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这个大的组织里,存在着许多次级组织,比如年级、班级、学科组、备课组等。这些次级组织,单靠刚性管理去推进其运行,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三流学校靠校长,二流学校靠制度,一流学校靠文化”。基于专业发展的文化引领能使这些次级组织的成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学科组、备课组。因此,基于专业发展,对学科组进行文化引领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学科组的定位与职能
学科组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并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基层组织(基础要牢固、支撑力强大),是学校实施学科教学的专门机构(专业化程度高、敬业精业),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孵化器(催生能力要强,新生品质高)。它承担着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两项基本职责。
在国家第八轮课程改革之前,教师的职责基本表现为单一性的教学实施。第八轮课程改革给教师赋予了一项新的职责: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仅凭一人之力很难完成,需要具有同一学科背景的教师合作。学科组就是这一合作得以形成的正式组织。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革,学校特色成为学校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学科组还承担着学校特色建设的重任。不仅如此,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培养,一条是培训。培养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开设专门的专业为准备从事教育的年轻人提供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具备从业所必需的基本素养、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指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方式对正在从事教育的人进行在职的指导、辅导、帮助和训练,使他们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技能水平,优化工作绩效。这种培训工作的重任往往以校本培训的形式落在学科组的头上。因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的主体如果来自学科组之外则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学科组的管理
学校对学科组的管理是宏观的,以目标为导向,以常规为抓手,以绩效为准则,以评价为驱动。学科组服从学校管理,就是要认同学校提出的目标,执行学校制定的常规,创造学校追求的绩效,实施学校倡导的评价。
管理层级。依照学校现有规模,学科组实施自主管理的层级,首先是以学科组长为统帅的团队管理。学科组长是一个学科组内的专业翘楚和精神领袖。也就是说,学科组长通过自身的学养实力和人格魅力带领整个科组成长发展,以期在理想范围具有竞争力、示范性和领导力。其次是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备课组长通过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将自己和同组教师的优点发扬光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潜能充分发掘出来,落实学科组的目标质量,提高备课组的工作绩效。备课组长的根本任务就是确保本备课组能充分代表学科组的整体水平,力争创造本学科组的最佳水平,争取本备课组取得更大成绩。
管理过程。学科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同其他任何组织的管理一样,可以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环节。计划就是制定学科组、备课组目标,建立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种全面策略,提出综合性的分层计划,以整合协调本学科组、备课组各种活动;组织就是明确本学科组、备课组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由谁去完成这些任务,如何完成这些任务,谁向谁负责,决策由谁做出;领导就是激励本组成员,指挥本组成员工作,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工作中的冲突等;控制就是监控本科组所开展的工作活动是否按照计划在进行并及时纠正偏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以人为本的今天,管理过程必须贯彻人本理念,在组织这一环节上,应尽可能考虑建立一种有助于满足科组教师所需要的一种社会结构(人员搭配与人际关系);在控制这一环节上,应尽量考虑使科组目标与科组教师需求的一致。
管理内容。学科组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科组自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队伍建设。为帮助全组教师跟上现代社会发展潮流,学科组应在全组培育“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和谐共进”的精神境界,塑造“做事认真,做人真诚”的价值准则,打造“爱岗敬业、乐于合作、善于反思、永不服输”的团队品质。第二,学科组自主管理的中心工作是课程教学,即我们经常谈到的“课程课堂”。课程是指课程建设,它是学校的质量基础。课程建设是现代教育赋予教师新的任务。新课改虽然把课程建设的权力部分交给了教师,但受传统的影响和能力的限制,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有较大的作为。因此,学科组在这方面要大力推进,率先突破,以求抢占制高点,获取话语权。教学是指教学实施,它是学校的质量源泉,是教师的职业表现之所在,专业能力之所依,社会价值之所存。