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名言,广为人们所知,也为当前教育理念作注脚。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完全从属于应试能力培养而变得苍白无力,功利化倾向使学生成为应试机器。而语文教育应以提高人文素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目标,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能给予人以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讲析与训练所能够达到的。因此,语文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没有大量的文本阅读,失去了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所谓熏陶只能是空中楼阁。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要完成这个过程,只有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潜心阅读。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具体的做法是:
一、淡化分析、讲解,让琅琅书声回到校园
古人早就有诵读的习惯,在学生的启蒙教学中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领悟文学作品中无法言传的神韵。现在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重视朗读,一遍一遍地诵读,把优美的语句,优秀的文学篇章像钉子一样地锲入孩子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心灵深处。而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都是精挑细选、文笔优美的优秀文章,都非常适合诵读,尤其是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的诗歌,琅琅上口,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然而,现在的阅读教学,大多注重内容的分析,学生吟诵的时间太少。程式化的繁琐分析,把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下来,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没有到位。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个别读了一起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这一段”,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不能糅理解、感悟于一体,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基于上述状况,我们需以“读”代“讲”,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品赏作品的动人情节,领略人物的品格,领会文章深蕴的思想意义。优化朗读教学,具体的实施措施是:
1.保证读书时间。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要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
例:有一次,我教《庐山云雾》这一课,我跟学生说:“庐山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一下庐山优美的风光?”学生情绪顿时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要读出感情来,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与作者要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
例:《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
例:《山里的孩子》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因此语文教育要十分重视熟读文本,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充分地读”并不是一味地傻读,“以读为本”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浸透着朗读思索与情感的朗读,同时是有着良好基本功的朗读。
二、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读而悟之
语文教学不应有标准答案,模糊的观念比清晰的观念更富有表现力。这正是文学形象的魅力所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种理解的存在是必须的和值得欣赏的。然而,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希望学生的理解能与某一观点相吻合。而这一观点往往是《教参》上的,往往刻板而乏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解读课文的自主性,允许他们对课文有不同于教参或教师的见解,允许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有一个极度张扬的空间,而不是设置僵化的框子来框定学生的思维。
因此,必须让学生学会感悟,所谓“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其中的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遇此情况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理解,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这一情况,“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
1.“读”而悟之——学会感悟。
语感是一种直觉的语言思维现象,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合能力。感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故事内容很简单,但要最后准确感悟出“道德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含义还是较难的。教师引生入境,以“读”促“悟”,启发学生在练读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情境。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言行。当然,不同的孩子所理解的含义应该是不一样的,似乎清楚,却又朦胧,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一些空间,在其以后的人生中,也许会用不同的理解去填满它,这就是“读而悟之”的妙之所在。
2.删繁就简——保证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加强感悟体验,可使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加速,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而学生能否读好,能否去“感悟”,关键看老师如何删繁就简地“精”讲。重点处点拨,点到即止,留给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
在教学《窃读记》这课时,我改变一段一段细读下去的方法,让学生们有感而发,有疑则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较高。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读书、思考、讨论、感悟,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得到了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恰到好处。
“最高明的雕塑家,是把石块多余的一部分恰到好处地凿掉。”最好的老师理所当然的是那些删繁就简,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捷径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知,课堂繁琐讲解的减少,就是学生入境体验、进行感悟时间的增加。
3.学会做人——升华感悟。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边读边思,毫无拘束地畅谈心得,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这些心得和感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受、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悟则能化”。
从《梅花魂》中感悟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从《珍珠鸟》中感悟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从《慈母情深》中感悟伟大的母爱;从《落花生》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从《遨游汉字王国》中感悟祖国语言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课文的容量是有限的,感悟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自己的感悟而得到启发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体现学生自主发现的精神,要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强化朗读训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言的感知积累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勾庄小学)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完全从属于应试能力培养而变得苍白无力,功利化倾向使学生成为应试机器。而语文教育应以提高人文素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目标,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能给予人以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讲析与训练所能够达到的。因此,语文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没有大量的文本阅读,失去了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所谓熏陶只能是空中楼阁。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要完成这个过程,只有让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潜心阅读。
