的良好形象有助于增强政府对其了解、信任和支持。而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认可和支持。事实证明,那些具有良好形象的后勤企业,往往能够做到自觉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指导,恪守政府的政策法令;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与研究政府所颁发的有关政策、法令内容;主动给政府部门提供信息、通报情况、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因此,具有良好形象的高校能受到政府的政策性倾斜和支持,从而促进其发展。例如,上海师大、中南大学等率先树立了良好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从而为其发展夯实了基础。
  其次,良好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有利于塑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形象。
  政府对高等教育各方面事务行使着指导、管理、服务、协调、监督、保卫等基本职能。各高校要想有效地进行各种管理,争取广大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政府内部形象应是“小政府、大服务”;政府外部形象的重要表现就是廉洁和高效。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增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驾驭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能力。机构改革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并进,致力于体制创新。通过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塑造,建立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区域内各级政府的服务水平、治理社会的能力和工作的有效性。
  在现代社会,塑造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已成为政府从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沟通和协调内外关系的强有力手段。现在,政府形象塑造已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它在政府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
  三、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文化价值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内核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获得的一定能力与习惯。形象是高等教育增强竞争能力的强有力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离开文化内涵的形象是不存在的。因此,高校文化是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核心内涵,它规定和制约着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本质和特色。一个高校的形象,不仅包含了伦理道德、文化艺术、思想情感、哲学理念、精神意蕴,而且包含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经济只能提升区域的实力,文化才能打造区域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是高校文化的载体,有效的载体是高校文化得以承载和有效传播的保证。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不断进行着的文化的发掘、整理以及将文化的区域性与通用性整合而成为不断丰富发展着的区域文化的过程,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或创新的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设。同样,高校后勤集团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高校文化的建设。
  具有传统性、稳定性、时代性以及符合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特征的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文化内涵,构成高校内部公众的心理环境,会有力地影响和制约区域内公众的理想、追求、道德、感情和行为,发挥凝聚、规范、激励和导向作用。而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在高校内部的传播、实施过程,就是高校理念文化被内部公众接受,高校政策、制度、行为规范被内部公众遵守,高校视觉形象被内部公众认同的过程——即高校内部建设高校文化的过程。
  高校后勤集团形象对外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高校后勤集团形象所蕴含的个性文化对外部公众影响以及对社会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良好的高校内部形象可以激发高校内每个个人、家庭、组织产生自豪感,提高人们的自信度、唤醒人们建设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的责任意识。形象塑造一旦变为高校内全体公众的自觉行为,就会把这种热情与智慧汇集到高校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上来,进而把形象转换为高昂的士气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增大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鲁志勇.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思考与实践[M].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8:39-41
  [2]于春敖,张文茹,尹明丽,徐美恒.试论高校后勤形象建设[M].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9:288-290
  [3]刘秉君.CIS的本质—一种系统化的经营管理方式[J].公关世界.1998.04:9-10
  [4]吴其聪.日本企业引进CIS成功案例[J].公共关系.1999.11:2-4
  [5]谭长富.高校后勤形象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4.04:145-147
  (作者通讯地址:南华大学后勤管理处 湖南 衡阳42100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当前分税制弊端日益凸显,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严重失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是非常必要的,此举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和规范地方收入行为,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将从必要性和合法性等方面探讨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可行性,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分税制;地方税收;立法权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
期刊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奠基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
期刊
摘 要:技术创新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实施专利战略是技术创新的有效保护手段。专利战略的较好发展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发展也为专利的申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从目前辽宁省的专利授权量出发,依据具体的数据,从中找出辽宁省在申请专利的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专利;战略;技术创新    一、 文献综述    学术界普遍认为实行专利战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的行业事业型单位,大多都是公众服务性质的,但长期以来在行业管理中对行业的形象没有重视,本文主要以行业事业型单位导入CI,提高行业事业型单位在社会中整体形象,有效地将行业的各种活动信息传达给社会公众,促使其熟悉、识别。  关键词:事业单位;CI;社会发展    CI做为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的而被企业所认同,建立一套具有统一性、完整性、组织性的识别体系,传达独特的经营理
期刊
摘 要:基层安全员在一个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居于上传下达、具体落实的中枢地位,可谓任重道远。要履行好“不容有失”的职责,“万无一失”地做好工作,既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强的专业能力和朴实的工作作风等基本素质外,还要善于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经常不间断地寻找支点事半功倍地做好安全工作。  关键词:基层安全员;管理思路;工作切入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的深入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07-2009年北京服装行业及部分著名企业专利授权数量检索及分析,提出北京服装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在后危机时代,获得新的增长点,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专利;专利检索;服装行业    2009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2009-2011年我国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刚刚过去的2009年,北京服装
期刊
摘 要: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就业现状、就业难的原因、然后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四个角度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现状 ;原因分析;对策分析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就业问题也是近几年来人民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自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社会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大企业大幅度裁员、中小企业被吞并或倒闭是
期刊
摘 要:财政部颁发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密切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围绕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创造性地解决了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初步建立了以《企业财务通则》为主体的新型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这是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对规范企业管理,依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财务管理的
期刊
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进步更快、经济发展更热、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时代。高速发展的时代将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谐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我们走在教改前沿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它迫使我们打破传统和常规,继承中求发展,求创新。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既要考虑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又要结合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
期刊
摘 要: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表现,乡村旅游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生态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生态化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组织形式从文化生态和经济生态的角度提供了选择方法,以社区参与为落脚点,分析组织形式选取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化;乡村旅游;组织形式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生态化是一个热门的概念,在教育、养殖、城市规划、哲学、企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