教学实施讲究过程管理,在制订计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检测考评、分析总结诸环节上都应建立规范,抓好细节。现代教学还赋予教师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生特长的发现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师应发现学生特长并适时适当加以培养,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而这必须通过学科教学这一具体途径才能实现,所以学科组应自觉将此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不失时机,高效推进。第三,学科组自主管理的核心领域就是声誉打造。学校的优劣是由学科组的优劣决定的。在学校特色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社会注重的教育背景下,学科组的优势就是学校特色的象征,是学生、家长进行选取的重要依据。这里所说的声誉打造就是指在质量和影响上要塑造明显的优势。学校质量高且影响好,取决于教学的效率高且好。因此,学科组在声誉打造方面,要强化质量影响这一目标,紧扣学术研究和经验推介两个抓手,打造声誉良好的学科组与学校。
管理方式。学科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但和学校管理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校管理从运行机制上遵循依法依规,接受民主监督,追求快速高效,突出“又好又快”,强调令行禁止,刚性较强,权力因素较多。学科组管理在运行机制上遵循客观规律,讲究求真务实,强调平等协商,鼓励探索创新,追求和谐高效,柔性较强,权威因素较多。学校发展既要有管理文化的驱动,又要有学术文化的引领。学校层面塑造的主要是管理文化,学科组层面塑造的主要是学术文化。管理文化注重“力度”,追求效率;学术文化孕育“深度”,催生“效能”。管理文化彰显“创新”,给人新鲜感,学术文化凸显“积淀”,给人厚重感。管理文化创造的是学校取得了什么成果,学术文化创造的是学校前景会怎么样。一所让教师幸福的学校应是管理文化和学术文化的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科组实施自主管理,其基本方式应该是目标导向、权威引领、民主协商、合作互助和绩效考核。这一方式的基本理念就是:打造完美的团队,弥补个人的不完美。
人是多种身份的集结体,不同的身份享受着不同的幸福。但每一种幸福都不是自我单一方面可以决定的,都受到自我之外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家庭幸福由自己的家庭身份认知和家庭成员对你的身份认同来决定。职业幸福由自己的职业身份认知和职业服务对象(如果我们从事的是群体性的工作,还有职业同伴)对你的职业身份认同来决定。人具有社群性,社会运行又讲究交换原则,这是市场经济得以在全人类广泛认同的原因。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难理解“幸福取决于身份认知与身份认同的交集面”这样的概括。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就能接受“打造一流科组,创造职业幸福”这一命题,就会认同学校推进基于专业发展的文化引领,大力加强学科组建设,其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的,是“学校发展,教师第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王胜霞)
一、学科组的定位与职能
学科组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并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基层组织(基础要牢固、支撑力强大),是学校实施学科教学的专门机构(专业化程度高、敬业精业),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孵化器(催生能力要强,新生品质高)。它承担着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两项基本职责。
在国家第八轮课程改革之前,教师的职责基本表现为单一性的教学实施。第八轮课程改革给教师赋予了一项新的职责: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仅凭一人之力很难完成,需要具有同一学科背景的教师合作。学科组就是这一合作得以形成的正式组织。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革,学校特色成为学校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学科组还承担着学校特色建设的重任。不仅如此,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培养,一条是培训。培养是指高等教育机构开设专门的专业为准备从事教育的年轻人提供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具备从业所必需的基本素养、知识和技能。培训是指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方式对正在从事教育的人进行在职的指导、辅导、帮助和训练,使他们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技能水平,优化工作绩效。这种培训工作的重任往往以校本培训的形式落在学科组的头上。因为,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的主体如果来自学科组之外则很难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学科组的管理
学校对学科组的管理是宏观的,以目标为导向,以常规为抓手,以绩效为准则,以评价为驱动。学科组服从学校管理,就是要认同学校提出的目标,执行学校制定的常规,创造学校追求的绩效,实施学校倡导的评价。
