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陶器最早的国家之一,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制陶业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手工业部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极为密切。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就有了“陶”字,在先秦的一些文化典籍和后来的神话故事中,也有不少关于发明陶器的记载。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艺术成就
随着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龙山文化的陶器种类越来越多。就出土的器型看,有碗、盆、钵、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鬶等,晚期还出现了鬲。据其形状判断,它们大都属于饮食用具,也有一部分是生产工具,如陶纺轮、网坠等。这些陶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造型适宜实用,通常采用圆形、对称、规整的结构,而不用多角、多边或不规整的形状。有足的器物也多是三足,很少有四足的,四足以上的更未出现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制作,而且比例协调,容易取得力量均衡,也符合美学原理,可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实用工艺中的成型规律,这些规律在几千年后仍然被人们运用。
生活是制陶工艺的艺术源泉。人们往往把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各种植物、动物及自然界的其他形象作为模仿对象。陶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不少的艺术手段来美化陶器,在胎体上画出图案、植物、动物或人物形象的画面,就图案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图案构成的美的法则,创造了迄今仍然能在生产中使用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图案形式原理,如构图最主要的均衡、整齐、对称、连续、反复等法则,完全符合装饰图案的基本要求,没有轻重悬殊、画面失调、杂乱无章的现象,内容丰富又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制陶业进步的主要表现
一是广泛使用快轮拉坯。陶轮又称陶车或陶钧,是一个圆盘形工作台,中轴插入地下套管,用手摇或脚踏使其转动。陶轮早在仰韶时代便已出现,那时制坯的方法主要是泥条盘筑,做大件器物时利用陶轮可以避免陶工来回转动,画彩时也有许多方便,那种陶轮一般称为慢轮。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轮来制造,龙山时代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更快的发展,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大多数是轮制的,山东沿海地区轮制最发达。快轮制陶系指利用轮盘快速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力将泥料直接拉坯成型而言,简称为轮制。利用陶轮的快速转动直接拉坯,一件器物很快就拉出来了,加上必要的修理也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劳动生产率比慢轮上用泥条盘筑法生产要提高许多倍。用快轮拉坯制造出来的陶器,器身正圆,胎壁厚薄均匀,即使是最不便于轮制的陶鬶,也往往分段轮旋出颈部和袋足部再结合起来,其他许多较复杂的器物如小口高领罐、蛋壳黑陶杯、豆、圈足盘等也都是分段轮制然后粘接起来的,碗、盘、杯等简单器物则一次拉坯即成。器物的附件如流、把手、鼻、足、耳等不便轮制的部分,往往先手制或模制,然后粘接到器身上去。
