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历史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逐渐从以往的“分数为重”转变为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方向发展。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育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认知,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文章基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探究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广大同仁教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及全面能力,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层次挖掘与准确把握,精心创设出一种有利于渲染学生情绪的情境,引领学生深入到知识文本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正式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之前,需要先反思并总结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确保情境教学法的高效运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初中历史原本属于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的课程,但由于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比较死板,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片面地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比较低,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初中历史中包含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通常只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想,这使得学生只知道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却不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原本意义。[1]此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但绝大多数教师通常会以自我为主体,没有给予学生真正表达的机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学生历史素养能力的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挖掘生活情境教学价值
知识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学习历史知识不仅是为了完成考试测验,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生活经验历史化,将历史知识生活化,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对生活情境中的教学价值,借助生活中的素材与情境进行教学,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教学八年级《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寇在前期的侵华战争中能够势如破竹,但在中后期却进退两难的原因,教师准备了几个不同大小的水杯,分别在其中滴入几滴墨水,发现容量越大的水杯中的颜色越浅。于是再联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总结出日寇战斗力持续下降的原因包括我国国土面积很大,较长的战线导致日寇的力量被分散,所以行动力不断下降。通过对生活素材的灵活运用,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历史知识,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有着非常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众多优势,能够使书本中静止的知识“动”起来,从而为学生营造出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制作相关的课件,在课堂中营造出与之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例如,教学“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时,教师提前搜集了相关的视频与图片,为学生展示了将士们奋不顾身的行为,以及腐败官僚卖国求荣的举动,通过鲜明的对比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到社會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顺势增强了学生为中华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三)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身份,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想。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与学生的实际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欲望,引发学生对知识更深入的理解。[3]在设计历史问题的时候,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搭建起与新知识的桥梁,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学《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当时大家都知道鸦片是毒品,那英国为什么还要向我国输入鸦片呢?这个问题有效驱动了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总结,对鸦片战争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历史意识。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挖掘情景教学的价值,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保明.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导入实践[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30)
[2]张燕,邓雪婷. 巧用学习策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
[3]张建忠.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9(0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及全面能力,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层次挖掘与准确把握,精心创设出一种有利于渲染学生情绪的情境,引领学生深入到知识文本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正式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之前,需要先反思并总结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确保情境教学法的高效运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初中历史原本属于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的课程,但由于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比较死板,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片面地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比较低,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初中历史中包含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通常只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想,这使得学生只知道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却不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原本意义。[1]此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但绝大多数教师通常会以自我为主体,没有给予学生真正表达的机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学生历史素养能力的发展。
二、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挖掘生活情境教学价值
知识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学习历史知识不仅是为了完成考试测验,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生活经验历史化,将历史知识生活化,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对生活情境中的教学价值,借助生活中的素材与情境进行教学,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例如,教学八年级《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寇在前期的侵华战争中能够势如破竹,但在中后期却进退两难的原因,教师准备了几个不同大小的水杯,分别在其中滴入几滴墨水,发现容量越大的水杯中的颜色越浅。于是再联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总结出日寇战斗力持续下降的原因包括我国国土面积很大,较长的战线导致日寇的力量被分散,所以行动力不断下降。通过对生活素材的灵活运用,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历史知识,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有着非常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众多优势,能够使书本中静止的知识“动”起来,从而为学生营造出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制作相关的课件,在课堂中营造出与之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例如,教学“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时,教师提前搜集了相关的视频与图片,为学生展示了将士们奋不顾身的行为,以及腐败官僚卖国求荣的举动,通过鲜明的对比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到社會制度的腐朽、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主要原因,顺势增强了学生为中华振兴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三)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扮演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身份,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想。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与学生的实际提出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欲望,引发学生对知识更深入的理解。[3]在设计历史问题的时候,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搭建起与新知识的桥梁,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学《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当时大家都知道鸦片是毒品,那英国为什么还要向我国输入鸦片呢?这个问题有效驱动了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总结,对鸦片战争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历史意识。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挖掘情景教学的价值,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保明.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导入实践[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30)
[2]张燕,邓雪婷. 巧用学习策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
[3]张建忠.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