管理层级。依照学校现有规模,学科组实施自主管理的层级,首先是以学科组长为统帅的团队管理。学科组长是一个学科组内的专业翘楚和精神领袖。也就是说,学科组长通过自身的学养实力和人格魅力带领整个科组成长发展,以期在理想范围具有竞争力、示范性和领导力。其次是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备课组长通过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将自己和同组教师的优点发扬光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潜能充分发掘出来,落实学科组的目标质量,提高备课组的工作绩效。备课组长的根本任务就是确保本备课组能充分代表学科组的整体水平,力争创造本学科组的最佳水平,争取本备课组取得更大成绩。
管理过程。学科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同其他任何组织的管理一样,可以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环节。计划就是制定学科组、备课组目标,建立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种全面策略,提出综合性的分层计划,以整合协调本学科组、备课组各种活动;组织就是明确本学科组、备课组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由谁去完成这些任务,如何完成这些任务,谁向谁负责,决策由谁做出;领导就是激励本组成员,指挥本组成员工作,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工作中的冲突等;控制就是监控本科组所开展的工作活动是否按照计划在进行并及时纠正偏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以人为本的今天,管理过程必须贯彻人本理念,在组织这一环节上,应尽可能考虑建立一种有助于满足科组教师所需要的一种社会结构(人员搭配与人际关系);在控制这一环节上,应尽量考虑使科组目标与科组教师需求的一致。
管理内容。学科组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科组自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队伍建设。为帮助全组教师跟上现代社会发展潮流,学科组应在全组培育“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和谐共进”的精神境界,塑造“做事认真,做人真诚”的价值准则,打造“爱岗敬业、乐于合作、善于反思、永不服输”的团队品质。第二,学科组自主管理的中心工作是课程教学,即我们经常谈到的“课程课堂”。课程是指课程建设,它是学校的质量基础。课程建设是现代教育赋予教师新的任务。新课改虽然把课程建设的权力部分交给了教师,但受传统的影响和能力的限制,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有较大的作为。因此,学科组在这方面要大力推进,率先突破,以求抢占制高点,获取话语权。教学是指教学实施,它是学校的质量源泉,是教师的职业表现之所在,专业能力之所依,社会价值之所存。教学实施讲究过程管理,在制订计划、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检测考评、分析总结诸环节上都应建立规范,抓好细节。现代教学还赋予教师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生特长的发现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教师应发现学生特长并适时适当加以培养,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而这必须通过学科教学这一具体途径才能实现,所以学科组应自觉将此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不失时机,高效推进。第三,学科组自主管理的核心领域就是声誉打造。学校的优劣是由学科组的优劣决定的。在学校特色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社会注重的教育背景下,学科组的优势就是学校特色的象征,是学生、家长进行选取的重要依据。这里所说的声誉打造就是指在质量和影响上要塑造明显的优势。学校质量高且影响好,取决于教学的效率高且好。因此,学科组在声誉打造方面,要强化质量影响这一目标,紧扣学术研究和经验推介两个抓手,打造声誉良好的学科组与学校。
管理方式。学科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但和学校管理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校管理从运行机制上遵循依法依规,接受民主监督,追求快速高效,突出“又好又快”,强调令行禁止,刚性较强,权力因素较多。学科组管理在运行机制上遵循客观规律,讲究求真务实,强调平等协商,鼓励探索创新,追求和谐高效,柔性较强,权威因素较多。学校发展既要有管理文化的驱动,又要有学术文化的引领。学校层面塑造的主要是管理文化,学科组层面塑造的主要是学术文化。管理文化注重“力度”,追求效率;学术文化孕育“深度”,催生“效能”。管理文化彰显“创新”,给人新鲜感,学术文化凸显“积淀”,给人厚重感。管理文化创造的是学校取得了什么成果,学术文化创造的是学校前景会怎么样。一所让教师幸福的学校应是管理文化和学术文化的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科组实施自主管理,其基本方式应该是目标导向、权威引领、民主协商、合作互助和绩效考核。这一方式的基本理念就是:打造完美的团队,弥补个人的不完美。
人是多种身份的集结体,不同的身份享受着不同的幸福。但每一种幸福都不是自我单一方面可以决定的,都受到自我之外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家庭幸福由自己的家庭身份认知和家庭成员对你的身份认同来决定。职业幸福由自己的职业身份认知和职业服务对象(如果我们从事的是群体性的工作,还有职业同伴)对你的职业身份认同来决定。人具有社群性,社会运行又讲究交换原则,这是市场经济得以在全人类广泛认同的原因。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难理解“幸福取决于身份认知与身份认同的交集面”这样的概括。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就能接受“打造一流科组,创造职业幸福”这一命题,就会认同学校推进基于专业发展的文化引领,大力加强学科组建设,其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的,是“学校发展,教师第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王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