二是陶窑结构更加合理。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窑由火膛、火道和窑室三部分组成,火膛较深,位于窑室的前方下部,火道有三股主火道及两侧两三股支火道,火道的上部有窑箅,箅上有火眼,离火膛近的火眼较小,远的較大,这样使窑内受热均匀。窑箅的上部即窑室,窑室呈圆形,直径近1米,窑壁的上部往里收缩成弯空穹隆顶。在基本烧成的高温情况下密封陶窑,使窑内造成还原气氛,容易烧成黑陶和灰陶。所以这时期的陶器以黑色和灰色为主,是与陶窑结构的改变分不开的。龙山文化晚期的陶窑结构更趋合理,火膛同窑室之间的距离变长,位于窑室的正前方,火膛为椭圆形竖坑状,后面为沟状火道,火焰由火道进入窑室。窑室圆形,直径1.3米左右,窑室周边由低到高依次向里收缩成穹隆顶。
龙山文化陶器的演变
龙山文化继承大汶口文化因素发展起来,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等处,时代距今4000多年。
陶器制作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该时期得到普遍发展,因而器型规整,器壁厚薄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等。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泥质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发亮的黑色陶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是中国制陶史上鼎盛时期,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精美。由于在烧制时采用封窑烟熏的渗碳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表面磨光朴素无华,具有黑、薄、光、亮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俗称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水平。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足、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随着制陶工艺的不断进步,陶器成形以后,还要在陶坯上进行修饰加工。例如用砾石或骨器在陶坯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陶器可呈现光亮;有的是在陶坯表面涂一层调好的泥浆,烧好后器表就附着一层陶衣。陶衣的使用在两城遗址中相当普遍,由于调泥浆的配料不同,陶衣可有红、棕、白、黑等颜色。白色陶衣多用于红陶或黄陶鬶的外表,最常见的是黑色陶衣,用于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个别用于泥质红陶之上。这种黑色陶衣匀薄光亮,有如上釉,如果不看陶片断面与内表皮往往难与标准黑陶区别开来,由此可见其精。
龙山文化陶器的演变可分为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早期阶段可细分为以下几期:一期,就陶器陶色而言,墓葬以黑陶和灰黑陶为多,灰陶较少;居址中以灰、褐陶最多,黑陶较少。器型方面,鼎以罐形鼎为主,也有盆形鼎,多为平底,流行正面刻竖凹槽的凿形足;鬹的颈部较细,深腹、袋足;中口罐的罐体瘦长,平底较大;高领罐的颈部较长,整体较大;豆为折腹,盘部较深,圈足有圆形或三角形镂孔;单耳杯有两种,筒形者单耳较大,壶形者为小环形耳。二期,陶器以黑陶和颜色不纯正的褐陶为主,灰陶和白陶少。器物变化明显,如罐形鼎的腹部变浅,流行铲形足,鸟首足开始出现;双腹盆形鼎的折腹位置近于中部,腹较浅;袋足鬹数量减少,弧裆款足增多;平底盆变为卷沿浅腹;开始出现了三足罐、鼓腹小平底盆、环足盘等。三期,以黑陶为主,褐陶和白陶较少。罐形鼎腹部变浅,双腹盆形鼎增多、腹部折线上移,各种鸟首足占多数;鬹为斜长流、粗长颈、近似锥状袋足、白衣红陶;甗的数量增多,甑部瘦长、多弧裆、袋足较浅;大平底盆腹部变浅、斜腹逐渐变成内曲腹,流行瓦足盆、三组外侧多压刻纵向短条纹;匜有深腹和浅腹两种;碗为敞口、近底部收成假圈足;高柄杯多为盘口、圜底,筒形柄较粗。 晚期阶段可细分为以下几期:一期,仍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红褐陶和白陶较少。陶器形制的显著特点是子母口和凸棱得到迅速发展,并一直持续到岳石文化时期。