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具体的做法是:
一、淡化分析、讲解,让琅琅书声回到校园
古人早就有诵读的习惯,在学生的启蒙教学中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领悟文学作品中无法言传的神韵。现在的语文教育,也必须重视朗读,一遍一遍地诵读,把优美的语句,优秀的文学篇章像钉子一样地锲入孩子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心灵深处。而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都是精挑细选、文笔优美的优秀文章,都非常适合诵读,尤其是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的诗歌,琅琅上口,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然而,现在的阅读教学,大多注重内容的分析,学生吟诵的时间太少。程式化的繁琐分析,把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下来,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没有到位。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个别读了一起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这一段”,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不能糅理解、感悟于一体,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基于上述状况,我们需以“读”代“讲”,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品赏作品的动人情节,领略人物的品格,领会文章深蕴的思想意义。优化朗读教学,具体的实施措施是:
1.保证读书时间。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要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
例:有一次,我教《庐山云雾》这一课,我跟学生说:“庐山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一下庐山优美的风光?”学生情绪顿时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要读出感情来,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与作者要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
例:《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
例:《山里的孩子》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因此语文教育要十分重视熟读文本,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充分地读”并不是一味地傻读,“以读为本”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浸透着朗读思索与情感的朗读,同时是有着良好基本功的朗读。
二、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读而悟之
语文教学不应有标准答案,模糊的观念比清晰的观念更富有表现力。这正是文学形象的魅力所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种理解的存在是必须的和值得欣赏的。然而,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希望学生的理解能与某一观点相吻合。而这一观点往往是《教参》上的,往往刻板而乏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解读课文的自主性,允许他们对课文有不同于教参或教师的见解,允许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有一个极度张扬的空间,而不是设置僵化的框子来框定学生的思维。
因此,必须让学生学会感悟,所谓“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其中的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汉语是一种表意的语言,它的许多妙处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遇此情况教师如果搞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理解,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究其实质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针对这一情况,“感悟”便显得尤为重要。
“感悟”是由感而知、而觉、而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感悟”应作为理解语言的目标和手段。
1.“读”而悟之——学会感悟。
语感是一种直觉的语言思维现象,是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合能力。感悟必须以充分的“读”为前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故事内容很简单,但要最后准确感悟出“道德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含义还是较难的。教师引生入境,以“读”促“悟”,启发学生在练读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情境。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言行。当然,不同的孩子所理解的含义应该是不一样的,似乎清楚,却又朦胧,给学生的思维留有一些空间,在其以后的人生中,也许会用不同的理解去填满它,这就是“读而悟之”的妙之所在。
2.删繁就简——保证感悟。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加强感悟体验,可使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加速,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而学生能否读好,能否去“感悟”,关键看老师如何删繁就简地“精”讲。重点处点拨,点到即止,留给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
在教学《窃读记》这课时,我改变一段一段细读下去的方法,让学生们有感而发,有疑则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较高。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读书、思考、讨论、感悟,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得到了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恰到好处。
“最高明的雕塑家,是把石块多余的一部分恰到好处地凿掉。”最好的老师理所当然的是那些删繁就简,为孩子的成长指明捷径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知,课堂繁琐讲解的减少,就是学生入境体验、进行感悟时间的增加。
3.学会做人——升华感悟。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所着力的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去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学生边读边思,毫无拘束地畅谈心得,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这些心得和感悟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都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我们的教学如不能让学生得到人生的感悟,那么这种教学便是苍白无力的。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受、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悟则能化”。
从《梅花魂》中感悟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从《珍珠鸟》中感悟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从《慈母情深》中感悟伟大的母爱;从《落花生》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从《遨游汉字王国》中感悟祖国语言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课文的容量是有限的,感悟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自己的感悟而得到启发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体现学生自主发现的精神,要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强化朗读训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言的感知积累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勾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