器型的变化:罐形鼎为方唇、器体矮肥,侧三角形足开始流行;盆形鼎迅速减少,腹部折线上移,上腹部变成宽沿;鬹颈部粗矮,袋足肥硕,为两缘上卷的桥形耳;甗分弧裆和分裆两种,腰部或有三个竖条形堆纹;平底盆腹壁内曲,或有双横耳,兴起圈足盆和深腹子母口盆;盒的子口增高,腹部逐渐变矮,并新出现了三足盒和圈足盒;豆的子母口增高,盘腹变浅;高柄杯为大盘口,细柄;圈足盘腹部变浅,圈足下部出棱台;单耳杯种类较多,器盖以覆盘形大器盖有特色。二期,陶器以灰陶最多,黑陶次之,陶胎普遍变厚,器体变大,器物风格由轻巧趋于厚重。器型的变化:罐形鼎短颈、缓圜底“V”字形足、侧三角形足占绝对优势,鸟首形足很少见;盆形鼎为窄沿、浅腹,器体较大;鬹有白陶、灰陶、黑陶和褐陶,流變矮,多子母口,颈变细,袋足向瘦体发展;甗多有颈,甑腹肥硕,高分裆乳状袋足,腰部或有一周索状附加堆纹,出现素面鬲;鼓腹盆的颈部变高,圈足盆盆腹变浅,圈足加高;圈足盘盘腹变浅,圈足加粗;高柄杯演变为盘口平底杯,盘口逐渐加深;筒形单耳杯形态多样,蘑菇形子母口器盖增多。三期,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多黑皮陶)和褐陶次之,白陶和红陶极少。陶胎较厚,折棱折角的风格被圆钝缓折的作风替代。器型变化:罐形鼎多为圜底,侧装三角形足或近似锥形足;鬹为矮流,两侧沿内接近于闭合,颈部细长,乳状瘦长袋足,宽带形把手;甗形体变瘦,袋足瘦长,腰部或有一周索状附加堆纹;平底盆为直壁,底部周缘外凸;圈足盆的盆口外敞,腹部较浅、高圈足;子母口盆的子母口加高,整体变粗矮,腹部有宽大横耳;贯耳壶为高子母口,深腹、矮圈足腹部有二或四个贯耳;豆分为盆形豆和浅盘豆两种;高柄杯胎体增厚,已不具备蛋壳陶的特点;筒形单耳杯的把手变宽矮且外伸,与杯身比例失调;器盖有覆碗形、覆盘形、筒形和蘑菇钮子母口形等。
岳石文化制陶技术比起龙山文化时期的鼎盛阶段,种类和器型都有较大变化,显出明显衰落。大多数陶器为泥质灰胎黑皮陶和夹砂红褐陶。泥质陶的胎壁厚,种类少,不过都采取先进轮制方法,火候较高,普遍饰有凸棱数周而形成独特风格。此时期陶器主要有尊、子母口罐、三足簋、圈足簋、豆、盂、鼎、杯及大量蘑菇状钮的器盖。一些泥质陶器上还绘有朱色图案,也有用红、白、黄多彩兼施的云纹彩绘陶。夹砂红褐陶器表面抹光,有敞口的大型罐和盆,还发现袋足肥大的,这些陶器的颈、腰、裆部常有附加堆纹。上述因素均不见于典型龙山文化,而与中原夏代文化有一定关系。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盛行的鬶,至岳石文化时期已很少见到。岳石文化时期,东夷族制陶业一方面具有本时期制陶业特点,另一方面同大汶口、龙山文化制陶业相比,可明显看出,岳石文化时期制陶业显得粗糙、笨拙、草率,有衰落趋势。除社会、经济原因外,还和该时期青铜制造业兴起与发展有直接关系。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艺术成就
随着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龙山文化的陶器种类越来越多。就出土的器型看,有碗、盆、钵、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鬶等,晚期还出现了鬲。据其形状判断,它们大都属于饮食用具,也有一部分是生产工具,如陶纺轮、网坠等。这些陶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造型适宜实用,通常采用圆形、对称、规整的结构,而不用多角、多边或不规整的形状。有足的器物也多是三足,很少有四足的,四足以上的更未出现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制作,而且比例协调,容易取得力量均衡,也符合美学原理,可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实用工艺中的成型规律,这些规律在几千年后仍然被人们运用。
生活是制陶工艺的艺术源泉。人们往往把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各种植物、动物及自然界的其他形象作为模仿对象。陶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不少的艺术手段来美化陶器,在胎体上画出图案、植物、动物或人物形象的画面,就图案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图案构成的美的法则,创造了迄今仍然能在生产中使用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图案形式原理,如构图最主要的均衡、整齐、对称、连续、反复等法则,完全符合装饰图案的基本要求,没有轻重悬殊、画面失调、杂乱无章的现象,内容丰富又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制陶业进步的主要表现
一是广泛使用快轮拉坯。陶轮又称陶车或陶钧,是一个圆盘形工作台,中轴插入地下套管,用手摇或脚踏使其转动。陶轮早在仰韶时代便已出现,那时制坯的方法主要是泥条盘筑,做大件器物时利用陶轮可以避免陶工来回转动,画彩时也有许多方便,那种陶轮一般称为慢轮。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轮来制造,龙山时代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更快的发展,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大多数是轮制的,山东沿海地区轮制最发达。快轮制陶系指利用轮盘快速旋转所产生的惯性力将泥料直接拉坯成型而言,简称为轮制。利用陶轮的快速转动直接拉坯,一件器物很快就拉出来了,加上必要的修理也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劳动生产率比慢轮上用泥条盘筑法生产要提高许多倍。用快轮拉坯制造出来的陶器,器身正圆,胎壁厚薄均匀,即使是最不便于轮制的陶鬶,也往往分段轮旋出颈部和袋足部再结合起来,其他许多较复杂的器物如小口高领罐、蛋壳黑陶杯、豆、圈足盘等也都是分段轮制然后粘接起来的,碗、盘、杯等简单器物则一次拉坯即成。器物的附件如流、把手、鼻、足、耳等不便轮制的部分,往往先手制或模制,然后粘接到器身上去。
二是陶窑结构更加合理。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窑由火膛、火道和窑室三部分组成,火膛较深,位于窑室的前方下部,火道有三股主火道及两侧两三股支火道,火道的上部有窑箅,箅上有火眼,离火膛近的火眼较小,远的較大,这样使窑内受热均匀。窑箅的上部即窑室,窑室呈圆形,直径近1米,窑壁的上部往里收缩成弯空穹隆顶。在基本烧成的高温情况下密封陶窑,使窑内造成还原气氛,容易烧成黑陶和灰陶。所以这时期的陶器以黑色和灰色为主,是与陶窑结构的改变分不开的。龙山文化晚期的陶窑结构更趋合理,火膛同窑室之间的距离变长,位于窑室的正前方,火膛为椭圆形竖坑状,后面为沟状火道,火焰由火道进入窑室。窑室圆形,直径1.3米左右,窑室周边由低到高依次向里收缩成穹隆顶。
龙山文化陶器的演变
龙山文化继承大汶口文化因素发展起来,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等处,时代距今4000多年。
陶器制作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该时期得到普遍发展,因而器型规整,器壁厚薄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等。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泥质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发亮的黑色陶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是中国制陶史上鼎盛时期,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精美。由于在烧制时采用封窑烟熏的渗碳方法,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表面磨光朴素无华,具有黑、薄、光、亮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俗称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水平。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足、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随着制陶工艺的不断进步,陶器成形以后,还要在陶坯上进行修饰加工。例如用砾石或骨器在陶坯表面压磨,烧好后的陶器可呈现光亮;有的是在陶坯表面涂一层调好的泥浆,烧好后器表就附着一层陶衣。陶衣的使用在两城遗址中相当普遍,由于调泥浆的配料不同,陶衣可有红、棕、白、黑等颜色。白色陶衣多用于红陶或黄陶鬶的外表,最常见的是黑色陶衣,用于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个别用于泥质红陶之上。这种黑色陶衣匀薄光亮,有如上釉,如果不看陶片断面与内表皮往往难与标准黑陶区别开来,由此可见其精。
龙山文化陶器的演变可分为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早期阶段可细分为以下几期:一期,就陶器陶色而言,墓葬以黑陶和灰黑陶为多,灰陶较少;居址中以灰、褐陶最多,黑陶较少。器型方面,鼎以罐形鼎为主,也有盆形鼎,多为平底,流行正面刻竖凹槽的凿形足;鬹的颈部较细,深腹、袋足;中口罐的罐体瘦长,平底较大;高领罐的颈部较长,整体较大;豆为折腹,盘部较深,圈足有圆形或三角形镂孔;单耳杯有两种,筒形者单耳较大,壶形者为小环形耳。二期,陶器以黑陶和颜色不纯正的褐陶为主,灰陶和白陶少。器物变化明显,如罐形鼎的腹部变浅,流行铲形足,鸟首足开始出现;双腹盆形鼎的折腹位置近于中部,腹较浅;袋足鬹数量减少,弧裆款足增多;平底盆变为卷沿浅腹;开始出现了三足罐、鼓腹小平底盆、环足盘等。三期,以黑陶为主,褐陶和白陶较少。罐形鼎腹部变浅,双腹盆形鼎增多、腹部折线上移,各种鸟首足占多数;鬹为斜长流、粗长颈、近似锥状袋足、白衣红陶;甗的数量增多,甑部瘦长、多弧裆、袋足较浅;大平底盆腹部变浅、斜腹逐渐变成内曲腹,流行瓦足盆、三组外侧多压刻纵向短条纹;匜有深腹和浅腹两种;碗为敞口、近底部收成假圈足;高柄杯多为盘口、圜底,筒形柄较粗。 晚期阶段可细分为以下几期:一期,仍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红褐陶和白陶较少。陶器形制的显著特点是子母口和凸棱得到迅速发展,并一直持续到岳石文化时期。器型的变化:罐形鼎为方唇、器体矮肥,侧三角形足开始流行;盆形鼎迅速减少,腹部折线上移,上腹部变成宽沿;鬹颈部粗矮,袋足肥硕,为两缘上卷的桥形耳;甗分弧裆和分裆两种,腰部或有三个竖条形堆纹;平底盆腹壁内曲,或有双横耳,兴起圈足盆和深腹子母口盆;盒的子口增高,腹部逐渐变矮,并新出现了三足盒和圈足盒;豆的子母口增高,盘腹变浅;高柄杯为大盘口,细柄;圈足盘腹部变浅,圈足下部出棱台;单耳杯种类较多,器盖以覆盘形大器盖有特色。二期,陶器以灰陶最多,黑陶次之,陶胎普遍变厚,器体变大,器物风格由轻巧趋于厚重。器型的变化:罐形鼎短颈、缓圜底“V”字形足、侧三角形足占绝对优势,鸟首形足很少见;盆形鼎为窄沿、浅腹,器体较大;鬹有白陶、灰陶、黑陶和褐陶,流變矮,多子母口,颈变细,袋足向瘦体发展;甗多有颈,甑腹肥硕,高分裆乳状袋足,腰部或有一周索状附加堆纹,出现素面鬲;鼓腹盆的颈部变高,圈足盆盆腹变浅,圈足加高;圈足盘盘腹变浅,圈足加粗;高柄杯演变为盘口平底杯,盘口逐渐加深;筒形单耳杯形态多样,蘑菇形子母口器盖增多。三期,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多黑皮陶)和褐陶次之,白陶和红陶极少。陶胎较厚,折棱折角的风格被圆钝缓折的作风替代。器型变化:罐形鼎多为圜底,侧装三角形足或近似锥形足;鬹为矮流,两侧沿内接近于闭合,颈部细长,乳状瘦长袋足,宽带形把手;甗形体变瘦,袋足瘦长,腰部或有一周索状附加堆纹;平底盆为直壁,底部周缘外凸;圈足盆的盆口外敞,腹部较浅、高圈足;子母口盆的子母口加高,整体变粗矮,腹部有宽大横耳;贯耳壶为高子母口,深腹、矮圈足腹部有二或四个贯耳;豆分为盆形豆和浅盘豆两种;高柄杯胎体增厚,已不具备蛋壳陶的特点;筒形单耳杯的把手变宽矮且外伸,与杯身比例失调;器盖有覆碗形、覆盘形、筒形和蘑菇钮子母口形等。
岳石文化制陶技术比起龙山文化时期的鼎盛阶段,种类和器型都有较大变化,显出明显衰落。大多数陶器为泥质灰胎黑皮陶和夹砂红褐陶。泥质陶的胎壁厚,种类少,不过都采取先进轮制方法,火候较高,普遍饰有凸棱数周而形成独特风格。此时期陶器主要有尊、子母口罐、三足簋、圈足簋、豆、盂、鼎、杯及大量蘑菇状钮的器盖。一些泥质陶器上还绘有朱色图案,也有用红、白、黄多彩兼施的云纹彩绘陶。夹砂红褐陶器表面抹光,有敞口的大型罐和盆,还发现袋足肥大的,这些陶器的颈、腰、裆部常有附加堆纹。上述因素均不见于典型龙山文化,而与中原夏代文化有一定关系。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盛行的鬶,至岳石文化时期已很少见到。岳石文化时期,东夷族制陶业一方面具有本时期制陶业特点,另一方面同大汶口、龙山文化制陶业相比,可明显看出,岳石文化时期制陶业显得粗糙、笨拙、草率,有衰落趋势。除社会、经济原因外,还和该时期青铜制造业兴起与发展有直接关系。